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月考(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018年11月27日1.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2.下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A. 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B. 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C. 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D. 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答案】B【解析】图中反映的耕作技术是汉武帝时的代田法,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在同时同地的条件下,通过垄沟互换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轮番利用与休闲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B项正确;代田法是土地耕作方法不是灌溉技术,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故C项错误;汉代的播种技术是耧车,故D项错误。3.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上述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A. 政府政策推动人口长B. 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C.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流D. 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主要与产量有关,与米价变动没有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人口增长需要吃饭,导致米价上升,排除A;农业劳动力减少导致米价上升,排除B ;白银外流,导致通货膨胀,米价上升,排除C。 4.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A. 提倡节俭思想 B. 批判君主专制 C. 主张依法治国 D. 强调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爱民必先于节用”和“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都体现了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故选D;提倡节俭是朱熹的观点中有体现,排除A;材料中都没有批判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B;材料中都没有依法治国的信息,排除C。5.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认为:“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B. 儒家伦理纲常的价值体系没有被打破C. 中国社会结构没有重新分化组合D. 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各自的代理人【答案】A【解析】材料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却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说明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专制特权思想根深蒂固,故A正确;BD不属于主要原因,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排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表述错误,排除。6.公元前454年后的雅典是一个控制二三百个同盟城邦的海上霸国。雅典是统治者,一切盟邦是程度不等的被统治属国,雅典对盟邦是军事独裁、武力统治。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希腊帝国主义。此时的雅典A. 直接民主体制面临崩溃危险B. 已发展成疆域广阔的大帝国C. 小国寡民的体制基础已动摇D. 整个社会正被引向穷兵黩武【答案】C【解析】雅典控制二三百个同盟城邦,人口增多,面积扩大,表明小国寡民的体制基础已经动摇。故答案为C项。雅典是对盟邦实行军事独裁,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直接民主体制面临崩溃危险,排除A项;B项中的“疆域广阔”说法夸张,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时间宪法修正案1870年第十五条第一款:“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1920年第十九条:“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1964年第二十四条:“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以未交纳人头税或其税款为理由,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1971年第二十六条:“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年龄而否认或剥夺已满18岁或18岁以上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上表为美国建国以来选民资格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A. 选举民主有序推进B. 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护C. 选民限制逐步取消D. 民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表格反映自1870到1971年近100年间,美国逐步放宽选民的种族、肤色、奴隶、性别、穷富、年龄等资格限制,可知美国民主在有序推进,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放宽选举条件限制,无法体现“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护”,故B项错误;选民限制逐步取消,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C项;西方的民主运行机制是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纠错机制、法律机制,所有这些构成了西方民主的框架,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9.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A. 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B. 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C. 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D. 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为德国民主政治体制下,国会对国王和首相提出的法案的否定,体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D正确;AB与德国史实不符,德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10.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欧洲人和具有欧洲血统的人增长最迅速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A. B. C. D. 【答案】B【解析】与非洲人口变化不符,排除C项;题干所示的时间还没有发生世界大战,错误,排除AD;由“欧洲和美国和加拿大人口变化”可以看出正确;从表格1650年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经济作物传播到欧亚地区,有利于人口增长,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项;11.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B. 在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 在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 在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6世纪的殖民帝国是葡、西,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和殖民霸权,故A项错误。17、18世纪加紧殖民扩张的殖民帝国是荷兰与英国,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后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失去,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时间,结合葡、西、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概况即可得出答案。12.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C.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D.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的是科技发明者在发明之后,会开办与自己发明相关的工厂,这样就将发明比较快的转化成了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故选D。题干想强调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AB把两者的关系弄反了,C没有体现二者的关系,故排除ABC。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管子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著作。其经济思想代表着贵族和新兴商人利益,认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用人类的自利观念去解释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他说:善于把握利益之所在,人民必然赞美而安定,不用指挥就会去,不用招引就会来,既不烦劳也不干扰,而人民自然富裕,就像鸟雀孵卵无形无声,只见其成功。管仲这一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有什么差别吗?在消费问题上,管仲主张崇俭却又鼓励奢侈,这是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不是一种矛盾,两者应用的场合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迥然不同。奢侈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摘编自李琳、杨柳与的经济思想比较材料二 关于消费,阔绰和鄙吝是两个应当避免的过失,认为害怕失去金钱而不敢使用金钱的守财奴,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贡献。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财富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发展贸易自由,生产力就会发展,财富才能增加。社会富裕水平不同,取决于农业和工业的兴盛情况,特别是工业的兴盛情况。罗马帝国的没落和经济的衰退,起因于它的土地制度,而城市经济的兴起,则由于工商所享有的自由不受限制所致。据亚当斯密国富论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子与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经济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相通之处:强调财富对国家的重要性;重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特殊情况下鼓励消费,刺激生产;强调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先后兴起了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运动;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新兴商人阶层力量壮大。 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阶段过渡,生产力迅速发展;传统的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历史价值:他们的经济思想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社会经济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对化解社会经济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详解】(1)相通之处:结合材料一“国多财则远者来”“不用指挥就会去,不用招引就会来,既不烦劳也不干扰,而人民自然富裕”“崇俭却又鼓励奢侈”,和材料二“财富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发展贸易自由,生产力就会发展,财富才能增加”,概括得出。(2)历史背景:可以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管子是处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推行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商业发展;亚当斯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传统的重商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历史价值:可以从对各自国家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进行阐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关于这三大革命,需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三大革命之间的互相联系”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评分标准:(1)论题:要求所拟论题符合题目要求,指向明确。(2)史实与论证:要求能够运用具体史实支持所拟论题;对史实分析准确,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3)结论:要求结论与论题一致,有所升华。示例: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互相影响。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这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提供了制度保证;1765年爆发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此推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促使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前提。可见,经济决定了政治,而政治也会反作用于经济。【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互相影响。”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代英国经济发展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这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提供了制度保证、1765年爆发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此推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促使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政治前提”等角度归纳论证。点睛:全国卷比较注重中西思想的交流,考查该知识点主要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命题,尤其是新思想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和新文化运动则是命题的重点。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1)根据材料,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出现自办银行现象的国际、国内背景。【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有利于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和对中国的挟持。(2)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联系更加密切。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西方列强向中国疯狂资本输出;中国思想近代化程度提高(放弃自大心态);【解析】(1)由“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可以得出银行比中国票号、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更具优势;由“英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和“杜洋商之挟持”可得出银行可以抵制外国资本对我国的经济侵略;由“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可得出开设银行对修建铁路有促进作用。(2)国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1896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那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对华开始了资本输出。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化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开始了救亡运动。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当时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编程能力的试题与答案提升
- 学习大数据分析的工具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未来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考核要点试题及答案
- 地理信息系统的职业路径计划
- 2025租赁设备的租赁合同
- 数据分析工具试题及答案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2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如何通过工作计划激励团队
- 行政法学资源配置试题及答案
- 实现业务多元化的工作策略计划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乐清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可穿戴式传感器与电子皮肤
-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设计
- 汗疱疹的健康宣教
- 家庭生态农场的设计方案
- 应急演练评估表模板
- 常州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 劳务外包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酒店明住宿清单(水单)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