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docx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docx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 测试范围:第十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以下温度最接近25 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C盛夏中午的温度D人的正常体温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图Z113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Z12所示,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图Z12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4如图Z13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3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5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凝华的是()A杯子里的开水“冒白烟”B泼水成冰凌C冬天的早晨树枝上出现雾凇D利用干冰生成了烟雾6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从山中冒出的烟B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C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D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7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Z14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图Z14A水的温度 B水的表面积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D水的质量8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A较小的密度 B较小的比热容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9如图Z15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15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体温计测出的38.2 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10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Z16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图Z16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11在超市的冰柜里出售的海鲜和肉类周围都要铺上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块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_(选填“吸”或“放”)热,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如图Z17所示是冰柜里的温度计,则温度计的示数是_。图Z1712小李同学看了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只有当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3在织布厂里,常有干湿泡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构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_,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温度计的示数_,在相同室温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室内空气越_(选填“干燥”或“潮湿”)。1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如图Z18所示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图Z18三、实验探究题(21分)15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图Z19(1)他按照图Z19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 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t/min012345678T/909294969899999999(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 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现象。如图所示为水沸腾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详解详析1B2A解析 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A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需要放出热量,B不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需要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3B解析 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4B解析 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 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 ,故A错误,B正确;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15 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 min5 min10 min。第10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D错误。5C解析 开水“冒白烟”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泼水成冰凌,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干冰生成烟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故D不符合题意。6D解析 雨后的山上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7B解析 观察图中情景,两滴水的表面积不同,显然,小明同学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的关系。8D解析 在从青蒿这种植物里提取青蒿素时,不用水煮而是放在乙醚中煮,这是因为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由于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9A解析 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A选项正确;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而水的沸点是100 ,不能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B选项错误;人体正常体温在37 左右,所以38.2 不可能是人的正常腋窝温度,C选项错误;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几下,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甩,D选项错误。10A11.熔化吸21260不会60醋全部汽化13吸热低干燥解析 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14升华熔化凝华解析 图甲,在水中加热,水的温度约为100 ,碘的熔点为113.7 ,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图乙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 ,高于碘的熔点,碘吸热可能熔化,当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放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则物态变化为凝华。15(1)停表(2)599(3)不变(4)时解析 (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还需要用停表测量加热时间;(2)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从第5 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