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工程管理 姓 名: 王程远 指导教师: 李宏英 完成日期: 2014年4月25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化的成功转轨,职工住房观念的顺利转变,居民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及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却仍旧停留在原有基础上,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损害广大职工群体的利益。因此,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之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任务,更好的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本文将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涵入手,通过对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目的要求通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研究,加深对房地产金融的理解,提高对信息、资料的获取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要求问题分析符合实际,对策建议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大方向;文字流畅、条理清晰,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计 划 进 度 :开题时间:2013年12月上旬确定论文提纲时间:2013年12月下旬论文写作时间:2014年1月至3月论文定稿时间:2014年4月下旬 指 导 教 师 签 字: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2013 年 12 月 15 日辽 宁 大 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论文题目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王程远学 号100707110年级、专业2010级工程管理指导教师姓名李宏英指导教师职称讲师所在院系商学院工程管理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老师就所选论文的选题、选题的角度及选题所涵盖的范围内容等与问题作出详细解释,并对毕业论文任务书给予一定的调整,要求开始论文大纲的撰写。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P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 12 月 10 日第二次指导(对论文提纲的指导意见):老师对论文大纲进行一定的修改、调整,供参考;要求开始论文的摘要、序言及初稿的撰写。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P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 12月22日第三次指导(对初稿的指导意见):大纲基本合格,对部分标题进行修改;摘要、序言过于简单,字数太少,不够规范,建议借鉴论文正确格式加以修改;论文总体不错,但第二部分写的过于分散,表达不够清晰,需要重新修改,建议合并成一段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P 电子邮件 P 指导教师签字: 2014年 2 月 8 日第四次指导(对修改稿的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修改基本合格,可以自行进行更加精细的修改;通顺语句,整理层次;同时要求注意论文格式,比如注释、排版等。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P 电子邮件 P 指导教师签字: 2014年 3 月 26 日第五次指导(对是否定稿、进入答辩及其它指导意见):基本可以定稿,还剩下一部分时间,可以自行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润色;再次检查毕业论文格式及专业、姓名、学号等内容;对不再修改的部分,要求认真通读全文,并做好校对工作。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P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4年 4 月 25日主管院长(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注:指导意见如不够填写可加附页指导教师评语学 生: 专 业: 论文题目: 论文共 页,设计图纸 张。 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评阅人评语:评阅人评分: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评语:院(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于 年 月 日审查了 届 专业学生 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委员会(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阅人评分:指导教师评分 :答辩成绩:总成绩: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评阅人评分满分为100分,指导教师评分满分为100分,答辩成绩满分为100分;总成绩为三者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摘 要住房问题是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由职工与单位分别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强制缴存的方式,为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通道,并在参缴职工之间形成互助性融资机制,为提高居民购房能力,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水平,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挥重要的政策性住房融资作用,惠及千家万户,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但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不断改革,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让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承担更多住房保障任务,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也随之提上日程。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内涵方面入手,了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概念、性质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回顾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20年来从无到有的发展脚步,结合最近几年实施中的相关数据,认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第三部分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这些漏洞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不宽;公积金缴存比例不统一,差距较大;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思想认识不足;第四部分针对上述我国住房公积金存制度在的问题,本着对症下药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完善措施:从依法归集住房公积金,扩大覆盖面;制定科学的缴纳比例;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增强思想认识等几个方面入手,旨在为政府宏观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达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社会公平性。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对策建议AbstractThe housing problem is a big problem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past 20 years,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housing system provides a stable and long-term capital source channel to solute the housing problems of residents in our country by the worker and uni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wages pay monthly in a mandatory way. and it contribute to form the mechanism of financ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workers , improve the affordability of the people,improve the staffs living level,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cy housing finance, benefits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and get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s.However, i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seriously damaged the benefit of others. Housing provident fund management still faces huge challenges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ystem. Perfecting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it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and take more housing security tasks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future.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mainly. The first part mainly is to understand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in Chinas concept, basic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aspects. The second part is to know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relevant dat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third part, we can fin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holes since the coverage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is not wide, provident fund deposit ratio is not unified, is not unified, gap is larger,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provident fund is not high and the like. In the fourth part, putting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aim at the problems of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We can regulat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expand coverage according to the law and so on. It aims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macro policy, so as to reach the Social fairness in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Key words: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II目 录序 言1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涵21.住房公积金的概念22.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性质23.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义3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现状41.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4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5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61.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不宽62.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统一,差距较大73.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不高74.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85.思想认识不足8四、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与建议91.依法归集住房公积金,扩大覆盖面92.制定科学的缴纳比例93.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104.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105.增强思想认识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序 言自1998年以来,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停止及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正走上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住房保障制度,为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化的成功转轨、职工住房观念的顺利转变、居民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进一步推动以及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为此,温家宝总理指出:“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和措施,要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但是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买房不仅仅是为了基本的住房需求,更是呈现出投资的趋势,这种住宅产业资金来源的根本性变革,引起了住房市场价格的巨大波动,尤其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炒房”热潮,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一高再高。然而与之相关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和运行机制,仍旧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并未发生相应变动,或是改变速度远不及现实的变化,无法满足职工的住房需求,不能完全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漏洞的产生已经严重损害到中低层收入群体的利益,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阻碍作用。让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承担更多的住房保障任务,目前来看仍是任重而道远。因此,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使其更好的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今后发展的方向。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涵1.住房公积金的概念住房公积金是指各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表现形式。住房公积金的定义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目的、所有权、管理体系、用途做出了明确界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的本质属性是工资,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单位缴存部分,二是单位从个人工资总额中代为划转缴存的部分。用人单位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实质是把低工资时期单位用于住房实物分配的工资以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从而达到转换住房公积金分配机制的目的。职工个人账户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在缴存期内,职工可以用住房公积金购买、建造住房,维修已有住房,或按照规定用于缴纳房租和住房贷款的本息。住房公积金的本息结余在职工退休时可一次性结算支取。2.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性质“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在工作年限内分别按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记入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用于建造、购买、大修自住住房和按规定交纳房租”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 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政策性。(1)强制性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职职工及其所在单位都需要按规定的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个人在缴存期间内定向使用住房公积金。强制性代表了义务性,职工个人、单位,包括各级财政均需执行条例的规定。(2)互助性 住房公积金制度集中了全社会的力量,包括已经解决住房问题的职工和新参加工作急需解决住房问题的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使我们找到了有房职工帮助无房职工的机制和渠道,而住房公积金在资金方面为无房职工提供了帮助,体现了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互助性。(3)保障性 按照国家规定,归集的公积金资金除了留足备付金外,其他只能定向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居工程、住宅建设、城市危旧房改造、集资合作建房、为参与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提供住房抵押贷款等,剩余资金只能用于国债。这样的规定有助于在保证住房公积金运用安全的同时,实现基金合理增值,充分体现住房公积金帮助实现基本住房需求的属性。同时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保障。在职工退休后,这笔资金将全部返还给职工个人,作为职工的养老金补充使用,因而“住房公积金不但具有住房资金的保障性,还有养老金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性。”刘清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4)政策性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在改革旧的住房分配过程中,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制度。住房公积金的建立要依据国家的政策规定,管理也要依据国家的政策严格管理。3.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现对于住房市场的推动起到了良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职工获得相应的贷款,提高房屋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房资金的融资能力,扩大住房建设规模,使职工住房问题得到解决,让百姓受益的同时,也让开发商得到利润。具体体现在:(1)有效提高居民购房能力,扩大个人住房需求在当下大部分人民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单纯依靠个人经济能力难以实现拥有自己住房的愿望。在实行公积金制度后,职工拥有长期且稳定的住房资金积累渠道,为实现自主购房创造条件。职工不但可以通过公积金贷款,还可以通过政策抵押贷款,提高自身购房能力,拓宽了住房资金来源的渠道。此外,广大职工已经普遍把其储存的公积金或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自己的住房保障资金用于解决住房安居和住房改善,大大增强了购房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信心。(2)有利于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出现,为政策性抵押贷款提供了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同时促进了商业性购房贷款的快速发展,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各大商业银行现今普遍看重住房公积金贷款,究其原因是在其相对较低的利率下,以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主,商业性贷款为辅的组支付合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职工家庭的青睐,把它作为购房的首选。这种选择提高了职工的贷款承受能力,按月缴纳的还款方式,为贷款人提供了稳定的还款保证。而这种先住房后还款的超前消费,使购房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而形成了贷款购房的意识,提高了购买住房的信心。这种由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来的带动效应,也促使商业性贷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有利于政策性住房的建设改善城镇职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解决的。在需求方面,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建立,使大多数人具备了购房的能力,提高了住房需求;而在供给方面,国家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筹集稳定的住房融通资金,为政策性住房的建设提供保障。加快建设政策性住房工程,不仅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具有很强的效应,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快建设政策性住房工程具有重大的意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及发展现状1.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形成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进行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计划经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制也是弊端突现,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迫在眉睫。1979年,我国试行全家销售住房,至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经十几年地迅猛发展,不断完善,而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成为了房改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1)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初步建立1955年7月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CPF) 是政府立法强制个人储蓄,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对促进新加坡社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利军,刘海宁: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4,32(2),114-117,1991年,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上海市率先在住房改革方案中推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其在住房资金方面的现实意义及潜在能力,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这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在福利住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市场化转变过程中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一个由国家支持、单位自主、依靠职工自己解决住房问题的市场化机制逐步形成。1992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会议,“肯定了上海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启动我国城市房改的有效途径。要求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刘清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于是继上海之后,北京、天津、南京等城市也于1992年相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建立初期,住房公积金制度主要以发放住房建设贷款为主,旨在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缓解住房短缺的矛盾。(2)我国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及全面推行1993年底,第三次全国城镇房改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将“普建公积金制”作为城市住房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内容。1994年,国务院在总结部分城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发布,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覆盖面不断扩大,缴存率逐步提高,归集额度持续增长。1997年底,李铁映在部分省、市房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中心,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过程。截至1998年底,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扩展到231个地级市、437个县级市和相当一部分县镇。归集额达1231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830亿元,这对促进全国住房建设,加快全国住房城镇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2.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现状时至今日,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严格执行“控高保低”缴存政策,积极研究住房公积金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试点方案,深入开展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确保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贷款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职工居民住房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缴存人数来看,我国通过开展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实际缴存职工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2008年实际缴存职工人数为7745.09万人,2012年达到10200万人,增加2455万人,增幅31.7% 。从缴存数额来看,缴存额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缴存额为2359亿元,2008年达到4469亿元,2011年更是超过了7000亿元,年增长率为18.88% 。截止2012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和缴存余额继续增长,分别达到50300亿元和26800亿元,增加值同2008年相比增加29600亿元和14684亿元,增幅分别为143%和121.2% ,归集扩面效果明显。从个人提取额来看,200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个人提取额为1958.34亿元,占同期缴存额的43.82%,同比增加149.56亿元,增幅为8.27% ;2012年个人提取额为5500亿元,占同期缴存额的48.67%,同比增加2256.22亿元,增幅为70%,各项数据大幅度增长。同时,截止2012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为23500亿元,占同期缴存总额的46.72% 。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公积金制度历经20年的发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拥护,在受到支持的同时,也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广大职工家庭改善住房需求发挥巨大的作用。表2.2 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表 指标值年份缴存总额(亿元)缴存余额(亿元)个人提取总数(亿元)缴存人数(万人)200820699.7812116.248583.547745.0920092609114648.811442.448123.1201032468.5317712.3114756.228618.320113900021000180009273.52012503002680023500102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1.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不宽根据住房公积金“存贷挂钩,多存多贷,少存少贷”的基本原则,没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群体是不能享受住房公积金的。“从缴存行业角度看,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已实行了全覆盖,但企业的覆盖面仍然较低,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执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情况仍不够理想。” 程宏刚.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真正有能力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大多数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收益较好的国营或私营企业,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尚有能力缴纳,剩余人群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民等则被阻挡在制度之外,尚未被纳入缴存范围,政策受惠面大大减少。而一些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对其聘用的外来工作者不缴纳公积金;许多地方的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则尚未建立完整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缴存的职工人数并未涵盖所有工作人员,尤其以偏远的地方最为明显;甚至一些单位以经济效益不好为由,对职工不发工资或少发工资,更不要提缴纳住房公积金了。上述情形中的群体正是当下最为弱势的几个群体,正是需要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的群体,却恰恰被排除在外。这种过窄的覆盖面造成了受益者的不公平性和局限性,他们不能享受到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显然违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互助性和保障性,使其更像是一个商业盈利机构而非政策扶持性组织。2.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统一,差距较大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2002年国务院制定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该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该条例的推出虽然为住房公积金政策提供了全国统一的标准,但是却并没有规定统一的缴存标准以及限定的缴存额度。因此,各地区、企业根据该条例制定的缴存标准及缴存额度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各地区、各行业的缴存比例差距过大。从地域来看,大中城市、南方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公积金缴存的比例和数量相对较高,而一些西部地区或偏远的中小地区,尤其是城乡地区的缴存比例和基数相对较低。从行业来看,公积金的缴存差距更是悬殊。像煤炭、烟草、铁路等垄断行业缴存比例基数普遍较高,收益一般的行业则相对较低,有的甚至达不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最低比例。部分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尚未按规定建立公积金制度,严重损害了职工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合法权益。3.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不高随着住房消费市场的日益火热,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作为我国住房制度的产物住房公积金,越来越为百姓所熟知,但是近年来随着房价的日益上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购房中的作用却不断下降,人们对其也是质疑不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量资金闲置,公积金使用效率不高。由于覆盖率和缴存比例的关系,我国的公积金使用效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且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行业差距。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可达到90%,相反,在中西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其效率还不足30%。为什么差距会如此之大?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落后的地区,资金闲置在银行里的情况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是与国外公积金使用相比,我国公积金使用仅限于与住房相关的消费,却不能用于其他社会福利方面,作用单一,效率自然不高。因此,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问题势在必行。4.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众所周知,住房公积金是由政府提供信用担保,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用于解决和改善职工住房问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一项社会福利保障资金。它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其自身必须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进行,然而它的性质又导致了政府不能直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主体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公积金管理中心职能的混淆不清,使各个管理部门出现了各自为政,重叠管理的混乱现象,严重影响到公积金管理中心职能的设定与实施。工作程序繁琐复杂,耗时持久;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使公积金管理机构无法承担住房公积金的各项职责。混乱的管理也影响到公积金的监督工作。由于监管的不力,工作的透明程度往往不高,违规经营,变相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公积金的安全缺乏保障,严重危害了缴存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积金管理中心抵御风险的能力。 5.思想认识不足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社会福利性政策,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既是职工应该享受的合法权益,也是单位应尽的义务。然而“部分企业法人为控制成本,逃避社会责任,认为住房公积金不像养老保险那样具有强制性,可缴可不缴”程宏刚.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找出各种理由拖延,少缴或拒绝缴纳住房公积金。侵害了单位职工应该享受的政府优惠政策,这也是造成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宽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与建议1.依法归集住房公积金,扩大覆盖面我国公积金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其工作卓有成效,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的规定,依法对条例中包含的各个机关和单位进行公积金归集工作,加大对私营、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公积金缴存工作的宣传力度,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住房公积金体系,也可以通过制作简单的宣传手册、海报、公益广告或其他宣传方式,让人们真正了解公积金制度。同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经常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对拒绝或拖延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单位采取法律手段,强制缴纳,并做出处罚,把公积金制度的实施落实到实处,使广大职工真正享受到这一制度带来的好处。其次,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的上涨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中的中低收入、弱势人群的数量也随之增长,这势必会有大量的人员没有能力购房,造成住房紧张的问题。这其中包括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及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只有通过贷款的方式进行购房,因此,公积金贷款势必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所以,把外来人口和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纳入公积金制度下,是真正扩大制度覆盖范围的明智之举,这不仅减轻了他们的购房负担,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2.制定科学的缴纳比例尽管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对于很多人来讲并没有完全发挥其保障的作用。由于国家并没有规定统一的缴存比例,因此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所缴存的比例和基数是全然不同的,缴存比例越高,单位和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金额就越大,因此,职工得到的住房贷款资金能力就越强,继而拉大职工收入的差距,背离了公积金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中低收入这样的弱势群体买房仍旧遥遥无期,无法享受到制度带来的好处,所以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和额度的调整是必须的。可是公积金缴纳的比例也是受到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每个地区和行业的发展不尽相同,一味的提高公积金缴纳比例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借鉴社会其他福利制度,制定出科学的缴纳比例,使其既考虑到职工的收入水平,也兼顾其所在单位的经济效益,确保在其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少达到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的比例规定,平衡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管理归集,严格执行,争取减少职工间的差距,也缩小地区和行业间的差距,并根据经济的发展不断做出调整。3.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是通过长期强制缴存的存储方式,建立职工自我保障机制,增强职工解决住房能力,让普通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房。然而随着住房市场日渐火爆,房价也居高不下,远超群众购买能力,因此提高公积金的使用效率是必要的选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提升。一是各地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情况,加强与银行及开发商的沟通,适当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合理提升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公积金贷款买房的吸引力,调动购房者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互助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二是根据申请者的实际情况,放宽贷款条件,简化办事手续,提高行政效率,使其成为一项快捷的利民政策;三是增加异地贷款项目,解决因地域要求而不能满足贷款条件的职工的需求;四是扩大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增加公积金的职能,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买房、建房方面,还可以用于租房,修房,物业管理费用支出等方面,使其功能多样化,提高公积金的使用效率。4.完善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要想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领导,完善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建立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住房公积金各项工作的结果作为政策考核的硬性指标,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工作责任心,切实履行自己手中的工作;公积金管理中心也要加强内部管理,在重大决策上实行透明操作,并制定严格遵守的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使其真正成为有利于人民的政府机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国家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对贪污、挤占、挪用的财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清点,及时追回,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审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筑造住房公积金安全的防火墙,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5.增强思想认识思想认识的缺乏是造成覆盖面狭窄,众多职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