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热能源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燃烧热1.下列对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不能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在燃烧热的定义中有三个要点:必须是在101kPa下;可燃物必须为1mol;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等。A项,未强调“101kPa”和“生成稳定的氧化物”;B项,放热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反应;C项,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项,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 kPa时,1 mol S(s)和2 mol S(s)的燃烧热相等B.1 mol浓硫酸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解析:由燃烧热的定义可知,燃烧热与物质的量无关,故A项正确;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而这里是浓硫酸,而且生成2molH2O(l)和BaSO4沉淀,故B项错误;CO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项错误;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才是碳的燃烧热,故D项错误。答案:A3.导学号90514014下列表示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4NH3(g)+5O2(g)4NO(g)+6H2O(g)H=-a kJmol-1B.C6H12O6(s)+6O2(g)6CO2(g)+6H2O(l)H=-b kJmol-1C.2CO(g)+O2(g)2CO2(g)H=-c kJmol-1D.2CH3CH2OH(l)+O2(g)2CH3CHO(l)+2H2O(l)H=-d kJmol-1解析: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A项中水应为液态且NH3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C项中C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D项中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答案:B4.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696 kJ。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3C.14D.23解析: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n1+n2=5moln1571.6kJmol-112+n2890.3kJmol-1=3696kJ解得:n1=1.25mol,n2=3.75mol。n1n2=13。答案:B5.已知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烷烃燃烧热(kJmol-1)烷烃燃烧热(kJmol-1)甲烷(CH4)890.31正丁烷(C4H10)2 878.0乙烷(C2H6)1 559.8异丁烷(C4H10)2 869.6丙烷(C3H8)2 219.9异戊烷(C5H12)3 531.3(1)热稳定性:正丁烷(填“”或“”)异丁烷。(2)写出表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3)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填“多”或“少”)。(4)有同学估计“正戊烷(C5H12)的燃烧热在3 540 kJmol-1左右”,你认为正确吗?。理由是。解析:(1)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1mol的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别燃烧时,正丁烷放出的热量多,说明正丁烷所具有的能量高,因此,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3)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推出,物质所含碳原子数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4)由表中数据可以推知,正丁烷的燃烧热略大于异丁烷的燃烧热,所以正戊烷的燃烧热应略大于异戊烷的燃烧热。答案:(1)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CO2需消耗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4H10(g)+132O2(g)4CO2(g)+5H2O(g)的H为()A.+8Q kJmol-1B.+16Q kJmol-1C.-8Q kJmol-1D.-16Q kJmol-1解析: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C4H104CO28KOHH8molH5molL-10.1L-QkJmol-1则H=-8molQkJmol-10.5mol=-16QkJmol-1答案:D3.导学号90514015乙醇汽油是普通汽油与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它可有效改善汽油的性能和质量,降低CO、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乙醇的燃烧热是1 366.8 kJmol-1。燃烧1 mol这种乙醇汽油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测得该汽油中乙醇与汽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有关普通汽油(CxHy)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xHy(l)+(x+y4)O2(g)xCO2(g)+y2H2O(l)H=(-Q+1 366.8) kJmol-1B.CxHy(l)+(x+y4)O2xCO2(g)+y2H2O(l)H=-9Q10 kJmol-1C.CxHy(l)+(x+y4)O2(g)xCO2(g)+y2H2O(l)H=-9Q110 kJmol-1D.CxHy(l)+(x+y4)O2(g)xCO2(g)+y2H2O(l)H=(-10Q9+151.9) kJmol-1解析:0.9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kJ-1366.8kJmol-10.1mol=(Q-136.68)kJ所以1mol普通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0.9(Q-136.68)kJ=(109Q-151.9)kJ。D项正确。答案:D4.导学号90514016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O2(g)H2O(l)H=-285.8 kJmol-1CO(g)+12O2(g)CO2(g)H=-283.0 kJmol-1C8H18(l)+252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B.CO(g)C.C8H18(l)D.CH4(g)解析:可以先分别求1g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再进行比较。答案:B5.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填字母)。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B.煤是发热量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实惠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2)某国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2.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9.43 kJ的热量,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解析:(1)煤是一种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是一种浪费,并且煤中所含的硫在燃烧时生成S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环境下前围侧板柔性生产线布局优化
- 智能传感技术在防雨盒环境监测中的集成化应用瓶颈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与桥总成一体化布局导致的热-机-电多场耦合失效机理
- 新型催化剂开发对1-萘甲醛缩合反应选择性提升的瓶颈突破路径
- 《平均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
- 第2单元主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河北专版)
- 微纳级图文结构对凸印滚筒脱墨残留的量子力学效应分析
- 微生物污染控制技术在冻肉鸭二次加工环节的跨链路风险传导机制
- 循环经济模式对1,3-二氟苯产业链闭环设计的颠覆性重构思考
- 工业4.0背景下凸轮轴油封智能装配工艺的视觉检测系统与公差补偿算法
- MPA、公务员必修课《公共政策》课件: 政策制定
- 大学物理高斯定理课件-英文版
- 船舶与海上设备设施起重2008年4月1日生效
-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 班级自主化管理工作总结
- 配电网一次设备
- 井下作业施工检查标准
- 关于推进城管勤务机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
- 英语词性的分类及用法
- 昆虫标本制作-展翅(蝴蝶)
- 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