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练习新人教选修.doc_第1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练习新人教选修.doc_第2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练习新人教选修.doc_第3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练习新人教选修.doc_第4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孟子蚜第7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练习新人教选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怵(c)惕恻(c)隐孺(r)子B要(yo)誉恶(w)其声羞恶()C外铄(shu)庶(sh)民强(qin)恕D荑(y)稗安宅(zh)荑稗(bi)【解析】A怵:ch,B要:yo,D荑:t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忽然B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发端C我固有之也牢固D舜明于庶物众【解析】固:本来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E)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也。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E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解析】A内纳,B要徼,C然燃,D希稀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B.CD.【解析】两个“斯”都当“那么,就”讲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C)A反身而诚,乐莫大焉。B则盍反其本矣。C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解析】都当“反省”讲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例: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A无羞恶之心,非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丈夫之冠也,父命之。D大戒于国,出舍于郊。【解析】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C)A仁,人之安宅也。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C是非之心,智之端也。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解析】都是判断句,BD是一般陈述句8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由恻隐之心,推而广泛,孟子认为,人天生地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天生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一样。C“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说明仁义礼智是人本来就有的品质,不用刻意追求就能得到。D“万物皆备于我”是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能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解析】“不用刻意追求就能得到”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9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通“徼”,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的样子【解析】然:同“燃”,燃烧。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D)ABCD【解析】A项,前“是”,这;后“是”,对的,正确的。B项,前“非”,不是;后“非”,无。C项,前“于”为介词,到;后“于”为介词,给、向。D项,残害、损害。11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D)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A义,人之正路也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解析】D项既是省略句,即“运之(于)掌上”,又是状语后置句,即“(于)掌上运之”。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12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解析】“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于翼字文若,太师、燕公谨之子。美风仪,有识度。孝闵帝践阼,出为渭州刺史。翼兄寔先莅此州,颇有惠政。翼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夏感悦,比之大小冯君焉。时吐谷浑入寇河右,凉鄯河三州咸被攻围,使来告急。秦州都督遣翼赴援,不从。寮属咸以为言。翼曰:“攻取之术,非夷俗所长。此寇之来,不过抄掠边牧耳。安能顿兵城下,久事攻围!掠而无获,势将自走。劳师以往,亦无所及。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居数日问至,果如翼所策。贺兰祥讨吐谷浑,翼率州兵先锋深入。以功增邑一千二百户。寻征拜右宫伯。世宗崩,翼与晋公护同受遗诏,立高祖。天和三年,皇后阿史那氏至自突厥,高祖行亲迎之礼,命翼总司仪制。狄人虽蹲踞无节,然咸惮翼之礼法,莫敢违犯。遭父忧去职,居丧过礼,为时辈所称。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建德二年,出为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时属大旱,涢水绝流。旧俗,每逢亢阳,祷白兆山祈雨。高祖先禁群祀,山庙已除。翼遣主簿祭之,即日澍雨沾洽,岁遂有年。民庶感之,聚会歌舞,颂翼之德。四年,高祖将东伐,朝臣未有知者,遣纳言卢韫等前后乘驿,三诣翼问策焉。翼赞成之。及军出,诏翼率荆、楚兵二万,自宛、叶趣襄城,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并隶焉。旬日下齐一十九城。所部都督,辄入民村,即斩以徇。由是百姓欣悦,赴者如归。属高祖有疾,班师,翼亦旋镇。开皇初,拜太尉。三年五月,薨。赠本官、加蒲晋怀绛邵汾六州诸军事、蒲州刺史,谥曰穆。翼性恭俭,与物无竞,常以满盈自戒,故能以功名终。(选自周书于翼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B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C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D寻有诏/起令视事高祖/又以翼有人伦之鉴/皇太子及诸王等相傅以下/并委翼选置/其所擢用/皆民誉也时/论佥谓得人/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太师,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三公之首。文中为加衔,无实际职权。B河右,河西的别称。古代泛指黄河以西地区,相当于今宁夏和甘肃一带。C出,此处指朝官降职为地方官,在古代类似的表达还有黜、谪、贬、放、窜等。D驿,旧时可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可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解析】“降职”错。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于翼治理有方,得到民众爱戴。在孝闵帝即位后,于翼担任渭州刺史,施政宽和简便,夷夏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比做大小冯君。B于翼通晓礼法,别人不敢违犯。高祖迎亲时,于翼总管礼仪制度。狄人虽然蹲坐没有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C于翼熟知军务,深受皇帝信任。高祖东征时,先派人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又下诏命令于翼率领军队参与作战。D于翼谦虚恭谨,做官得到善终。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死后获得追赠本来官职和追加蒲州刺史等优待。【解析】“把他比作大小冯君”错,应是把他们兄弟俩比作西汉的冯野王、冯立兄弟俩。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劳师以往,亦无所及。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2)旬日下齐一十九城。所部都督,辄入民村,即斩以徇。【答案】(1)出动军队前往,也不能赶上。我估计抄掠这件事已经结束,请不必再说。(2)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他统领的都督,擅自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参考译文】于翼字文若,是太师、燕公于谨的儿子。风度潇洒,有识见器量。孝闵帝登基,出任渭州刺史。于翼的哥哥于寔原先在该州任职,施政颇为仁惠。于翼又以诚相待,展示信用,施政注重宽和简便,夷夏各族百姓都感激喜悦,把他们比作西汉的冯野王、冯立兄弟俩。当时吐谷浑入侵黄河以西,凉、鄯、河三州都被围攻,派使者前来告急。秦州都督派于翼赶去援救,于翼不服从命令。下属的官员都为此议论纷纷。于翼说:“进攻取城的战术,不是夷人擅长的。这次敌人来侵,不过是抢掠边境牧民罢了。怎能屯兵城下,长期围攻?抢掠而没有收获,势必自行退去。出动军队前往,也不能赶上。我估计抄掠这件事已经结束,请不必再说。”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和于翼预料的那样。贺兰祥讨伐吐谷浑,于翼率领州兵担任先锋,深入敌境。凭借战功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户。随即召入朝廷,授右宫伯。世宗驾崩,于翼与晋公宇文护一同接受遗诏,立高祖为帝。天和三年(568),皇后阿史那氏从突厥来到,高祖行迎亲的礼仪,命令于翼总管礼仪制度。狄人虽然蹲坐没有礼节,可是都害怕于翼的礼法,没有人敢于违犯。于翼后来因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时过于哀伤,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不久皇上下诏,起用他就职。高祖又认为于翼善于鉴别人才,皇太子和诸王等人的老师及以下官员,一并委托于翼挑选设置。他提拔任用的人,都是百姓赞誉的,当时舆论都认为他能够选拔称职的人才。建德二年(573),出任安随等六州五防诸军事、安州总管。当时大旱,涢水断流。过去的风俗,每逢大旱,要到白兆山祷告求雨。高祖之前禁止各种祭祀,山庙已经被拆除。于翼派主簿前去祈祷,当天就大雨滂沱,这年获得丰收。百姓感激他,聚会歌舞,称颂于翼的功德。建德四年(575),高祖准备东征,朝廷大臣中没有人知道这件事。高祖派遣纳言卢韫等人先后乘坐驿马,三次(或多次)到于翼那里请教计谋。于翼赞同并协助高祖。等到大军出发的时候,诏命于翼率领荆、楚士兵二万人,从宛、叶二城出发,向襄城推进,大将军张光洛、郑恪等人都隶属于他。十天之内,就攻占齐国的十九座城池。他统领的都督,擅自进入村庄,立即斩首示众。百姓因此欢欣喜悦,投奔的人如同归家一般。适逢高祖患病,下令撤军,于翼也回到了他原来的方镇。开皇初年(581),授太尉。三年(583)五月去世。追赠原任官职,加蒲晋怀绛邵汾州诸军事、蒲州刺史封号。谥号为“穆”。于翼为人恭顺节俭,与人无争,常以骄傲自满为戒,因此以功成名就终其一生。四、高考热点17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行政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请同学们自行处理网购物品的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不超过90字。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告示各位同学:_谢谢配合。学校行政办公室2017年5月3日【答案】示例: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学校,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从5月1日起,收发室将不再负责接收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18下面是某留学机构的赴俄罗斯留学读研究生的申请方案示意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答案】具有本科学历有赴俄罗斯留学读研究生意向的学生首先向机构提供大学成绩单,非俄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先入预科学习一年,上学期学习俄语,下学期增加所报专业课,俄语专业学生可在通过学校面试后就读与本科专业一致的两年制研究生。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周国平心目中,好学生应具备两种能力。_,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_。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追随者,第二学会学习,_。相反,如果是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答案】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 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 做知识的主人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美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每当展卷吟诵时,我们的思绪会随着那优美的文字,超越千年的红尘,去探寻那背后的故事,或苍凉凄美,或悲怀壮烈,或恬静淡雅请以“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能写成诗歌。【写作指向】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才华的题目。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文时要紧紧围绕话题“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精心选取诗词题材,精心选取诗人词人,精心确立写作意旨。在立意方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选取熟悉的诗词,就诗词的内容寻找立意点。这种立意要就诗词的思想情感展开,展现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就情言情,就理论理;选取熟悉的诗人,抓住诗人身上的精神特质来立意。这种立意可以不限于一诗一词,围绕诗人的精神特质,精选诗词,展现其人生历程,彰显自己的理想追求。【佳作赏读】赤壁绝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几叶轻舟,荡漾于弥漫着层层雾气的江上。这里没有雄鸡的鸣叫,没有繁杂和热闹,有的只是他一个人的孤独。清晨的黄州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远处传来古刹的钟声,渔船刚刚起程。他已披着晨露,远远地伫立在陡峭的山道上,任凭晨风吹乱那几根银丝。山中回响遥对着的巍峨的青山,壁立千仞;一江滚滚东逝水,断流在赤壁崖畔,溅起千万朵雪白的浪花,每一朵又被击碎成千瓣万瓣。那青山耸立着,尽显青山本色;那江水,如白练,任由山路九曲回肠,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大气,磅礴,豪壮,不禁勾起他一腔热血。耳畔东风瑟瑟,让他心绪难平。他想到了赤壁之战。顺着东流江水,数只燃着熊熊大火的战船,顺流而下,如离弦的箭,冲向曹营。接着滚滚浓烟中传出逃命声,哭喊声,曹军溃败而逃。而水的另一岸,便是周瑜的军营。只见周瑜,漫步江边,遥望对岸,神情悠然。他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尽显英雄本色。遥想周郎,年少有为;身边有小乔那样的娇妻,稳坐将军之位,统帅十万大军。古今多少豪杰的英雄才气,尽集于周郎一身。三国时期,是周瑜的蓬勃时代,这样一个才能兼具之人弄潮于江水之上,雄风大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