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哲学史1.阿派朗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曼德提出“阿派朗”是无定形、无规定、无限制、无界限或不生不灭。是自然的质料。认为“无限者”是世界本原,“无限者”是指万物彼此转化的共同物质基础,力图用“无限者”变化描述宇宙生成,由于他提出“阿派朗”,导出米利都盛行以“气”为本原的世界。2.逻各斯学说(法规、规律) 爱菲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逻各斯”的哲学范畴。它是共同的。就是说,既有普遍性意义,又是人们必须共同理解与遵从的。它是一种支配万物运动、变化、生灭的普遍的必然法则。它体现在自然、人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灵魂与法律,是普遍中见特殊。它主要靠思想把握。3.四根说 爱利亚学派在本原问题上,恩培多克勒继承了伊奥尼亚的唯物主义传统。他把泰勒士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接受过来,再增加了“土”,建立了所谓“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是永恒的,既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消灭。四根各自独立,既不相互产生,也不相互转化。但是四根可以结合、分离,这四种元素,它们互相穿插,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事物。4.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无穷异质、无限多元、无定形。种子和物体的无限可分割性。种子包含万物的成分。5.“努斯”说 阿那克萨戈拉万物无限多元、异质。努斯是同万物完全分开、不相混合的独立存在的单纯体。努斯却是能动的动因,它不但启动宇宙的旋涡运动,而且支配和安排万物,形成有秩序的(善的和美的)宇宙。只有努斯才具有认知全部事物的本性并且决定宇宙事物的能力。6.如何理解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苏格拉底的死既是雅典的也是苏格拉底的真实悲剧。这个悲剧既是雅典人对言论滥用法律施行暴力的结果。这个悲剧也是苏格拉底严格操守和践行其人生信念的结果。苏格拉底之死的政治哲学意义。是对“美德即知识”的学说的最高体认和实践。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是对城邦政治和民主原则的赤诚奉献和深刻检验。证实了使用暴力来钳制言论的不义和无效。用生命和鲜血彰显了“多数暴政”这个后民主的重大问题。通过真善合一的人生之路完成了对死亡的“知”和超越。苏格拉底的死催发了政治哲学的生。是政治哲学的生的巨大创痛。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点。7.苏格拉底与智者的两种对立的哲学观苏格拉底的哲学变革以智者思想作为主要的批判对象,表现了希腊人文启蒙进程中两种对立的哲学观两种人的哲学:智者所说的“人”是只有自由意志的、“自我”个体,只凭个人的感知经验、欲望和利益评判存在,活动行事,没有确定、合理的价值标准。苏格拉底要从根本上改造这种“人”, 苏格拉底所说的人,是理性的人,以智慧和道德为其本性。两种知识观:智者以相对主义感觉论去理解知识即技艺,局限与狭隘的个人感知经验,缺乏理论的建设性,有破坏传统观念和习俗的作用,却不能反思人的理性思维,不能提供坚实的知识论或科学方法论。苏格拉底则已进展到反思人的理性思维本身,深刻指出知识必当探求事物的本性、本质和原因,着力于考察人的逻辑思维,为人类知识的长足发展和哲学系统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两种道德观:智者以追求现实目的作为人生目的,以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作为道德的自然法则,不承认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也不承认有社会整体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正义和真理,要在理性主义基础上进行道德“正名”,探求人的道德本性,确立和谐有序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他要统一知识观与道德观,建立一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两种政治观:智者强调人神分离,主张社会政治是人的事务,这对希腊城邦摆脱贵族统治和神权政治、建立民主制度起过积极作用,但他们没有为巩固与发展民主政制提供坚实的政治理论,后来宣扬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更迎合了政治野心家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苏格拉底则主张一种以知识与道德为本的政治论,强调政治并非权术,而是一种知识即技艺,它根植于道德,政治统治应着眼于尊重知识、弘扬道德,使公民灵魂向善。在西方思想史上他首先提出政治学应当是同知识论、道德论相互贯通的一门专门学科,是哲学的有机构成部分。8.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的批判(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局限性)将美德只归结于理性知识,不研究美德在人的生活行为中是怎样产生和实现的,这就抹杀了伦理学的经验性内容。否定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9.理念论的本体论:善的理念统摄理念世界太阳比喻世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善统治可知的理念世界,太阳统治可知的现象世界。10.理念论的人生论: 世界和认识系列的四级别线段比喻 由A到E级别越来越低,AB是第一级别,级别最高,是一个哲学范畴,不可变。BC是第二级别,是一个数理范畴,AB、BC组成的AC是一个理念世界。CD是第三级别,是现象世界,DE是第四级别,级别最低,是影像世界。CD和DE组成的CE是一个现象世界。11.“哲学王”和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来源于苏格拉底的道德振邦、贤人政制。在柏拉图看来,实现其设计的理想城邦关键在于有“哲学王”来治理城邦。他说的哲学王,并非一定指哲学家做国王,哲学王有宽泛的寓意,泛指政治权力与哲学智慧集于一身的统治者,或是真正的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是统治者掌握柏拉图的理念哲学。造就哲学王的关键是教育,造就哲学王是柏拉图教育体制的宗旨之一。12.四因说 质料因:一切事物所依托的原初的基础,万物是绝对的由之产生并继续存在。即构成一个物体本身继续存在的东西。 形式因:是使质料因之所是的本质原因。即事物的结构、比例或本质。 动力因:促使事物运动变化或静止固定的原因。即事物变化静止的来源。 目的因:自然事物运动变化“为了什么”的东西。即做一件事的缘故。 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把重点放在动力因、目的因和形式因上,进而把四因归纳为形式与质料,他认为形式可以代表动力因和目的因,目的是形式的体现和实现,动因是具有形式的东西的作用。13.伊壁鸠鲁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比较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性质主要有三点:原子是非常微小、不可见、不可感知、内部绝对充实而无空隙,因而又是坚不可入、不可分割的粒子。原子都是同质的,无性质不同,但在形状、大小和排列上有差异,因而使它们组成的事物有质的多样性。原子内部充实,没有虚空,所以其内部永无动变,但每个原子作为整体又是能动的,永恒运动,在虚空中结合和分离,造成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生成和灭亡。伊壁鸠鲁看到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的一个矛盾,即既肯定原子是不可见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同时又说原子具有大小,甚至有无限大的原子存在。在伊壁鸠鲁看来,原子既然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那就不可能成为可以看得见的原子。这样,伊壁鸠鲁就改正了德谟克利特把原子想象为可以是无限大的局限性从而坚持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的基本观点。伊壁鸠鲁提出院子重量的规定。德谟克利特只提出院子具有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差别,并没有涉及重量问题。伊壁鸠鲁对原子重量有明确规定,是对原子属性的一个补充,为原子运动提供了依据。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运动中的偏斜说。他认为,原子重量是原子运动的内在原因由于重量引起原子在虚空中做等速下降运动,这事原子运动的主要形式。同时还存在偏斜运动以及由于偏斜运动造成同其他原子碰撞使一些原子结合形成各种具体事物的运动。伊壁鸠鲁纠正了德谟克利特把原子运动中的必然性绝对化,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和缺点,确立了偶然性在事务运动中的低位。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偏斜说的提出为德谟克利特的伦理学上反对宿命论提出来理论依据。14.伊壁鸠鲁原子运动的三种方式 是因原子有重量而在虚空中垂直下落的直线运动。 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做偏斜运动。 是原子的碰撞振动。15.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也被成为世俗主义,主要是号召人回归现实,关注真实的生活,关注人的感性世界。人文主义实际上就是在人文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中孕育出来的一种新的精神或气象,它有别于教会神学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把“人”作为中心问题,提倡人反对神,把“神”淡出了中心,反对神学主张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以及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人的价值、尊严、高贵,主张人的自然平等等,极大的推动西欧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解放。16.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并非是平时所说的“我思考,故我存在!”17.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单子的本性:单子是最简单的实体,单子都是独立存在的,各自孤立的,单子间事物间有内在差别。单子的等级:由最低级的构成无生无和植物的单子,逐渐往高级发展为动物、人、上帝。单子的连续性和普遍规律:单子的各个等级间、物种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严格的界限,总可以找到许多把前后等级或物种连接起来的中间阶段,莱布尼茨还提出“自然界从来不飞跃”这一准则。18.真理标准和两种真理学说 真理标准:一个是矛盾律,它承载着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其中一个是真的,一个是假的,另一个是充足理由律,即对确定的理性来说,至少有一个原因。 两种真理:一类真理是必然的,或者说是分析的真理,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真理;另一类是偶然的真理,她与事实有关,与此联系的不上一个必然的世界,而是偶然或可能的世界,即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不确定的真理。19.康德的“二律背反” 二律悖反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二律悖反,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四组“二律背反”: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纯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组合的可分的部分构成的。正题: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的自由。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受因果必然性的制约,没有自由。正题: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反题:世界上不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20.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几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但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21.如何理解黑格尔所说的“客观思想是世界的内在本质”他坚持思维是存在的本质、灵魂,存在是思维的外化和躯壳。他认为“理念”不仅存在于认得理性之中,而且蕴藏着一切事物之中,构成万物的本质。正因为思维是存在的本质,所以事物绝不能离开思维而独立自存,而且事物只有符合蕴藏于其中的思维才具有实在性。他认为实在事物是事物同它自身的概念的符合,即思维和存在同一。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黑格尔坚持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决定存在。22.希腊古典哲学的文化成因和早期希腊相比,希腊古典文明由盛趋衰时期,希腊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有了整体性的更大的进展,希腊人反思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智认识能力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这是希腊古典哲学的重要文化成因。具体表现:自然科学知识有明显的多领域的重大进展,并在趋向知识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625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for explainability and interpretability of machine learning (ML) models
- 新解读《GB-T 32598-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贴衬织物沾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 多人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与多人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一)5篇
- 新解读《GB-T 30952-2014水位试验台校验方法》
- 新解读《GB-T 31079-2014社区地震应急指南》
- 新解读《GB-T 31156-2014太阳能资源测量 总辐射》
- 建筑行业行业员工劳务承包合同5篇
- 车间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苗木工程合同范本
- 工厂服装加工合同范本
-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个人养老金微课课件
- 2025电化学储能生产指标管理办法
- 肿瘤患者心理抑郁护理
- 上班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 整机测评报告模板范文
- 2025-2030年中国工程承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十个严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医用材料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cmmm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中老年营养健康食品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