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年产 100 万万 m2 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盖章盖章):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9 年 3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 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 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 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 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 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16 环境质量状况 24 评价适用标准 4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53 环境影响分析 54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108 结论与建议 .110 专题一:工程分析 .118 1 变更内容 .118 1.1 变更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118 1.2 主要变更内容汇总 .119 1.3 产品方案及规模变更 .121 1.4 生产工艺变更 .122 1.5 原辅料变更 .128 1.6 生产设备变更 .128 1.7 废气处理措施变更 .128 1.8 废水处理措施变更 .128 1.9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变更 .129 1.10 项目总平面布置变更 .130 2 变更工程分析 .131 2.1 原辅材料消耗 .131 2.2 主要生产设备 .139 2.3 工艺流程 .145 2.4 主要产污环节分析 .147 2.5 主要物料平衡 .174 2.6 污染源源强核算 .180 2.7 项目“三本账”情况 .205 2.8 总量控制 .206 专题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07 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07 3.1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07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 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 变更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徐俊松联联 系系 人人周军 通讯地址通讯地址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联系电话联系电真传真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34100 0 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东经 1145554,北纬 255610) 立项审批部门立项审批部门 赣州市章贡区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批准文号 2017-360702-39-03- 025300 建设性质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变更 行业类别及代号行业类别及代号 C3563 电子元器件制 造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 110373.22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 145900 总投资总投资 (万元万元) 100000 其中其中:环保投环保投 资资(万元万元) (万元万元) 4500 环保投资占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总投资比例 4.5% 评价经费评价经费 (万元)(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预计投产日期2020 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及评价任务由来、项目及评价任务由来 本项目位于赣州市章贡经开区水西产业园(现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内,原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达公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 度多层线路板项目所在地。强达公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于 2011 年通过了立项、环评审批(赣环评2011390 号),但因企业自身原因一直 未建设,也未缴足土地价款,赣州市国土资源局于 2013 年底取消该项目用地土 地成交确认。2016 年 9 月 14 日深联公司与强达公司就“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 度多层线路板项目”转让事宜达成协议。2016 年 11 月,园区管委会、区环保局、 市环保局分别出具了批复文件,同意该项目的建设单位由强达公司变更为深联公 司。强达公司于 2017 年 2 月 28 日在章贡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核准了 工商营业执照的注销登记(原注册号:360702210025049)。2017 年 5 月 15 日,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政府与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位于水 西产业园“电子信息项目用地”B6-02 地块,面积 165 亩,即在原强达 105 亩旧 项目用地基础上,增加 60 亩。 2 原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达公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 度多层线路板项目一直未开工建设。原项目转让给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后, 新的建设主体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地块和市场情况对总平面布置、产品、 生产工艺等进行了重新设计。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制浆造纸等十四个行业 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6 号)对电镀行业重大变动清单 的界定,本项目属于重大变动,见表 1.1。由表 1.1 可知,生产工艺及环保措施变 更属于重大变动,需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表。 表表 1.1 重大变动清单对比分析重大变动清单对比分析 序 号 类别环办环评20186 号要求本项目符合分析 1规模 主镀槽规格增大或数量增加导致 电镀生产能力增大 30%及以上 电镀生产能力增加小于 30% 不属于重 大变动 2 建设 地点 项目重新选址;在原厂址附近调 整(包括总平面布置变化)导致 防护距离内新增敏感点。 本次变更在原厂址内进行, 总平面布置变化后防护距离 内不新增敏感点。 不属于重 大变更 镀种类型变化,导致新增污染物 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增加镀银 属于重大 变动 3 生产 工艺 主要生产工艺变化;主要原辅材 料变化导致新增污染物或污染物 排放量增加。 生产工艺变化,新增 PCB 线路板工艺,增加天燃气锅 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 放量增加,新增化银工艺导 致增加含银废水,新增喷锡 工艺导致增加含锡废气、废 锡渣。 属于重大 变动 废水、废气处理工艺变化,导致 新增污染物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废气无组织排放改为有组织排 放除外)。 废水、废气处理工艺变化, 废水污染物增加镍及氰化物 排放量,废气增加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量,已获得总 量替代证明。 属于重大 变动 排气筒高度降低 10%及以上排气筒高度未降低 不属于重 大变动 4 环保 措施 新增废水排放口;废水排放去向 由间接排放改为直接排放;直接 排放口位置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 响加重。 不新增废水排放口,排放方 式未变化。 不属于重 大变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 4 月 3 28 日修订),本项目属于“二十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 “83 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本项目属于“印刷线路板项目”,应编 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8 年 11 月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宁夏智诚安环技 术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宁夏智诚安环技术咨询有限公 司在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调研、现场勘察和收 集有关资料,在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编制了赣州市深联科 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 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呈 报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审批。 2、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变更前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电路板 项目。 建设单位: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C3563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为 70035m2,约 105 亩。 建设地点: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华路 B6-02 地块。 变更后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 m2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 变更。 建设单位:赣州市深联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变更。 行业类别:C3563 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为 110373.22m2,约 165 亩。 建设地点: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金华路 B6-02 地块。 3、变更后建设内容及规模、变更后建设内容及规模 (1)产品方案 项目年产线路板 100 万 m2,其中硬性线路板 60 万 m2,柔性线路板 40 万 m2。PCB 多层板层数为 424 层,平均层数约 8 层;柔性多层板层数为 28 层, 平均层数约 6 层。产品方案详见表 1.2。项目产生的酸性蚀刻废液和碱性蚀刻废 4 液再生回收生产副产品电积铜(铜粉),年产量为 280 吨,其产品质量能满足 阴极铜(GB/T4672010)2#标准要求,电积铜主要成分列于表 1.3。 表表 1.2 项目产品方案项目产品方案 产品类型产品类型 产量产量 (万 m2/a) 备注备注 合计产量合计产量 (万 m2/a) 6双面板 3648 层板 PCB 多层线路 板 18824 层 加权平均层数 8 层 板计 60 15单双面板 柔性线路板 2548 层板 加权平均层数 4 层 计 40 铜粉280t/a/副产品280t/a 表表 1.3阴极铜阴极铜(GB/T467-2010)2#标准铜质量标准标准铜质量标准(质量(质量%) (2)项目设计能力 硬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制作能力详见表 1.4,其中线路板的表面处理面积占 总板面积的 520%,取 12%;电镀图形二次铜的表面处理面积占 1030%,取 18%。在后续成品的表面处理工艺选择上,抗氧化 OSP 产品占 22%、化银表面处 理产品占 5%、化锡表面处理产品占 5%、化镍金(含选化金)表面处理产品占 60%、喷锡表面处理产品占 8%。其中,需要表面处理的实际面积占总板面积的 815%,取 12%。 表表 1.4 60 万万 m2/a 硬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能力硬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万 m2/a)镀层厚度(m) 序号产品生产环节 板面积 表面处理 面积 范围均厚 1内层线路21625.92/ 2 线路 外层线路728.64/ 4PTH 沉铜7272Cu:0.51.2Cu:0.8 5负片全板电镀50.450.4Cu:2535Cu:30 6正片一次薄铜21.621.6Cu:1525Cu:20 7正片二次铜21.63.888Cu:1030Cu:20 8 电镀 正片电镀锡21.63.888 Sn:0.516. 5 Sn:8.5 杂质不大于 铜不小于 BiPbAg 总含量 99.900.00050.0050.0250.03 5 9OSP13.21.584膜:0.20.5膜 0.35 10喷锡5.760.6912 板面 Sn:110 板面 Sn:5.5 11化锡3.60.432Sn:11.4Sn:1.2 12化银3.60.432Ag:0.130.51Ag:0.38 13 成品 表面 处理 化镍金43.25.184 Ni:27.5 Au:0.0250. 5 膜: 0.20.5 Ni:4.75 Au:0.0375 膜:0.35 注:1、PCB 板加工面积考虑 1.2 外边框及损耗系数。 2、电镀图形转移:30%产品走正片,70%产品走负片工艺。 柔性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制作能力详见表 1.5,其中线路的表面处理面积占 总板面积的 525%,取 15%;电镀的表面处理面积占 100%,成品的表面处理工 艺化镍金,实际面积占总板面积的 1025%,取 18%。 表表 1.5 40 万万 m2/a 柔性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能力柔性板产品主体工程设计能力 设计能力(万 m2/a) 镀层厚度(m) 序号产品生产环节 板面积 表面处理 面积 范围均厚 1内层线路9614.4/ 2 线路 外层线路487.2/ 3PTH 沉铜4848Cu:0.51.2Cu:0.8 4 电镀 全板电镀4848Cu:830Cu:20 5 表面 处理 化镍金483.24 Ni:25 Au:0.0250.075 Ni:3.75 Au:0.06 注:柔性板加工面积考虑 1.2 外边框及损耗系数。 (2)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贮运工程、公辅工程、环保工程。由于 变更前项目未动工建设,因此本项目所有工程均需新建。 工程内容见表 1.6。 表表 1.6 变更后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变更后项目建设内容组成一览表 建设名称建设能力备注 6 主 体 工 程 厂房 厂房规格 28080m,共 4 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 为 89600m2, 设有裁板开料、钻孔、前处理线、PTH 线、电镀铜线、 棕化线、内层线路制作(显影、蚀刻工程)、成型工 序、压合、外层制作、菲林房、阻焊、文字印刷、线 路表面处理工序,主要包括喷锡线、OSP 线(抗氧化) 、化学镍金线、化银工序等。化银? 年产 100 万 m2生产 线 化学 品仓 固体、桶装化学品储存于化学品仓,单层,占地面积 1250m2。 厂房北部 中央 加药 区 槽罐设置在中央加药区,厂房一楼,面积 800m2。 硫酸、盐酸槽罐 (20t/个)各 2 个, 硝酸储罐 2 个(10t/ 个)。 铜回 收仓 铜回收系统设置在厂房一楼,中央加药旁,面积 800m2。 与加药仓并排建设 贮 运 工 程 维修 仓库 维修配件储存在厂房一楼,固废仓旁,面积 800m2。厂房北部 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经二次增压后供给。- 供电 配电室设置于厂房一楼,占地面积 300m2。项目装机 容量为 9000 kW,变配电间内设置 3 台 SCB10- 2500/10 变压器,2 台 SCB10-800/10 变压器。 - 绿化13510 平方米,全厂绿化率 12.24%。厂区绿化 辅助 工程 物理实验室、化学分析室、封闭的无尘净化室、中央 加药区、空压站、冷冻站、纯水站、通风和排风系统 等。 - 公 辅 工 程 其他 研发办公楼 1 栋(9 层框架结构),占地面积 1800m2;职工倒班宿舍 2 栋,均为 6 层框架结构,占 地面积均为 1950m2;夫妻楼一栋,6 层框架结构,占 地面积均为 1300m2。干部楼一栋,9 层框架结构,占 地面积均为 1300m2。食堂、娱乐室及多功能生活馆 一栋,3 层框架结构,占地面积 1500m2。 生活区 碱液喷淋塔 7 套 酸液喷淋塔 1 套 含氰废气喷淋塔 2 套 含尘废气脉冲逆洗布袋除尘装置 6 套 废气 处理 设施 有机废气处理设施 2 座(活性炭吸附) 布置在厂房楼顶 环 保 工 程 废水 处理 设施 (1)环保站按项目废水分类,设置各类废水收集池 及处理池,机电设备设施系统。并配套设计办公室、 中控/化验室、配电间、物料仓、监控泵房、机修间、 自来水泵站等辅助设施,总占地 4400m2。 废水处理站 1 座,位 于厂房西北角,多层 实体结构,面积 7 (2)按废水分质分流分类处理原则,厂区生产废水 分为含氰废水、含镍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低浓度 有机废水、络合铜废水、铜氨废水、含铜废水、磨板 废水、含银废水、其他废水 10 类: a、含氰废水处理系统(40m3/d):采用次氯酸根两 级破氰处理,尾水进入含镍废水处理系统。 b、含镍废水处理系统(100m3/d):碳滤+砂滤+三级 反渗透,浓液外委处理,产水进入磨板废水处理系统。 c、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120m3/d):酸析+混 凝、絮凝沉淀处理后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d、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250m3/d):采用 pH 调节+混凝沉淀预处理后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e、络合铜废水预处理系统(120m3/d):破络+絮凝 沉淀+压滤,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f、铜氨废水处理系统(120m3/d):破络+絮凝沉淀+ 压滤,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g、含铜废水处理系统(1800m3/d):pH 调节+混凝 沉淀预处理后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h、磨板废水处理系统(6300m3/d):采用絮凝沉淀+ 盘滤+碳滤+RO 反渗透,清水回用到车间,浓水进入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4400m2,设计能力 9420 m3/d。 J、含银废水处理系统(20m3/d):采用絮凝沉淀+压 滤预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6200m3/d):采用 pH 调节+混凝 沉淀+好氧生化处理,处理后进入园区污水厂处理。 生活污水(240m3/d)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园区污水管 网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事故池位于水处理站,总池容为 800 m3。- 固废仓:生产废弃物分类存储于厂房一楼,面积 800m2,与铜回收及维修仓库相邻。 - 固体 废物 暂存 设施 危废仓:危险废物、废槽液分类收集,按相关规定进 行设置,面积为 750m2。 危险废物外委处理 4、公用及贮运工程、公用及贮运工程 (1)供电 项目总用电负荷约 9000KVA,主要负荷设备在生产车间内,主要采用 380 伏 三相交流电源,变配电间内设置 3 台 SCB10-2500/10 变压器,2 台 SCB10-800/10 变压器。 根据项目所在地电力供应条件和项目布局,园区电力配送项目门口,本项目设置 配 电室1 个,位于厂房一楼 ,占地 300m2。车间内设有动力配电柜,以电缆或穿管线 引 8 支线到各机器设备。 (2)给排水 生产、生活用水:厂区位于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 ,生产、生活用水 均由市政管网,经二次增压 供应,年用水量约为 181万 m3。为保证供水安全,厂区内 给水管网与原室外管网连通并组成环状。生产过程中工艺用水为自来水,药品配制及部分 清洗水采用纯水。 厂区排水分为雨水和污水两部分,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地面明沟收 集进入园区雨水管网,项目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 理厂,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 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赣江。 (3)物流运输及存储 本项目所用原辅材料基本以国内采购为主,部分从国外进口。本项目使用的 原辅材料均直接由供货方委派车辆运输,物料中化学药剂采用袋装或桶装,较大 量液体化学品由槽罐运输。 化学药品集中存放区 本项目液体化学品除盐酸、硫酸、硝酸和氨水设置储罐外,其它原料均为桶 装,化学药品集中存放区(化学品仓)地面作防腐防渗处理,设置防渗地沟集中 收集泄漏的化学药品。 一般物料存放区 一般原辅材料直接贮存在材料专用贮存区内,固体废物贮存在固废仓。 危废仓 危险废物、废槽液分类收集,按相关规定进行设置贮存在危废仓,危废仓占 地面积为 750m2。 补充原辅材料消耗、主要设备清单。(原辅材料消耗及设备清单见专题一) 5、厂区总平面布置、厂区总平面布置 变更前厂区总平面布置 变更前项目厂区包括办公楼、厂房、污水处理站、纯水站、变电间、宿舍楼 以及活动中心、警卫室等,其中厂房层高为 3 层。项目共建成 2 栋厂房、4 栋宿 舍楼、1 栋办公楼以及 2 栋仓库。办公楼位于厂区东侧,宿舍区位于厂区南侧, 9 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间,宿舍楼位于其生产车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原料、成品仓 库及化学品库位于两栋生产车间的中间,事故池及废水处理区设置于厂区的西北 侧。 变更后厂区总平面布置 变更后项目共设置厂房、研发大楼、水处理站、维修仓、回收仓、化学品仓、 宿舍、食堂、休闲广场等。生产厂房位于厂区中部,研发大楼置于主干道金华路 大门进门方向,宿舍、食堂、休闲广场等生活区靠近工业园区休闲广场,废水站、 危废仓、化学品仓位于西北角落,中央加药、铜回收、固废仓、维修站与厂房合 建,在厂房一楼,位于厂务中北部。项目主体工程在原强达 105 亩旧项目用地基 础上建设,增加的 60 亩仅用于建设生活辅助设施。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二。 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三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年工作日为 300 天。 劳动定员:项目总定员约 2000 人。 7、项目与周边企业相容性分析、项目与周边企业相容性分析 (1)线路板生产环境的要求 线路板制作过程中对生产环境空气的洁净度有一定的要求,湿制程中的内外 层线路制作工序(上膜、曝光、显影等)的生产车间内需达到万级洁净度,其他 干制程(裁板、钻孔、压合、外形加工等)以及湿制程中的前处理、化学沉铜、 蚀刻线、OSP 线、镍金线、化银线、喷锡化锡线等生产车间仅需初级过滤即可, 对镍、锡等重金属以及氟化物、酸碱废气要求不高。生产过程中对清洗用水的要 求较高,部分工序需采用纯水清洗。生产过程中图像转移工序等对振动有一定的 要求。 (2)生产车间的净化措施 本项目生产车间为全封闭式联合厂房,车间内所有的进风全部采用初级过滤 系统处理后输入车间内部,干制程(裁板、钻孔、压合、外形加工等)以及湿制 程中前处理、化学沉铜、蚀刻线、OSP 线、镍金线、化银线、喷锡化锡线等工序 所在的车间内部经初级过滤系统,可去除空气中大部分的粉尘、酸碱废气等。湿 制程中的内外层线路制作工序(上膜、曝光、显影等)所在的车间净化级别为极 高,经初级过滤处理过的新风经中、高效过滤器过滤由空调机组处理后,再送入 10 车间内,可满足生产环境要求。 (3)项目选址与周边企业环境兼容性与合理性分析 项目周边 1 公里范围内主要分布有:线路板生产企业、表面处理、永磁材料 生产企业、电镀加工企业、钨钼企业等。周边企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燃 煤锅炉烟气以及熔化炉、焙烧炉、灼烧窑等产生的烟气以及粉尘等。项目用水为 市政自来水,周边企业对项目用水水质无影响,同时周边企业中无中大型机械加 工企业,对项目生产环境不产生振动影响。项目所在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项目 1 公里范围内冶炼企业有众环同诚、鸿富新材料、赤鼎再生资源、湛海工贸、天 和永磁等,均位于项目东南侧或东侧,位于项目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侧风向。 参考已投产的赣州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 100 万 m2/a 电子电路板生产项目实 际运营情况,园区冶炼企业位于电路板项目下风向,对项目影响较小。 8、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的产品为高密度多层线路板及软板,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该目录中鼓励类,是第二十八条 信息产业下的第 21 款: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 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 度印刷线路板和柔性线路板等)制造;淘汰含有毒有害氰化物电镀工艺(氰化金 钾电镀金镀金(2014 年)。 本项目镀金采用的是微氰电镀工艺,其中镀金槽中不添加游离氰,镀液中总 氰浓度在 1g/L 以下,属微氰镀金,为满足镀金企业正常生产需要,国家发展改革 委于 2013 年 9 月 23 发布关于暂缓执行 2014 年底淘汰氰化金钾电镀金镀金工 艺规定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1850 号),暂缓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 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第 21 号令)第 三十五条 2014 年底淘汰氰化金钾电工艺的规定。 根据国家经贸委发布的 2003 年淘汰含氰电镀的 32 号令的精神,企业应跟踪 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进行无氰镀金工艺的研发,一旦国际上有成熟稳定的可取代 含氰镀金的新工艺,应立即淘汰含氰镀金,采用无氰电镀新工艺。本公司仅镀金 工艺采用含氰电镀,其他工序不采用含氰电镀,使用的氰化物种类为氰化金钾, 不使用其他种类的氰化物。 11 综上分析可以明确,淘汰含氰电镀工艺是电镀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的必要措施和发展方向。本项目镀金工序采用含氰工艺只能作为现阶段无氰替代 工艺的过渡工艺,符合当前产业政策。 9、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建设项目选址可行性 (1)与当地环保政策相符性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赣府厅发200858 号文转发了省发改委、省环 保局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中要求:五河(赣江、 抚河、信江、饶河、修水)干流两侧,以河岸为界线,向陆地延伸 1 公里范围内 新建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城镇饮用水源水口上游(大河二级 保护区边界上溯 5 公里)禁止变更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 本项目主要从事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其中电镀工序为线路板生产的工段之 一。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最终经园区 排污口统一排入赣江。距离排放口下游最近的饮用水取水口在万安县城,距离 76.5km(水路),从项目选址来看,与下游饮用水取水口的距离符合 58 号文的 要求。 本项目北厂界距离赣江最近,约 750m,但由于项目属于变更项目,在原 强达占地 105 亩项目用地基础上建设,不新增生产用地,不属于新建或改扩建项 目,因此符合 58 号文的要求。 为避免项目废水事故排放,项目厂区设有事故收集池,事故池容积为 1200m3,满足项目 4 小时的储存能力,超过 4 小时仍不能解决,应使项目停止相 关生产,可杜绝项目生产废水事故外排。同时,事故收集池也满足厂区发生火灾 后收集消防废水,厂区雨水清下水排口设可控阀门,当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时, 立即关闭厂区雨水排口阀门,防止厂区消防水等事故排放。 综上所述,项目满足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实施意见赣府 厅发200858 号文的要求。 (2)“三线一单”相符性 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根据江西省和章贡区生态保护 红线划定范围图,本项目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 12 内,生态红线图见附图九。 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 以不降低现状环境质量底线为要求,本变更项目采用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 废水、废气、固废均得到了合理、安全的处置。 项目变更后,该工程 COD、氨氮的排放总量较原环评减少。现状监测表明, 区域地表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有 一定的环境容量。从预测结果来看,虽然 NOx及 SO2的排放总量增加,但排放的 污染物占标率低,不会对项目周边的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本项目建设不 会改变区域地表水体、环境空气、声环境、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的功能要求。因此, 本工程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 本变更项目在原厂区内进行,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不新增 生产用地,新增 60 亩用地均为办公生活用地。因此本项目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允许 范围内;项目供水由园区供水管网供给,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资源利用上线的要 求。项目所需天然气由园区天然气管网供给,在允许范围内,满足资源利用上线 的要求。 负面清单符合性分析 根据江西赣州章贡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园区规划 总体要求为:重点发展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装备制造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两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服务辐射范围广、与其他产业 共生耦合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节能环保产业等。 禁止入驻项目包括: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项目、污染物量大、污 染控制难度大和环保投资高的项目。 限制入驻项目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 正)中限制类项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 年修订)中限制外商投资 产业目录中限制引入的项目、与园区主导产业密切相关或园区产业链条上不可或 缺的污染型项目。 对照江西省发改委“赣发改规划2017448 号”江西省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 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和“赣发改规划2018112 号”江西省第二批重点生 13 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且不属于准入负面清 单。 综合以上分析,本变更项目属于园区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不在环境准 入负面清单内。 (3)与园区规划相符性 2008 年,由江西省赣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立项,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 镇境内,利用当地钨、稀土资源优势,规划“江西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即水西产业园。赣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着力改变生产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提 升产品结构,以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进行建设,依托赣州地区的丰富资源,拓展 新型电子材料和有色金属、稀有色金属、稀土以及磁性材料的深加工,将基地建 成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赣州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 地(以下简称新型电子材料基地或基地)。2011 年,基地发展规划经江西省发改 委以“赣发改高技字20111140 号”文批复认定,具体批复内容详见附件 7。2018 年 1 月 22 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字20188 号”文同意将江西赣 州章贡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园区发展目标 由于赣州拥有丰富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稀有色金属、稀土及其化合物,发 展战略性新产业具有无比优势,力争通过 5 年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基地 甚至是赣州市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 350420 亿元,进驻企业 5560 家,就业人数 1100015000 人,新型电子材料 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居省内领先地位,成为江西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园区发展重点领域 a.新型电子材料领域 依托赣州拥有稀有色金属、稀土及其化合物砷化镓、氮化镓、磷化铟、磁性 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深度开发,延长其产业 链。生产高档的钨丝,钴、钼、镓、铟,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 b.PCB 印制线路板产业 重点发展环保型高密度多层互联印制线路板(HDI)、多层柔性线路板 (FPC)、刚-挠结合板、铝基线路板(ACB)和 IC 载板,高端任意层互联 14 (ELIC)印制线路板。本项目为 HDI 和 FPC 生产,符合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产业要求。 积极配套发展 PCB 电子印制线路板上游产业链的高性能 PCB 基板专用高分子 材料、PCB 电镀化工原料、PCB 线路板表面处理专用化学品、IC 载板 BT 树脂材料、 超薄电解铜箔;硬质、特种、BT 树脂 PCB 基板,柔性 PCB 树脂薄膜等。 c.手机产业 重点发展环保型高密度多层互联印制线路板(HDI)和任意层互联(ELIC)下 游产业链的手机产业,其中应重点引进 3G、4G 手机及智能手机。 d.电子板卡产业 重点发展 PCB 电子印制线路板下游产业链的电子板卡,其中重点引进计算机、 网络通信、消费电子三大应用领域的电子板卡企业的进驻,完善 PCB 印制线路板 从上游、中游一直至下游整条产业链。 e.LCD 与 LED 产业 重点发展 LCD 与 LED 显示及多媒体家电视听产品。重点发展 LED 产业链的中 下游高亮度大功率 LED 芯片封装以及绿色照明系统产业,如汽车车灯、室内装饰 灯、景观照明、通用照明等。 本项目主要从事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的生产,产品方案包括 HDI 板以及 FPC 板,属于该园区重点发展领域-PCB 印刷线路板产业。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要求。 (4)环境敏感情况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需 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目标。 现状监测表明,评价区域地表水、大气、地下水、土壤、声环境质量较好, 均能达到功能区要求,从环境现状来看,项目所在地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厂址 与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相容。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体、地下水、 土壤、环境空气和声环境的功能要求。 本项目废水总排放口位于项目北侧金北路上,沿该路向东流至与金华路交 叉口后沿金发路流入污水处理厂,流经路线约 1.1km,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流 经 0.4km 排入赣江,因此项目废水经 1.5km 总流经路线后进入赣江。项目废水排 15 入赣江排放口下游最近取水口为万安县水厂取水口,距离约 76.5km。 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用地规划、产业定位的相关要求,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 项目的选址是可行的。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变更前项目概况: 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位于江 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内(地理坐标东经 1145605、北纬 255602)。 现有项目于 2011 年 9 月 29 日取得江西省环保厅“关于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 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赣环评字 2011390 号,见附件 10)。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赣州强达电路科技有限公 司年产 100 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线路板项目至今未开工建设。 由于现有项目批复后,一直未开工建设,因此不存在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 境问题。 因项目实施主体发生变更,且项目产品方案、原辅材料等均发生变化,且原 批复项目后尚未进行基础建设,因此本次评价不再进行“以新带老”等相关情况 分析。 16 1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自然然环环境境简简况况(地地形形、地地貌貌、地地质质、气气候候、气气象象、水水文文、植植被被、生生物物多多样样性性等等 ):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设区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的南部。赣州东接福建三 明和龙岩,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河源和韶关,西靠湖南郴州,北连江西吉安、抚州, 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偏西北部,北纬 254016255856、 东经 1144644115340间。东、南、北与赣县接壤,西与南康区、赣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相邻,总面积 375.52km2。 项目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北部,规划面积 10.8km2。基地离中心城区约 10km,东、北面临赣江,西临 105 国道,成厦高速穿境 而过,至火车站、机场道路通畅,区位优势突出。 本项目厂址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45554, 北纬 255610,详见附图一。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赣州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 丘陵、山地为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83%。土壤多偏酸性,丘陵地以紫色粘土为主, 沿江平原多由粘土、粉沙和沙砾组成的冲积土。 本地区属于新生代以来间歇性、缓慢上升的丘陵区,高差一般为 2050m。由于地 壳抬升,河流下切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地表上广泛地覆盖着第四纪河流相 洪积、冲积物,土壤为红色淋余土,基岩岩性以沉积物第三纪红色砂岩为主。 3、水文水系、水文水系 赣州市内主要水体为赣江,分为章、贡二水,汇水面积 34844km2。贡水(贡江) 为赣江河源,汇水面积 27074km2,流经 12 个县(市),占上游面积的 77.7%,占赣江 总面积的 33.4%。贡水以瑞金市的绵江为河源,至赣州市全长 277km。在会昌县城以上 称绵江,县城以下称贡水。主要支流有湘水、廉江、梅江、琴江、平江和桃江。桃江 是贡水最大的支流,汇水面积 7913km2,占贡水 29.2%,主河长 307km,河源至赣州市 河长 328km,为赣江水系最长水道。梅江为贡水第二大支流,汇水面积 7099km2,占 18 贡水 26.2%,主河长 220km。章水(章江)古称豫章水,汇水面积 7770km2,占赣江上 游面积的 22.3%,占赣江总面积的 9.6%。章水发源于大余县境聂都水,自河源至赣州 市河长 230km。上犹江是章水最大支流,汇水面积 4650km2,占章水面积 59.8%,发源 于湖南汝城县境,至湖头墟汇入章水,主河长 178km。赣江在园区纳污段主要水文参 数见表 2.1。 表表 2.1 赣江纳污段主要水文参数一览表赣江纳污段主要水文参数一览表 水文期代表性流量平均河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水力坡降 枯水期95.8m3/s190m2.1m0.24m/s 0.4 4、气象特征、气象特征 (1)常规气象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具有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区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 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冷暖变化显著,降水概率 大。年平均气温 19.3,一月平均气温 7.9,七月平均气温 29.5,极端最低气温- 6.0,极端最高气温 41.2,年平均无霜期 287 天。年日照时间 1888.5 小时,日照百 分率为 42%。年平均降雨量 1494.8mm,年平均相对湿度 76%,日最大降雨量 200.8mm。年平均气压 999.2hPa。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频率 9.8%,其次为西 北偏北风,频率 9.5%。年平均风速 1.6m/s。 (2)地面风场特征和污染系数 根据赣州市气象台近 20 年地面风向、风速、总云、低云观测资料对项目所在地气 象特征进行分析。 1)风向 根据赣州各县市区的县(市)志和部分乡镇镇志记载,赣州各县市区春季为 35 月,夏季为 69 月,秋季为 1011 月,冬季为 122 月。分别统计项目所在地章贡 区全年及各季的风向频率见表 4,并绘制成风向玫瑰图 2。 由表 2.2 和图 2-2 可知,赣州市章贡区全年主导风向为 N 风,其出现频率为 12.81%;次主导风向为 ENE 和 NNW 风,其出现频率分别为 11.58%和 11.23%;W 风出 现频率最小,为 1.99%;全年静风出现频率为 5.88%。 表表 2.2 赣州市章贡区近赣州市章贡区近 20 年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统计结果年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统计结果 风向NNNENEENEEESESESSSSSSWWWWNW NW NNW 静风 19 季度W 春季 9.24 6.52 6.25 8.97 6.52 5.98 3.8 3.53 3.89.78 9.514.89 1.632.994.03 10.33 7.31 夏季 10.45 2.87 4.71 1 .96 8.26.76 3.69 3.48 4.51 6.97 13.73 2.46 1.022.664.109.43 7.61 秋季 19.26 4.51 9.43 12.7 11.48 9.02 3.28 2.87 .10 0 2 1. 4 1.23 1.641.236.56 10.25 3.69 冬季 15.28 7.50 9.44 8.89 9.44 4.17 1.67 1.11 3.06 1.672.52.78 3.894.727.515.28 2.80 全年 1 .81 5.21 7.05 11.58 8.636.3 3.15 2.81 3.95.34 7.882.95 1.993.015.89 11.23 5.88 20 全年,静风5.88% N NE E SE S SW W NW 春季,静风7.31% N NE E SE S SW W NW 夏季,静风7.61% N NE E SE S SW W NW 秋季,静风3.69% N NE E SE S SW W NW 冬季,静风2.80% N NE E SE S SW W NW 图例(%) N E S W 5.0 10.0 15.0 图图 2-2 赣州市章贡区近赣州市章贡区近 20 年风向玫瑰图年风向玫瑰图 2)风速 拟建项目所在地近 20 年平均风速为 1.56m/s,全年逐月及全年平均风速情况见表 2.3 和图 2-3。 表表 2.3 赣州市章贡区近赣州市章贡区近 20 年逐月及全年平均风速年逐月及全年平均风速 单位:单位:m/s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平均 风速 1.5 2 1.5 4 1.5 1 1.51.4 6 1.4 1 2.1 4 1.6 8 1.4 6 1.5 7 1.4 1 1.4 4 1.56 21 0 0.5 1 1.5 2 2.5 123456789101112 月份 风速(m/s) 平均风速 图图 2-3 赣州市章贡区近赣州市章贡区近 20 年月平均风速曲线图年月平均风速曲线图 5、地质概况、地质概况 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人工填土层、植物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 上更新统冲积层及白垩系基岩。填土层为素填土,植物层为耕土,冲积层包括两层粉 质粘土、粘土、粉砂和卵石,基岩为泥质粉砂岩,本次勘察揭露到其中风化带。 现按从上而下的顺序,将各岩土层的特征分别描述如下: (1)填土层(Q4ml) 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稍湿饱和,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和卵石组成,为新 近回填,欠固结。该层平均厚为 5.4m。 (2)植物层(Q4pd) 耕土:灰色、灰黑色,软可塑,主要为粘性土,夹少量的植物根系及少量的腐 植质,局部分布。该层平均厚为 0.62m。 (3)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 粉质粘土:灰黄色、灰黑色,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 中等,该层平均厚为 3.6m。 粉质粘土:浅黄色、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 中等,该层平均厚为 4.3m。 (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 粘土:褐红色、褐黄色,硬塑,网纹状结构,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该层平均厚为 3.6m。 粉砂:褐黄色,饱和,稍密,粘粒含量较高,该层平均厚为 2.7m。 22 卵石:褐黄色,饱和,中密,卵石圆状,粒径一般 310cm,岩性成份为石英砂 岩、变质砂岩,粘粒充填,级配良好,该层平均厚为 1.4m。 (5)白垩系基岩(K)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岩芯呈土状柱,结构已完全被破坏,但仍可辨认其 结构,水泡易软化崩解,该层平均厚为 2.2m。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含泥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裂隙面 被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呈黑色,岩芯碎块状,手掰易断,岩体内无洞穴或软弱岩层, 极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在场地分布较普遍,大部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 10.40m。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石较 完整,多呈短柱状,少量的长柱状,岩质较软,锤敲易碎,水泡易软化崩解,岩石质 量等级为 I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