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1页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2页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3页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4页
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我们习惯于把道德上的教诲,当成非常迂腐无聊的东西,认为在这些当中,不可能会有新鲜有趣的食物。但是,在被人们认为与道德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的各种重要活动当中,包括政治的、科学的、艺术的、商业的活动等,人类生活的全部,渐渐地在发扬光大道德的真理,并逐渐地化道德的真理为简单明确的真理。除此之外,人类未保有任何目标。 托尔斯泰,社会生活,公共生活,私人生活,家庭内部 和 个人活动 封闭性 隐蔽性,公共生活,超越个人活动 与他人发生联系 开放性 透明性,互相联系与区别,公共生活的历史进程,原始社会,商品社会,农业社会,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松散联合体,萌芽,社会交往受小农经济制约,小规模,大工业基础上的普遍交往阶段,极大扩展,地 球 村,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人类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 与私人生活相对。,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领域 虚拟世界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熟人社会 陌生人社会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公共社会需要什么?,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人们在参观游览时,要爱护游览地的公共财产、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注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否则,人们的公共生活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 -社会公共生活必须有其准则和规范要求,公共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秩序。 主要包括: 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 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齐达内默默走向更衣室,大力神杯就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齐达内从旁边低头走过,没有看一眼。,阿根廷主裁判埃利松多在与助理裁判交流后,向齐达内掏出了红牌。,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杯决赛(加时赛)第110分钟,法国队某次进攻被化解后,齐达内和马特拉奇都在向回走。突然齐达内愤怒转身走向马特拉奇,一头把这个1米93的大个子顶翻在地。,在齐达内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类似的不冷静举动。1998年世界杯上,他曾因为脚踩沙特队球员被禁赛3场,没想到时隔8年后,齐达内又一次犯下了当年的错误。,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后的希望,齐达内的被罚下场对队友心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意大利夺取了冠军-实际上,这本来是齐达内发挥得极为出色的一场比赛,开场后他打进了一个美妙的“勺子”点球,加时赛上半时,他的头球攻门几乎得手,与一个理想的结局擦肩而过。现实是残酷的,一代大师的最后一战以争议和遗憾收场。,公共生活有序化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是公共生活中依然可见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案例: 追赶五次拦下法律系毕业生,红灯。李静从路口冲了出来,执勤交警用手势和口令进行制止。口头阻止了两次,她没有任何反应,当交警去拦住她时,她两次甩开交警的手,直到第三次才算拦住她。 “为什么闯红灯,要对你进行罚款。”谁知李静从裤兜里掏出了3元钱硬币,说声“我没钱”。 “那你单位在哪里?” “我没有单位。” “身份证呢?” “没带。” 过了5分钟,双方还在“僵持”。 一名中年妇女过来说:“她是我们单位的,我帮她交好了。” “你不是说没有单位的吗?” 李静立即说那是她的兼职。而对于同事的帮助,李静似乎并不领情,既不接受也不道歉。随后,李静被带往静安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进行处理,并被处以10元罚款。并因乱穿马路后抗拒执法,被处以行政拘留。 李静,毕业于上海某大学法律系,不久前刚从国外硕士留学归来,在一德国保险公司就职。,北京“通缉”社会公共生活 七大不文明现象,通缉令1: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通缉令2: 各类非法经营、非法占道行为,通缉令3: 汽车维修市场秩序混乱问题,通缉令4: 非法小广告,通缉令5: 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通缉令6: 环境脏乱问题,通缉令7: 户外广告、公共设施残缺不全,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自发-自觉 图腾、禁忌、风俗-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法律、道德,公共秩序维护的基本手段,道德与法律,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公德日益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中,发挥重大作用。,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一个重要条件。 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内容基础性 对象广泛性 表达简明性 形成继承性,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001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1、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 2、改革开放为社会公德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3、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北京大学版 迟到 旷课 随地吐痰 践踏草坪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乱扔垃圾 占座不到 考试作弊 损坏公物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广州大学版 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乱贴海报 考试作弊 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 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 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 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信息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在寝室内打牌、打球唱歌等影响他人休息及学习 老师点名,请他人答到 作业抄袭他人或网上资料,西安交大版 1、图书馆、教室、会场手机铃声或接打手机 2、乱扔杂物、垃圾 3、占座位 4、部分学生组织腐败 5、浪费能源 6、偷窥,偷听,偷拍 7、食堂买饭菜不排队 8、粗口 9、在墙壁、课桌等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乱涂乱刻 10、食堂餐后餐盘不送残食车,“来,摆个造型,看着镜头,笑一笑,好。一、二、三!”随着快门“咔哒”一响,被拍照的男生就势“唰”地跳下石头,重重踩在冬日枯黄的草上,然后一手拽住给他拍照的女生,双双在草地上奔跑开来。而在他们越过的草丛上,竖着一块牌子,上书“芳草茵茵,踏之何忍”。这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一幕。虽然石板路呈扇形绕过草地,但人们的脚步却没有绕过草地,而是被“开辟”出一条条“捷径”。,短评,文明无小事 小节莫小视 在不少人看来,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之类的行为属于小事、小节,不值得大惊小怪。公共场所要讲文明,道理童叟皆知,可偏偏有些人做不到。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随意践踏草坪实属不该。 从一件小事、一处小节,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明素养。公德建设,要从小事抓起,从小节入手。文明无小事,小节莫小视。,(二)践行社会公德,1、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2、身体力行“三个做起”: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时下几种不好现象,不作为不肯从我做起 不想为不想从我做起 不敢为不敢从我做起,不作为不肯从我做起,一位深圳歌手与178个孩子的生死绝唱 他是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时间里,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丛飞走了,留下心灵的冲击 “感动中国”还是刺痛中国,不想为不想从我做起,中国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现实中的背离 网络黑色幽默 “八荣八耻”这平实而富有深意的几个字,远比几千字的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作为做人、做实事的标准。以德服人,以德治国,无不为人所知,什么应该去做,什么不该做,在“八荣八耻”中说得很明白,也很通俗。,不敢为不敢从我做起,身边“笑荣不笑耻”、“笑廉不笑贪”的现象依然有市场: 如果你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就有人笑你“死脑筋”; 如果你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就有人笑你是“大傻瓜”; 如果你不为美色所动,就有人笑你“身体有毛病”; 如果你为民办点实事,就有人笑你“想往上爬”。,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网络生活是如此的丰富,而网络中也贯穿了不采用实名制一条原则,这些对法律与道德存在潜在威胁。由此需加强网络生活中的法律与道德建设。 网络是把双刃剑 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 题,已经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 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video/2006-11/10/content_5315691.htm,网络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避免网络沉迷,注意自身的身心健康。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不逾矩”。,思考题,你是如何看待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你是如何看待休闲生活中的法律与道德?,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指引作用: 可以作什么(授权性指引) 不得作什么(禁止性指引) 必须作什么(义务性指引) 2、预测作用 预先估计行为性质以及后果 3、评价作用 评价合法与不合法 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 4、强制作用 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 5、教育作用 影响思想,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引导依法行为,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才认同,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自2006年3月1日施行,共6章119条。 目的: 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极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基本原则: 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2、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3、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共有四类110多种)。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调查程序;决定程序;执行程序。 (4)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执法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须禁止的行为。 对执法情况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和办法。,资料: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起施行,从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均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论处。,执法手段更加细化 处罚范围更加具体 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73种238种,主要有: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违法举办大型活动的行为; 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 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 猥亵他人的行为; 强迫交易的行为; 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行为; 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 违反房屋出租管理规定的行为; 违法承接典当物品的行为; 非法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物品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行为; 传播淫秽信息的行为等等。,集会游行示威法,1989年10月3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5章36条。 目的: 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基本原则: 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和平进行原则。,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于本法。 (2)集会游行示威的条件 依法申请并获得许可。必须有负责人。 不予许可的情况: 反对宪法确定基本原则的;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煽动民族分裂的; 有充分根据认定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6章47条。 目的: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2、主要内容 (1)何谓环境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3)我国环境管理基本制度: 环境规划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录像:我国25年环保不达标 访首任环保局长曲格平,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共8章124条。 目的: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 基本原则: 依法管理; 以人为本、与民方便。,主要内容: (1)道路通行原则: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交通事故处理原则: 车辆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应立即抢救,并报告执勤交警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以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或迅速报告执勤交警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在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上,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和人身权利的充分尊重。,(4)对七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对醉酒后驾驶或营运机动车的;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驾驶证被吊或暂扣的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够成犯罪的; 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成犯罪的; 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故意损坏、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尚不够成犯罪的; 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小测试:以下交通标志你知道多少?,注意信号灯 :此标志设在不易发现前方位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前适当位置。,慢行 :此标志设在前方需要减速慢行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易滑 :此标志设在路面的摩擦系数不能满足相应行驶速度下要求紧急刹车距离的路段前适当位置。行驶至此路段必须减速慢行。,堤坝路 :此标志设在沿水库、湖泊、河流等堤坝路以前适当位置。,隧道 :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