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数字直流电机调速_第1页
PWM数字直流电机调速_第2页
PWM数字直流电机调速_第3页
PWM数字直流电机调速_第4页
PWM数字直流电机调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5(2015 届届) ) PWM 数字直流电机调速 院 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 名 蔡兴龙 指导教师 2014 年 5 月 学号:1108441029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II 目 录 目 录.II 摘 要1 ABSTRACT2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2 系统总体设计 3 2.1 设计要求 3 2.2 系统设计方案 4 2.2.1 系统框图 4 2.2.2 主控芯片选择 4 2.2.3 电机调速模块的选择 5 2.2.4PWM 调速方式的选择.6 3 系统硬件设计 6 3.1 最小系统设计.6 3.1.1 复位电路 7 3.1.2 晶振电路 8 3.2 键盘控制电路.9 3.3 直流电机电机驱动电路.10 4 系统软件设计 .11 4.1 主程序流程图.11 4.2 读按键子程序流程图 12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III 4.3 按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13 4.4 电机控制中断程序流程图 14 5 系统调试与改进 .15 5.1 调试与改进.15 5.2 运行结果.16 结论与展望.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附录 A:系统原理图 .22 附录 B:系统 PCB 图 .23 附录 C:系统源程序 .24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 摘摘 要要 本文是基于对直流电机 PWM 调速器设计的研究,主要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本设 计主要是实现 PWM 调速器的正转、反转、减速、加速、停止的五大操作。并实现电路的 仿真并设计实际电路进行控制。为实现系统的微机控制,在设计中,采用了 STC89C51 单片机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驱动模块,实现通过 PWM 波对电动机 转速参数的改变和测量;由命令输入模块、H 型驱动模块组成。采用带中断的独立式键盘 作为命令的输入,单片机在程序控制下,不断给电路发送 PWM 波形,完成电机正反转控 制.是通过 H 型驱动电路,采用 PWM 调速方式,通过改变 PWM 的占空比从而改变电动 机的电枢电压,进而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设计的整个控制系统,在硬件结构上采用了 大量的集成电路模块,大大简化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整个系统 的性能得到提高。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DC motor PWM speed control design study,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motor control. This course is primarily designed to achieve PWM speed controller for forward and reverse,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and stop such an oper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circuit simulation. To achieve system, microcomputer control, in the design, using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system as a whole, the core of the control circuit drive module enables the motor speed parameter display and measurement; from the command input module, Optical isolation module and H-drive module. With the stand-alone keyboard with a break as a command input, single-chip in the process control, continuing to the optical isolation circuit to send PWM waveform, H-type motor driving circuit to complete positive inversion control. In the design, using PWM speed mode, by changing the PWM duty cycle to change the motor armature voltage, so as to realize the speed of the motor.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structur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ntegrated circuit modules, greatly simplifying the hardware circuitry to improv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so that the whole system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Key words: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PWM speed; positive inversion control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3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在电气行业中,随着各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工艺有了深层次的提高, 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 当需要良好的启动,制动性能,并需要大范围内平滑调速时,直流电机是一个很好 地选择,因此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 从自动控制的角度看 ,直流调速还是交流调速,电机拖动与基础都是该领域的基础。由 模拟电路、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的直流电机调速控制 系统大多数都为早期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 灵活、调试困难, 触发精度易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触发脉冲不对称度较大,调节器中 的运算放大器,因网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会产生运算误差,模拟器件老化也会引起 运算误差,甚至使已经整定好的系统性能变差,这些都使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范围被阻碍。随着单片机及一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发展,许多控制功能及其算法, 均可使用软件技术来完成,大大的提高了电机控制的灵活性,快速性,使系统变得更加 稳定而且使系统能达到了更高的性能,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系统成本,有效地提 高了工作效率。 单片机具有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可靠性好、适应温度范围宽、易扩展、 控制功能强等优点,模拟电路常常有复杂的电路功能,如果构成控制器,就需要很多电 子元件,单片机的使用,很好地改变了这种现状,电路简单,成为了很大的优点,单片 机形成的控制器,可以使用软件实现复杂的控制。单片机内部就像计算机一样,有很强 的逻辑功能,而且运算速度快,拥有大量的存储单元。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有较好的灵活 性。同时可以适应在系统改变时,可以实现不同功能,实现不断变换参数,使系统更优 化。在此期间改变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以实现数字化控制,减小模拟信号控制间相互干 扰,减小模拟信号产生温漂等不稳定因素。单片机的使用有效的改变了零点漂移问题,无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 论被控量的大小,都可以保证足够的控制精度可提供人机界面,多机联网工作等优点。所 以在电气传动实时控制系统中受到重视和普遍应用。利用单片机逻辑功能强和软件灵活 的优点,不仅可使很多控制硬件软件化,便于参数的设定和调整,而且可以同时对系统 工作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诊断、检测和及时处理,加强了实时维护和提高了控制系统 的可靠性。它的发展趋势将是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内装化等方面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直流电机的研究及制造起始于建国初期,从 50 年代后期到 60 年代后期,主要 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研究一些装置而使用或开发少量产品。我国在建国初期后开始 大量生产和应用直流电机,例如江苏、浙江、北京、南京、四川等各地都有投入生产, 而且都在各行业使用,其中的驱动电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是完全国产化的,还有各种逻 辑运算电路,同时还有电容耦合而构成的计数器,各种触发器以及分配器。 。至 80 年代 中期以来,由于直流电机精确模型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各种混合式直流电机及驱动器作 为产品广泛利用。 在国外在一种减小成本等问题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各种电路的成本,效率 等一些列工业化需求上,要求更为廉价的产品的出现,但同时需要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 产品要求,直流电机还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但是大扭矩直流电机相比直流电动机成本较 高,素以直流电机技术和经济指标高。一些少数高级的应用,就用空心转杯电机,交流 电机。国外在小功率的场合,还使用直流电机,例如一些工业器材,工业生产装备,打 印机,复印件,速印机,银行自动柜员机。目前,生产直流电机的厂家的确不少,但具有 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开发,研制的厂家却非常少,大部分的厂家只一、二十人,连 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仅仅处于一种盲目的仿制阶段。这就给户在产品选型、使用中造 成许多麻烦。虽然直流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直流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 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 用。因此用好直流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特性和调速特性。其中 调速平滑,方便,可实现频繁的无极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承受很大负载, 需要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应用场合的不断扩大,从而对直流电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改变电枢回路电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3 阻调速、改变电压调速等技术已经不能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任务了,PWM 波调速的 方法的发现,满足了时代的要求。 采取传统的调速系统主要有以下的缺陷:模拟电路所使用的模拟信号很容易 受到干扰,影响系统的稳定,从而很容易随时间飘移,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损 耗,以及温度漂移等。而用 PWM 技术后,避免上述的缺点,不仅简化了电路还实 现了通过电力电子器件改变开关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还有抗干扰能力。同时 还有模拟信号的不稳定性很好地被数字信号所取代,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随 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很多场合,都要求有直流电机 PWM 调速系统来进行调速,诸如汽车行业中的各种风扇、刮水器、喷水泵、熄火 器、反视镜、宾馆中的自动门、自动门锁、自动窗帘、自动给水系统、柔巾机、 导弹、火炮、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舰艇、飞机、坦克、火箭、雷达、战车等场 合。 2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本论文所选的直流电机,键盘向单片机输入相应控制指令,由单片机通过 P2.3 与 P2.4 其中一口输出与转速相应的 PWM 脉冲,另一口输出低电平,经过信号放 大、驱动 H 型桥式电动机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转向与转速的控制本设计的目的 是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出一个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5 个按键控制整个电路,对应功能分别是:正转、反转、复位、速度加、速度减;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4 2.2 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方案 2.2.1 系统框图 硬件主要以单片机为核心,本次设计选用的直流电机,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改 变 PWM 波控制直流电机的启停、正转、反转、加速、减速功能。主要通过三大块 来设计,包括驱动电路的设计和按键部分是设计。 本设计的系统总框图如图 2-1 所示 电源模块 键盘控制模块 单片机电机驱动模块 图 2-1 总体设计框图 2.2.2 主控芯片选择 单片机在中国市场上任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芯片,其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 要分支,在控制领域里应用及其广泛,故也可称为微控制器。大多数单片机都是 由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内部包含着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如处理器,存储器和 I/O 接口电路等。通过扩张的外围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然而单片机往 往不能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需要增强单片机的性能,从而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增 强型单片机来满足市场的要求。有增加 ROM 来增强速度,有改变工作电压来增强 稳定性,有的也增强辅助功能,如增加各种接口等辅助模块来增强其性能。单片 机在相对发展时间上看上去,发展时间较长,从最初可以支持简单易学的编程语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5 言,从汇编到现在的 C 语言等其他单片机支持的语言,同时还有各种编程与其相 适应的工具,并有大量的知道资料,指引其适合市场发展。同时单片机可以在大 多数温度下工作,并且较稳定和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单片机在工业上,商业上, 军工产品上使用在功耗和抗干扰方面,本控制系统的要求都不高,一般的单片机 芯片都能满足要求。 鉴于以上单片机的有点,STC89C51 单片机具有单片机的优点同时兼容性比较好, 因此作为主控芯片,且足够本设计运行,且价格便宜,下载程序方便。 2.2.3 电机调速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可以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改变直流电机的电压,从而达到调速的 目的。但是又具有局限性,电阻网络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 较昂贵。然而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大多数电动机的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这样分压不 仅会降低直流电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 方案二:继电器的出现,出现了对电动机新的控制方法,对电动机开或关进行控 制,速度的变换可以通过控制器的开合关来控制。但是也有其优缺点,优点是电路较 为简单,但是响应时间慢、机械结构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也成为了它的致 命缺点。 方案三:还有采用由晶闸管和二极管组成的 H 型 PWM 电路。晶闸管和二极管的 组合导通状态,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电动机的转速和方向被控制,不 同状况下,H 型电路工作效率不同,在饱和截止状态下,能实现电机很好地控制,电 子器件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控制速度和稳定性,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 PWM 调 速技术。 对于上面三种方案的分析可知,方案三具有很好地适用于本系统的设计,能满足 设计的要求,能提高其系统的各种性能。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6 2.2.4PWM 调速方式的选择 脉宽调制(PWM):脉宽调制是一种新型控制方法,是一种不改变脉冲周期, 只改变输出电压半个周期内,改变其宽度并与整个周期内形成一个占空比,在改变占 空比的时候,实现控制效果。但是在此期间电压的幅值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变压的效 果。如果改变周期,就可以实现变频变压。这种方法称为 PWM(Pule Width Modulation)调制,PWM 调制可以直接在逆变器中完成电压与频率的同时变化,控 制电路比较简单。 方案一:双极性工作制。双极性工作制是指一个脉冲周期内,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通过两个高低信号的切换来改变,单片机输出信号带达到这种目的。 方案二:单极性工作制。这种方法虽然也是两个控制输出,但是两个输出信号形 式的不同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和方向。通过两口的低电平和 PWM 波的切换来改变。 从上面的分析上看,鉴于操作应该简单等要求,可以使用单极性工作制。 3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 3.1 最小系统设计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 工作的系统。对 51 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 位电路。下面给出一个 5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7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RST 9 P30 10 P31 11 P32 12 P33 13 P34 14 P35 15 P36 16 P37 17 XTAL1 18 XTAL2 19 GND 20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 EN 29 ALE 30 EA 31 VCC 40 P00 39 P01 38 P02 37 P03 36 P04 35 P05 34 P06 33 P07 32 U1 STC89C52 R1 220 R2 100 SF SW-PB P30 P31 Y1 CRYSTAL C1 30pF C2 30pF C3 1uF VCC 图 3-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3.1.1 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工作电压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保持工作时的 一个电压,若超过或者低于一定范围内的电压单片机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某个范围 的电压称为复位电压,通常单片机内都是时序数字电路,因此超过复位电压或者低于 复位电压,单片机才能有稳定的时钟信号,才能正常工作。单片机复位在系统中极其 重要,就好像电脑死机一样,必须需要重启功能才能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单片机也 一样,当系统程序跑飞等其他情况就需要使程序重新开始运行,从而使系统稳定。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 (1)上电复位:上电复位顾名思义为高电平复位,当复位引脚接入一定电压,并和 电阻、电容形成一个回路,保证在商店过程中形成高电平,通常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 为 10K 和 10uF。 (2)按键复位:是指在键盘操作下形成高电平,也就是相当于有一个开关,开关的 闭合与否决定了复位引脚是否为高电平,其中电路中有一个电容,通过电压的充电来 保持单片机复位。 本系统采用按键复位,在单片机启动 0.1S 后,电容 C 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 5V,这是时候 10K 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 0V,RST 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 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8 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 电压在 0.1S 内,从 5V 释放到变为了 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 和,这个时候 10K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3.5V,甚至更大,所以 RST 引脚又接收到高电 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3.1.2 晶振电路 晶振是电路中常用用的时钟元件,全称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 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 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 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的使用,使单片机在运行过程中拥有稳定的状态,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 基本的时钟信号。晶振作为系统的时钟信号,通常与单片机系统内各部分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 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单片机的脚 XTAL0 和脚 XTAL1 构成的振荡电路时,晶振组成的电路是系统内 部产生不稳定因素,但是不影响系统内部的稳定,改变这种情况,通常运用电容来改 变和消除谐波。 3.2 键盘控制电路键盘控制电路 键盘相当于人的眼睛,键盘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能实现向单片机输入数据、传送 命令等功能,是人工干预单片机的主要手段。但是键盘实质是一组按键开关的集合。 通过运用机械原理的开关来达到控制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防止键盘的震荡,因为机 械方面的原因,在按键盘过程中,由于时间和机械原因,会产生一定的抖动,按下时 和松开始均产生抖动且为无效状态,在其两者时间差中才可以产生有效状态,因此需 要一个延时状态,来消除抖动。 根据按键的闭合与否,反映在输出电压上就是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输出电压 的检测,便可以判断键盘按键是否按下,但是必须拥有用一定的方法对键盘进行扫描。 在本设计的系统中,键盘的按键是否按下及其机械原因,为了防止外界条件的干扰,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9 确保每次按键有效,必须要消除抖动。现在主要消除按键抖动有硬件、软件两种方法。 但是硬件消抖电路设计复杂,且不合实际情况,在此不再详细叙述;然而软件消抖适 合按键较多的情况,方便简单。其原理是在第一次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执行一段延时 程序后在确认该键电平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如果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为真 正有键按下,从而消除了抖动的影响。其原理图如图 3.2 所示: 图 3-2 键盘控制模块原理图 3.3 直流电机电机驱动电路直流电机电机驱动电路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0 电动机 PWM 驱动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具体电路见下图。本电路采用的是基于 PWM 原理的 H 型桥式驱动电路。 4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 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需要同时完成读取键盘、处理键盘、控制直流电机电机转动 等任务,这就必须通过中断技术来实现。 在本设计中,主程序采用查询方式扫描键盘端口,检测按键动作是否发生,若有 按键动作则处理键盘,根据按键值修改相应参数值,实现键盘的实时处理功能。定时 器 0 中断服务程序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根据转动方向控制位的值,控制脉冲信号循 环移动的方向,达到对转动方向控制的目的。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1 4.1 主程序流程图主程序流程图 系统分为电机正转、电机反转、电机加速与电机减速的几部分组成,其主程序框 图如图 4-1 所示: 开始 初始化 调按键,显示子查询 调用正反转按键子程序 调用加减速子程序停止 图 4-1 直流电机主程序流程图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2 4.2 读按键子程序流程图读按键子程序流程图 按键采用扫描的方法,扫描时间的不同和不同时间的检测与初始值相比,如果相 等则说明没有键按下,不相等则表示已经按了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判断,以便确认 是否真的有键按下。延时 10ms 后再次扫描,第二次与初始值比较,若相等则表明前 一次比较不相等是由抖动产生;如果相等则表明确实有键按下。执行键盘之程序里的 指令,将相应的变量值改变,为键盘处理子程序做准备。如图 4-2 所示: 启动 是否有按键按下 处理子程序 是 否 图 4-2 扫描键盘字程序流程图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3 4.3 按键处理子程序按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流程图 按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3 所示: 开始 占空比50% 加速键按下 减速键按下 结束 增加占空比 减小占空比 否 否 是 是 图 4-3 键盘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直流电机的启停控制通过启停定时器 T0 来实现,因为定时器 T0 控制着脉冲信号 的输出,关闭定时器 T0 也就阻止了脉冲信号的输出。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4 4.4 电机控制中断程序流程图电机控制中断程序流程图 定时器中断 0 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 4-4 所示: 开始 设置T0时间参数 判断按键 有控制位输 出脉中 退出 图 4-4 定时器中断 0 服务程序流程图 定时器中断 0 服务程序的中断时间由当前的转速决定。进入中断程序后,首先要 保护现场,再根据当前值设置 TH0 和 TL0 的值。然后判断转动方向控制位的值, 最后恢复现场,返回,等待下次中断。 通过用当前转速控制中断时间,控制了脉冲的输出频率,也就到达了直流电机转 动速度的目的;通过检测方向控制位的电平,控制了直流各引出端的接通顺序, 也就到实现了直流电机转动方向的控制。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5 5 系统调试与改进系统调试与改进 5.1调试与改进调试与改进 软件测试的时候也有些问题,主要有: 1.软件去抖方式,和时间的控制。 2.控制直流电机转动的程序段完成后,调试发现对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范围过小, 查阅资料后发现设计思路不太合理,原先的设计思路是用主程序控制直流电机转 动,采用延时方式控制直流电机速度,由定时器处理键盘;改进程序,主程序用 来处理键盘,由定时器控制直流电机转动,直流电机转动速度由定时器定时时间 决定。问题得到解决,不仅扩大了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范围,也使得单片机对直 流电机速度的控制更加精确。 由于编译只能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所以还要看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程序修改 好以后,当显示编译 0 错误,0 警告的时候,这说明已经没有语法错误了,是否 有逻辑错误还要看接上电路板通过仿真以后,直流电机能否正常转动,显示是否 正常。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6 5.2 运行结果运行结果 电机正转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7 电机反转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8 电机停止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19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在把理论设计转换成实物的整个过程,如:电路设计、分析计算、画电路图、焊 接电路、检查调试、软件流程控制设计分析、编写调试软件、烧写软件到整个软 硬件系统的调试,最后直到系统完成。其中整个系统的前期准备是首先必须做到 位的,如控制什么、用什么控制、得到什么结果,进而对各部分应选择具体的芯 片作进一步的考虑,以使系统得到最优的表现。 通过本课题,一方面我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了解 STC89C51 单片机控制的一些 基本技术,掌握其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与实现方法,能对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进 行系统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在设计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控制程序 和相应的电路图时,应充分运用说学知识,善于思考,琢磨,分析。 我们的学习不但要立足于书本,以解决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还 要以实践相结合,理论问题即实践课题,解决问题即课程研究,学生自己就是一 个专家,通过自己的手来解决问题比用脑子解决问题更加深刻。学习就应该采取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理论的问题,也就是实践性的课题。这种做法既有助于 完成理论知识的巩固,又有助于带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0 致谢致谢 这次毕业设计,凝结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 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毕业设计期间曲老师指导我、帮助 我收集文献资料,理清设计思路,完善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设计提出有效的改进 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诲人不倦的态度和学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 受益终生。作 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 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因此,特别需 要感谢曲培新老师给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在此,再一次向曲培新教师以及关心帮助 我的教师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学校在这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比较重视,每 个设计小组配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帮助我们能顺利完成整个设计。对于学校和老师为 我的毕业设计所提供的极大帮助和关心,在此我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巩固了以前学的知识,为更好走入社会。同时也 要感谢身边朋友的热心帮助,没有你们的关心与支持,我不可能这么快完成我的毕业 设计!这几个月的岁月是我学生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一段时光,也将会成为我以后永远 的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有治学严谨而不失亲切的老师,也有互相帮助情同骨肉的同学, 更有和谐、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里将是我永远向往的地方。借此论文之际,我想 向所有人表达我的最诚挚的谢意,愿我们将来都越来越好。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张友德等,单片机原理应用与实验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2张毅刚,彭喜源,谭晓钧,曲春波.MCS51 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 2001.1. 3宋庆环,才卫国,高志,89C51 单片机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M。唐山 学院,2008.4 4陈 锟 危立辉,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器控制电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9. 5李维军 韩小刚 李 晋,基于单片机用软件实现直流电机 PWM 调速系统J,维普 资讯,2007.9 6曹巧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7刘大茂,严飞.单片机应用系统监控主程序的设计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版),1998.2.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2 附录附录 A: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图 3K R1 3K R2 Q1 S8050 Q2 S8050 2K R3 2K R4 VCC9v Q3 S8050 Q4 S8050 Q5 S8550 Q6 S8550 D1 4148 D2 4148 D3 4148 VCC9v D4 4148 PWMFPWMZ 1 2 P2 DC MOTOR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MOSI 6 P1.6/MISO 7 P1.7/SCK 8 RESET 9 P3.0 10 P3.1 11 P3.2 12 P3.3 13 P3.4 14 P3.5 15 P3.6 16 P3.7 17 XTAL2 18 XTAL1 19 VSS 20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EN 29 ALE 30 EA 31 P0.7 32 P0.6 33 P0.5 34 P0.4 35 P0.3 36 P0.2 37 P0.1 38 P0.0 39 VCC 40 U0 AT89S52 VCC VCC 12 Y1 30pFC1 30pFC2 1uF C0 100K R0 VCC S0 SW-PB D0 1K R5 Vin 1 Gnd 2 +5V 3 LM7805 VCC VCC9v 1 2 P0 DC9V P3.1 P3.2 P3.3 P3.4 P3.5 fanzhuan jia jian ting 12 zhengzhuan P3.1 P3.2 P3.3 P3.4 P3.5 PWMF PWMZ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3 附录附录 B:系统:系统 PCB 图图 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设计 24 附录附录 C:系统源程序:系统源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数据类型宏定义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key1 = P31; /定义加速按键 sbit key2 = P32; /定义减速按键 sbit key3 = P33; /定义正转按键 sbit key4 = P34; /定义反转按键 sbit key5 = P35; /定义停止按键 sbit PWMZ = P23; /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