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教师用书史记.docx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教师用书史记.docx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教师用书史记.docx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教师用书史记.docx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国家利益为先2晁错教师用书史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晁错由晁错之死所想到的看到晁错之死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刘备和徐庶的分离。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利用奸计挟持徐庶老母,徐庶被迫离开刘备时,刘备心灰意冷,看着徐庶的背影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刘备哭泣着说“把前面这片树林给我全部砍了,它使我看不清元直的背影”。刘备为了救徐庶的母亲忍痛放徐庶走,没想到徐庶的母亲因徐庶弃刘投曹而含辱自杀。刘备失去了徐庶,徐庶失去了母亲,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曾许诺他此生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就无为了一辈子。但是因为他的离开,刘备却得到了诸葛亮。就如同晁错死了,让朝廷看清了“诛晁错,清君侧”的骗局,使得汉景帝真正平定了七国之乱,开启了汉朝有为而治的新局面。晁错的死和徐庶的离开都曾让我感受到历史苍凉的一面,也领悟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含义。多想置身于那个时代,去亲自体会英雄们的抱负、胸襟、胆识、忠义、孝道面对晁错之死,我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晁错你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皇帝了,你认为你忠心耿耿,你认为你一心为公,你认为你一往无前,你认为你奋不顾身,你认为你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也会保你,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同样是要杀人的。这就是晁错你的错,你太急于成功了,你就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这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你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需要有后援的,有后盾的。而你这种孤军奋战,既无后援,朝廷的大臣不帮你;也无后盾,最后皇帝也不帮你,皇帝也舍弃你。这就是历史的教训。直言敢谏的“智囊”晁错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为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袁盎晁错列传等篇。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都城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晁错依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王有罪过的削其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了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讨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最后,景帝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景帝无奈,腰斩晁错,晁错当时四十六岁。史记体例列传“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颍川(yn)轵(zh)峭直(qio)袁盎(n) 垣(yun) 喧哗(hu)噤口(j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雒”同“洛”)(2)由此与错有卻(“卻”通“郤”,嫌隙,裂痕)(3)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卒”通“猝”,突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间(2)数(3)治(4)疾(5)乃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名词活用为动词)穿(2)外为诸侯报仇(名词作状语)对外(3)错乃穿两门南出(名词作状语)向南(4)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意动用法)以为奇(5)太子善错计策(意动用法)认为善,称赞(6)别疏人骨肉(使动用法)使离别、疏远(7)吾当先斩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古义:文献经典。今义:以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2)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古义:汉朝时掌管图书的官名。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3)诏以为太子舍人古义:让做。今义:认为。(4)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古义:凭借这个。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5)上书言军事,谒见上古义:军中之事。今义: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6)于是景帝默然良久古义:对此。今义:承接关系连词。(7)因上便宜事古义:利益,好处。今义:方便合适。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晁错者,颖川人也(判断句)译文:晁错是颍川人。(2)此非庙垣,乃堧中垣(判断句)译文: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3)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状语后置)译文: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4)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被动句,“为所”)译文: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出卖,实在是大错。(5)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省略句,“斩”后省略“于”,状语后置句)译文: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6)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省略句,“尚书”后省略“于”)译文:太常派遣晁错到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第7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文脉梳理文本精析1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_【答案】被派到齐向伏生学习,他学习回来后上书讲述其所学,得到文帝的赏识。晁错善于辩论,智谋出众,深得太子宠信,称他为“智囊”。多次上书孝文帝,探讨削弱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景帝时更改了许多法令制度。击败了丞相对自己的中伤。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诸侯以此为借口发动叛乱。2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_【答案】3.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_【答案】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通过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表现人物。晁错是颍川人。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人宋孟和刘礼是同学。凭着文章典籍学问,担任了太常掌故。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汉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先生是原来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纪已经九十多岁,因为太老无法征召前来,汉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先生那里学习尚书。学成回来后,趁着向皇上奏陈应当办理的事,称引解说尚书。汉文帝下诏令,任命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家称他为“智囊”。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升为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都不喜欢晁错。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毁伤他。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外墙之间里的空地上,门朝东,出入很不方便。晁错便向南边开了两个门出入,因而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丞相申屠嘉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就这次晁错的过失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见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外空地上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皇上说:“晃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致于触犯法令。”丞相谢罪。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反而被这小子给出卖,实在是大错。”丞相不久生病死了。晁错因此更加显贵,被提升为御史大夫。请求按照诸侯的过错相应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奏章呈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一起讨论,没有一个人敢非难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隔阂。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反对,痛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离别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晁错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晁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于是便服毒药而死,(死前)说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以诛杀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队时,他担任将领。回京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谏皇上。皇上问道:“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蓄意谋反已经有几十年了啊,他为您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再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要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崇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计划才开始实行,突然遭到杀戮。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反而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此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于是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课内素材晁错是一位功臣。他不仅服侍文、景两位皇帝,而且还是汉景帝的老师,正是他将汉景帝教育成了一位治世明君,为汉武帝以后的大一统打下了深厚而又坚实的基础。晁错是能臣。他可以说是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特别是在人人都以为汉高祖刘邦实行的“郡国并行”和“非刘不王”的政策能够很好地巩固大汉朝天下的时候,晁错却一语道破其后果:“这样下去,恐怕迟早要发生不利于国家的事情,以至于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乱局面。”晁错的忠诚,体现在他为了国家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上。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有记载: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晁错的言行,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耿直忠贞的大忠臣。【应用角度】“为国忘家”“爱民爱国”“不计个人得失”“从国家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精神境界”等。热点素材春草鹿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媒评文摘】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网易佳作领悟汉代风云人物晁错易中天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但是,这些不等于说他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当“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晁错有问题。第一个问题,晁错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汉景帝继位,任命晁错为内史。 内史负责的是京城地区所有的行政工作,相当于现在首都市的市长。他仗着汉景帝信任自己,不停地提意见,不停地提建议,今天要改革这个,明天要改革那个,汉景帝还言听计从,均采纳了他的建议。就这样,晁错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贵。俗话说,树大招风。第一个被晁错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被惹毛了以后,找了个岔子就要杀晁错。 内史有一个办公机构叫内史府,内史府有一个门朝东边开,晁错觉得这个门朝东边开,出出进进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一扇门。南边是太上皇的庙。南边开一扇门就是把太上皇的庙外面围墙打了一个洞,这是大罪。申屠嘉于是与几位大臣商量说:我们明天上朝的时候就弹劾他。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走漏了风声。晁错得到消息之后连夜进宫去见汉景帝,把情况都说了。汉景帝说:这个事情朕给你做主了。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就把这件事提出来。汉景帝说:哎呀!这个事儿朕知道了,这个晁错他是在太上皇庙的墙上开了一个洞,不过那个墙不是内墙,是外墙。那是安置闲散官员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后汉景帝说了一句关键的话:这个事儿是朕让他做的。申屠嘉没有话说了,回到家里吐血而死。第二个问题,晁错性格不好。史记和汉书讲到晁错的时候都用了4个字:峭、直、刻、深。峭,严厉;直,刚直;刻,苛刻;深,心狠。一个人又严厉,又刚直,又苛刻,又心狠,讨人喜欢吗?不讨人喜欢。这就是晁错性格上的原因。他的性格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执着。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他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家性命。晁错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后,朝野哗然,晁错的父亲千里迢迢从颍川赶到长安来找晁错,他是这样说的:“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并说“吾不忍见祸及吾身”。这个情节表现了晁错的忠心耿耿。晁错是一个既忠心耿耿又深谋远虑的人。按说这实在是国家的栋梁。但是,晁错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谋远虑都有一点儿问题。他是为国深谋远虑,为自己一点儿都不深谋远虑,所以汉书对他的评价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他自己要倒霉了,却一点也不知道。第三个问题,晁错总是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是一种很高尚的品德,但是对政治家而言却不行。政治家必须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该让步的时候让步,该迂回的时候迂回。政治家要考虑的问题是:一件事情不仅仅是该不该做,还要考虑能不能做,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这是一个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质。晁错是执着的,他坚持,认死理,只看一步,认为削藩是对的,就要做;对于能不能做,他不考虑;现在就做还是将来再做,他也不考虑。吴楚叛乱以后,晁错蒙了,景帝、群臣也都蒙了。他们虽然有一点儿思想准备,讨论过削藩以后,诸侯会不会反,但晁错说:不管这个了,总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的,管他呢!汉景帝也说:“是啊,是要反的,我们就搞他一下。”等到吴楚真的反了时,他们就没有了主张,完全没有了主张。晁错还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是杀袁盎。他不该提出杀袁盎,他不提出杀袁盎,袁盎也不会杀他。第二个错误更糟糕,他提出请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苏东坡说:谁都知道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你怎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这是任何人都不会同意的。当然了,晁错最大的错误就是太相信皇帝了。他认为自己忠心耿耿,一心为公,给皇帝出了这个好主意,皇帝怎么着都会保他。没想到,文帝、景帝虽然在历史上算是好皇帝了,但也是要杀人的。这就是晁错之错。他太急于成功了,他就想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太个人英雄主义了,他不知道,即使是一个英雄,也是要有后援,要有后盾的,这就是历史的教训。【佳作赏析】易中天的这篇文章抓住了晁错性格中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执着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说晁错“只适合当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实在是精辟的论断。用现代的语言风格去评价古代的人和事是易中天文章最突出的特点,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比如,“俗话说,树大招风。第一个被晁错惹毛的是当时的丞相申屠嘉”,“晁错总是一往无前。一往无前是一种很高尚的品德,但是对政治家而言却不行”。这就撕掉了读者与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让古代的人和事变得亲切可感,不再陌生遥远。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天下无治尚书者同心一意,共治曹操B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顷襄王怒而迁之C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相如奉璧奏秦王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治”为“研究”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治”为“对付”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迁”为“升任”的意思,第二句中的“迁”为“贬官”的意思;C项,第一句中的“奏”为“上奏”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奏”为“献给”的意思;D项,两个“疾”都为“嫉恨”“痛惜”的意思。【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为诸侯报仇如姬为公子泣B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独畏廉将军哉C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广故数言欲亡D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向”“对着”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独”是副词,“仅仅”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独”表反问语气,“难道”的意思;C项,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故”是“特”的意思。【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景帝默然良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C因上便宜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D以文学为太常掌故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解析】A项,“故事”古今异义,此处是“旧例”“老路”的意思;B项,“因此”是“借此机会”的意思,“共事”是“共同生活”的意思;C项,“便宜”意思是“利益”“好处”;D项,“文学”意思是“通晓典籍”。【答案】B4对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太子善错计策别疏人骨肉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内杜忠臣之口吾当先斩以闻将军身披坚执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A/B/C/D/【解析】为形容词意动用法;为使动用法;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形容词作名词。【答案】D5下列各句括号内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错常数请间言事,(景帝)辄听。B吾当先斩(晁错)以闻C上令晁错衣朝衣斩(晁错)东市。D太常遣错受尚书(于)伏生所【解析】省略“于”。【答案】C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9题。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堧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堧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卻。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难:反驳B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越过C吾去公归矣 去:离开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疾:痛恨【解析】“穿”是“开通”“凿通”的意思。【答案】B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具为上言之不足为外人道也D错以此愈贵申之以孝悌之义【解析】A项,第一句中的“因”是介词,“趁此”“借此”的意思,第二句中的“因”是介词,“经由”“通过”的意思;B项,第一句中的“乃”表转折,“却”“竟然”,第二句中的“乃”强化判断语气,“就是”的意思;C项,都是介词,“对”“向”的意思;D项,第一句中的“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第二句中的“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答案】C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太史,他经常请皇上单独听取他的意见,法令因之多所改定,丞相申屠嘉心中不满,却无力对晁错加以伤害。B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墙外的空隙地上,为出入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丞相申屠嘉想借此事加害晁错,但没得逞。C晁错因要削减诸侯封地而招致诸侯及大臣们的反对,他的父亲为保全家族也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根本不为所动。D晁错得到景帝的信任,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解析】“终于达到了削弱诸侯的目的”理解不正确。【答案】D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译文:_(2)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译文:_【答案】(1)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总是采纳,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2)晁错听到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觐见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袁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节选自汉书)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忍见祸逮身逮:及,殃及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贬谪C绐载行市 绐:欺骗D吾亦恨之 恨:痛恨【解析】D项,恨:遗憾。【答案】D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都是连词,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表示目的。B项,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C项,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副词,表示推断语气。D项,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连词,表让步,尚且。【答案】A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错为人峭直刻深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A BC D【解析】是晁错为人的特点,是汉文帝时的事,不是汉景帝时的事,是晁错父亲的话。【答案】C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D汉景帝听信袁盎的话错杀了晁错,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解析】C项,“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答案】C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译文:_(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译文:_【答案】(1)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2)计划刚刚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参考译文】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 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孝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才。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郡。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袁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袁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袁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刚刚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语言运用层15请仿照前人为司马迁写的对联“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怨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为晁错写一副对联。_【答案】(示例)峭直刻深,招致丞相口中怨;贸进削藩,落得朝衣东市斩。16(2016全国甲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答案】(示例)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自读文本郅都助读参考译文郅都是杨县人。以郎官的身份侍奉汉文帝。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驳斥别人。他曾经跟随天子到上林苑,贾姬到厕所去,野猪突然闯进厕所。皇上用眼示意郅都,郅都不肯行动。皇上想亲自拿着武器去救贾姬,郅都跪在皇上面前说:“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对祖庙的祭祀和太后的侍奉怎么办呢?”皇上回转身来,野猪也离开了。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赏赐郅都黄金百斤,从此重视郅都。济南姓的宗族共有三百多家,强横奸猾,济南太守不能制服他们,于是汉景帝就任命郅都当济南太守。郅都来到济南郡所,就把氏家族首恶分子的全家都杀了,其余姓目间的坏人都吓得大腿发抖。过了一年多,济南郡路不拾遗。周围十多个郡的郡守畏惧郅都就像畏惧上级官府一样。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打开私人求情的信,送礼他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不听。他常常自己说:“已经离开父母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终究不能挂念妻子儿女。”郅都调升为中尉之官。丞相周亚夫官最高而又傲慢,而郅都见到他只是作揖。这时,百姓质朴,怕犯罪,都守法自重,郅都却首先施行严酷的刑法,以致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连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要侧目而视,称呼他为“苍鹰”。临江王被召到中尉府受审问,临江王想得到书写工具,给皇上写信,表示谢罪,郅都却告诉官吏不给他书写工具。魏其侯派人暗中给临江王送去书写工具。临江王给皇上写了谢罪的信,于是就自杀了。窦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发怒了,用严法中伤郅都,郅都被免官归家。汉景帝就派使者拿着符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并让他乘便取道上路,直接去雁门上任,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政事。匈奴人一向听说郅都有操节,现在由他守卫边境,所以匈奴人便领兵离开汉朝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一直没敢靠近雁门。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害怕郅都到了如此的程度。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窦太后最后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放他。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于是就把郅都杀了。自读文本张骞助读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当过郎官。这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因此想派使者去月氏联络。但是去月氏必须经过匈奴,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姓堂邑的匈奴奴仆甘父一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单于留住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想要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扣留张骞十余年,赐予他妻子,有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张骞留居匈奴,匈奴对他的看护渐渐宽松,张骞因而得以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与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这时,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死,又立了他的太子当国王。这位国王已征服大夏,并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地方土地肥美富饶,很少有敌人侵犯,心情安适快乐;自己又认为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从月氏到了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对联汉击匈奴的明确态度。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国而来,他沿着南山行进,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长安,却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击太子,自立为单于,国内大乱,张骞乘机与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张骞为人坚强有力量,心胸宽大,诚实可信,蛮夷之人都喜欢他。堂邑父本来是匈奴人,善于射箭,每当穷困危急之时,就射杀飞禽走兽当饭吃。最初,张骞出使时有一百多随从,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两个人回到汉朝。综合测评(一)(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豪猾:强横奸猾B而都独先严酷 严酷:严厉C得以便宜从事 从事:处理政务D以危法中都 危法:危险的法令【解析】“危法”应解为“严厉的法律”。【答案】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两个“之”用法相同,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以文学为太常掌故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两个“以”字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同,前一个可译为“凭借”,后一个可译为“因为”。C诚得至,反汉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两个“诚”字用法和意义不同,前一个是副词,确实;后一个是连词,如果,果真。D以勇气闻于诸侯燕王欲结于君两个“于”用法和意义不完全相同,同是介词,前一个译为“在”,后一个译成“跟”。【解析】两个“诚”都是副词,果真。【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A且庸人尚羞之B孝文不听,然奇其材C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解析】“病”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都是意动用法。【答案】C4下列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A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C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D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解析】A项,不去;C项,上前进献;D项,左右的人。【答案】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君幸于赵王A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B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D刘备天下枭雄【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被动句,A、D为判断句,C为定语后置。【答案】B二、阅读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10题。(20分)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右欲刃相如刃:杀B赵王鼓瑟 鼓:击鼓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回头看D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解析】B项,“鼓”意为“演奏”。【答案】B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C项, 以:连词,表目的,来。A项,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