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概述41总则121.1编制依据121.2评价原则151.3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151.4评价执行标准161.5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231.6评价内容、评价重点和评价时段271.7环境保护目标271.8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312工程概况322.1项目基本情况322.2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22.3项目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342.4公用工程352.5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372.6总平面布置373工程分析383.1主要生产设备383.2主要原辅材料393.3工艺说明433.4全厂平衡443.5污染源强分析483.6非正常工况分析643.7总量控制65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6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66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74.3项目所在工业园近况及区域污染源排放排放情况调查88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905.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905.2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925.3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925.4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926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936.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93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466.3声环境影响分析147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506.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影响分析1516.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567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837.1废气治理措施分析1837.2废水治理措施分析1887.3地下水污染防护措施分析1897.4噪声治理措施分析1927.5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分析1937.6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96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988.1经济效益分析1988.2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988.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988.4小结2009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019.1环境管理2019.2施工期环境管理2029.3运营期环境管理2029.4环境监控2039.5排污口管理2059.6信息公开2069.7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20710结论与建议21010.1项目概况21010.2环境质量现状21010.3环境影响分析21110.4污染防治措施21210.5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21310.6总结论21410.7建议215概述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32.2万吨的规模。如果不能进行妥当的回收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与电动汽车创造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背道而驰。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尽管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一直是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热点,但是电池成本仍然高居不下。锂离子动力电池价格高昂固然与电池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电池材料价格高有关,但是将电动汽车上退役下来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经筛选重组,重新梯次利用到其他对电池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这将大大降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实际利用价格。更有利于废弃物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上饶市环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拟在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总投资58400万元,建设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二、建设项目特点项目为新建项目,行业类别为C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适用的评价范围类别规定,项目属于“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池、废汽车、废电机、废五金、废船等再生利用”中的废电池再生利用项目,项目评价范围类别为冶金机电。根据建设项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有退役锂动力电池包梯次利用和拆分线(包括整包梯次利用、模组梯次利用、模组拆解及余电放电等工序)、单体电芯拆分线(包括切割分离、热解、破碎、浮选等工序)和三元正极粉综合回收利用线(包括还原焙烧、细磨水浸出、洗渣及转型等工序)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和环保设施。项目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废气采用了行业成熟可靠的工艺进行处理后可达标排放,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标后经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排放,各类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本项目位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以及食品、医药等对环境要求高的企业;项目废气、废水等经处理均能够做到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三、工作过程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属于“三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86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池、废汽车、废机电、废五金、废塑料(除分拣清洗工艺的)、废油、废船、废轮胎等加工、再生利用中的内容”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018年12月,上饶市环锂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国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成立了项目环评课题组,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项目有关资料。通过对工程以及相关资料的研究、整理、统计分析,就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投产运营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价,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9年3月,课题组完成了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的编制工作,现呈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审批。四、分析判定相关情况评价从政策法规、规划相符性分析和选址合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判定。(1)政策法规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相符性分析:项目以退役的动力电池为原料进行梯次利用或拆解回收利用,并以报废的三元正极粉为原料,回收有价资源。实现工业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第28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上饶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8年11月,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并下发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项目统一代码:2018-361121-42-03-029142。与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相符性分析:国务院同意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中“一、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中指出,“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本项目属对废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符合范围中的“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旧资源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符合相关鼓励政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符性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第三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指出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发展”,本项目集中处理废旧锂电池及极片粉,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鼓励产业。与国发201147号相符性分析: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在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提出:“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中提出:加强废旧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废旧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废旧合成材料等回收利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增值利用。本项目以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回收其中的有价物质,实现了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工业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因此,符合国发201147号有关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相符性分析与赣环督字2007189号相符性分析:江西省环保局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7189号)文规定:在江河源头水保护区、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干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直接排放废水的化工中间体、农药、电镀、制革、印染、造纸、焦化、染料等水污染严重或环境风险大的建设项目,本项目属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上饶县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下风向5公里范围内无城镇居民聚集区,距离信江最近直线距离为1.90km。因此本项目不是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7189号)文规定要求禁止建设的项目。与赣府厅发200858号文相符性分析:2008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赣府厅发200858号文转发了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干流两侧,以河岸为界线,向陆地延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五河支流(内流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以上)以河岸为界线,向陆地延伸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建设项目;城镇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大河二级保护区边界上溯5公里,中河二级保护区边界上溯10公里,小河二级保护区边界上溯15公里),禁止新建或改扩建各类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在城镇居民聚集区域、规划区,主导风上风向,以城镇中心为界线,向外延伸5公里内,禁止新建化工、农药(原药生产)、钢铁、焦化、水泥(熟料)、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型项目”。 上饶县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下风向最近城镇居民聚集区为相距约9.7km的鹅湖镇,本项目与信江最近直线距离约1.90km,与下游城镇饮用水源取水口(铅山县自来水厂河口镇取水口)距离约30公里。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与赣府厅发200858号文相符。(2)规划相符性分析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茶亭工业园规划总用地面积937.33公顷,其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国家级第三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项目,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主要安排二、三类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载体,工业发展平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园。成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有色金属加工、电力能源为主导,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多种产业为补充的综合产业园。本项目位于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因此,本项目符合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相符性分析根据上饶市环境保护局饶环督字2011297号文件“关于对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2011.10),上饶县茶亭产业园规划总用地约937.33亩,园区性质:规划区内主要安排二、三类工业;功能定位:以有色金属加工、电力能源为主导,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多种产业为补充的综合产业园区。本项目位于茶亭产业园,与茶亭产业园的产业定位不冲突,因此本项目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相符。(3)行业技术规范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与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2016年,第82号)对照分析见表1。表1 本项目与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照分析表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2016年,第82号)相关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废锂离子电池运输前应采取预放电、独立包装等措施,防止因撞击或短路发生爆炸等引起的环境风险本项目外购的废锂电池均为放电后的电池,因此在运往厂内的过程中无爆炸等环境风险符合废电池应分类贮存,禁止露天堆放。破损的废电池应单独贮存本项目废电池均为锂电池,贮存于室内仓库,破损的电池分选出来后单独暂存于仓库内符合废锂离子电池贮存前应进行安全性检测,避光贮存,应控制贮存场所的环境温度,避免因高温自燃等引起的环境风险室内存贮有遮光措施、贮存仓库面积较大、散热良好符合禁止人工、露天拆解和破碎废电池本项目无人工拆解和露天拆解符合项目与废旧电池破碎分选回收技术规范(YS/T1174-2017)分析对照见表2。表2 项目与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相关要求项目实际情况相符性回收利用企业应采用自动化进料系统和封闭式破碎分选系统自动化进料、封闭式破碎符合破碎分选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作业现场严禁烟火符合作业场地地面应硬化场地已做硬化处理符合破碎设备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具有资质的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安全、节能环保设备够自有资质生产企业,安全、环保节能符合破碎设备设施应安装除尘装置,如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装置项目破碎装置拟安装袋式除尘装置符合废旧电池宜采用干法进行破碎、破碎前应进行放电、热解处理项目采用干法进行破碎、破碎前,电池经过盐水放电,放电后进行切割+回转窑焙烧热处理电池符合应采用粗破、细破方式进行逐级破碎,破碎粒度应不大于2cm项目采用两级破碎,最终破碎粒度小于2cm符合(4)“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茶亭产业园内,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不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地下水环境目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声环境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风险筛选值,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本项目对废气治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置。采取环评提出的相关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突破区域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本项目用水来自工业园供水管网,用电来自市政供电。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和利用、污染防治等多方面的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的控制污染。项目的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限。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上饶市生态环境局饶环督字2011297号文件“关于对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2011.10),上饶县茶亭产业园规划总用地约937.33公顷(约9.37平方公里),园区性质:规划区内主要安排二、三类工业;功能定位:以有色金属加工、电力能源为主导,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多种产业为补充的综合产业园区。本项目位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园区产业定位不冲突,因此,本项目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符合园区规划。(5)选址合理性分析环境容量可行性分析现状监测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的限值;地表水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声环境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说明项目所在地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厂址与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相容。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确定的污染物源强和环保措施情况,本项目有组织大气污染物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排放浓度限值、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2新建企业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限值,无组织大气污染物可满足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5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江西上饶茶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信江,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噪声排放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项目一般工业固废满足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处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通过大气环境、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表明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地表水标准、大气环境、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现有规划功能要求。项目用地合理性及周边企业相容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上饶经济开发区C区(茶亭工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所在地块为规划的工业用地,项目属于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项目,项目类型符合用地性质;项目周边600m范围内无食品、医药企业,周边企业有西北侧的上饶县远翔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科翔实业有限公司、上饶市裕鑫铜业有限公司,北侧的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东侧的上饶市融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均从事有色金属深加工,因此,项目与周边企业相容性较好。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用地规划,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建成运营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可行。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大气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2)废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3)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保措施;(4)环境风险影响、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六、报告书主要结论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以退役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三元正极粉为原料,并配以硫酸等辅料通过退役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单体电芯拆解和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等生产线生产磷酸铁锂正极粉、锂电池负极粉、硫酸锂和镍、钴、锰氧化物,实现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再生利用。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和园区规划要求。项目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靠、经济可行,经处理后污染物可全部达标排放。经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的影响不会改变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的质量,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项目公众支持程度高。因此,从满足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分析,项目建设总体可行。七、致谢评价工作得到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上饶市生态环境局、上饶县环境保护局和项目建设单位等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1 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评价委托书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书,2018.12.25,见附件1。1.1.2 国家法律条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施行2015.0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施行2018.12.29;(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施行2018.12.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施行2018.01.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施行2016.01.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施行2016.11.07;(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施行2009.0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施行2012.07.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施行2016.07.02。1.1.3 国务院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施行2005.12.3;(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施行2006.03.12;(3)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发201337号)施行2011.12.01;(4)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施行2013.09.10; (5)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办发201431号)施行2014.06.07;(6)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施行2015.04.02;(7)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施行2016.05.28;(8)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682号)施行2017.10.1。1.1.4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施行2011.02.16;(2)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施行2012.07.03;(3)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施行2012.08.08;(4)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施行2014.12.30; (5)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部令第34号),2015.06.05;(6)生态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令第44号),2017.09.01及其修改单。(7)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3部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部令第39号)施行2016.08.01;(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21号令)施行2013.05.01;(9)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年第43号)施行2017.10.01。(11)生态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涉及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环土壤201822号)施行2018.04.16;(12)国务院办公厅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201681号文)施行2016.11.21;(13)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和的公告(公告2016年第82号),施行2016.12.2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2016年第2号)施行2016.01.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公告20166号)施行2016.02.04。1.1.5 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法规、政策及规范性文件(1)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7189号)施行2007.08.02;(2)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858号)施行2008.10.06;(3)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施行2009.01.01;(4)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施行2010.09.17;(5)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修订)施行2010.09.17;(6)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施行2017.03.01。1.1.6 技术导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7)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9)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24-2013);(1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199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3)环境保护部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1.1.7 项目相关资料(1)关于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意见(饶环评函字20197号);(2)项目备案的通知(项目统一代码:2018-361121-42-03-029142);(3)项目常规因子总量确认书;(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5)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C区(茶亭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上饶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6)上饶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C区(茶亭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饶环督字2011297号);(7)其它有关资料。1.2 评价原则(1)依法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执行国家、江西省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1.3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1.3.1 环境因素影响识别本项目施工期主要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打桩、建构筑物施工、安装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运输、建筑物料堆存等;运营期主要活动包括:主体工程(包括退役锂动力电池包梯次利用和拆分线、单体电芯拆分线和三元正极粉综合回收利用线)和公辅工程(储运系统、污水处理站等)运行过程中“三废、一噪”排放等。评价结合项目各评价时段主要活动、区域环境特征,对本项目涉及的环境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1.3-1。表1.3-1 环境影响识别表评价时段建设生产活动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领域(环境受体)自然环境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其它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河流水系水文地质土壤类型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植物物种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水生生物生活环境供水用水人车出行文物保护施工期场地清理-1-1基础工程-1-2建筑施工-1-2安装施工-1-1运输-1-1物料堆存-1运行期废气排放-2-1废水排放-1-1固废排放-1-2-2噪声排放-2-1注: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微影响;“+”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1.3.2 评价因子筛选通过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本项目建设期及营运期的主要评价因子见表1.3-2。表1.3-2 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TSP、PM10、PM2.5、SO2、NO2、CO、O3、NH3、锰及其化合物、硫酸雾、磷酸雾(五氧化二磷)、氟化物、TVOCPM10、NO2、NH3、氟化物、硫酸雾、锰及其化合物、TVOC地表水环境pH、CODCr、BOD5、NH3-N、TP、石油类、氟化物CODCr、BOD5、NH3-N、SS地下水环境K+、Na+、Ca2+、Mg2+、HCO3-、Cl-、SO42-、pH、氨氮、总硬度、硝酸盐、铜、铅、锌、铁、锰、镉、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CODCr、NH3-N土壤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蒽、萘/声环境连续等效A声级连续等效A声级1.4 评价执行标准本次评价采用上饶市生态环境局出具关于上饶市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梯次利用32000吨退役锂动力电池及年处理12000吨锂电废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意见(饶环评函字20197号)。1.4.1 环境质量标准(1)项目所在区域为空气环境为二类功能区,SO2、PM10、PM2.5、NO2、CO、O3、TSP、氟化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H3、硫酸雾、磷酸雾(五氧化二磷)、锰及其化合物、TVOC的环境空气质量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的限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5)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二类用地的风险筛选值,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 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4-11.4-5。表1.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因子1小时平均值日平均值年平均值标准来源1SO2(g/m3)50015060GB3095-20122NO2(g/m3)20080403PM10(g/m3)-150704PM2.5(g/m3)-75355TSP(g/m3)-3002006CO(g/m3)100004000-7O3(g/m3)200160-8NH3(g/m3)200-HJ2.2-20189硫酸(g/m3)300-10五氧化二磷(g/m3)15050-11锰及其化合物(g/m3)-10-12TVOC(g/m3)-600-表1.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序号因子标准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级(类)别1pH值69无量纲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类)2CODcr20mg/L3BOD544氨氮1.05TP0.26氟化物1.07石油类0.05表1.4-3 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因子标准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级(类)别1pH6.58.5无量纲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2总硬度450mg/L3SO42-2504高锰酸盐指数3.05溶解性总固体10006挥发酚0.0027硝酸盐208氨氮0.59铁0.310铜1.011砷0.0112镉0.00513铅0.0114铬(六价)0.0515锰0.116锌1.017镍0.0218汞0.00119钴0.0520铍0.00221锑0.005 表1.4-4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一览表序号评价因子标准限值单位标准名称及级(类)别1Leq(A)(昼间)6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2Leq(A)(夜间)55 表1.4-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一览表序号评价因子标准限值(mg/kg)标准名称1砷60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风险筛选值2镉653铬(六价)5.74铜180005铅8006汞387镍9008四氯化碳2.89氯仿0.910氯甲烷37111,1-二氯乙烷9121,2-二氯乙烷5131,1-二氯乙烯6614顺-1,2-二氯乙烯59615反-1,2-二氯乙烯5416二氯甲烷616171,2-二氯丙烷5181,1,1,2-四氯乙烷10191,1,2,2-四氯乙烷6.820四氯乙烯53211,1,1-三氯乙烷840221,1,2-三氯乙烷2.823三氯乙烯2.8241,2,3-三氯丙烷0.525氯乙烯0.4326苯427氯苯270281,2-二氯苯560291,4-二氯苯2030乙苯2831苯乙烯129032甲苯120033间二甲苯+对二甲苯57034邻二甲苯64035硝基苯7636苯胺260372-氯酚225638苯并a蒽1539苯并a芘1.540苯并b荧蒽1541苯并k荧苯并a, h蒽1.544茚并1,2,3-cd芘1545萘7046pH5.55.56.56.57.57.5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47镉0.30.40.60.848汞0.50.50.61.049砷3030252050铅8010014024051铬25025030035052铜15015020020053镍607010019054锌200200250300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单体电芯拆分线切割过程产生的切割废气、回转窑热解过程产生的热解废气、分筛过程产生的筛分粉尘、破碎工序产生的破碎粉尘、多级筛分过程产生的筛分粉尘、浮选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和回转窑烘干废气;三元正极粉综合回收利用线还原炉装料粉尘、卸料粉尘、硫酸雾和无组织逸散的氨。单体电芯拆分线产生的切割废气、回转窑热解废气和烘干废气经处理后,通过1根35m高的排气筒(1#)排放,根据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它废电池干法利用企业的废气排放应参照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标准”,切割废气和回转窑热解废气中颗粒物、SO2、HF和NOx参照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排放浓度限值,VOCs参照执行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2新建企业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限值,回转窑烘干废气中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单体电芯拆分线产生的筛分粉尘、破碎粉尘经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2#)排放,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三元正极粉综合回收利用线料仓装料和还原炉卸料粉尘经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3#)排放,排放废气中镍及其化合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钴及其化合物和锰及其化合物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三元正极粉综合利用线产生的硫酸雾经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4#)排放,排放废气中硫酸雾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无组织排放的VOCs参照执行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5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颗粒物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镍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硫酸雾和NH3执行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5中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2)废水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循环冷却水系统污水和生活污水。项目循环冷却水系统污水经絮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江西上饶茶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尾水最终排入信江,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B标准。(3)噪声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固废项目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处理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4-61.4-10。 表1.4-6 大气污染物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