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10005100mC30min3060h0.5hD30min30h0.5h3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只有音色42018年随州地区的第一场雪来得特別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5某同学将一把长15cm的钢尺紧压在课桌边缘,拨动它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是10cm、8cm、5cm,比较三次发声音调,最高的是()A10cmB8cmC5cmD一样高6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7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9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10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1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D2.5m/s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丙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甲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1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14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15小阳假期和家长一起自驾三厢小轿车到郊外游玩,在路上准备通过一座桥,如图所示,下列对桥的长度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5mB10mC25mD50m二、填空题(每孔1分,共8分)16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715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中国的“歼10战斗机”,可以说它是亚洲最具作战力的一种机型,高空的最大速度可达2马赫(马赫为音速单位,l马赫大约等于15声音传播速度的l倍),合km/h。18“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减弱噪声。三、作图题(9分)19某同学星期天到超市购物,买好东西后,推着购物车沿直线匀速走向离自己10m远的收银台付款,正好用了10s,请在图中做出其运动的st图象。20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21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A、B其中B的玻璃泡上包扎有一团沾酒精的棉花。温度计A的管内液柱位置如图(A)所示。则在图(B)温度计中,画出液柱大致位置(把中间有液体的部分涂黑)。四、实验题(每题6分,共18分)22我们学习了测量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物体长度是cm;图2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km/h。(2)用刻度尺测量物块长度时,如图3所示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另一种操作方法错在。(3)以下为测细钢丝直径的实验步骤A用线圈总长度L除以线圈的圈数n,求出铜丝的直径d;B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C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请把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23学了声现象知识后,小明同学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用硬纸板把小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此现象说明。(2)将“舞台”放入真空罩内,在抽出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小人跳舞但音乐声却越来越小,从这个现象可以推理出。(3)小明正在做实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处减弱噪声。24探究水沸腾特点实验时(1)如图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低于100的原因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选填序号)。冰霜雾雪五、计算题(15分)25某同学自制了一只温度计,通过实验发现此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并不准确,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示的温度计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的关系图象。(1)分析图象信息推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2)若将此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3)若用此温度计测出教室的气温为23,计算教室实际气温有多高。26一货柜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前进,货柜宽1.8m从垂直于车前进的方向飞来一颗子弹,子弹货柜的一侧射入,从另一侧射出,在货柜上留下的;两孔在车前进的方向上相距10cm,试求子弹飞行的速度?2018-2019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分析】(1)测量时根据精确程度要求的不同,选择分度值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2)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4)根据速度的公式求出速度,然后进行对比。【解答】解:A、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故A错误;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7.14m/s,故C错误;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200s,而小亮的成绩是240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参照物的判定、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10005100mC30min3060h0.5hD30min30h0.5h【分析】根据m和km之间的进率,1km1000m,1h60min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解答】解:因为1km1000m,所以5.1Km5.11000m5100m,故A、B选项错误;因为1h60min,所以30min30h0.5h,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km和m之间的进率。h和min之间的进率,同时本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3支付宝用户可以对支付宝账号设置“声音锁”。设置时用户打开支付宝APP,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APP将主人的声音信息录入,以后打开支付宝时,APP会把录入的数字随机组合,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只要读对APP显示的数字即可打开支付宝。支付宝设置“声音锁”利用了声音的()A响度和音调B响度和音色C音调和音色D只有音色【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对着手机读出手机显示的数字时,声带振动的音调不同;主人无论轻声或大声,音调和音色是不变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音色,知道我们常用音色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42018年随州地区的第一场雪来得特別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3)声音传出后遇到墙壁或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不同物质的反射能力不同;(4)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解答】解: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不同小孩发声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雪比较松散,有很多蜂窝状小孔,从而能减弱声波的反射,故C错误;D、剧院的墙壁应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使听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晰,即剧院的四壁不应做得光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的反射,是一道基础题。5某同学将一把长15cm的钢尺紧压在课桌边缘,拨动它使之振动发声,三次露出桌面的长度分别是10cm、8cm、5cm,比较三次发声音调,最高的是()A10cmB8cmC5cmD一样高【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当把钢尺按在课桌上进行拨动时,尺子露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尺子露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6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放热;(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AC、雪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选项A错误、C正确;BD、露和云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选项B、D均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中考的热点。7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分析】(1)为了是蜡烛均匀受热,应用碎蜡烛;(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3)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解答】解: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蜡烛能均匀受热,故A正确;B、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故B正确;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故C正确;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非晶体熔化的实验,应能熟练装配实验的装置和器材的使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分析】(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可以进行的;(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固态之间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的物态变化:熔化、汽化、升华;(3)白气生成是由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凝华是由于气体遇冷直接变为固体形成的,根据其形成原因进行判断。【解答】解: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A正确;B、冰山上的积雪在气度高于冰的熔点时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在气温低于冰的熔点时会之间变为气态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B错误;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是由于水首先汽化为热水蒸气,然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应该在室内,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了汽化、液化、凝华及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分析一些现象的形成原因。9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房噪声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通能量【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3)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4)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我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进行判断的,故C错误;D、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利用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此题属于中考中常见的综合性题目,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0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分析】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门窗关闭,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桌椅表面粗糙不平吸收声音,减小响度。【解答】解:教室的长与宽约8m左右,在空教室讲话时,声音经墙壁反射回仅需0.04s左右,当回声比原声到达耳内的时间差低于0.1s时,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这就是空教室内讲话声特别响的原因;开着窗声音会传出室外减小响度,教室内放有桌椅,声音传播过程中会桌椅等物质吸收,使声音能量大大减少,这样一来即使有回声,也因能量变小而使声音变弱。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回声,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形成的,在学习声音的知识,应该让学生们从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入手。11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D2.5m/s【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特点的理解,对于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因此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做加速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其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丙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C5s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甲D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分析】先分析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速度公式可求得甲车的速度;然后分析出乙车和丙车的运动情况,可知乙车及丙车的速度,由甲、乙、丙三车的速度,可判断出经5s哪量车跑在最前面。【解答】解: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4m/s。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v乙6m/s,v丙4m/s。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大,经过5s乙车跑在最前面,甲车与丙车的速度相等。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13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易错点在于:很多同学会认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选择D。14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熔化D冰将全部熔化【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解答】解: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0的水要凝固需要放出热量,但周围也是温度为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不会凝固。故选:B。【点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15小阳假期和家长一起自驾三厢小轿车到郊外游玩,在路上准备通过一座桥,如图所示,下列对桥的长度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5mB10mC25mD50m【分析】首先要对小轿车的长度有所了解,再根据桥长与小轿车长度的倍数关系,可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三厢小轿车的长度约3m,目测桥长是轿车长度的3倍多,故桥长约10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二、填空题(每孔1分,共8分)16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18.00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0.036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分析】(1)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刻度尺的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注意起始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根据公式v计算出小虫的爬行速度;(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它运动。【解答】解:(1)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18.00cm0.1800m。(2)小虫爬行的速度v0.036m/s(3)以小虫为参照物时,铅笔和小虫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说铅笔是运动的。故答案为:18.00;0.036;运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读数、速度的计算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1715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中国的“歼10战斗机”,可以说它是亚洲最具作战力的一种机型,高空的最大速度可达2马赫(马赫为音速单位,l马赫大约等于15声音传播速度的l倍),合2448km/h。【分析】声音在15中的空气传播速度是340m/s;已知1马赫的大小,可以求出2马赫的大小,再进行单位换算。【解答】解:15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歼10战斗机”高空的最大速度:v2340m/s680m/s;因为1m/s3.6km/h,所以680m/s6803.6km/h2448km/h。故答案为:340m/s;2448。【点评】单位换算时注意“先换后算”,例如:2m2100cm200cm。18“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改变声音的音调。(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3)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调;空气;声源处。【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三、作图题(9分)19某同学星期天到超市购物,买好东西后,推着购物车沿直线匀速走向离自己10m远的收银台付款,正好用了10s,请在图中做出其运动的st图象。【分析】已知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svt可知,速度不变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即st图象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解答】解:作图方法是:根据公式svt可知,时间为t11s,通过的路程为s1vt110m/s1s10m;时间为t22s,通过的路程为s2vt210m/s2s20m;时间为t33s,通过的路程为s3vt310m/s3s30m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路程标度,然后在图象中将路程和时间的对应点连接起来即为st图象。如图所示;【点评】此题是易错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速度时间图象作成路程时间图象。明确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定值,和运动时间和路程无关。20如图所示,图甲是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请在图乙中作出用力巧音叉时,示波器上大致显示出来的波形。【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和振幅及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解答】解:据题可知,图甲为张明同学轻敲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音叉发声停止后,他又用力敲击了一下音叉,音叉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但此时音叉的振动快慢是不变的,如下图所示:【点评】知道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1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A、B其中B的玻璃泡上包扎有一团沾酒精的棉花。温度计A的管内液柱位置如图(A)所示。则在图(B)温度计中,画出液柱大致位置(把中间有液体的部分涂黑)。【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分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汽化时吸热。【解答】解:B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扎有一团沾酒精的棉花,棉花上的酒精会快速的蒸发为蒸气,此过程中从周围物质吸热,使温度计周围的温度降低,温度计的示数就会降低,所以B温度计的示数低于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四、实验题(每题6分,共18分)22我们学习了测量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物体长度是1.60cm;图2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70km/h。(2)用刻度尺测量物块长度时,如图3所示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乙,另一种操作方法错在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以下为测细钢丝直径的实验步骤A用线圈总长度L除以线圈的圈数n,求出铜丝的直径d;B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C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请把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C、B、A【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汽车速度常用的计量单位是km/h,读取汽车速度仪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2)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3)先绕制线圈,测出总长度,数出线圈的匝数,求出线圈的直径。【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6cm对齐,估读为1.6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1.60cm。在汽车速度仪上,20km/h之间有4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5km/h,即速度仪的分度值为5km/h。此时的速度为70km/h;(2)甲图所示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没有与被测物体贴紧,故甲的操作方法是错误的,乙的操作方法是正确的;(3)正确的步骤是:C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B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A用线圈总长度L除以线圈的圈数n,求出铜丝的直径d;故答案为:(1)1.60;70;(2)乙;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C、B、A【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23学了声现象知识后,小明同学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用硬纸板把小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将“舞台”放入真空罩内,在抽出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小人跳舞但音乐声却越来越小,从这个现象可以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3)小明正在做实验,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小人”在喇叭做成的“舞台”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喇叭在振动,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将“舞台”放入真空罩内,在抽出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小人跳舞但音乐声却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小明捂住耳朵减弱窗外传来的噪声,是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方法。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真空不能传声;(3)人耳。【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传播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24探究水沸腾特点实验时(1)如图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了容器底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3)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98,低于100的原因是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选填序号)。冰霜雾雪【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3)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液体沸腾随气压的增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端别墅清洁人员劳动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抵押融资合同样本
- 消费者选择行为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生活垃圾运输合同废弃物处理设施运营环保责任合同
- 2025电商企业年度运营项目总监劳动合同
- 2025版试用期劳动合同:电力行业试用期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
- 2025版起重机安全认证买卖合同范本
- 2025版高端景观铁艺栏杆施工合作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实施合同
- 2025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文化用品企业销售员合同调整方案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英语真题(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下载
- 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主观题背诵提纲汇编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电商数据分析报告顾问合同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3版)课件全套 张有光 00 课程简介 - 12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馕小屋管理办法
- (2025)全国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结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