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 项目名称: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 建设单位:衡阳西渡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新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0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8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简况21四、评价适用标准27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9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3七、环境影响分析34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6九、结论与建议47 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附件: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项目检测报告 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环保目标及监测布点图附图4:项目附近现状图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建设单位衡阳西渡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运文联系人万承华通讯地址衡阳县西渡镇滨江路6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421200建设地点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三联社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号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E4822)建筑面积(m2)/绿化率(%)/总投资(万元)6847.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0%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2015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黑臭水体整治明确了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及城市黑臭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湖泊生态环境稳中趋好”。2017年湖南省住建厅、省环保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通知(湘建城函【2017】4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各部委有关文件精神,衡阳西渡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拟实施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主要治理范围为清水垄水库,面积约为10.8公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10.1),按照国家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实施)中“四十六、水利”第145项“河湖整治”中“其他”。本项目需编制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衡阳西渡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委托广西新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通过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调查、分析评价,在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送审稿)。2018年9月29日,衡阳县环保局邀请了专家对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函审。根据评审意见,我单位对报告表作了认真修改与完善,最终完成了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性质和建设地点项目名称:衡阳西渡高新区清水垄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建设单位:衡阳西渡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位置: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三联社区。项目投资:6847.6万元,其中治理工程费用约为511.2万元,其余为征地拆迁费用和其他费用。投产日期:2018年12月。(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清水垄水库水域治理面积为10.8公顷,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包括废弃物处理工程、垃圾拦截工程、清淤工程、生物修复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2-1所示。表1.2-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类别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主体工程废弃物处理工程对水域及周边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的同时进行无公害消毒之后再集中处理。垃圾拦截工程在水库入水口处设置截污网,拦截漂浮污染物,定时打捞、无公害处理之后、定时清运处理。清淤工程对清水垄水库南岸(靠近居民区和生猪养殖区)沿线部分进行清淤,清淤深度1-2.5m,清淤工程量2000m3。生物修复工程实施区域面积10.8公顷,平均水深3.8m。生物制剂修复水体总量为410400m3。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指水生植物拦截净化工程,水生植物布置在清水垄水库主要入水口处,总面积10000m2。附属工程附属工程在项目东南侧新建管网附属工程,新建检查井,新建涵洞连接原涵洞,新建泄洪槽,新建管网接通原排水管网。临时污泥暂存场临时占地约500m2环保工程废水沥干的废水沿驳岸内侧流入水库内,和水库的水体一并整治。固体废物岸边废弃物岸边废弃物分类收集消毒,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建筑垃圾由渣土办统一清运至指定场所。水上漂浮物水面上漂浮的生活垃圾经打捞上岸收集后与岸边生活垃圾一起消毒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污泥清淤出的淤泥摊铺在驳岸内侧经自然沥干和风干后由土工袋装袋暂存在水库大坝西北侧空地上,待后期该地块开发,用作绿化回填土。(3)清水垄水库现状及整治目标清水垄水库现状a.驳岸水库驳岸分为自然驳岸及硬质驳岸(水泥驳岸及道路护坡驳岸),驳岸总长约2314m,水库周边环山,因土质为沙土,山脚水土流失严重。因水冲积而成的浅滩,现有植物以革命草为主品种单一。图1.2-1 驳岸现状情况b.水深深度:最深水深为5m,平均水深3.8m。c.底泥深度:底泥部分主要集中在南面,以自然驳岸三周边为主,底泥平均深度为2.5m。d.水库水源: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含周边城市道路及山体径流、城市雨水管网及少量居民生活污水来水。水源以东南方向的地表径流为主要进水源。图1.2-2 水库东侧现状图1.2-3 水库东侧现状 图1.2-3 水库东侧现有涵洞现状e.水体现状水库有鱼类养殖,历史投肥投饵量大。现阶段水库蓝藻爆发频繁,局部水面覆盖着大量的革命草等植物,水中未见沉水植物。 图1.2-4 水库水体现状f.周边情况周边居民约20户,生活污水无集中处理;水库周边有大面积村民开荒的菜地,均施农家肥。图1.2-5 水库周边居民图1.2-6 水库周边菜地水库周边现约有10户生猪养殖场,均为水冲式清粪,每年出栏近千头。除了养猪,周边居民还有散养鸡、鸭、鹅等。 图1.2-7 水库周边养殖场水库周边有少量精养鱼塘,长期投肥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图1.2-7 水库周边鱼塘现状驳岸周边堆置大量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但没有进行处理,而且直接裸露,没有覆盖措施。 图1.2-8 水库周边废弃物堆置现状黑臭水体识别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号)中的城市黑臭水体分级与判定,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分级标准见表1.2-3所示。黑臭水体级别判定为:某检测点4项理化指标中,1项指标60%以上数据或不少于2项指标30%以上数据达到“重度黑臭”级别的,该检测点应认定为“重度黑臭”,否则可认定为“轻度黑臭”。连续3个以上检测点认定为“重度黑臭”的,检测点之间的区域应认定为“重度黑臭”;水体60%以上的检测点被认定为“重度黑臭”的,整个水体应认定为“重度黑臭”。湖南湘捷水质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11日对衡阳县清水垄水库水质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并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号)中的城市黑臭水体分级与判定,本项目水体为轻度黑臭。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2-3所示。表1.2-3 清水垄水库黑臭水现状情况表项目透明度(cm)溶解氧(mg/L)氧化还原电位(mV)氨氮(mg/L)污染程度标准2510*0.22.0-200508.015轻度黑臭10*0.215重度黑臭水库东侧150.8-2510轻度黑臭水库南侧9.50.18-10520重度黑臭水库西侧181.83518轻度黑臭注:*水深不足25cm时,该指标按水深的40%取值整治目标a.实现水质净化,改善水库生态环境,为衡阳县西渡经济开发区的城市规划、城市公园的建设打好环境基础;b.保护水库水生环境,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环境;c.通过后期的管理,持续的生物制剂投放,水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清水垄水库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整治范围本项目整治范围为清水垄水库水库10.8公顷范围。(4)整治工程方案截污工程a.对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开发区建设前的治理(即水库周边居民搬迁前的治理)。因为水库周边有养殖猪、鸡、鸭、鹅,主要以养猪为主,养猪户的养殖方式为传统式的水冲式,废水直接流入周边池塘或者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水库,造成水库水体污染。对于畜禽养殖污染可采用“禽-沼-林”、“禽-沼-菜”、“禽-沼-粮”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来达到控污源的目的。对于养殖废水:在拆迁前可提倡养殖户通过减少用水量的方式来减少养殖废水,养殖废水可以通过吸粪车的统一收集后,经厌氧发酵处理,作为蔬菜、花果等有机肥。对于养殖粪便:养殖户的可由养殖户自行收集后,采用定点收集、定点清运的方式,经厌氧发酵处理,作为蔬、花果等有机肥。b.对于种植业污染治理种植业污染主要是指直接施用农家肥造成的污染,在整个开发区拆迁前,可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从源头上控制种植业污染至水库水体。c.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居民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指厨、厕、洗衣、日常生活等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直接排放至水库,或随地表径流、雨水等流入水库,对水库造成污染。对于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可采取四格化粪池,该类型的化粪池具有抗压强度高、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严密性好、成本低、经久耐用等优点,而且拆装方便,可以拆装后二次使用。经四格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直接用来浇灌菜地、果园等,废渣可以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进行源头控污。内源控制a.废弃物处理工程对水域及周边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的同时进行无公害消毒之后再集中处理。b.垃圾拦載工程在水库入水口处设置截污网,拦截漂浮污染物,定时打捞、无公害处理之后、定时清运处理。c.清淤工程由于常年自然沉积,水库底部聚积了大量淤泥,特别是水库南岸沿线部分,富含可观的营养盐类,其释放形成水库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将底泥从水库中移出,可减少积累在表层底泥中的营养盐,减少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是减少内源污染的直接有效措施。在工程施工时,要密闭机械工作面,对淤泥要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对清水垄水库南岸(近居民区和生猪养殖区)沿线部分进行清淤,主要是以自然驳岸三周边的淤泥为主,根据区域的分布情况,清淤深度1-2.5m,清淤工程量约为2000m3。采用机械清淤,即用小型绞稀式挖泥船对淤泥进行清理,通过吸浆泵将泥浆经船内吸泥管、输泥管转输至自然驳岸内侧,将淤泥均匀摊铺在驳岸内侧,经过沥干和自然风干至含水率约为30%后,再用土工袋装袋暂存在水库西北侧大坝下游设置的区域,待后期该地块开发,用作绿化回填土。生物生态修复工程a.生物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区域面积为10.8公顷,平均水深3.8m,生物修复水体总量为410400m3。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整个水库区域进行生物治理,通过预培养小球藻技术、立体消毒、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使水质得到提升。具体采用的生物修复方法见表1.2-4所示。表1.2-4 采用的生物修复方法情况一览表方法名称原理设计内容实施方案立体消毒法在水体中投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颗粒布撒用于底层消毒、粉剂水溶液泼洒用于上层水体);可以快速化合水体中的氯、亚硝酸盐,达到迅速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可以快速抑制及杀灭底质和水体中的病源菌,为人为性介入无致病性的复合菌絮团提供一个良好环境。颗粒或者片剂水底消毒;粉剂水化后水体消毒。聚合氧化铝投放量约为80-120公斤/亩(水深每亩按照1.0m计算);解毒灵投放量约为每20kg培水0.6-1.0亩使用(水深每亩按照1.0m计算)微生物制剂(菌絮团一液体、粉剂)技术选育高效菌株制成为微生物复合制剂处理污染水体。其过程以酶促反应为基础,通过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持殊蛋白质作为催化剂,净化污水、分解淤泥、消除恶臭。预培养小球藻技术:藻源介入;微生物(菌絮团)一选取“生物一生态技术”;颗粒型(菌絮团)一水底有益菌植入;粉剂(薗絮团)水化后一水体有盖菌快速优势介入;复合液体菌一高活性碳源群活力介入。小球藻投放量约为1600-2000mL/亩(水深每亩按照1.0m计算);生物制剂投放量:超浓缩净水型复合菌:0.5-1.2kg/亩培水1亩使用(水深每亩按照1.0m计算),水质调控王:0.5-1.2kg/亩(水深每亩按照1.0m计算)实施目标值及程序和用量:第一周期按下图标注程序及用量实施,下一周期根据监测指标实范程序。本项目实施阶段值见表1.2-5所示。表1.2-5 项目实施阶段值一览表序号实施阶段值1以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使用生物药剂,以水流方向为基准,第个周期内、降低百分率为(水头25%、中间15%、末端10%)2生物药剂用药第二个周期内氮、磷再次降低百分率为(水头15%、中间10%、末端8%)3生物药剂用药第三个周期内氮、磷再次降低百分率为(水头12%、中间10%、末端8%)。4总氮、总磷可降低30%。b.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指水生植物拦截净化工程,水生植物布置在清水垄水库主要入水口处,总面积10000m2。本项目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水生植物技术和湖滨生态系统构建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情况具体见表1.2-6所示、水生生态系统模型见图1.2-9所示,生态修复技术设计具体见表1.2-7所示。表1.2-6 生态修复技术情况一览表序号技术名称内容1水生植物技术水生植物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环境生态功能,利用水生生物法种植水生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转移水体系统中的污染负荷,其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以分解水中污染物以供植物吸收,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澄清水质、抑制藻类的功能。人为创造一定的条件,利用适合相应水库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构建适合水体特征的水生植物群落,能有效降低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及溶解氧,为其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主要以种植芦苇,香蒲,茭白,美人蕉为主,一般为16-25丛一个平方,3-5株(芽)/丛。2湖滨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湖滨带又称湖滨水陆交错带,是湖泊河流流域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其核心范围是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水位变幅区,依据湖泊河流陆生态系统的作用特征,其范围可分别向陆向和水向辐射一定的距离。图1.2-9 水生生态系统模型图表1.2-6 生态修复技术设计情况一览表序号类型内容1功能拦截水库进水中的悬浮物,吸收进水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进入水库的营养物质,进而增强部分水体的净化能力。2设计水库主要入水口位置沿岸线栽植根系发达,吸收N、P能力强的挺水植物;主要入水口浅滩处栽植既具吸污又具景观作用的挺水植物及浮叶植物。3水生植物配置原则从生态功能考虑,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拦截进水悬浮物、吸收水体污染物。从景观效果上考虑,要尽量模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挺水、浮叶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4挺水植物种类可选择配置植物种类:芦苇、花叶芦竹、葛蒲、香蒲、鸢尾、黄落蒲、花落蒲、再力花、千屈菜等。图1.2-10 水生植物栽植意向图附属工程在项目东侧新建管网附属工程,新建检查井,新建涵洞连接原涵洞,新建泄洪槽,新建管网接通原排水管网。图1.2-11 附属工程布置图图1.2-12 检查井平面图图1.2-13 检查井上部平面图(左)、检查井顶板平面图(右)图1.2-14 泄洪槽平面图3、施工组织(1)施工方案本项目主要施工工序为:水库水面漂浮物清理岸边废弃物清理清淤生物修复生态修复。其主要施工方式如下:水库水面漂浮物清理:采用人工驾机动船对水面漂浮物进行网捞,网收集的垃圾置于船上,并集中堆置于黑臭水体堤岸上,与岸边生活垃圾一起经消毒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岸边废弃物清理:采用人工清理和汽车运输的方式,将岸边废弃物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经消毒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建筑垃圾由由渣土办统一清运至指定场所。清淤:采用机械清淤,即用小型绞稀式挖泥船对淤泥进行清理,通过吸浆泵将泥浆经船内吸泥管、输泥管转输至自然驳岸内侧,将淤泥均匀摊铺在驳岸内侧,经过沥干和自然风干至含水率约为30%后,再用土工袋装袋暂存在水库西北侧大坝下游设置的区域,待后期该地块开发,用作绿化回填土。生物修复:第一阶段治理:施用“化学法”;第二阶段治理:预培养藻源介入法;第三阶段治理:“生物一生态技术”;第四阶段治理:高活性碳源菌群活力介入法。经过上述治理措施,水体内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増加,水质好转。然后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进入长期维护期。1.3-1 生物修复工程实施程序图(2)施工总布置施工营地布置本项目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当地民工,只有少部分管理人员就近、就便在施工区附近租住当地民房,不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不会新增临时用地。施工场地布置本项目施工场地布置见表1.3-1所示。表1.3-1 项目施工场地布置情况一览表序号施工场地布置情况1干化后的淤泥暂存场地在水库西北侧大坝下游空地上,临时占地约为500m2,主要为干化后的淤泥暂存场地。2施工便道对于施工人员和车辆无法到达的区域设置施工便道,项目需修筑临时施工便道1.61km,宽4m。3土料场项目土方填筑量较少,不单独设置土料场。4弃渣场项目岸边建筑垃圾由渣土办统一清运至指定场所,淤泥在水库自然驳岸内侧沥干、风干后暂存在水库西北侧大坝下游空地上,待后期该地块开发,用作绿化回填土。不单独设置弃渣场。(3)施工材料及能源来源项目施工材料及能源来源见表1.3-2所示。表1.3-2 项目施工材料及能源来源一览表序号类型来源1供水供水采用城市自来水2供电施工区沿线电网密布,电力充足,用电方便,可满足施工用电要求3物料供应项目建设所需的钢材、木材、砂、石、水泥、块石料等各种材料均可在衡阳县内建筑市场采购供应4混凝土料混凝土料采用商品混凝土,在衡阳县当地采购(4)施工进度及人数本工程施工进度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为辅。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个月,自2018年11月2018年12月完工。高峰期施工劳动力人数约50人。(5)项目占地及拆迁安置施工现场不设集中式生活区,尽量利用临近单位的居住设施与配套设施。施工人员办公生活主要租住当地民房。淤泥处置与暂存场所布置在水库西北侧大坝下游空地,这块空地属于项目红线范围内。本项目拆迁户数约49户,拆迁面积约房屋12740m2,主要为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居民,拆迁安置为统规联建。4、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土方开挖共计1120m3,土方填筑共计1120m3,无弃方产生。水库周边废弃物垃圾、淤泥量为2000m3。其中:岸边废弃物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建筑垃圾由渣土办统一清运至指定场所;水面上漂浮的生活垃圾经打捞上岸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清淤出的淤泥摊铺在驳岸内侧经自然沥干和风干后由土工袋装袋暂存在水库大坝西北侧空地上,待后期该地块开发,用作绿化回填土。土石方平衡规划见表1.4-1。表1.4-1 项目土石方平衡一览表 单位:m3编号项目开挖量填筑量利用量外购量弃料1岸边废弃物8.8t0008.8t2清淤工程量200002000003截污和排水管道11201120000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可知,本项目清水垄水库黑臭发生时段一般在5-9月午间高温并且水体自净能力较差的时段,持续时间一般为3-5h,影响居民主要为水库周边主导风向下风向的约15户居民。根据走访调查,周边暂无居民投诉。清水垄水库北侧为山体,东、南、西侧均为已通车道路,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内源、外源和其他污染三个方面,周边无工业企业排污口。具体污染源调查见表1.6-1所示。表1.6-1 清水垄水库污染源调查汇总一览表序号污染类型主要环境问题备注1外源污染点源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因地势高差随水流、地表径流、雨水等流入水库,直接造成水体的污染;根据现场踏勘,养殖废水排口1个。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卫生间、厨房等)等只经过化粪池处理就直接排入池塘,间接造成水体的污染。(以水库西、南侧居民为主)。根据现场查勘,生活污水排放口共计约4个。水库北侧山体以北有部分散户居民,但由于山体阻隔,其生活污染源不会进入水库。养殖废水排口主要分布在东南侧。2面源污染周边农田、菜地、沟渠等面源污染在暴雨期间溢流随雨水入池塘;周边驳岸沿岸莱地直接施用家肥,水土流失直接流入池塘,氮磷富集于水中。雨水、地表径流、大气降水等直接流入池塘,造成污染。/3内源污染水库周边精养鱼塘,由于长期投肥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量的富营养化物质沉,根据项目设计方案中的测算,水库底泥平均厚度为2.5m,当水面风浪大或天气气温升高时,污泥蓄积的污染物会逐渐释放,并影响水体水质。精养鱼糖主要位于项目东南角。4其他污染水库周边垃圾,雨季被雨水冲入水库。/图1.6-1 清水垄水库污染源分布图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衡阳县位于湖南省中南部,东临衡山县,南靠衡阳市区和衡南县、祁东县,西连邵东县,北接双峰县,南北最长55公里,东西最宽74公里,总面积2558平方公里。现辖乡、镇26个,行政村893个,面积2557.52平方公里,人口111.48万,境内有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及湘西草堂等名胜。地理位置东经1120000-1124500,北纬265240-272235。东、西、北为丘陵、山地,中部和南部为盆地,气候温暖潮湿,有蒸水河及支流武水河两条主要河流。国道107线,省道315线纵贯南北东西,并与各乡镇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本项目位于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三联社区,中心经度:东经112245.94、中心纬度:北纬265842.31(谷歌地球定位),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和地质衡阳县位于衡邵盆地中部。盆地内有大面积红土,红岩岗地分布。低岗地貌区的地表组成物质为白垩纪砂页和四纪红土,土壤由河流冲积物,四纪红土发育而成,地表组成物质下部为砂层,上部为亚粘土、亚砂土,土质肥沃,宜种稻谷。地区地质构造属NE向华夏系构造。其基岩为第三纪衡阳砂岩,出露基岩部分紫红色砂岩与页岩互层。评价区域地表一段为亚粘土和腐殖土,下层为红壤、杂色粘土层。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定,衡阳县地震烈度小于6度。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丘陵地貌,丘陵山体与丘陵谷地相间分布,地势均不高,丘陵山体多呈浑圆形,覆盖层厚度较大,植被发育,丘谷较为平坦,地势较低,覆盖层相对较小,主要为水稻田或鱼塘。地质多为土质的或土石质的,少数为石质的,由于亚热带风化作用的红土化过程,导致组成丘陵的物质主要红色、深红色和残坡积的粘土、亚粘土及风化残余石块,地貌单元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区域未发现大的区域性断层通过,历史上也无破坏性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记载。3、气候气象衡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的特点。据县气象站30年(1965-1994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40.8(1971.7.26),极端最低气温-8.3(1972.2.9)。地表温度年平均20.7,7月最高,平均为36.4,1 月份最低,平均为6.4。降水自1959-2000年42年来,平均降水量1441.9mm,春夏降水量多于秋冬。全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51.9小时,年均蒸发量1468.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霜日12.2天,最多年26天,最小年4天,无霜日为299天。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出现频率为15%,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0米/秒,最大风速为25米/秒。4、水文特征衡阳县水域面积180.94km2,占总面积6.89%,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为19.6536亿立方米,地表水主要来自河川,全县长度5公里以上,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81条(不含湘江)。属湘江一级支流5条,二级支流32条,三级支流37条,四级支流5条,五级支流2条,总长度1277.6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8公里。衡阳县主要地表水体为蒸水,蒸水古名承水,又名草河,湘江一级支流,为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邵东县雁鹅圳的丛山之中,流经衡阳县、衡南县,于衡阳市石鼓嘴汇入湘江,沿途接纳岁河、柿竹水、岳沙河、演陂水、武水、青化水等二级支流。蒸水属山溪型,夏汛冬涸,易涨易落,沿岸低洼农田常因山洪受淹,蒸水有大小支流69条,其中由左岸流入的36条,由右岸流入的33条。蒸水为湘江一级支流,流域面积为3470km2,河长194km,河流坡降为0.54%,属湖南多沙河流,其上游井头多年平均侵蚀模数达600t/km2,为湖南省极大值之一。蒸水历年最大流量312m3/s,最小流量为0.782m3/s,平均流量为45.83m3/s,丰水期为每年47月,枯水期为当年12月次年2月,年平均水位59.31m,年平均水温18.5C,最高水温38.8,最低水温0C。本项目涉及1个黑臭水体为清水垄,清水垄为水库,水域面积约为10.8公顷,平均水深约为2.9m。清水垄水库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周边雨水,与周边水体无水利联系。5、生态环境衡阳县地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适合多种植物的繁衍生长,植被类型多种多样,衡阳县用材林主要有杉、檫、樟、木荷、泡桐、枫香等,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板栗、棕榈、山苍子和李、桃、柑桔等。野生动物资源,境内属森林动物区划的古北区与东洋区的交叉过渡地带。境内有各类动物200余种,其中兽类30种鸟类70余种,爬行类20种,两栖类20种,鱼类80余种。属国家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水鹿、果子狸、斑羚、黄鼠狼、牙獐、华南兔、竹鼠、豪猪、貉、鼬獾、长耳鹗、短耳鹗、猫头鹰、猴面鹰、啄木鸟、竹鸡、环颈雉、董鸡、原鸡、燕隼、平胸龟、鹰嘴鱼、虎纹蛙、大鲵等。本项目位于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三联社区,西渡高新区内线人类活动频繁,项目区内野生动物分布较少,主要动物有老鼠、青蛙、麻雀等常见动物。经调查,项目区内未见野生珍稀保护动物和濒危动物。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位于衡阳县西渡高新区三联社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属于“2类区域”,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际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状况及周围污染源对本项目建设的影响,本环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湖南海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羊胚胎精华素护肤液和10万支黄金离子护眼收紧眼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大气监测点位情况见表3.1-1所示,监测结果见表3.1-2所示。表3.1-1 项目引用的大气监测点位基本情况一览表监测点位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监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单位距离方位湖南海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S1.4kmSO2、NO2、PM102017年7月1012日连续监测3天湖南省亿美有害物质检测中心表3.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结果一览表监测点监测项目日平均浓度(mg/Nm3)标准值(mg/m3)评价结果浓度范围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日均值G1:湖南海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SO27.100.0570.070/00.0670.15达标7.110.0590.070/00.065达标7.120.0520.059/00.056达标NO27.100.0190.026/00.0230.08达标7.110.0240.030/00.027达标7.120.0210.025/00.023达标PM107.10/00.0700.15达标7.11/00.061达标7.12/00.069达标根据表3.1-2可知,评价区域空气环境指标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清水垄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清水垄水库水质现状引用湖南湘捷水质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11日对衡阳县清水垄水库水质进行检测的检测数据。具体检测结果见表3.2-1所示。表3.2-1 清水垄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结果单位:透明度:cm、氧化还原电位:mV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结果水库东侧透明度15/溶解氧0.80.841005超标氧化还原电位-25/氨氮1091001.0超标高锰酸盐指数7.20.21006超标化学需氧量250.2510020超标总磷(以P计)0.437.61000.05超标总氮3.682.681001.0超标水库南侧透明度9.5/溶解氧0.180.9641005超标氧化还原电位-105/氨氮20191001.0超标高锰酸盐指数6.80.131006超标化学需氧量22510.2510020超标总磷(以P计)4.05801000.05超标总氮76.575.51001.0超标水库西侧透明度18/溶解氧1.80.641005超标氧化还原电位35/氨氮18171001.0超标高锰酸盐指数6.50.081006超标化学需氧量310.5510020超标总磷(以P计)0.3051000.05超标总氮2.031.031001.0超标表3.2-2 清水垄水库黑臭水现状情况表项目透明度(cm)溶解氧(mg/L)氧化还原电位(mV)氨氮(mg/L)污染程度标准2510*0.22.0-200508.015轻度黑臭10*0.215重度黑臭水库东侧150.8-2510轻度黑臭水库南侧9.50.18-10520重度黑臭水库西侧181.83518轻度黑臭注:*水深不足25cm时,该指标按水深的40%取值根据现场踏勘并结合检测数据可知,清水垄水库水质呈绿色,表面漂浮的废弃物较少,东、西侧透明度比南侧要好。由表3.2-1可知,清水垄水库各监测断面各检测因子均不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号)中的城市黑臭水体分级与判定,本项目水体为轻度黑臭。待治理完成后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2)项目所在区域蒸水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地表水体主要为蒸水,本环评蒸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湖南海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羊胚胎精华素护肤液和10万支黄金离子护眼收紧眼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蒸水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监测点位情况见表3.2-3所示,监测结果见表3.2-4所示。表3.2-3 项目引用的水环境监测点位基本情况一览表监测点位与本项目位置关系监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单位执行标准W1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100mS,5.5kmpH、CODCr、SS、BOD5、氨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2017年7月1012日,连续监测3天,监测频次为每天1次湖南省亿美有害物质检测中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W2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S,5.9km表3.2-4 蒸水水质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L(除pH)外)监测断面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GB3838-2002IV类标准评价结果W1: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100mpH7.707.72-69达标CODcr13.713.80030达标SS2325-BOD51.1006达标氨氮0.4360.440001.5达标石油类0.02000.5达标粪大肠菌群340043000020000达标W2:衡阳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500mpH7.337.37-69达标CODcr14.314.70030达标SS3841-BOD51.3006达标氨氮0.4280.502001.5达标石油类0.03000.5达标粪大肠菌群335045000020000达标根据监测结果,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蒸水水环境质量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委托湖南精科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对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其结果如下表3.3-1所示。(1)监测因子等效声级LeqAdB(A)。(2)监测时间和频率2018年8月7日8月8日,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一次。(3)声环境监测结果声环境监测结果见下表3.3-1所示。表3.3-1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标准值(GB3096-2008)2018.8.72018.8.8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项目东面外1m处53.243.352.641.96050N2项目西面外1m处51.442.752.740.56050N3项目南面外1m处51.941.652.440.76050N4项目北面外1m处53.441.952.740.86050由上表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东、南、西、北侧厂界噪声监测值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4、底泥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委托湖南精科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对项目区域内的底泥进行了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本项目共设置2个底泥监测点,分别为T1清水垄大坝处、T2清水垄尾端处。(2)监测因子pH、铅、镉、铬、镍、砷、汞(3)监测时间和频率2018年8月7日,采样监测一次。(4)监测结果底泥监测结果见下表3.4-1所示。表3.4-1 底泥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采样点位检测结果(mg/kg,pH值:无量纲)pH值汞铬镍铅砷镉T1清水垄水库大坝处7.340.084482127.68.510.79T2清水垄水库尾端处8.270.092564017.17.021.10(GB36600-2018)表1标准值/8/1504002020超标率(%)/0/0000超标倍数/0/0000是否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上表监测数据可知,本项目底泥各检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标准值。5、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域属于衡阳县西渡高新区,植被类型较少,主要有行道树、灌木丛和竹子等。据调查,区域内未发现其他珍稀濒危需特殊保护的物种。项目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人类活动频繁。本项目水库水域内主要有少量鲤、青、草鱼等经济鱼类,无珍稀保护鱼种。据调查和向当地居民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未发现文物、古迹、历史人文景观,也无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植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1所示。表3.5-1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保护目标相对方位及距离功能及规模保护级别水环境蒸水(英陂拦河坝至湘江入河口段)S,3km中河,工业用水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本项目清水垄水库/水域面积65公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周边山塘S,225m/空气环境三联社区居民点1S,15-150m约31户,124人(属于项目征地拆迁范围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三联社区居民点2W,40-105m约16户,64人(属于项目征地拆迁范围内)三联社区居民点3NW,30-60m约2户,8人(属于项目征地拆迁范围内)三联社区居民点4N,145-875m约90户,360人三联社区居民点5NW,300-750m约120户,480人三联社区居民点6S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