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人民版单元卷第一次世界大战 范围:选修3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 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1425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C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 D 解析:观察表格中项目和数据,进行纵横比较,看其实质,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唱出变革的“莎琳”之歌。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2 C 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现代交通和信息”,“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可见一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3、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地理位置 民族矛盾 资源丰富 大国干预A. B. C. D.3 C 解析:巴尔干半岛资源丰富不符合史实,可排除B、D,在A、C两项中,C项表述更为全面。4、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C.法国国王路易十六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4 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的“1914年6月28日”不难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当时奥匈帝国皇储到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观看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的刺杀。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展开激烈斗争,主要围绕A.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B.建立两大军事集团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争夺巴尔干地区5 A 解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他们之间发生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C、D两项是仅就欧洲而言的,B项则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或措施。6、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6 C 解析:为了便于控制欧洲,英国长期推行欧洲大陆均衡的政策。7、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片之一,该照片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德国士兵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德国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严重C.德国士兵对和平的期望D.德国宣战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7 B 解析:抓住图片中的文字信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该照片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当时德国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严重。8、一战前夕,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相继问世的新武器中不包括A.潜艇 B.飞机 C.坦克 D.原子弹8 D 解析:原子弹是二战中出现的武器。9、“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9 C 解析:联系一战前的时代背景,资本家的事业主要是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10、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 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1914年俄军攻势10 A 解析:马恩河战役宣告了德国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11、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A.日德兰战役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11 C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可推知该场战斗应是索姆河战役。12、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因为 A.此役双方伤亡人数达到七十多万 B.使用了坦克C.动用了新式武器 D.规模最大12 A 解析:“凡尔登绞肉机”意在说明战争的残酷。13、下列属于1916年发生在西线的战役是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攻入东普鲁士A、 B、 C、 D、13 D 解析:马恩河战役是在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不在1916年,符合题意要求的只有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4、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 A二月革命胜利后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D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14 C 解析: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战争。15、1917年中国政府向同盟国宣战,当时的中国政府是A.蒋介石国民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清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15 B 解析:1917年的中国政府是指北洋军阀政府。16、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一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敌人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D.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伤害了美国16 C 解析:关键要从战争的性质和德国发动战争及美国参战的目的上进行分析。 福煦车厢17、右图反映的事件产生的重大意义是A.使战争局势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B.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D.标志着德意志帝国统治的结束17 B 解析:在火车福煦车厢里签署了一战的停战协定,标志着一战的结束。18、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有 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存在失误 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同盟国资源的短缺A B. C. D.18 A 解析:多角度思考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均符合题意的要求。19、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有 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引发了欧洲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动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A. B. C. D.19 C 解析:的表述不是一战对欧洲地区的影响,符合题意要求的是。20、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描述是A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战后迅速得以恢复 B英国依然保持着世界工业第一强国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停滞不前20 C 解析:A、B、D的表述均有误,只有项正确。21、下列属于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是: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促使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和平主义思潮一直盛行A. B. C. D.21 解析:的叙述不符合史实,运用排除法可选正确答案。22、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以下哪几种观念和平、反对战争 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民族复仇主义兴起A B C D22 A 解析:的叙述不符合题意,运用排除法可选正确答案。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3 B 解析:仔细分析题干材料的内涵,说明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24、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A双方不分胜负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24 B 解析:该题有论找史,只有B项的依据最能说明题干中的观点。25、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此言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25 A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涉及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概念。通读材料即可发现作者对民族主义的否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0分,28题10分,29题15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201870年主要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20年501520-101840年45-12111850年39-15151870年32101323材料二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年3210132318811885年279142918861900年2071730190619101461636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各国之间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其原因和条件是什么?(4分)(3)结合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答案:(1)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济实力最强。(1分)因为英国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为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2)19世纪末,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而美德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英法。(2分)原因:英法两国技术落后,资金外流;而美德两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丰裕的资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3)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分)27.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2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4分)(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4分)答案:(1)标榜:“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2分)(2)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4分(3)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4分)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军队的重型火炮一次大战中的毒气战战壕中的士兵材料二 但到1917年,美国却改变了“中立”立场,直接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这是因为战争已近尾声,双方精疲力竭,乘机参战可在战后的分赃中处于有利地位于;战争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因此它与协约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俄国已发生二月革命,一旦俄与德单独媾和,退出战争,同盟国战胜协约国,那么100亿美元贷款将一笔勾销,利害攸关,不得不参战;1916年威尔逊已在总统竞选中获胜连任,并且美国已做好了战争准备,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又给参战提供了借口。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美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使力量对比更加有利于协约国方面。 新编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的主要特征和战役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回答1917年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变化对一战战局有何影响?(8分)答案:(1)大炮、战壕与士兵构成了大战的主要特征。战役特点:阵地战,采用化学武器,战争残酷。(2分)(2)变化:由中立政策到对德宣战,参加一战。原因:为在战后的分赃中处于有利地位;与协约国经济关系密切;为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做好了战争准备;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为其参战提供了借口。影响: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8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战中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战后初期的欧洲城市废墟墓地与伤兵材料二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高考真题及答案
- 消费者群体差异与需求价格弹性
- save-food-公开课课件教学课件
- 八下数学试卷及答案
- 西藏烟草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航规章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时针分针考试题目及答案
- 洗碗流程试题及答案
- 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2
- 希望之星训练题目及答案
- 九年级化学开学第一课
- 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技术标)
- 单位食堂制止浪费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发泡稀奶油行业竞争动态及营销动态研究报告
- 农村屋面琉璃瓦工程包工包料承包合同
- 2025届新高考政治精准突破复习 政治阅卷“感”与“悟”
- JB-T 8236-2023 滚动轴承 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整方法
- SY-T 6966-2023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
-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加快工会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