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中考阅读题型 备考策略探讨,中考语文的阅读题比重(满分,150分):文言文约占2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40分,接近60分,占总分的2/5。 数据显示: 2008年黔东南州课改区50分(文言文阅读8分,满分150分); 2009年黔东南州课改区58分(文言文阅读12分,总分150); 2010年黔东南州课改区56分(文言文阅读13分,总分150);,一、阅读在选拔性考试中的重要地位,二、考题回顾 (一),考题回顾(二),三、考点分析: (一)文言文考点分析:文言文选材立足于课内,(二)现代文考点分析:选材课内外兼顾,考点立足于课内,四、要重视课内重点课文的范例作用,7-9年级语文课本,六本书,36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梳理:散文约占2/3,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占约1/6(包括童话、神话、寓言);戏剧占约1/36. 重点课文58篇(含现代诗),各册教材重点课文梳理如下: (一)文言文,七年级上册:童趣论语十则 七年级下册:口技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五柳先生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公输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讲读课文21课23篇,各册教材重点课文梳理如下: (二)现代文,七年级: 上册,6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11课: 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理想; 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 第四单元化石吟、看云识天气; 第五单元风筝(2006)、羚羊木雕; 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两首。 下册,6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11课: 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 第二单元最后一课; 第三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四单元社戏安寨腰鼓; 第五单元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 第六单元猫斑羚飞渡。,八年级: 上册,4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10课: 第一单元新闻两则、芦花荡; 第二单元阿长与山海经(2009)、背影、老王; 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 下册,4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10课: 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单元雪、海燕; 第三单元敬畏自然(2005)、喂出来; 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2008)、吆喝。,九年级: 上册,4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8课: 第一单元沁园春雪、雨说; 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雷家书傅; 第三单元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200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下册,4个单元。各单元的重点课文有8课: 第一单元诗两首、我用残损的手掌; 第二单元孔乙已、变色龙; 第三单元谈生命、那树; 第四单元威尼斯商人、变脸。,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考试“淡化课文”就是要促成教师教学生学好“例子”用好“例子”,运用课文这个“例子”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五、文言文中考题型分析,考点归纳整理 考点1:理解常用的实词; 考点2:翻译句子; 考点3:朗读停顿; 考点4: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段整体的把握,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评价等; 考点5:课外迁移,写作手法等。,黔东南州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写作手法,例:黔东南州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末尾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B.选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如写春冬之时的山峡,既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有“悬泉飞瀑,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选文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D.作者抓住三峡的不同季节特点,分别展现了山峡夏季的清幽美、春冬之时的奔放美和晴除霜旦时的凄婉美。 (整体把握),六、现代文阅读的文本梳理,(一)记叙文文本知识 1.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记叙文的分类:写人为主、叙事为主、以写景抒情为主 3.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5.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叙述、说明、议论、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抒情。 6.记叙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7.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二)说明文文本知识,1.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2.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3.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生动。 4.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图表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等。 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文体。 2.议论文的分类:立论:驳论: 3.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和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 4.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形式:A“总分”式 B“分总”式,C“总分总”式; 6.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7.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式叫驳论。 8.驳论文 : A、反驳论点;B、反驳论据;C、反驳论证。,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误区 (1)审题不清楚,不能准确把握题目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导致答题偏离方向。 (2)学生回答脱离文本,比较随意,答题不全面; (3)对教材的答题方法不够重视,对课本的考点熟视无睹。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只是传授了知识,没有教会学生一些常用到的答 题技巧。,教师跳入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不能一味依赖教参资料或者课外资料上的答案来指导学生答题,要尽可能多地自主命题,站在学生的角度不厌其烦地答题,才能做到: “教师跳入题海,让学生跳出题海”。,(二)专题阅读训练,1.分析标题的效果 2.概括文段的内容 3.明确指代的对象 4.梳理文章的思路 5.分析修辞的作用 6.品味语言的效果 7.赏析写作的手法 8.按文本要求做答 9.联系现实谈看法 ,1.分析题目作用。,题型: ()为什么以此为题?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试分析题目的效果。,例1: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题目的理解。,遗 传(小说) 他四岁那年,一只眼睛被一粒飞石击中,当时就血流如注。送到医院后,医生摇摇头,说创伤太重,无法医治了,只给孩子配了一些简单的药水。 父亲不死心,抱着孩子到了当时眼科医术最好的上海,但上海的医生彻底地粉碎了父亲的希望,他们坚定地说:“眼睛没法医了。” 父亲抱着孩子走上街上,不禁悲从中来,坐在街头掩面大哭。不懂事的孩子问:“爸爸,你怎么哭了?” 儿子六岁的时候,右眼已经泛白了,很是难看。他问父亲:“为什么我的一只眼睛是白颜色的?” 父亲无言以对。 父亲知道,孩子将为这只眼睛付出一生的代价,他做任何事情都要比其他人困难。 父亲在一家花岗石厂工作,负责装运。那一年,他在车间里出了事故,在吊装一块五吨左右的花岗石时,链条突然断裂,砸在料堆里,溅起的碎石像子弹一样击中了他的面部。他突然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到了。送到医院后,他的一只眼睛比孩子当年伤得轻些,另一只眼睛倒无大碍。但他竟然拒绝治疗!他向厂方提出要 求,他不看那只伤眼,能不能把医药费支付给他。厂方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想用这笔钱给儿子装一只假眼。厂方对这个提议当然不能接受,坚持让他去医院诊治那只伤眼。 他还是拒绝了。厂方为了避免后顾之忧,让他写了保证书,内容大意是如果眼睛瞎了,和厂方没任何关系,他真的写了。许多人都认为他疯了,他却不作任何解释。,二十年后,这位父亲已经开了一家绣花厂,人们都称他独眼厂长。 他的儿子很英俊,丝毫看不出是残疾人。那一年,孩子和一位漂亮的姑 娘结婚了,婚礼上,有人问新娘:“你在乎他只有一只眼睛吗?”新娘说: “虽然他只有一只眼睛,但他比正常人更大方。”而新郎笑着说:“因为我 只有一只眼睛,所以像猎人一样瞄准了她。”众人被这对新人的言语逗笑。 在儿子的婚宴上,年老的父亲喝醉了。他指指自己的一只瞎眼,对 亲朋好友说:“你们知道我的眼睛当年为什么不去治?” 老人说:“以前儿子常常问我,自己的眼睛为什么是白色的。我就把 儿子拉到身边,指指自己的瞎眼,说,儿子,爸爸也是这样的,这叫遗 传。” 众人听了,全都愣在那! (试题来源:2011年八年级期末试题) 21用“遗传”做本文的标题,别有一番意味,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提示:作者用不是“遗传” 的事实做标题,诙谐,幽默,触动 读者情感,引起读者思考(言之有理即可);,例2:2005年,课外:(关于波特的故事) 19、请你为这篇文章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你所拟标题的好处。(3分) 你拟的标题: 。好处: 。 标题如:大鲈鱼的诱惑;月光下的垂钓(1分,符合文章内容即可)陈述所拟标题的好处能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例3: 2009年,课外:为爱挺直 17、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3分) 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造成悬念,吸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3分),鸟中诸葛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 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 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 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马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 果实。 1文题“鸟中诸葛”拟得好吗?为什么?,拟得好 ,它用比喻说明了乌鸦是鸟类中充满智慧的物种,它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例4:,2.概括文段内容,对全文或段落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把握等。,答题技巧: 1.事件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 。 2.摘引文中原句(中心句)作为答案。 3.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加工形成答案。 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根据人物身份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 格式: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性格情趣思想品质身份(职业、职务)。,试题例子: 例1:2007年(非课改区),课内:(二)麦琪的礼物(节选) 9、选文中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地加以概括。(3分) 答:(3分)在圣诞节,德拉为了给杰姆买礼物,卖掉了头发,为杰姆买回了表链。(故事内容概括包含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各1分) 例2:2008年,课外:鞋错了人没错 18、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3分) 答:智利计划与合作部女部长阿迪特在公务活动中穿了一黑一红两只不同颜色的皮鞋! 例3:2007年,课外:牧蚁和蚜虫 17、从短文来看,牧蚁为蚜虫做了哪些事?(3分) 答:(3分)(1)为蚜虫搭巢。(2)带蚜虫一起迁徒。(3)保护蚜虫。(4)收集蚜虫卵,使之不会冻死,并帮助其孵化。(答对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3.明确指代对象。,例1: 2006年,课内:风筝 7、“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答: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并踩坏了小兄弟快要完工的风筝。 例2: 2009年,课外:为爱挺直 16、选文第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3分) 答: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 提示:一般在指示代词前后2、3句之间能找到答案。,4.梳理文章思路,(1)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结构特点:(总-分-总,总-分,分-总) (3)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的使用。如时间空间词,表示先后关系的“首先”、“其次”、“再其次”等,写作思路。,例1: 2008年,课外:生命的姿势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每一情节的概括限在15字以内)。(4分) 夫妇启程背儿登山生命垂危给儿喂奶。 例2: 2009年,课外:无从的奖赏 (2)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拾提包( )( ) 提示:还提包 送票据 (由文本第段中男孩留的纸条上的内容可以判断),5.分析修辞效果。,修辞手法的作用,要注意两个方面: (1)修辞本身的特点;(2)结合具体语境。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繁为简洁。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形象。 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结构紧凑,文意贯通;语言有气势,感染强烈。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丰富联想,以创造意境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答题的一般格式:修辞法的一般作用对象特点。,例1: 2006年,课内:风筝 8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知道做错事后沉重的心情。(2分) 例2: 2006年,课外:读“磨脑子”的书 19这篇文章大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你说说(2)段和(5)段中加点的词语“现成的肉”、“烂杏”各比喻什么,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 答:“现成的肉”喻阅读时无须“磨脑子”的书。(或答:“现成的肉”比喻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亦可给分);“烂杏”喻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意思相近即可给分)。(2分)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抽象的说理变得通俗易懂,使文章生动活泼,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只要说出一点表达效即可给2分。),(1)关键词的作用。 关键词语包括:有象征意义的词;有比喻意义的词;含义深刻的词;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还有就是一些动词或副词。 题目形式: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类:“”词好在哪里?,6.品味语言作用。,答题格式: 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类试题答题方式:,类:“”词能不能删掉? 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格式: 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不能,删掉“”词,句意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性。,例一: 2009年,课内:阿长与山海经 1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例二: 2009年遵义,课外: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17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 (3分) 答:不能,(1分),因为“大约”表明温差是约数(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或:如果去掉“大约”就表明是确数1摄氏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答“不能去掉”不给分(必须有理由);答“不能,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2)关键句的作用。 关键句包括: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答题思路: 1.这句话在文中的结构作用;2.这句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3.这句话本身的意思;4.这句话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作用。,题目形式: A.试分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B.从原文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试作分析。,留意6种作用重要句子:,(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例1: 2008年,课内:端午的鸭蛋 15.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从中选择一种描写,举例句说明这一描写所产生的表达效果。(4分) 例2: 2009年遵义,课外:最美好的时刻 13.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请从语言、表达等方面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3分) 示例:语言生动(1分)。如“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1分)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野李子可爱的形状(1分)。(从“意境优美”“层次清楚”等方面举例分析、言之成理也可。),7.赏析写作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2.对比:作用是突出强调。a、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b、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3.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或事件意义。 4.伏笔、照应: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情节发展自然、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5.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6.设置悬念: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7.托物言志:能把抽象的道理或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能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发人深思。 8.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写作手法最近两年没有考过。,8.按文本(文体)要求回答,判断文体信息,按文本特点答题,(一)记叙文: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答题格式: 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的心情,暗示社会环境。 结合具体语境,答案格式: 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二)说明文:,(1)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打比方:可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引用(名言、资料等):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2)说明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按说明方式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不 管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它们的语言都要求简洁、准确、 周密。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 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 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 词等; 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 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其主要手段是运用比喻、作比较 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叹词等。,如何作答“语言准确性的题目”: 1体会关健词语的限制、区别作用注意作者在说明事物或解说事理时,在范围大小、数量多少、时间长短、空间宽窄、程度深浅、次序先后等方面表达的分寸。 2注意词语增删替改后的句意变化。 3结合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回答。 常见词语: 表示范围:有的(些)表部分,还有大部分、大多数,一切、所有表全部,无一例外,唯一表只有一个,没有别的 表示程度:比较、很、稍微、最 表示时间:在当时 表示推测:可能、也许 表示猜测:估计、大约、左右,(三)议论文: 命题角度: (1)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2)找出论据并说明作用。 (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补充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5)结合语境理解词句。 (6)作品感悟(拓展延伸)。 常见考题: 例子:找论据或补充论据(事例和道理)。 解答方法:事实论据(能用一句话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知道事实的代表性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解答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的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解答方法:(引证)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的论点。 比喻论证解答方法: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对比论证解答方法:突出(中心论点)的重要性。 (正面:重要性;反面:危害)。,试题例子: 例1:2009年,课外:绿色技术 1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它有哪些特征?(2分) 答:绿色技术(1分);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来水与环境教育的结合方法考核试卷
- 船舶维修中的电气系统故障排除考核试卷
- 藤制品在家居空间中的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生态修复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远洋货物运输成本分析考核试卷
- 玉米食品的多元化开发与市场前景考核试卷
- 通信原理与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轮渡运输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策略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考核试卷
- 油气储存教育与培训考核试卷
- YS/T 636-2007铅及铅锑合金棒和线材
- GB/T 3300-2008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
- 个人参保证明翻译模板(英文版)
-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张课件
- 员工入职申请表模板
- 中国传统服饰唐装汉服古装文化传承纺织服装设计PPT
- 中国主要地理界线 课件(28张PPT)
- 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复习题库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立体化教程ppt课件(完整版)
- 安全安全资金使用计划
- 项目部管理人员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