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长恨歌1了解本单元各篇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2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与主旨。一、以意逆志即指在解说、欣赏诗歌时,应该注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主旨,用自己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1理解词义即理解古典作品中文辞的意义,以此作为把握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的突破口。既要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其中的常用词的特定含义的理解。2挖掘词句内涵即理解古典诗歌时,从诗歌字面意思出发,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关键词语,如诗眼、生动传神的字句等,进一步探究挖掘诗句内涵,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不望文生义。3融入生活和体验即在理解鉴赏古典诗歌时,把我们的主观感受、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推测作者本意,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二、知人论世一般指鉴赏古典诗歌时,探究诗歌作者的生平和为人,把握作者和时代背景,进一步领会诗歌主题及其社会意义。1探究作者的生平鉴赏古典诗歌时,我们应当利用现存的各类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了解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还要把握作者的具体创作时间,因为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品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2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许多作者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社会风俗等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创作,因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气和时代精神。鉴赏诗歌只有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怎样“知人论世”呢?1知人(1)了解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比如读到“建安七子”的诗歌,就应该想到那些诗人刚健的人格与明朗的诗风,了解什么叫“建安风骨”。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读到李白、杜甫的诗,就应该想到他们曾经历唐朝的全盛期以及安史之乱,一个是狂放的,一个是沉重的,有浪漫和现实的区别。(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浪漫主义的手法。杜甫:现实主义的手法,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旅居四川时也有些描写自然美、人性美的清新之作)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诗风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远,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读到高适、岑参的边塞诗,雄浑奇拔,描写边塞风光,写边塞士兵的生活,表达思乡、反战,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主题。读到刘禹锡的诗就应想到他处于晚唐政治倾颓时期,所以其作品以沉郁的怀古诗为代表。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怀古诗为主,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吊古伤今。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陆游的诗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姜夔的词精心刻意、清妙秀远(2)重视作家们的思想倾向儒家的“入世” (也叫“用世”)思想。常见理念有“进取求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忠君爱民”“仁义礼智信”等。例如,“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雨漏被湿,仍吟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高适、王昌龄、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辛弃疾、岳飞、陆游等都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倾向。佛家的恬淡、虚无、静修。主要理念有“四大皆空”“色即是空”“参悟宇宙自然妙谛”等。例如“诗佛”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鹿柴中写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道家的清静无为、崇尚自然。主要理念有“清心寡欲” “不为天下先”“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等。例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儒释道互补。李白:儒道兼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苏轼:三家互补临江仙下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论世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1)借助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笔下,大多词清调苦,流露的感情婉曲深挚,多有今昔盛衰之感,个人身世之悲。如“中州盛日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永遇乐),就描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流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则是词人因只身流落金华,加之眼前又见赵明诚遗著金石录,睹物思人,无限感慨而在其词中投下的心灵阴影。李清照生在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期望收复失地。其所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咏项羽)和“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无题),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可见,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诗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思想主张,都对诗歌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握这一背景,往往就把握了诗歌的感情脉络。 (2)借助背景,把握诗歌中景物的特点东晋诗人陶渊明厌恶污秽的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他42岁辞彭泽令后,写下了归园田居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从“其一”中,读者不仅能看到乡村的榆柳桃李,还能听到黄昏的狗吠鸡啼。田园景物此时在他的笔下显得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景物的这些特点,只有诗人在摆脱官场羁绊、心存逸致时才能感受到。相反,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不仅黯然失色,甚至令人厌恨。这是因为,作为南唐皇帝的李煜,此时正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许多情况下,诗人的追求、遭遇直接影响着诗人的心境,而彼时彼刻的心境又给景物蒙上了或悲或喜、或忧或愁的特定色彩。(3)借助背景,把握用典的含义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他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由于苏轼以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到黄州。仕路蹭蹬,壮志难酬,又自感苍老。此时,游赏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联想到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就很自然了。词中借用周瑜的典故,正可以看出,词人多么渴望自己能如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这里对典故的理解,就离不开对背景的了解。这种情况在怀古类诗中较为常见。 长恨歌一、字音认读1回眸(mu)2.粉黛(di)3骊宫(l) 4.萦纡(y)5霓裳(n chng) 6.临邛(qing)7旌旗(jn) 8.鼙鼓(p)9仙袂(mi) 10.衣钿(din)11凝睇(d) 12.钗擘(chi b)13马嵬(wi) 14.迤逦(y l)15衾寒(qn)二、词语积累1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2六宫粉黛无颜色 颜色:容颜姿色3姊妹弟兄皆列土 列土:封爵赐邑4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可羡5宛转娥眉马前死 宛转:凄楚缠绵的样子6耿耿星河欲曙天 耿耿:天色微明的样子7遂教方士殷勤觅 殷勤:热情而周到8珠箔银屏迤逦开 迤逦:曲折绵延9云鬓半偏新睡觉 睡觉:睡醒10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纵横11含情凝睇谢君王 睇:微看12但令心似金钿坚 但令:只要三、佳句诵读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3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4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5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说作者(一)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深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二)作品: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讽喻诗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三)评价:唐代诗人,初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寻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当时,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一日与友人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偶然间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这段悲剧故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诗。 链常识1歌、行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较为著名的歌行作品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2新乐府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这一概念首先由白居易提出来。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反映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二是写时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新乐府诗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1长恨歌这首诗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为什么却从“重色”说起,并且还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请简要分析。提示:“重色”是“长恨”的原因,“长恨”是“重色”的结果。“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要“长恨”的原因。2在“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提示:一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刻画。有的景中见情,有的寓情于景,如“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二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如“踌躇不能去”“尽沾衣”“信马归”“孤灯挑尽”等。三是直接描写心理。如“思悄然”“谁与共”等。3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提示: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救的终身恨事。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4从全诗来看,诗人是如何一层一层地来表现“长恨”的?提示:(1)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矛盾和痛苦心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重经旧地,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了。(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通过成仙之后的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以及“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执着,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长恨”情感迸发到极点。5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双重主题说。就是以上两种观点都有。结合下面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看法。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城市贫民,而白居易则是出身官宦世家,白居易母亲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烈,决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二十一年(805)秋,白居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做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潜别离诗中,白居易写道:“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提示:虽然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初衷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他对唐明皇的荒淫无度作了讽刺和批判,但是,写着写着,因为他也经历过一段绝望的爱情,所以到后来,就变成了对李、杨爱情的同情,到最后就变成了对李、杨爱情的歌颂。所以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挚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在把握诗歌主题时,需要知人论世的,应该深入探讨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元十八溪居唐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注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答:_答案: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树林,错落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景物描写的特点: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即“水槛山窗次第逢”。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答:_答案:“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自不待言,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注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突出杭州城濒江临海的特点,有笼住全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游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工程质量提升管理方案合集
- 银行柜员职业道德与服务流程
- 光学零件生产工艺流程详解
- 环保企业废水处理技术与管理规范
-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中测验试题
- 化纤组件清理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有色金属冶炼质检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家电生产产品检测员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井下钻机司机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2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法警安全检查培训课件
- AI+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建设方案
- 工会招聘笔试题型及答案
- 医疗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 干货最全的主族元素发现史(每族一篇,成系列,共8篇)
- 水管阻力计算简表+水管流量估算表
-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