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合理使用_第1页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合理使用_第2页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合理使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及饲喂要点李元生(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工程系,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畜禽饲料中除糖、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以外,还必须有极少量的营养辅助因素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需要量又很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在饲料中含有适当的维生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除了少数几种维生素外,动物体并不能从其他营养物合成维生素。缺乏维生素,将引起动物生长障碍,常常由于食欲不振而使病情加剧,多种营养缺乏症几乎都与缺乏某种维生素有关。本文着重介绍脂溶性维生素K的生物化学功能和合理使用。【关键词】维生素 新陈代谢 缺乏症 生物化学功能 饲养要点1. 维生素K的存在形式及物理化学性质维生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天然存在的有K1、K2。维生素K1存在于绿色植物(刺荨蔴、苜蓿)、绿色蔬菜(卷心菜、菠菜)、马铃薯、水果和动物肝脏中。维生素K2是动物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维生素K3K4为人工合成物。维生素K1是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维生素K2是黄色晶体。K1 k2对热稳定,但易受碱、乙醇和光线的破坏;k1k2遇还原剂可被还原为相应的萘酚衍生物,其生理活性不变,并可重新氧化成维生素k1k2。天然维生素k对胃肠粘膜刺激性大,目前临床上很多用人工合成水溶性维生素k的代用品,如维生素K3和K4,临床上所用的维生素K3是与硫酸氢钠的加和物,为白色晶体,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苯和醚;维生素K4是与二分子乙酸缩合的二乙酰甲萘醌。维生素K3、K4均较维生素K1、K2稳定。2. 维生素K的生理功能1.1维生素K的吸收和转运天然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其吸收需要胆盐存在,吸收过程中胆汁内的胆盐与维生素K充分混合形成胆盐和维生素K的微小乳糜, 这些含维生素的乳糜通过小肠壁的吸收,进入肠壁毛细血管,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如动物的胆盐不能进入消化道,则可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1.2维生素K的生理生化作用目前比较普遍地认为维生素K在生物体内凝血和传递氢、电子等作用。1.2.1凝血作用:维生素K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元,调节和控制另外3种凝血因子,如VII、IX、X的合成。一般认为,维生素K的作用是使凝血酶元(凝血因子II)中某些谷氨酸残基羧化成羧基谷氨酸残基。当维生素K缺乏时,血中凝血因子均减少,因而凝血时间延长,常常发生皮下、肌肉及胃肠道出血,且血液流出后很难凝固。反刍动物消化道内的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K,所以一般情况不容易缺乏维生素K,导致缺乏的原因主要在于吸收障碍或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从而抑制了肠道细菌的生长等情况。1.2.2传递氢和导致:近几年发现维生素K可能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作为电子传递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在呼吸链上发挥作用。这是因为维生素K具有萘醌式结构,能够还原无色氢醌,在呼吸链中参与黄酶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之间传递氢和电子。因此,当维生素K缺乏时,肌肉中的ATP及磷酸肌酸含量以及ATP酶的活性都明显降低。1.3维生素K的缺乏症状在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K或者饲料中维生素K足够动物吸收利用,不容易发生维生素K的缺乏症。但是,动物在某中情况下,即上述细菌被破坏或其生长受到强力抑制时,则可能会发生缺乏症状。故服用广谱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时,尤其是长时间的服用,维生素K在动物体内会降低到低水平,使血液凝固的时间延长而发生危险。胆道闭塞或使脂类在肠道内的吸收降低时,也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已知维生素K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因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元,调节控制凝血因子VII、IX、X的合成。缺乏维生素K会引起血液中凝血酶元(Prothrombin)水平降低,出现动物肠、胃、皮下、肌肉出血,且流出时很难被凝固。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有出血斑点,活动力下降,呼吸次数降低等,特别严重的可引起死亡。营养性的维生素K缺乏症多见于家禽,因为家禽肠道中合成的维生素K量少且吸收差。特别是笼养时,更易发生维生素K不足症。种鸡如果维生素K不足,则引起种蛋孵化率下降,胚胎死亡率增高。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家禽则不易发生维生素K不足症。仔猪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敏感、贫血及衰弱等症状。1.4饲料中维生素K的含量青饲料含维生素K较丰富。以甘蓝和苜蓿含量较高。甘蓝叶每千克含维生素K130mg;苜蓿草粉则为1825mg。动物性饲料以鱼粉为例,每千克约含维生素K225mg,籽实和块根饲料含维生素K较少。3. 影响维生素K吸收的因素影响维生素K吸收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在畜牧业生产中,应克服这些因素。1、 畜禽种属之间的差异:反刍家禽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不大。原因是反刍家禽依靠瘤胃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瘤胃内容物通过小肠时,可被反刍家禽充分吸收利用。非反刍家禽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在肠道后端,仅能少量吸收,因此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高于反刍动物。2、 饲料中的拮抗物:双香豆素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通过对酶的竞争新内阁抑制妨碍维生素K的吸收利用。草木硒属植物含双香豆素,畜禽如喂草木硒及某些杂草过多,有可能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霉变饲料中的真菌素也能抑制维生素K的利用,再者,水杨酸也是维生素K的拮抗物,如家禽长期喂含水杨酸的饲料,则需补饲料维生素K。3、 药物的影响:饲料中添加剂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时,会抑制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故使用这类添加剂时,应注意添加维生素K。4、 逆境因素:家禽球虫病,因采食量减少及肠壁吸收障碍降低了对维生素K的利用,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另外,肝脏疾病也能够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在实际生产中,如遇到上述因素,均应注意向畜禽提供维生素K。4. 维生素K的合理使用 在畜牧业生产中,饲料是畜产品质量优劣、数量多少的物质基础,为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必须向畜禽提供优良的饲料。维生素是饲料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在饲料中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地影响到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维生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维生素K如果按畜禽要求剂量加入饲料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但如果不按畜禽的生理要求添加维生素K或者维生素K使用不合理,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生产,因此,正确合理使用维生素K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 注意选用合适的载体配制混合料时,为了减少添加剂维生素K的损失,应注意选择粒度合适、水分含量不多、比较稳定的物质作为维生素K的载体,作为载体的物质可采用动物胺、淀粉等。2、 注意添加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使用维生素K时,要严格遵循饲养标准规定,注意区分需求量与添加量之间的差别。通过实践证明,维生素K添加量一般是需要量的12倍左右,但在使用时还应注意控制用量,防止添加过多,发生意外事故。3、 选择合适的矿物质 常量元素(Ca、P、K、Na、Mg、S)会加速维生素K的分解过程;微量元素(Fe、Cu、Mn、Zn、Co、Mo、Se、I)能催化维生素K的降解反应。所以,矿物质的添加与维生素K的添加应分开进行,避免混合使用。4、 注意维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维生素与维生素之间存在着对抗的作用,即一种维生素的存在,对另外一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起阻碍作用,这种阻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