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3.3.3物质运输的途径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3.3.3物质运输的途径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3.3.3物质运输的途径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3.3.3物质运输的途径第1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师寄语: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材,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练以你的自信,以你的开朗,以你的毅力,还有我的祝福,你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循环的概念2.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3.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辩证的分析血液循环途径。教学难点: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血管是动脉 B B的血管壁最厚 C A血管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B血管的血流速度最慢 2.四川汶川地震后,许多健康公民积极无偿献血,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下腔静脉 3.在构成人体心脏的四个部分中,将血液送入主动脉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4.与左心房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A肺静脉 肺动脉 B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 C上下腔静脉 肺动脉 D肺静脉 主动脉 5.创伤造成动脉血管出血时,其指压止血处应在受伤动脉的( ) A近心端 B远心端 C伤口处 D相伴随的静脉处【自主导学】请认真阅读教材的56页至57页,熟悉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发生的变化。1.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通过 实现的。2.血液循环两条途径包括: 循环和 循环。3.体循环的路线是: 室 脉全身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静脉右心房。4.肺循环的路线是: 室 脉 的毛细血管网 静脉左心房5.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共同规律:心室 毛细血管静脉 6.血液发生的变化:体循环(由 血变为 血) 肺循环(由 血变为 血)。【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观察与思考(血液循环示意图)想一想:1.图中的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中分别流动的血液种类。左心室( )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 肺动脉( )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2.有人说:“动脉血管中流动脉血,静脉血管中流静脉血”,你是否认同其观点?3.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4.讨论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若要被头部的组织细胞所利用,其运输途径是怎样的?【精讲点拨,小结归纳】1. 教师依据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难点剖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规律;血液发生的变化;几种主要血管内血液的种类2.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小结收获:【当堂达标】学生独立完成,疑难问题标记后,小组在讨论。1.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 ) A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B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少的血液C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D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2.人体的体循环开始于()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3.下列各项中,流动脉血的是( )A右心房 B肺静脉 C右心室 D肺动脉4.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A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5.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器官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6.输送静脉血的血管和心脏的房室是( ) A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B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C肺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D肺动脉、右心房、左心室7.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8.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图中的6是指,7是指。(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 ;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 血变成了 血。(4)5内流动的是 血;8内流动的是 血;3 内流动的是 血。(5)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 ,心室与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