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_第1页
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_第2页
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_第3页
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_第4页
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 年年2015 年年) 赤峰市国土资源局赤峰市国土资源局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2 一、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2 二、矿产资源概况及其主要特点.4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8 四、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供需形势分析.13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15 一、指导思想.15 二、基本原则.15 三、规划目标.17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24 一、总体思路.24 二、勘查方向.24 三、勘查区域布局.25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部署.28 五、勘查规划区块的划分及管理.33 六、勘查准入条件.34 七、重点工程.35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6 一、开发利用调控方向.36 二、优化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37 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42 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45 五、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政策措施.48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51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分区.51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重点工程.52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制度.54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要求.56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59 一、加强规划体系建设.59 二、强化规划制度化管理.59 三、强化规划制度化管理,实施规划的评估制度.60 四、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新机制.61 五、加强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63 六、加强规划基础建设,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63 附表目录附表目录 附表 1:赤峰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 2:赤峰市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 3:赤峰市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4:赤峰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5:赤峰市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 6:赤峰市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 7:赤峰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 8:赤峰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 9:赤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表 附表 10: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 附表 11: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附表 12:赤峰市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 附表 13:赤峰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附表 14:赤峰市矿山(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及年限规划表 附表 15:赤峰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 附表 16:赤峰市矿山整改、联合、关闭、新建规划表 附表 17:赤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与治理及土地复垦规划表 附表 18:赤峰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 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附图 1: 赤峰市矿产资源分布图(1:400000) 附图 2: 赤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1:400000) 附图 3: 赤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图(1:400000) 附图 4: 赤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400000) 附图 5: 赤峰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图(1:400000) 附图 6: 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1:400000) 1 第一章 总 则 本世纪头 20 年是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为了全 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 资源管理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 年-2015 年)、 赤峰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 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 号) 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盟市、旗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 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08170 号)文件精神,本着矿产资 源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正确分析赤峰市矿 产资源现状,立足新起点,应对新形势,对赤峰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 发利用、保护及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编制赤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 年-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纲领性文 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 划适用范围为赤峰市所辖行政区域。 本规划以 2007 年为基期,规划目标期为 2015 年,规划展望期 为 2020 年。 2 第二章 现状与形势 一、一、 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赤峰市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于 2003 年开始实施,在矿产勘查、 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 用逐步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有效推动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 管理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矿业作为赤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为自治区 和赤峰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力度加强,主要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明 显增加。赤峰市累计投入勘查资金 47 亿元,勘查总面积约 2.5 万平方 千米,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国家、地方和社会共同出资的多元化勘 查投资格局。赤峰市在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勘查投入力度的前提下, 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扩大了黄岗梁、白音诺尔、浩布高、大井 子和小营子等一批大、中型老矿山的规模,增加了资源储量;二是新 查明了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红山子、鸡冠山、车户沟、碾子沟、小东 沟、黄花沟、陈家杖子和敖仑花等一批大、中型金属矿床。与 2001 年 相比,新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 2.7 亿吨、铜金属资源储量 20 万吨,铅 锌金属资源储量 210 万吨,金金属资源储量 26 吨、银金属资源储量 7400 吨、铟金属资源储量 408 吨。这些勘查成果为赤峰市经济的持续 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成就。赤峰市累计投入矿业开 3 发和技术改造资金 200 多亿元,按照规划的准入条件新建大中型矿 山 16 个,累计完成矿业生产总值 580 亿元,占几年来工业总产值的 23%。矿业产值和利税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长,较好地实现了资源优势 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3、矿业权有偿使用力度加大。赤峰市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 用制度,除煤炭和国家重大项目资源配置实行政府集体研究决策外, 其他矿业权全部以市场方式出让,至 2007 年底,共有偿出让探矿权、 采矿权 160 个,矿业权有偿使用收益总额 34.5 亿元。通过矿产资源的 有偿使用,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建立矿产资 源勘查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提供了支持。 4、矿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成效明显。开展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调 整和资源整合工作以来,明晰了煤矿企业的产权,实现了集约化和规 模化开发,赤峰市煤矿矿井生产能力由整合前平均不足 9 万吨/年,提 升到约 57 万吨/年,煤矿矿井机械化水平达到 80%,资源回采率提高 了 20%以上,产能大幅增加。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整治力度加大,矿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全市共关闭非法或整改不合格矿山 135 家、停产整顿和限期整改矿 山 354 家、吊销采矿许可证 5 个、注销勘查许可证 10 个、注销采矿许 可证 81 个,有力打击了乱占、乱采、乱卖、乱收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效益明显。共安排地质遗迹和地 质公园保护资金 3750 万元,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保护项目 12 项。共 4 安排地质环境治理资金 5900 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12 项,累 计治理面积 1385 公顷,治理固体废弃物 80 万吨。较好地改善了赤峰 市矿山地质环境,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赤峰市人民的共同努力, 2007 年,赤峰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590.1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上一年增长 42.9%,与 2001 年相比增长了 2.3 倍,年均增长 38%。其 中,矿业生产总值达到 164.5 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7.8%,矿业开 发已经成为赤峰市的支柱产业。 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发布和实施使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开 发秩序逐步纳入有效管理轨道,采矿权纠纷和矿山安全事故逐年减少, 采矿破坏环境、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得到遏制。其发布和实施为实现 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奠定了基础,有效指导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 用和保护工作。 二、二、矿产资源概况及其主要特点矿产资源概况及其主要特点 赤峰市是自治区的矿产资源大市,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和华北地 台北缘两大成矿带这两个国内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具有优越的矿产资 源成矿条件(见附表 4、附图 1)。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 产 84 种(亚矿种 91 种)(见专栏一),除石油、天然气等特定矿种外,纳 入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上表矿种 31 种(亚矿种 32 种)。 5 专栏一专栏一 赤峰市矿产资源概况赤峰市矿产资源概况 已上表矿种已上表矿种已发现但未上表矿种已发现但未上表矿种 矿矿 类类 种数种数矿种名称矿种名称种数种数矿种名称矿种名称 能源矿产2煤、油页岩3石油、天然气、地热 黑色金属1铁3锰、铬、钛 有色金属6铜、铅、锌、钨、锡、钼2镍、钴 贵金属2金、银2铂、钯 金 属 矿 产 稀有稀土分 散元素 2铟、镉5铌、钽、铍、锂、铯 非金属矿产 18 硫铁矿,硅灰石,饰面 用辉石岩,沸石,方解 石,萤石,玉石,石灰 岩(电石用灰岩,水泥 用灰岩) ,硅藻土,页 岩,高岭土,陶瓷土, 膨润土,其他粘土(水 泥配料用粘土) ,花岗 岩,珍珠岩,大理岩, 砷 35 石墨,磷,水晶(光学水晶,工 艺水晶),滑石,石棉,云母, 长石,石榴子石,叶腊石,透辉 石,透闪石,蛭石,重晶石,冰 洲石,黄玉,电气石,玛瑙,石 灰岩(制碱用灰岩,建筑石料用 灰岩,制灰用灰岩),泥灰岩, 含钾岩石,白云岩,石英岩,天 然石英砂(建筑用砂),脉石英 (硅石),耐火粘土,伊利石粘 土,累托石粘土,其他粘土(砖 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橄榄 岩,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 (建筑用安山岩),闪长岩,黑 曜岩,松脂岩,凝灰岩,板岩, 泥炭 水气矿产2地下水,矿泉水 矿种合计31(亚矿种 32 种)55(亚矿种 59 种) 专栏二专栏二 赤峰市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及占自治区保有资源储量的百分比赤峰市主要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及占自治区保有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矿矿 种种储量单位储量单位 保有资保有资 源储量源储量 占占自自治治区区 百百分分比比 (%) 矿矿 种种储量单位储量单位 保有资保有资 源储量源储量 占占自自治治区区 百百分分比比 (%) 煤炭原煤(亿吨)0.74铟In(吨)7.7 地热-镉Cd(吨)46.10 铁矿矿石(亿吨)16.31萤石CaF2(万吨)2.20 铜金属(万吨)6.79砷砷(万吨)83.32 铅金属(万吨)32.11硫铁矿矿石(万吨)2.67 锌金属(万吨)30.62珍珠岩矿石(万吨)43.41 锡WO3(万吨)96.41硅藻土矿石(万吨)48.14 钼金属(万吨)5.52膨润土矿石(万吨)4.86 钨金属(万吨)54.3高岭土矿石(万吨)4.82 金金属(吨)22.51水泥用灰岩矿石(亿吨)2.92 银金属(吨)38.22方解石矿石(万吨)32.85 截至2007年底赤峰市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见附表1)。如以赤 6 峰市某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占自治区相同矿种保有资源储量的20% 以上划分赤峰市的优势矿种,则赤峰市目前的优势矿种包括: 地热、 铅、锌、锡、钨、金、银、镉、砷、珍珠岩、硅藻土、方解石等(见专栏二)。 综观赤峰市矿产资源的分布和赋存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以煤、地以煤、地热为热为主的能源主的能源矿产资矿产资源源较为较为丰富,前景可丰富,前景可观观。 。赤峰市能 源矿产主要有煤、石油、油页岩、地热。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元宝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松山区、喀喇沁旗、宁城县、翁牛特旗也有产出。截至 2007 年底,煤保有资源储量为亿吨,占自治区保有资源储量的 0.74。石油主要分布在阿鲁科尔沁旗、松山区,保有资源储量亿 吨。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山区,保有资源储量亿立方米。油页 岩仅在敖汉旗有发现,保有资源储量为亿吨,占自治区保有资源储 量的 16.5%。地热资源是赤峰市的优势矿产,主要集中在克什克腾旗、 敖汉旗和宁城县,资源储量丰富,其开发利用居自治区前列。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矿产分布广泛,有一定的分布广泛,有一定的资资源潜力。源潜力。赤峰市黑色金属矿 产主要为铁矿,还有少量锰、铬、钛。截至 2007 年底,铁矿石保有资 源储量亿吨。铁矿产地遍及各旗县区,主要有克什克腾旗黄岗梁锡 铁矿、苏木沟铁矿、宁城县的五官营子铁矿等。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矿产资源分布源分布较为较为集中,集中,优势优势明明显显,潜力巨大。,潜力巨大。有色金 属主要有铜、铅、锌、钨、锡、钼、镍、钴等,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为铜、 铅、锌。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铜金属保有资源储量万吨,铅金属 保有资源储量万吨,锌金属保有资源储量万吨。资源主要集中 7 在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等北 部旗县,南部旗县也有少量产出。 以金、以金、银为银为主的主的贵贵金属金属矿产资矿产资源丰富,前景可源丰富,前景可观观。 。截至 2007 年底, 金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吨,占自治区金金属保有资源储量的 22.51%, 银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吨,占自治区银金属保有资源储量的 38.22%,均是赤峰市的优势矿产。金矿主要产于赤峰市南部的松山区、 喀喇沁旗、敖汉旗和宁城县。主要金矿床有松山区红花沟金矿、喀喇 沁旗的金蟾山金矿、敖汉旗的金厂沟梁金矿和宁城县陈家杖子金矿等。 银矿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矿床有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矿、维拉斯 托银多金属矿、巴林左旗白音诺尔、后卜河铅锌银矿、林西县大井子 铜银矿、松山区的官地银矿等。 非金属非金属矿产矿产种种类类繁多,繁多,资资源匹配性好,个源匹配性好,个别矿别矿种种优势优势明明显显。 。赤峰 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硅藻土、 高岭土、陶瓷土、叶腊石、珍珠岩、黑曜岩、沸石、膨润土、电气石、硫 铁矿、萤石、水晶、大理岩、花岗岩等。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萤石保 有资源储量万吨,硅藻土保有资源储量万吨,膨润土万吨, 高岭土万吨(见附表 1)。如以规模大、品质高、富有特色、开采条件 好、应用前景广阔的非金属矿产定为本地区的优势非金属矿种,则优 势非金属矿种为:石灰岩、硅石、萤石、膨润土、高岭土、沸石、白云岩 等。 由于地由于地处处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资资源源较为贫较为贫乏。乏。赤峰市多年平均 降水 380 毫米,根据内蒙古水利勘测设计院 2004 年规划成果,多年 8 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亿立方米(包括境外客水亿立方米),地下 水资源量为亿立方米。目前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主要是由 于地下水开采量过大, 又得不到及时补给。赤峰市目前水资源开发利 用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已开发利用量为亿立方米,占地 下水可开采量的 76%。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势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严重的影响,在赤峰市中南部地区这一现象尤为严重。 三、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 (、)基基础础性地性地质质工作工作 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除了第四系覆盖严 重的中东部一个图幅外已全部完成,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完 成 5 个图幅,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 69 幅,占赤峰市总面积的 22.5%。1:20 万区域化探测量完成 15 幅,面积约 6.7 万平方千米,占 赤峰市可扫面积的 74.4%。1:100 万、1:50 万小比例尺重力测量和航 空磁测覆盖全市。1:20 万区域重力测量已完成 18 个图幅,面积约 7.4 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82.2%。1:10 万重力测量完成面积约 2.7 万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30%。赤峰市南部 1.8 万平方千米的 地区完成了 1:5 万航磁工作(见专栏三)。 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 1:100 万、1:50 万水文地质调查全面完成, 1:20 万水文地质普查已经基本完成;开展了 1:5 万城市供水水文地质 详查,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的计算和评价, 论证了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完成了赤峰市部分地区的 1:10 万农牧业 9 供水水文地质普查和详查,基本查清了这些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计 算了地下水的资源量,解决了部分农牧生产供水问题;开展了敖汉 翁牛特旗缺水区 1:10 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调查面积 6986 平方千米, 并开展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研究。 专栏三专栏三 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序号序号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图幅数图幅数 量量 面积(万面积(万 km2) 占赤峰市面积的比占赤峰市面积的比 例例 1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218.4593.9% 2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52.8431.6% 3 1:20 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万 km2) 156.774.4% 41:20 万区域重力测量(万 km2)187.482.2% 51:10 万区域重力测量(万 km2)152.730% 61: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69222.5 71:5 万航空综合站测量(万 km2)1.820% 在基础地学数据库方面,自治区已完成了包括赤峰市范围的全 区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20 万区域地质图的空间数 据库、自然重砂数据库、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矿产地数据库和地 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的建设,其成果将为赤峰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 供有利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矿产资矿产资源源调查评调查评价工作价工作 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已完成自治区专项地质勘查资金安排的 1:5 万矿调项目共 36 个图幅,调查面积 1.21 万平方千米,占赤峰市总 面积的 13%。赤峰市政府安排 1:5 万商业性矿调项目 41 个图幅,已 完成 37 个图幅,完成调查面积 1.25 万平方千米,占赤峰市总面积的 13.8%。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布敦花水泉 19 幅 1:5 万区域地质矿 产调查项目中的 4 幅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调查面积 0.13 10 万平方千米。 (、)矿产矿产勘勘查查工作工作 截至 2007 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 84 种(亚矿种 91 种),除 石油、天然气等特定矿种外,纳入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上表矿 种 31 种(亚矿种 32 种),矿区 264 个(见附表 2),其中能源矿产矿区 43 个,金属矿产矿区 188 个,非金属矿产矿区 33 个,提交各类矿产 勘查报告约 800 份。 赤峰市开展的矿产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煤炭、地热、铁矿、铜、铅、 锌、金、银、钼、叶腊石、萤石等重点矿种的普查。截至 2007 年底,有 效的探矿权数共 720 个(见附表 5)。 (、)矿产资矿产资源的开源的开发发利用利用 赤峰市是自治区的一个矿业大市,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有色金 属基地,其贵金属、非金属和地热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居自治区前列, 煤炭和黑色金属的开发和利用对赤峰市的经济建设亦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 据统计,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有各类矿山 895 个,其中:能源 矿山 36 个、铁矿 28 个、有色金属矿 69 个、贵金属矿 53 个、非金属 矿 707 个、矿泉水矿 2 个。2007 年度全市主要矿产品产量为:原煤 万吨,原油万吨,铁矿万吨,铜吨,铅万吨,锌万吨,钼 万吨,金吨,银吨,沸石万吨,萤石万吨,水泥用灰岩 万吨,高岭土万吨,膨润土万吨,砖瓦用粘土万立方米, 11 建筑用花岗岩万立方米,珍珠岩万吨,建筑用玄武岩万立方 米,叶腊石万吨(见附表 3、附表 4)。 据统计,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共有矿业从业人员 15 万人,矿 业产值达到 164.5 亿元,按赤峰市 2007 年地区生产总值 590 亿元计 算,矿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7.8%,占工业生产总值的 58.9%,矿 业在赤峰市经济上的支柱地位体现无疑。各类矿山的矿业产值情况见 专栏四。 专栏四专栏四 赤峰市赤峰市 2007 年矿产资源矿业产值年矿产资源矿业产值 类别类别矿山数矿山数 产值(亿元)产值(亿元) 占矿业产值的比例(占矿业产值的比例(%) 能源3644.727.17% 黑色金属2828.417.26% 有色金属6983.850.94% 非金属7076.94.19% 其他550.80.49% 合计895164.5 赤峰市的煤炭产业和贵金属产业近年来发展稳中有升,黑色、有 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增长,非金属工业发展也较 快,应用非金属矿产而发展的纳米材料、环保材料、节能材料、健康保 健产品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截至 2007 年底,赤峰市有效采矿许可证共有 895 个,采矿权现 状情况见附表 6。 (、)矿矿山地山地质环质环境保境保护护 赤峰市矿山用地面积 421.67 平方千米,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 204 平方千米,治理恢复面积 14 平方千米,治理恢复率仅为 7%,治 12 理恢复率仍然较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矿业开发形成的采 空区地面塌陷总面积共计 38.86 平方千米,煤矿开采区塌陷占总塌陷 面积的 99%以上,是需要治理的重点地区。 赤峰市很多金属矿山具有品位低、矿石类型复杂、共伴生组分多 的特点,每年都有大量因金属开采产生的尾矿。根据赤峰市主要金属 矿产的年产量、平均品位和回采率等数据,可以计算得出每种金属矿 产开采所产生的尾矿总量。据统计,赤峰市 2007 年的金属尾矿排放 量约为 1200 万吨,预计到 2020 年尾矿累计排放量将达 3 亿多吨,尾 矿的堆放及安全管理对赤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出了 新的挑战和要求,形势非常严峻。 (、)存在的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 1、基础性地质工作有待于加强。1:20 万重力和 1:20 万地球化 学测量均未完成,大比例尺基础性地质调查尚需进一步推进。 2、与赤峰市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相比,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开展得还不够,矿产资源普查和详查工作尚嫌不足。 3、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由 于历史上的原因,赤峰市小型矿山数占到各类矿山总数的 90%以上, 存在着矿山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深加工能力低、产品附加值 低、不同程度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 4、重采轻治的现象依然存在。矿山开发造成的地面塌陷、植被 破坏、地下水位下降等现象的治理恢复工作相对滞后。尾矿积存多, 新增量巨大,综合利用率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13 四、四、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供需形势分析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供需形势分析 矿产品的需求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赤峰市工业和基础设 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矿业经济的支撑和矿产资源的保证。矿产品 的产量除受矿山生产能力、矿产资源储量等影响外,市场经济条件下, 矿产资源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 随着赤峰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加大,全市各类矿产资 源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历年数据的分析结果,煤炭、铜、 锌、钼、银、萤石、膨润土、水泥用大理岩、硅灰石、叶腊石等矿种的产 量增速突出,其中铁矿、钼、银、萤石、砖瓦用粘土、水泥用大理岩、叶 腊石、石灰岩等矿种年产量平均增幅超过了 100%,锌、膨润土产量的 平均增幅较大(50%以上),铜、煤炭、硅灰石产量的平均增幅也较高 (20%以上)。石油产量增长缓慢,天然气、油页岩资源有待于进一步 开发利用。受市场供需变化,一些非金属矿产如沸石、水泥用灰岩等 产量有起伏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盐矿、地下水等短缺矿种产量 增幅不明显,缺口较大。 根据赤峰市主要矿产 2007 年的保有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统计计 算,赤峰市煤炭资源的静态保证服务年限为 94 年、铁矿 612 年、铜 58 年、铅 39 年、锌 56 年、钼 3 年、金 17 年、银 27 年、沸石 139 年、 萤石 5 年、高岭土 95 年、陶瓷土 32 年、膨润土 63 年、石灰岩 161 年。 按照目前的保有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赤峰市保证程度较高的矿种为 煤炭、铁矿、铜、铅、锌、银、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石灰岩,保证服 务年限均超过 20 年,能基本保证需求的矿种为钼、金、萤石、巴林石 等。赤峰市矿产资源潜力很大,随着全市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力度的加 14 大和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应会形成新增资源储量,上述矿种的储量 有望实现突破,从而有效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规划期是赤峰市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速、社会保障体系日 趋完善时期,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工业和基 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需要矿业经济的支撑和矿产资源的保证。根据先 期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与矿产资源需求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国内的产 销因素的影响,预计规划期内能源、铁矿、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 等多数矿产品的产量、需求量总体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据预 测,到 2015 年,赤峰市煤炭产量将达万吨,石油万吨,铁矿 石万吨,铅、锌、铜的产量分别将达到万吨、万吨、万 吨,金、银年产量分别可达到吨和吨,供需基本平衡。规划期 内大多数矿产品的需求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增大,但受经济 形势的影响,多数矿产品的产销量将会有所波动(见附表 7)。 从赤峰市矿产资源现状、经济和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进行分 析,到 2015 年,可以充分保证需求的矿产资源为:煤、地热、铁、铜、 铅、锌、钨、锡、银及高岭土、膨润土、石灰岩等非金属矿产;可以基本 满足需求的矿产资源为:石油、钼、金、萤石、巴林石等矿种;不能保证 需求的矿种为盐矿、地下水等;有待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为:油页岩、 天然气、泥炭等(见专栏五)。 专栏五专栏五 规划期内赤峰市矿产资源保证能力规划期内赤峰市矿产资源保证能力 保证需求情况保证需求情况矿矿 种种 充分保证 煤、地热、铁、铜、铅、锌、钨、锡、银及高岭土、膨润土、石灰 岩等非金属矿产 基本保证石油、钼、金、萤石、巴林石 不能保证盐矿、地下水 有待开发利用油页岩、天然气、泥炭 15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一、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充分发挥赤峰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紧密围 绕赤峰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宏伟目标,加强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工 作,提高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继续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 治理整顿,调整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矿产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促 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赤峰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全 面规划,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任务,努力把赤峰 市建设成为自治区重要的资源和矿业基地,为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二、二、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遵循下列基本原 则: (一)(一)坚坚持持矿产资矿产资源开源开发发与与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相展相协调协调的原的原则则 矿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规划要坚持矿产资源开 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既要符合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 求,又要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做出有利于赤峰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规划部署,为实现赤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 16 保证。 (二)(二)坚坚持市持市场场配置与宏配置与宏观调观调控相控相结结合的原合的原则则 规划要从实际和资源优势出发,既要加大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 的力度,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营造有益于经济 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 作用,完善政府的调控作用。 (三)(三)坚坚持持资资源开源开发发与与环环境保境保护护并重的原并重的原则则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矿产资 源的转化能力和速度,实现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同时依照法律、法 规严格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按照“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防止对环 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科技(四)科技创创新原新原则则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自 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提高勘查和开发利用研究程度。拓展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新领域,特别是运用高新技术发展优势矿 产资源的深加工、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积极推动开展废弃物的循环利 用,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节约资源。 17 三、三、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一)(一)总总体目体目标标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区矿 产资源管理条例,发挥赤峰市的矿产资源优势,加强矿产资源的调 查评价和勘查,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使赤峰 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有新的突破,并实现矿产资源勘查、矿业 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把赤峰市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 竞争力强的国家重要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 有色、贵金属、非金属产业基地。 加强大、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全面提高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 工作程度。开展各类地质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地质 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地热、有色金属、贵金属、优势非金属矿 产、地下水资源勘查为重点,力求实现新的突破,规划期内力争新发 现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地。 以赤峰市优势矿种、重点矿区为重点,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 加快矿山企业结构调整,提高矿业生产集中度。推进矿产资源向大企 业、现代化企业集中,鼓励大型矿业企业强强联合、收购、兼并、重组 和改造中小矿山。切实加强矿山生产能力建设,发展一批大中型矿山 企业。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增 进资源转化效益。 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和示范工程,安全、环保、可持续 18 地发展矿业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推行矿山绿 色开采、清洁生产,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 源,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规划目标,实施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 重点工程,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 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 偿开采。加强对矿业权人的管理,严格勘查开发准入条件,整顿和规 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 (二)(二)2010 年主要年主要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矿业权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有偿 使用管理办法,完善赤峰市地质矿产勘查基金管理办法,出台矿山地 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初步形成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主要手段的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体系。 全面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完成可扫空 白区的 1:20 万区域化探测量、加强 l:5 万区域地质调查、1:5 万航空、 物探综合测量等工作。 推进 1:5 万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完成赤峰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 查及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以国家紧缺及赤峰市优势矿种为主攻方向, 提交新发现的矿产地 20 处,主要矿种资源储量有较多增长;开展矿山 深部及外围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工作,努力实现大中型矿山新增资源储 量有较大突破(见专栏六)。 推进矿业经济区的发展。严格执行新建矿山企业准入条件,已建 19 矿山要通过整合、重组和改造,基本实现规模适宜、布局合理。严格控 制采矿权投放数量,至 2010 年,采矿权数量不超过 690 个(不包括砂 石粘土等普通建筑材料)。 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到 2010 年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 回收率均要提高 5 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率也提高 5%。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实 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推行矿山清洁生产,新建矿山 要全面恢复治理,闭坑矿山恢复治理率达到 2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恢复率要达到 35以上。积极开展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对土地管理 法修订实施后(1999 年)新建、在建矿山破坏土地的要全面复垦;其实 施前因探矿、采矿活动造成破坏的土地和责任人灭失的采矿废弃地的 土地复垦率要达到 25%以上。 (三)(三)2015 年主要年主要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全面推进基础性地质工作,实施大兴安岭中南段和华北地台北缘 成矿带地质工作统一部署。到 2015 年,在已完成的 1:20 万区域化探 测量基础上逐步开展异常查证,完成 1:20 万区域重力测量,1:5 万矿 产远景调查、1:5 万航空物探综合站测量、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 程度大幅度提高(见专栏六)。 以扩大地质找矿成果、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为目标,加强地质 勘查工作。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力争取得具有宏观影响的 地质找矿成果;同时围绕前期基础地质工作所圈定的找矿靶区,大力 20 专栏六专栏六 赤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赤峰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5 年主要规划指标年主要规划指标 类别类别规划内容(单位)规划内容(单位)2007 年年2010 年年2015 年年属属 性性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8.4500预期性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2.81.81.4预期性 1:20 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万 km2)6.72.3异常查证预期性 1:20 万区域重力测量(万 km2)7.401.6预期性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万 km2)20.20预期性 1:5 万航空综合站测量(万 km2)1.81.82预期性 1:5 万矿产远景调查(万 km2)1.51.42.3预期性 新发现矿产地(处) (大、中、小型矿床) 2020预期性 大中型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个)12预期性 煤炭新增资源储量(亿吨)22*23预期性 铁新增资源储量(矿石亿吨)4.57*23预期性 铜新增资源储量(万吨)32.5*2030预期性 铅锌新增资源储量(万吨)638*100200预期性 银新增资源储量(吨)9060*10003000预期性 金新增资源储量(吨)50.3*1020预期性 矿 产 资 源 调 查 评 价 与 勘 查 探矿权设置数量(个)7208201000预期性 采矿权设置数量(个) (不含砂石粘土等普通建筑材料) 646690750预期性 煤炭开采总量(亿吨)0.23330.20.3预期性 新建地下开采煤矿规模(万吨/年)=120=120约束性 新建露天开采煤矿规模(万吨/年)=300=300约束性 煤矿单井最低开采规模(万吨/年)303030约束性 铁矿最低开采规模(万吨/年)62525约束性 铅锌矿最低开采规模(万吨/年)999约束性 铜钼矿最低开采规模(万吨/年)666约束性 金矿最低开采规模(万吨/年)333约束性 萤石、电气石矿最低开采规模(吨/年)300030003000约束性 硅石、高岭土、高岭土、珍珠岩、沸石、叶腊石矿最 低开采规模(吨/年) 100001000010000约束性 石灰石矿最低开采规模(吨/年)200002000020000约束性 硅藻土、膨润土矿最低开采规模(吨/年)300003000030000约束性 玄武岩矿最低开采规模(立/年)500050005000约束性 硅灰石矿最低开采规模(吨/年)500005000050000约束性 大型矿山最低服务年限202020约束性 中型矿山最低服务年限101010约束性 小型矿山最低服务年限555约束性 矿山开采规模结构(大中型矿山产能所占比例%)445060预期性 煤矿开采规模结构(大中型矿山产能所占比例%)606570预期性 铁矿开采规模结构(大中型矿山产能所占比例%)898990预期性 有色金属开采规模结构(大中型矿山产能所占比例% ) 101530预期性 原煤产量(万吨)2333.4729003500预期性 铁产量(万吨)74.70100138预期性 铜产量(万吨)0.560.71.5预期性 铅产量(万吨)4.5068预期性 锌产量(万吨)8.301114预期性 钼产量(万吨)0.8311.5预期性 金产量(吨)2.8945预期性 银产量(吨)332.00418615预期性 煤炭资源露天开采回采率(%)808585-90约束性 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回采率(%)556065约束性 非煤矿产开采回采率(%)657075约束性 选矿回收率(%)657073约束性 矿 产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综合利用率(%)303538约束性 新建、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全面治理约束性 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2535约束性 新建、在建矿山(1999 年后)土地复垦全面复垦约束性 矿山 地质 环境 保护 与治理闭坑矿山(1999 年前)土地复垦率(%)2530约束性 注:*为保有资源储量 21 开展矿产预查,对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进行矿产普查和必要的详查, 全面提高赤峰市矿产资源的勘查程度。规划期内,煤炭勘查要以提高 勘查程度和寻找储量在 5000 万吨左右的中、小型煤田为重点内容, 同时加强地热资源普查,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以国家紧缺及赤峰市 优势矿种为主攻方向,地下水资源勘查以缺水地区为重点稳步推进。 探矿权设置数量控制在 1000 个以内,新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地 (大、中、小型)20 处,主要矿种资源储量有较大增长。 推进矿业经济区的建设。严格执行新建矿山准入条件,优化资源 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已建矿山通过整合、重组和改造,基本实现规 模适宜、布局合理。各主要矿种最低开采规模指标见专栏六。矿山最 低服务年限大型矿山 20 年,中型矿山 10 年,小型矿山 5 年。到规划 期末,矿山大中型产能所占比例达到 60%以上,其中煤矿大中型产能 所占比例 70%以上,铁矿 90%以上,有色金属 30%以上,主要矿产品 产量(见专栏六)和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 搞好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和金属矿产共伴生矿产以及尾矿的综 合利用,继续推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到 2015 年,煤炭资源露天开采 回采率要达到 85%,煤炭资源地下开采回采率要达到 65%,非煤矿产 开采回采率要达到 75%,选矿回收率要提高 3-5 个百分点,达到 73-75%, 综合利用率在 2010 年的基础上再提高 5,到 2015 年达到 38-40%。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推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矿 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责任机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补偿制度、矿山 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22 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初步建立。继续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工程,推行矿山清洁生产。新建和生产矿山要全面治理恢复, 闭坑矿山治理恢复率要达到 3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要达到 45以上。对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1999 年)新建、在建矿山破坏 土地的要全面复垦;其实施前因探矿、采矿活动造成破坏的土地和责 任人灭失的采矿废弃地的土地复垦率要达到 30%以上。 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业权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管理办法,遵守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 格控制采矿权投放数量,至 2015 年,采矿权数量不超过 750 个(不包 括砂石粘土等普通建筑材料)。 (四)(四)2020 年年规规划展望目划展望目标标 开展和完成部分旗、县、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及赤峰市 l:25 万及 1:5 万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根据 2015 年前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成果, 增加一批由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出资勘查的重点勘查项目,力争提交 20 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产地。各主要矿种资源储量有明显增长。 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更趋合理,矿山企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偿使用管理更加有 序。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在 2015 年的基础上再分别提高 3-5 个百 分点,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矿山企业基本达 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赤峰市国有大中型矿山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基本解决,问题突出 23 的矿区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明显好转,闭坑矿 山破坏土地复垦率全面提高。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示范区,取得明 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矿产资源勘查、开 发利用和保护的管理体系。商业性地质勘查秩序进一步规范,勘查投 入明显增加,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协调发展;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得到充分拓展,资源供给明显改善;全市矿产 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全面提高。 24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一、总体思路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充分发挥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地质勘查基金的引导作用,建立 政府引导,国家、地方和企业三方联动的矿产资源勘查科学管理的长 效机制。重点加强有色金属、贵金属、优势非金属矿产和地下水资源 的勘查,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为赤峰市经济的发展提供资 源基础。 二、二、勘查方向勘查方向 根据赤峰市预测需求及资源潜力,赤峰市鼓励勘查煤炭、石油、 天然气(煤层气)、油页岩、地热等能源矿产,煤炭勘查要以提高勘查 程度和寻找资源储量在 5000 万吨左右的中、小型煤田为重点内容;鼓 励勘查铁、铜、铅、锌、金、银、铀等金属矿产;鼓励勘查石灰岩、膨润 土、高岭土、沸石、硅石、白云岩、电气石、叶腊石、硅藻土、大理岩、 珍珠岩、黑曜岩、饰面用石材等非金属矿产;鼓励勘查地下水矿产。 禁止勘查对环境极易造成破坏的砖瓦用粘土等矿产。 对鼓励勘查的矿种重点安排国家和省级勘查资金的预查、普查项 目,然后向企业配置探矿权。 25 三、三、勘查区域布局勘查区域布局 (一)(一)战战略布局略布局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国家十六个重点金属成矿带之一,赤峰市地处 大兴安岭中南段和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其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 非金属矿产均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赤峰市根据区域地质构造环境等控 矿因素及成矿特征,以地热、有色金属、贵金属、优势非金属矿产、地 下水资源为主攻方向,全面规划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 力争到规划期末,找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矿 产地(大、中、小型)40 处,主要矿种资源储量有较多增长。 赤峰市全市范围位于自治区规划部署的重要成矿区带内,在北部 突泉林西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