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难点: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pXeAgc(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三、词句段运用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盖弥彰)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是心非)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三、日积月累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气”和“乞”,“霄”和“宵”)2、了解作者xuewancom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四、小结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五、布置作业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2.朗读并背诵乞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三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 添油加醋 续编故事 乞巧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教学反思1、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草房子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秃鹤的父亲给秃鹤擦 A 让秃鹤长出头发。 A.姜 B.茶叶 C.醋 D.土豆2、桑桑是 A 的儿子。 A.桑乔 B.温幼菊 C.蒋一轮 D.邱二爷3、桑桑所在的学校叫 B 小学。 A.油油 B.油麻地 C.柿油 D.桑乔小学4、桑桑用了 B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5、桑桑用网打了鱼后,他母亲用 C 来惩罚他。 A.打他屁股 B.不准吃饭 C.摘掉蚊帐 D.罚站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C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7、油麻地小学因为 D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8、油麻地小学会操 D 没有参加。 A.杜小康 B.阿恕 C.秃鹤 D.桑桑9、秃鹤所在的小村子,是个种了许多 A 的小村子。 A.枫树 B.杏树 C.梨树 D.桃树10、秃鹤的光头从 C 年级开始不让人家摸?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11、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都有个共同的特点 D 。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12、桑桑得了 B 病? A、大脖子病 B、鼠疮 C、癌症 D、淋巴瘤 13、草房子曾获过 B 奖? A、冰心文学奖 B、国家图书奖、 C、中宣部“五个 D、台湾民生报、国语日报等联合颁发的最佳读物奖 14、油麻地人对 A 有这样的评价“嘴里叼根屎橛子,那根麻花都不换” A 、白三 B、朱一世 C、桑乔 D、秦大 15、让秃鹤最为骄傲是 C A、汇操 B、新学期小组活动 C、文艺会演 D、与细马打架 16、纸月的爸爸 A A、惠思僧人 B、蒋一轮 C、桑乔 D、不知道 17、秦大奶奶是 B 死的 A、救乔乔 B、救学校的南瓜 C、自杀 D、救自己养的小鸡 18、桑桑家视为“家宝”的东西是 C ? A、黑鞭 B、猎枪 C、装奖状的小木箱 D、二胡 19、红门(一)象征什么? A A、富有 B、喜事 C、革命 D、没意义 20、 纸月临走前,送给桑桑的礼物是 C 。 A.一只鸽子 B.一本书 C.一个书包D.一封信 21、 以下不是杜小康所为的是D 。 A.在学校门前摆摊卖货 B.和桑桑一起玩火 C.在芦场养鸭 D.捉迷藏时藏在棺材里 22、 以下不是桑桑所为的是 C 。 A.撕下蚊帐作渔网 B.拆卸柜橱作鸽子窝 C.偷走女同学的书本 D.帮细马找柳须 23、为蒋一轮和白雀送信的孩子是 B 。 A.秃鹤 B.桑桑 C.杜小康 D.纸月 24、“身材高高的,非常匀称,只是背已驼了,浑身上下穿得干干净净,粽子大的小脚,拄着拐杖,一头银发。”这句话描述的是草房子里的哪个人物。 B A、纸月的外婆 B、秦大奶奶 C、邱二妈 D、桑桑的妈妈 25、油麻地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上课吃东西,仿佛不吃点东西,就无法上课,他说自己不吃点东西,脑子就不好使。他是 A 。 A.戚小罐 B.细 马 C.朱小鼓 D.李铜壶 26、“豁嘴大茶壶”是 C 。 A、周德发 B、吴天衡 C、刘一水 D、阿恕 二、判断题1、细马很喜欢放羊。 ( )2、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交待各班同学不要去惹细马。 ( )3、细马想离开油麻地,他就去把自己的户口迁出来了。 ( )4、桑桑很喜欢听温幼菊唱的无词歌。 ( )5、桑桑几乎是细马惟一一个朋友。 ( )6、桑桑不喜欢吃红菱。 ( )7、秦大奶奶没救落水的乔乔。 ( )8、桑乔是油麻地人。 ( )9、桑乔不在乎荣誉。 ( )10、桑桑有撕纸的习惯,一个字没写好,就哗的撕掉。 ( )11、桑桑的胡琴是蒋一轮教会的。 ( )12、桑乔领着桑桑去苏州城看病。 ( )13、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 )14、桑乔是一名校长,但不是一名导演。 ( )15、一场不拉看排练的是桑乔。 ( )16、蒋一轮的笛子能迷倒一片人。 ( )17、秦大奶奶因为一只南瓜而落水身亡。 ( )18、杜小康总能做成许多孩子想做但做不成的事情。 ( )19、桑桑的病最后还是没治好。 ( )20、桑桑没考上中学。 ( )21、纸月因为被桑桑欺负了,所以冒雪回了家。() 22、秦大奶奶不搬家是因为她和秦大共同开垦了这一片土地。() 23、杜小康和桑桑一直是对手。() 24、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 25、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冬暖夏凉,既古朴又华贵。() 26、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光下来晒,这就叫“曝伏” 。() 27、陆鹤的那顶白帽子是被桑桑戴在旗杆那个圆溜溜的木疙瘩上的。() 28、油麻地小学的汇操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29、油麻地小学参加文艺汇演时的策略是:大人的戏,小孩来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0、在红菱船担任女主角的是纸月。() 31、 杜小康是自己不愿意上学,而细马是被迫停学和爸爸放鸭子的。() 32、戚小罐患有一种特殊的癫痫病。() 33、秃鹤最终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34、 纸月的学习非常好。() 三、填空题1、草房子的作者是 曹文轩 。他是 北京大学 的教授。 我们还看过他写的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 等 。2、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这个“最英俊的少年”指 秃鹤(陆鹤) 。3、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 救落水的乔乔 ,第二次是因为 抢救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 。4、桑桑砸锅卖铁为的是 买鸽子 。5、杜小康一直在桑桑班里担任 班长 。6、桑桑最喜欢的男老师是 蒋一轮 ,最喜欢的女老师是 温幼菊 。7、红菱船的女主角是十八岁的姑娘 白雀 。白雀的父亲是 白三 。8、桑乔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是 杜小康 。9、邱二爷带回了一个叫 细马 的男孩。10、草房子中塑造了许多有特点的人物:比如 秃鹤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又如 白雀 ,她往那儿一站,象棵临风飘动着嫩叶的还未长成的梧桐树,依然还是很耐看;还如 蒋一轮 ,他一露出青白的头皮,加上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就把一股挡不住的文气透给人。(本答案来自普学网 www.P)11、 书中有个热爱土地的秦大奶奶,她有两次落入学校边上的河水里,第一次是因为救落水女孩乔乔 , 第二次是因为救油麻地小学里的一个落水的南瓜。12、书中有个男孩子因为是秃子而被同学嘲笑,他叫什么名字?后来他做了什么事情,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陆鹤 在夜袭屠桥上扮演“扬大秃瓢” 。13、桑桑是个非常大胆的孩子,他第一次做的鱼网是用什么做的?要给喜欢的鸽子做房子,他把家里的什么拆掉了? 蚊帐,碗柜 14、桑桑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就发现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爸爸为什么揍他?在桑桑生病的这个期间,是谁一直在鼓励他“别怕”? 他把爸爸象征荣誉的本子上带印章的页撕去了。 温幼菊老师。 15、“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你也认为秦大奶奶“有理”吗?联系艾地这一章的内容说说理由。 有。因为这片土地是她和丈夫秦大辛苦了一辈子买到的。 16、细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吗?他为什么不喜欢上学? 不是。因为他的语言和大家不通,大家都有些嘲笑他。 17、纸月有一天不上学了,桑桑曾去哪里找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