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_第1页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_第2页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_第3页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_第4页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 公 报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杭州市统计局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 年 2 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自然地理要素 . 2 (一)陆域面积 2 (二)地形地貌 2 (三)地表覆盖 6 (四)水系 12 二、人文地理要素 . 14 (一)房屋建筑区 14 (二)城市建成区 15 (三)人工化区域 16 (四)教育设施 17 (五)医疗设施 18 三、生态环境建设 . 18 (一)国土绿化 19 (二)水土保持 19 (三)地面沉降 20 注 释 . 21 编制说明 . 23 1 前 言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 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 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 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权威、客观、准确 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 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杭州”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 数据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 2013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 查的通知(浙政发201338号)要求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 开展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历时 3 年。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 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 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原则,完成了国、省、市三级普查任务。通过普 查,查清了我市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开 展了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建立了全市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标准时点为 2015 年 6 月 30 日。经市 政府批准,现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成果公布如下: 2 一、自然地理要素 本次普查查清了全市陆域、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等自然地理 要素的面积(长度)构成和空间分布。 (一)陆域面积(一)陆域面积 全市陆域1面积为 16853.57 平方千米。东西跨度 230.07 千米,南 北跨度 153.74 千米。其中市区2陆域面积为 8292.31 平方千米,各区陆 域面积详见表 1。 表 1 各区陆域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 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 26.06 下城区 29.33 江干区 200.00 拱墅区 69.25 西湖区 309.41 滨江区 72.22 萧山区 1417.83 余杭区 1228.41 富阳区 3 1821.03 临安区 3 3118.77 (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东部属浙北平原,全市总体地势格局 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下降。 1 陆域是指海岸线向陆一侧的区域。大陆海岸线采用 2015 年浙江省大陆海岸线监测成果,钱塘江河海 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 2市区是指市辖区,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 区和临安区。 32015 年,富阳市撤市变区,正式变更为富阳区。2017 年,临安市撤市变区,正式变更为临安区。 3 全市陆域按海拔分级情况见表 2,按坡度分级情况见表 3。 表 2 不同海拔陆域面积构成 海拔分级(米)海拔分级(米)构成比(构成比() 50 21.03 50 100(含) 7.32 100200(含) 21.69 200500(含) 33.16 500800(含) 12.60 8001000(含) 2.47 10001200(含) 1.18 12001500(含) 0.52 15002000(含) 0.02 注:构成比指不同海拔陆域面积与全市陆域面积的比值(以下同) 。 表 3 不同坡度陆域面积构成 坡度分级坡度分级构成比(构成比() 0(含)2(含) 22.03 23(含) 1.42 35(含) 2.21 56(含) 1.00 68(含) 1.98 810(含) 2.11 1015(含) 6.34 1525(含) 18.80 2535(含) 25.28 35以上 18.82 4 杭州市海拔分级图杭州市海拔分级图 5 杭州市坡度分级图杭州市坡度分级图 6 (三)地表覆盖(三)地表覆盖 1. 耕地 全市耕地面积为 2129.59 平方千米( 319.44 万亩)。其中,在耕 耕地1面积为 1079.09 平方千米( 161.86 万亩),非在耕耕地2面积为 1050.50 平方千米( 157.58 万亩)。 在耕耕地中,水田面积为 640.07 平方千米( 96.01 万亩),旱地 面积为 439.02 平方千米( 65.85 万亩)。在耕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 50 米以下、坡度 2以下的平缓地区。分布在坡度 25以上的在耕耕地面 积为 16.56 平方千米(2.48 万亩)。 非在耕耕地中,园地面积为 615.60 平方千米( 92.34 万亩),草 地(主要指抛荒地)面积为 107.72 平方千米( 16.16 万亩),林地面 积为 176.51 平方千米( 26.48 万亩),养殖水面面积为 110.43 平方千 米( 16.56 万亩),其他地类面积为 40.24 平方千米( 6.04 万亩)。 表 4 各区在耕耕地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0.06 下城区0.19 江干区18.64 拱墅区1.53 西湖区10.12 滨江区1.89 萧山区200.79 余杭区169.18 富阳区149.59 临安区121.24 7 杭州市耕地分布图杭州市耕地分布图 8 2. 园地 全市园地3面积为 1770.68 平方千米( 265.60 万亩)。其中,果 园面积为 1018.51 平方千米( 152.78 万亩),茶园面积为 225.69 平方 千米( 33.85 万亩),桑园面积为 72.48 平方千米( 10.87 万亩),苗 圃面积为 393.09 平方千米( 58.96 万亩),其他园地面积为 60.92 平 方千米( 9.14 万亩)。 表 5 各区园地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0 下城区0.05 江干区2.19 拱墅区1.50 西湖区24.74 滨江区3.11 萧山区227.23 余杭区134.68 富阳区98.42 临安区467.93 3. 林地 全市林地4面积为 10660.08 平方千米( 106.60 万公顷)。其中, 乔木林面积为 5932.21 平方千米( 59.32 万公顷),灌木林面积为 1003.31 平方千米( 10.03 万公顷),乔灌混合林面积为 1712.89 平方 千米 ( 17.13 万公顷) , 竹林面积为 1834.18 平方千米 ( 18.34 万公顷) , 其他林地面积为 177.48 平方千米( 1.77 万公顷)。乔木林中,阔叶乔 木林 1633.13 平方千米( 16.33 万公顷),针叶乔木林 3768.93 平方千 9 米( 37.69 万公顷),针阔混交林 530.16 平方千米( 5.30 万公顷)。 林地主要分布于杭州山区、杭州西南部丘陵等地区。 表 6 各区林地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6.37 下城区4.03 江干区28.88 拱墅区14.77 西湖区120.19 滨江区11.02 萧山区273.11 余杭区435.15 富阳区1266.01 临安区2263.44 10 杭州市园地分布图杭州市园地分布图 11 杭州市林地分布图杭州市林地分布图 12 (四)水系(四)水系 全市常水位5水面面积为 1145.19 平方千米。 表 7 各区常水位水面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4.66 下城区1.45 江干区28.59 拱墅区3.67 西湖区32.45 滨江区14.37 萧山区174.94 余杭区84.37 富阳区70.68 临安区63.23 全市主要河流长度如下: 1. 钱塘江:按北源新安江算,以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东坡起算,至海 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河流长度为 589 千米。其中,流经杭州 长度为 319 千米。按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算,以安徽省休宁县青芝 埭尖北坡起算,至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河流长度为 522 千 米。其中,流经杭州长度为 220 千米。 2. 京杭运河(浙江段):以秀洲区王江泾镇史家村起算,至杭州三堡 船闸,河流长度为129千米。其中,流经杭州长度为 37.13 千米。 以桐乡市乌镇镇虹桥村起算,至杭州三堡船闸,河流长度为 84 千 米。其中,流经杭州长度为 48.94 千米。 3. 浦阳江:以绍兴安华水库大坝起算,至钱塘江、浦阳江汇合口,总 长度为 98 千米。其中,流经杭州长度为 30 千米。 13 杭州市常水位水面分布图杭州市常水位水面分布图 14 二、人文地理要素 本次普查查清了房屋建筑区、城市建成区、人工化区域等人文地 理要素的数量和空间分布。 (一)房屋建筑区(一)房屋建筑区 全市房屋建筑区6占地面积为 995.14 平方千米。按建筑高度分,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7占地面积为 229.23 平方千米,低矮房屋建筑 区8占地面积为 765.91 平方千米; 按建筑密度分,高密度房屋建筑区 9占地面积为 861.31 平方千米,低密度房屋建筑区 10占地面积为 133.83 平方千米。房屋建筑区主要分布于杭州北部平原和富春江、钱 塘江两岸等地区。 表 8 各区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8.87 下城区14.07 江干区47.64 拱墅区21.71 西湖区52.63 滨江区18.46 萧山区260.30 余杭区172.55 富阳区118.34 临安区99.74 15 (二)城市建成区(二)城市建成区 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1面积共 559.2 平方千米。 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为 250.25 平方千 米。按建筑高度分,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为 136.98 平方千 米,低矮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为 113.27 平方千米。按建筑密度分,高 密度房屋建筑区占地面积为 177.87 平方千米,低密度房屋建筑区占地 面积为 72.39 平方千米。 表 9 各区城市建成区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18.7 下城区28.2 江干区113.3 拱墅区47.4 西湖区90.1 滨江区38.7 萧山区81.0 余杭区43.5 富阳区26.3 临安区22.9 16 (三)人工化区域(三)人工化区域 全市人工化区域 12面积为 1794.48 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 10.65 %。 表 10 各区人工化区域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19.73 下城区28.73 江干区129.69 拱墅区54.69 西湖区130.01 滨江区46.70 萧山区445.36 余杭区342.36 富阳区169.49 临安区146.10 17 (四)教育设施(四)教育设施 杭州市区 (富阳区、 临安区除外) 中小学教育设施数量4为 510 所。 其中,中学(包括初级中学、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数量为 177 所, 小学数量为 272 所,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数量为 61 所。 表 11 各区中小学教育设施数量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中小学数量(所)中小学数量(所) 上城区31 下城区35 江干区67 拱墅区51 西湖区57 滨江区24 萧山区147 余杭区98 杭州市区(富阳区、临安区除外)中小学教育设施分布图杭州市区(富阳区、临安区除外)中小学教育设施分布图 4此处教育设施数量按法人统计。 18 (五)医疗设施(五)医疗设施 杭州市区(富阳区、临安区除外)各级医疗设施数量5为 1099 所。 其中,疾控中心数量为 10 所,综合医院数量为 98 所,专科医院数量 为 6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为 845 所,其他 医疗设施数量为 85 所。 表 12 各区医疗设施数量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医疗设施数量(所)医疗设施数量(所) 上城区72 下城区79 江干区113 拱墅区78 西湖区139 滨江区42 萧山区372 余杭区204 杭州市区(富阳区、临安区除外)医疗设施分布图杭州市区(富阳区、临安区除外)医疗设施分布图 5此处医疗设施不包括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 19 三、生态环境建设 本次普查查清了全市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和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 建设情况。 (一)国土绿化(一)国土绿化 全市国土绿化13面积为 12179.35 平方千米( 121.79 万公顷)。 其中,平原区国土绿化面积为 810.85 平方千米(8.11 万公顷)。 全市国土绿化率为 72.27%,全市平原区国土绿化率为 22.34%。 表 13 各区国土绿化面积 行政区域行政区域面积(平方千米)面积(平方千米) 上城区8.37 下城区7.70 江干区47.77 拱墅区21.70 西湖区151.23 滨江区18.20 萧山区320.56 余杭区522.77 富阳区1341.96 临安区2720.04 (二)水土保持(二)水土保持 2015年全市水土流失14区面积为 1011.32 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 的 6.00%。其中,轻度侵蚀区面积为 371.64 平方千米;中度侵蚀区面 积为 517.05 平方千米;强烈侵蚀区面积为 87.51 平方千米;极强烈侵 蚀区面积为 26.84 平方千米;剧烈侵蚀区面积为 8.28 平方千米。水土 流失区主要分布于杭州西南山区、丘陵等地区。 20 全市水土流失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三)地面沉降(三)地面沉降 2010 至 2014 年,对杭州市区约 2000 平方千米范围的地面沉降进 行了监测6,包括杭州主城区和余杭区瓶窑镇、余杭镇以东及萧山区所 前镇以北区域,以平地为主。 经监测分析,市区 2010 至 2014 年累计沉降量大于 20mm 的典型 沉降区域面积达 150 平方千米,沉降中心区域主要分布在余杭区仁和 街道、西湖区蒋村街道、滨江区西兴街道、萧山区衙前镇和所前镇及 其周边。 6此处地面沉降监测时间为 2010 年2014 年。地面沉降监测为周期性监测,2015 年不在监测周期内, 故地面沉降为非标准时点监测成果。 21 注 释 1 在耕耕地:指种植农作物并正处于耕作状态的耕地。 2 非在耕耕地:指耕作层未被破坏但现状为园地、林地等的耕地。 3 园地:指连片人工种植多年生木本或草本作物,集约经营的,以 采集果实、叶、根、茎等为主的,作物覆盖度一般大于 50%的土地。 4 林地: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表。 5 常水位:指常年中大部分时间的平稳水位。 6 房屋建筑区:指城镇和乡村集中居住区域内,被连片房屋建筑遮 盖的地表区域。 7 多层及以上房屋建筑区:指层高在 4 层及以上、或楼高 10 米以上 的房屋建筑为主的区域。 8 低矮房屋建筑区:指层高在 3 层及以下、或楼高 10 米以下的房屋 建筑为主的区域。 9 高密度房屋建筑区:指建筑密度大于等于 50%的房屋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