安全生产_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安全生产_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安全生产_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安全生产_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安全生产_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 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12、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13、施工场地条件2二、编制依据及说明2三、施工准备及施工计划安排41、施工准备42、人员、设备配置43、施工进度计划5四 、主要施工工艺51 、填方路基施工流程52、高填路堤填筑施工方法7五、 高填方路基施工监控121、一般规定122、监测断面及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123、路肩沉降监测134、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155、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15六、危险因素识别及分析评估16七、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91、组织措施192、管理措施193、技术措施244、应急措施245、安全检查28八、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29九、计算书及相关图纸30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幸福,却常常忽略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其实,幸福很平凡也很简单,它就藏在看似琐碎的生活中。幸福的人,并非拿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而是珍惜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用感恩的心态看待生活,用乐观的态度闯过磨难。高填方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 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铜仁市“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第TRSJYYT1标G354石阡香树园至河坝段公路项目位于石阡县境内,线路经龙井、白沙、本庄、河坝等乡镇,为二级公路改扩建项目。路线全长77.478km。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面结构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其中本庄K50+200K55+000段、河坝K72+000K76+900段路基宽度为12m,其余路段路基宽度为8.5m;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施工,主要路基工程有挖土石方288.2万m3,土石方填筑262.9万m3。石阡香树园至河坝段内高填方路基工程主要分布如下表所示:序号起止桩号长度(m)防护类型路线中心填方最大高度(m)(左)右侧边坡填方最大高度(m)路基边坡类型1K0+760K0+890右侧130方格骨架植草23.5822三级2K4+060K4+240右侧180方格骨架植草17.0530.9三级3K14+115K14+275右侧160方格骨架植草13.222.6三级4K44+120K44+175左侧55方格骨架植草+护脚墙8.4825.8三级5K55+400K55+580左侧180方格骨架植+护脚墙29.5231.1三级6K61+120K61+260左侧140方格骨架植草+护脚墙11.8323.04三级7K55+275K55+515右侧240方格骨架植草+护脚墙25.824三级8K69+310K69+400右侧90方格骨架植草+护脚墙21.2821.28三级9K69+700K69+885右侧185方格骨架植草+护脚墙21.721.7三级2、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境内,地貌类型属溶蚀、侵蚀低山河谷地貌、低山斜坡地貌,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覆盖层主要为残坡积黏土、碎石土、粉质黏土及冲洪积卵石土。2)水文地质(1)水文沿线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垂直补给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补给排泄区为乌江为主的地表水系,是区域内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基准面。该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其分布、埋藏、运动条件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的控制。测区地下水类型分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为主。(2)地质本项目路线穿越地层较多,岩性复杂,变化大,构造分部少。石阡段K9+620K14+850段有较长线路局部岩体破碎,存在顺层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较差;K14+850K37+100段上覆土体较厚,下伏岩石软硬相间,易引起斜坡滑塌,工程地质条件较差;K37+100K50+100段地质构造为断层带,地质构造较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K70+750K78+000段为薄至中厚层白云岩,泥页岩夹泥灰岩,泥页岩,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3、施工场地条件项目沿线的主要公路:除本次改扩建的省道外主要为地方村道,路面结构为泥结碎石,路窄等级低,线网复杂,回头弯较多,重车长车通行困难,新建路段需沿线路修建施工便道,材料及设备通过便道进入施工现场。高填方填料运输便道交通频繁受交通影响较大,高填施工位置受行人交通干扰比较小,对施工比较有利。二、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1、G354石阡香树园至河坝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 项目部实际施工组织调查及驻地业主办、总监办工作指示的精神。3、铜仁市“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招标文件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7、公路工程试验规程汇编(修订版)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铜仁市“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投标文件13、依据以上规范、标准、文件及我部在进场后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路基填筑施工的丰富经验,以“满足工期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部合格”为目标,编制本高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2、编制原则在满足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合同总工期的基础上,以施工图纸、施工规范为依据,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根据本工程特点,调集具有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成熟的施工工艺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良性运作的生产线。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及程序,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监控。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对重点关键部位,均制定有效的技术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3、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管理处对本项目的工期要求,科学部署、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缩短工期。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做好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管理处对工期的要求。4、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大小、工程特点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因地制宜,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确保人、机、料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少浪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过程质量。5、环境保护的原则结合工程周边环境,将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认真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依法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编制说明本路基高填方施工安全专项方案适用于G354石阡香树园至河坝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高填方施工段。三、施工准备及施工计划安排 1、施工准备1、在技术准备方面,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已加密并复测完毕,并已经报测量管理处工程师审批合格。组织项目部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路基施工图纸进行核对理解,并熟悉相关规范技术文件,完成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2、在生产准备方面,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均已调试完毕和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测量员进行路基高填边桩位测量定位,施工现场做好文明施工标示标牌。2、人员、设备配置1)管理人员1、施工技术组:主要负责执行实施性施工方案、图纸有关要求,编制月施工计划;负责班组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测量放线,现场试验等工作。2、安质组:负责制定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规定、制度,并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及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达到质量及安全的目标。3、后勤组:编制材料计划、采购各种材料、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对现场各种材料的使用、保管、堆放进行管理。负责机械的调配、维修和管理,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保障工作。负责日常事务、治安和保卫工作,负责职工生活等工作。2)施工人员项目部将全标段的路基工程划分为6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安排一个作业组负责施工,每个作业组设立组长1名;技术员1名;现场施工员2名;安全员1名;挖掘机司机、装载机司机、推土机司机、翻斗车司机、压路机司机根据机械的台数配备。路基高填方施工管理人员配置序号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姓名主要职责1技术负责人朱慧明技术指导及机械、人员调配2质检工程师谢尚铕质量检查验收、报检3技术员张鑫宝技术指导、技术交底4施工员杭晨亮现场机械调配5安全员徐路平现场安全检查3、设备配置情况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冲击碾压机3YCT32台3土石方填筑挖掘机PC220套8土石方开挖推土机TY220台6土石方填筑压路机YZ20S台6土石方填筑装载机ZL50套6土石方填筑自卸汽车东风EQ3070台30土石方运输凿岩机YT24台6石方边坡开挖全站仪莱卡台3测量放样水准仪DS-3台3标高测量3、施工进度计划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4月10日 计划完成日期:2017年10月30日。四 、主要施工工艺1 、填方路基施工流程1)填土路基一般施工流程2)填石路基一般施工流程3)填土石路基一般施工流程2、高填路堤填筑施工方法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m以上时,称为高填方路堤。填方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率为1:1.5;当边坡高度大于8m且小于20m时,上部8m取1:1.5,下部边坡取1:1.75,两级之间设2m宽的平台;当边坡高度大于20m时,上部8m取1:1.5,中部边坡取1:1.75,两级之间设2m宽的平台,下部边坡取1:1.75,两级之间设2m宽的平台。1)填土路基(1)路堤填料的选择a、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作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泥、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含有树根和腐朽特质的土。b、对液限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c、填土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及压实度必需符合下面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项目分类路床顶面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土路堤重型压实度(%)填方路堤路床(030)61095路床(3080)41095上路堤(80150)31594下路堤(150)215922、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压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路堤边坡上。3、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4、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5、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横断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6、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宽度时,则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范围之内的原状土应予以挖除,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7、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分段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8、高填方路填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应符合图纸要求,且不宜小于1:2。9、高填方路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详见高填方路基施工监控部分)。10、施工工艺a、路基每层填料铺设前,必须石灰打格,并且挂线,以控制施工层铺的厚度及宽度。b、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c、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行驶速度在4km/h以内为宜,压实路线,直线段宜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2)填石路堤1、设备配备,需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压路机静重应在25T以上,最大激振力在40T以上)2、做好填石路堤的试验段工作,根据试验段总结确定填筑厚度,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填石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岩石分类单轴和抗压强度(Mpa)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摊铺厚度(mm)最大粒径(mm)压实于容重KN/m2孔隙率(%)硬质石料6080-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231506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25中硬石料30-6080-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221505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24软质石料5-3080-150300小于层厚试验确定20150400小于层厚试验确定223、用大型推土机按其松铺厚度推平,个别不平处人工找平,在整修过程中发现有超粒径的石块应予以剔除,做到粗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颗粒集中现象。4、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石料强度要求不低于30Mpa,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石块须规则,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12m的填石陆地,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填高大于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5、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摊铺厚度最大粒径见条表,过渡层填料最大厚度不大于40cm,粒径小于15cm,其中小于4.75mm的细粒含量不应小于30%,当上层为细粒土时,应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6、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7、施工工艺a、填石路堤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细石块、石屑找平。b、当石块级配较差、料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压力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c、人工铺填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d、填石路堤压实应先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应纵向平行,反复碾压。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1.5m。8、施工质量a、采用压实沉降差:20T以上振动压路机压实两遍无轮迹,可判定为密实。b、采用孔隙率检测应用水袋法进行。c、其余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填土石路堤1、设备配备:需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压路机静重在25T以上,最大激振力在40T以上)2、做好路基填筑试验段工作,并总结试验结果。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的速度、遍数、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等。试验结果经批准后,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质量控制标准,压实质量标准见下表。填土石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岩石分类单轴抗压强度(Mpa)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摊铺厚度(mm)最大粒径(mm)压实于容重KN/m2石渣陆地固体体积率(%)硬质石料600-8030010试验确定8780-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85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83中硬石料20-6080-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85150400小于层厚2/3试验确定83软质石料5-2080-150300小于层厚试验确定85150400小于层厚试验确定833、用大型推土机按其松铺厚度摊平,个别不平处人工找平,在整修过程中发现有超粒径的石块应予以剔除,做到粗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颗粒集中现象。4、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摊铺厚度及最大粒径见上表。过渡层填料最大厚度不大于30cm,粒径小于15cm。5、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两侧。6、当土石混合填料来自不同路段,其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如不能分层或分段,应将含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含软质石料混合料,然后整平压实。7、施工工艺A、路基每层填料铺设前,下一层底面必须石灰打格并且挂线,以控制施工层铺设厚度及宽度。B、填土石路堤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填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细料找平。C、当填石级配较差、料径较大、填层较厚、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压力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D、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筑地段应按1:1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E、土石混合填料中,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在下,放置平稳,由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筑,但应避免硬质石块(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块)集中。F、机械作业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石方调配图等,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施工集中点,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G、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形式速度在4km/h以内为宜,压实路线,直线段宜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8、施工质量填土石路堤的质量检测采用固体体积率法进行。指标见前表。其余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 高填方路基施工监控1、一般规定a、沉降与稳定观测的项目、目的、仪表。观测项目仪具名称观测目的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用于稳定监控,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量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用于稳定监控和研究,掌握分层位移量,推定土体剪切破坏位置,必要时采用路堤顶沉降量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用于工后沉降监控,预测之后沉降趋势,确定路面施工时间。b、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c、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一般要求施工期每三天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施工结束后前三个月,每周观测一次,雨季期间加密。三个月以后每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处理完毕后,方能继续观测。观测成果及时整理,第一年内的观测成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资料。2、监测断面及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1)监测断面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沿路线每隔50-10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置相应数量的监测元件。(2) 监测元件布置监测元件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高填方路基位移观测埋设1)同一路段不同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2)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3) 监测元件埋设1)沉降板埋设沉降板埋设在路基填方一级平台处。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其下铺设60cm*60cm*20cm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应不大于1.5%。沉降板采用钢板,底板尺寸为40cm*40cm*(0.60.8)cm;金属测杆直径为4cm,测杆应与底板焊接为一体;套管采用塑料管,直径为10cm,它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随着沉降板下沉和土石料的补填,测杆与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30cm。2)位移板埋设位移板埋设在路基顶面路肩墙上及填方坡脚4m外。位移桩采用C25钢筋砼预制桩,桩长1.5m,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4m,桩顶外露高度不超过10cm;埋置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入或开挖埋置,采用开挖埋置时应注意桩周围回填土夯实,并在桩顶50cm段用C20砼浇筑稳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并在桩顶预埋不易磨损的十字测头。位移边桩的设置个数以控制路基稳定为目的而确定,如果路基失稳,路堤两侧一定范围内必定会有隆起的迹象,因此,位移边桩应设在最可能隆起的部位。3、路肩沉降监测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板埋设,观测仪器采用DS1水准仪和DS3水准仪。DS1水准仪用于建立三等沉降变形观测网, DS3水准仪用于用于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时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高程控制网联测。全线四等水准测量贯通后,在其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四等高程控制网。1)建立沉降位移监测基准网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变形监测的路基区域预先布设水准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建立相应的四等高程控制网。选点时选择合适观测位置,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埋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点位牢固。且在一个测区至少有3个高程控制点,以防万一该测区内个别控制点被破坏时可以马上加密引测,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水准基准点的布设本项目需要进行变形监测的高填方路段用到的测量控制准基点采用设计院提供的三维坐标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控制点位置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的位置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观测”的原则布设水准测量工作基点。2)监测方法、技术和精度要求以及监测周期监测方法和相应技术要求沉降监测基准网采用DS1型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沉降点观测采用DS3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施测过程中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要求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等级垂直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适用范围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mm)四等2.01.012.0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构筑物、普通滑坡监测、中小型桥梁等注:1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点的中误差;2 特定方向的位移中误差,可取表中相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 2 作为限值;3 沉降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监测周期监测周期一般按下表规定执行,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观测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监测周期路段监测项目监测周期备注高路堤路肩沉降量旱月一月一次,雨季一月一次,施工期一月一次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量旱月一月一次,雨季一月一次,施工期一月一次4、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采用地表水平位移边桩(隆起量垂直变形范畴,监测方法与路肩沉降测法相同),观测仪器采用瑞士Leica TC802全站仪进行观测。平面控制网采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全线四等导线测量贯通后,在其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水平位移一级导线控制测。建立水平位移监测网: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监测的区域预先布设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建立相应的一级水平位移导线控制测。选点时选择合适观测位置,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埋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点位牢固。且在一个测区内,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至少有3个互相通视的导线点,以防万一该测区内个别导线点被破坏时可以马上加密引测,保证监测的连续性。监测方法及监测周期因为本监测项目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且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可以直接测得坐标,简单快速。所以本项目水平位移监测拟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监测,以提高监测效率。监测周期同路肩沉降监测周期。5、资料整理和成果报告填筑施工过程中各项观测同步进行,及时整理观测数据,编制各种图表(表格形式见附表)及绘制时程曲线,反应填筑过程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施工控制指标建议值,确保填筑施工安全高效进行依据对观测资料整理的结果,可做成不同阶段的成果报告:即时报告当观测数据表明地表水平位移每昼夜5mm/d或有其他迹象表明路堤可能失稳时,立即发出报告给监理单位,并报业主。阶段报告填筑施工完成提交阶段报告,本报告分析填筑施工过程中观测数据,内容包括:a、荷载、沉降、时间曲线;b、填土速率、沉降速率、时间直方图;c、边桩位移、荷载时程曲线;填筑施工结束时各断面控制路段内的沉降量和沉降引起的土石方工程量分析报告。最终报告观测结束后提交最终报告,本报告分析观测全过程的数据,内容包括:a、荷载、沉降、时间曲线;b、后期沉降估算;c、路堤稳定状态评价;d、后续工程建议。六、危险因素识别及分析评估1)、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高填方路基施工因地形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施工边坡高度大等因素。因此属高风险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从人、机、料、方法、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以下几个危险源:高填方路基施工危险源辨识表序 号施工工序危险源1清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溶洞、深坑2填料运输交通伤害3填料摊铺机械伤害4碾压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经辨识高填土石方工程施工存在危险源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2)、危险因素分析评估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辨识、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估计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过程。(1)风险估测、风险估测方法选择本工程采用LEC法进行风险估测: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D=LEC。、量化分值标准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人员暴露时间、事故发生后果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如下表所示。事故发生可能性L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1可能性很小,完全意外6相当可能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3可能,但不经常0.1极不可能人员暴露时间E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事故后果严重程度C等级划分及赋值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7严重4039人死亡3重大,伤残1512人死亡引人注意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将结果按下表分级。LEC法评估结果分级D 值危险程度D 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风险估测按照LEC法将隧道出渣与运输工程风险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高填方路基施工危险源风险评估表序号危险因素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等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危险程度(D)1高处坠落367126三级2机械伤害31721四级3触电伤害33742四级4交通车辆事故33763四级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 高处坠落D值在70160之间,属于三级风险源,属显著危险,应编制管理方案。 机械伤害、触电伤害、交通车辆事故D值在2070之间,属于四级风险源,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七、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 组织措施安全施工是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本项目高填路基安全施工,工程项目施工的工序较多,涉及危险性岗位工种种类较多,如高边坡场内机动车驾驶以及高处作业等等。为防范于未然,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小组,具体如下:组 长:陈品明副组长:朱慧明 过秀国成 员:李润枝 杜朝化 王斌 张龙 肖立江 谢尚铕 徐路平 杭晨亮 吴新才 张鑫宝 许建利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具体负责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各路基工区安排1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框图见附件。2、管理措施1)一般规定(1)强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加强职工的“三工”教育,克服职工麻痹、侥幸心理。在路基内作业,必须带安全帽。各种施工机械必须制定相应的、详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夜间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2)路基填筑前,必须了解土质、地下水等情况,查清地下埋设的管道、电缆和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物以及,并加设标记,设置防护栏杆。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详细交底,内容包括:地下设施情况及其危险性,施工作业方法,安全技术措施要点等。 (3)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并安排专职人员对边坡进行监视,防止上部物体坠落。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要随时观察高边坡是否有滑动的可能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4)路基填筑和边沟砌筑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5)路基填筑下方有道路时,作业时严禁通行。(6)土方运输要事先安排好运输路线。运输土方的车辆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通过窄路、交叉路口和交通繁忙地段以及转弯时,应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重车运行,前后两车间距必须大于5m,下坡时,间距不小于10m,严禁车上乘人。过道(包括施工便道以及便道与路基的连接道)应设专人管理、维修。 (7)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驾机人员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 (8)人工配合机械作业清底、平地、修坡等辅助工作应与机械作业交替进行。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业,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2)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要点1、挖掘机安全作业要点 (1)发动机启动或操作开始前应发出信号。 (2)装载作业时,应待汽车停稳后,在进行装料。 (3)卸料时。在不碰击自卸汽车任何部位的情况下,铲斗应尽量降低,并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4)作业时,禁止任何人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件,不准边工作,边维修、保养。 (5)作业时,不要随便调节发动机、调速器以及液压系统、电气系统。 (6)作业时,要注意选择和创造合理的工作面,严禁掏洞挖掘。 (7)禁止用铲斗击(破)碎坚固物体,也不准用回转机械方式使铲斗破碎坚固物体。 (8)禁止在电线等架空物下作业,不准将满载铲斗长时间滞留在空间。 (9)禁止用挖掘机动臂拖拉位于侧面的重物;禁止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突然下落冲击的方式进行挖掘。 (10)回转平台上部在做回转运动时,回转手柄不能做相反方向的操作。 (11)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注意机械各部件的运转情况,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机,及时检修。 (12)液压挖掘机行走时,在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液压油温度是否正常。 (13)挖掘机行走时,遇电线、交叉道、管道和桥梁时,须有专人指挥,挖掘机与高压电线的距离不得少于5m,应尽可能避免倒退行走。 (14)行走时动臂应履带平行,回转台应止住,铲斗离地面1m左右。下坡应用低速行驶,禁止变速和滑行。 (15)挖掘机行走路线应与路面、沟渠、基坑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免滑翻。 2、推土机安全作业要点(1)除驾驶室之外,机上其他地方禁止载人,行驶中任何人不得上下推土机。(2)行驶时,铲刀应离地面4050cm。(3)严禁在运转中,或在斜坡上,进行紧固、润滑保养和修理推土机。(4)上下斜坡时,闲选择最合适的斜坡运行速度,在斜坡上不得改变运行速度。行驶时,应直接向上或向下行驶,不得横向或对角线行驶。下坡时,禁止空挡滑行或高速行驶;下坡时,应放下堆土铲使之与在地面接触倒退下坡。避免在斜坡上转弯掉头。轮胎推土机不能在超过规定坡度的场地上作业。 (5)在坡地上工作时,若发现机熄火,应立即将推土机制动,用三角木等将推土机履带楔紧后,将离合器杆置于脱开位置,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方能启动发动机,以防推土机溜坡。 (6)工作中驾驶员需要离开机械时,必须将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将推土机铲刀放下并将机器制动,熄火发动机后方可离开。 (7)在危险或视线受限的地方。一定要下机检视,确认能安全作业后方能继续工作。严禁推土机在倾斜的状态下爬过障碍物:爬过障碍物时不得脱开一个离合器。 (8)避免突然起步、加速或停止,避免高速行驶或急转弯。 (9)填沟或回填土时,禁止推土机铲超出沟槽边缘,可用一铲顶一铲的推土方法填土,并换好倒车档后,才能提升推土铲进行倒车。在深沟、陡坡的施工现场作业时,应由专人指挥,以确保安全。 (10)多台推土机在施工现场联合作业时,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距离应不大于1.5m。若工程需要并铲作业时,必须使用机械性能良好、机型相同的推土机,驾驶员必须技术熟练。 (11)若必须要在推土铲下进行维修等作业,则首先应将推土铲升到所需位置,先锁好分配器,锁住安全锁,并用垫块将推土机刀铲垫牢固后,方可进行作业。 (12)履带推土机不得长距离行驶,需长距离转移时,必须用平板车装运。装运时,变速杆应处于空挡位置,制动杆、安全锁杆必须置于锁住位置。 (13)倒车时,应特别注意块石或其他障碍物,防止碰坏油底壳。 3、平地机安全作业要点 (1)启动发动机时,时间一次不得超过30s。如需再次启动,须将钥匙转回关闭位置,待2min后再次启动。 (2)在作业过程中,如遇报警信号灯闪亮或报警鸣响时,应尽快停止平地机的工作,查明故障并予以排除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3)发动机启动后,各仪表读数均应在规定值的范围内。发电机动转时,不得操作冷启动开关,否则会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害。 (4)驾驶平地机时不得把脚放在离合器或制动踏板上。起步、停车或转向应使用离合器。 (5)行驶中应把刮刀升高,并保持在平地机宽度内,确保转向时前轮不碰刮刀。 (6)在发动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下时,不得切转换入较低挡位,以免损坏变速器。 (7)转向或使用轴驱动轮转向时,不得锁止差速器。可使前轮倾斜以减少平地机转向半径,但在高速行驶时不得使用,以防出现急剧的反作用力。转向后应把前轮定在垂直的位置。 (8)平地机作业时,刮刀与机架中心线的工作夹角应在15?75?的范围内。左(右)侧平地时,侧摆转盘手柄使转盘与牵引架稍向机架左(右)偏置,在要求的切土深度把刮刀水平位置,前轮向(左)右倾斜,料堆在左(右)双驱动轮之外形成。 (9)高坡切削时,应确保双轴驱动轮靠近坡脚,同时让转盘和刮刀尽可能朝向平地机工作的一边侧移。 (10)做路拱时,先将路料堆放在路中央,使平地机刮刀前倾成60?70?角,稍提刀尾,平地机沿堆料中央匀速行驶,使路料沿刮刀向两侧移动。 维修道路作业时,应确保转盘居中,刮刀与机架子中心线成30?角,刮刀后倾,可使刮刀做最大切削以清除隆起和坑槽。朝向路中央工作时,前轮向刀尾一侧倾斜。 (11)把平地机停放在平地上,变速器置于空挡位置,拉上驻车制动,刮刀及附属工作装置降至地面,但不得向下施压,以减轻液压油缸的负荷,关掉发动机,把蓄电池开关拨到断开位置,取点火钥匙。 (12)用压缩空气(与正常气流方向相反)清洁散热器。清洁时应注意安全。 4、压路机安全作业要点 (1)压路机启动时,要特别注意前后左右的情况,应确认没有人员和障碍物。 (2)压路机靠近路堤边缘作业时,应根据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离。 (3)特别注意压路机不能上陡坡,上坡时变速应在制动后进行,下坡时,严禁脱挡滑行。 (4)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纵队行驶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20m。 (5)振动压路机起振和停振必须在压路机行走时进行。 (6)换向离合器、起振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调整,必须在主离合器脱开后进行,不得在急转弯使用快速挡;严禁在尚未起振情况下调节振动频率。3、技术措施1)、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现场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2、电工作业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及绝缘工具,并定期检查,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3、配电线路采用架空或埋置,现场移动式电器一律采用橡皮绝缘电缆,加装漏电保护器,通过道路必须穿管埋地敷设。4、施工用电设备和配电箱金属外壳需连接专用的保护零线,并明显标识。5、配电系统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锁配置。6、建立现场用电管理档案,做好电工巡视检查维修记录,专用设备做好接线标识。7、配电箱做好防漏措施,门锁齐全,各级箱体进行统一编号,箱内线路按用途进行标记,箱内张贴电气线路图和检查维修记录表。8、配电箱引入、引出箱体采用套管,进出电线确保整齐并从箱体底部进入,杜绝使用绝缘差、老化、破笋电线和护套线。9、临时用电线路由项目部统一架设一条专用线路至桥墩下方,线路与桥梁边线平齐,每隔100米设置一个标准配电箱。2)、高填边坡事故防护措施1、做好高填边坡监测,边坡稳定性监测的位移桩,一般纵向每隔501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2、高填方路堤,施工前,及时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雨水浸泡。3、边坡填筑完成后,及时加强边坡防护,防治边坡出现裂缝等病害。4、高填方路基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填料填筑,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一般控制在30cm内,采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做路基压实度检测工作。5、对于填挖交界部位,应彻底清除结合部位的松散软弱土质,开挖2m宽台阶,台阶设置向内侧的1%的坡度,并做好填前碾压工作,确保填挖结合部的填筑质量。3)、道路及车辆施工安全措施1、进场车辆首先需检查“三证”是否齐全,对无牌无照车辆禁止进场。2、车辆使用前对其刹车制动系统、灯光照明等进行检查,及时对各车辆进行保养,保持车辆各项性能良好。3、车辆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4、施工便道纵横坡不能过大,满足车辆行驶要求。便道宽度隔段预留错车车道,车辆会车时,应轻车让重车,重车先行,前后两车间距必须大于5m,下坡时,两车间距不小于10m,通过交叉路口、窄路时应注意来往行人和车辆。5、车辆严禁超载,运土石方车辆上方严禁乘人。4、应急措施1)、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人员坠落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报告,现场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并向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2、现场人员应尽快帮助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3、在急救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应对受伤人员按受伤人员现场急救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救。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人员触电应立即向现场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