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doc_第1页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doc_第2页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doc_第3页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doc_第4页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前景。a特点: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b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生态农业。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连线)生态环境问题 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a氟利昂使用臭氧层破坏 bSO2等的排放海洋污染 cCO2的排放酸雨 d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 e石油泄露【提示】 c a e b d1判断下列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误。(1)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2)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3)人口剧增为我国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等政策来减缓人口的增长。()(4)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2判断下列关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误。(1)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2)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3)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提示】 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较少。3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剧增可能会导致哪些情况发生?(试列举至少两点)_。【答案】 (1)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剧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3)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业、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使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了环境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2)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资源减少。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及措施(1)引发的问题我国的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水平。(2)采取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基本农田。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后果(2)土地荒漠化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实例:a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被破坏;b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c原始森林和防护林被破坏等。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治理措施:a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b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c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3)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视角_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2017江西省八所重点高中联考模拟)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D 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可以控制,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A正确;人口的年龄结构只能预测人口种群数量的变化,不能进行精确的计算,B正确;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C正确;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会增长,D错误。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D A项中,目前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B项中,人不等同于其他生物,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项中,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D项中,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就会盲目地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视角_2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3(2017青海西宁调研)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 BC DC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雨水的酸性增强。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4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C 大量开垦草地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引发环境问题,C错误。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2写出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食用、药用、文学创作:直接价值。(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间接价值。(3)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潜在价值。3四项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这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2)易地保护:从原地迁出,在异地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3)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4)教育和法制管理相结合。 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1)内涵追求的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现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误。(1)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提示】 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2)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示】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提示】 许多野生生物具有的尚不清楚的使用价值,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4)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5)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6)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2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1图2说明:此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读图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图1中、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个层面?_。(2)图2中哪些地雀间差异能体现基因多样性?哪些地雀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_。(3)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何种价值?在上述食物链中,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抑制。这反映了什么调节机制?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何类价值?_。【答案】 (1)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基因多样性;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2)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同一物种,其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3)直接。负反馈;间接视角_1 生物多样性及价值1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地方属于易地保护,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C正确;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从分子水平看:转录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视角_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性发展3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B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潜在的使用价值C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A错误;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间接价值,B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的重要调节功能,生物圈内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正确。典题验收| 诊断学情 淬炼考能1(2017浙江普通高校选考)下列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B严格控制污染源C清理河道淤泥 D建立污水处理厂A 大规模围湖造田,会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2(2016江苏高考)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B 复合菌剂中含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选项正确;该菌剂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农药,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农药降解产生的无机物可进入农作物进行物质循环,B选项错误;土壤中有毒物质减少,则农田动物的种类增加,不同种动物之间的竞争增强,害虫的数量会减少,优势度降低,C选项正确;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细胞代谢需要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催化,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选项正确。3(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A A项,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出发。B项,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C项,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不可取,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D项,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较人工林强,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4(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B A项,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项,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后,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C项,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这些生物能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能实现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