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1页
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2页
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3页
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4页
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青田县港航管理局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五年十月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 编制单位及人员名单 单位负责人:叶祥深 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港航局)主任、局长项目负责人:程海华 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港航局)副书记、副局长胡适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运学院/副教授课题组组长:林一玲 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港航局)副主任胡强生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运学院/副教授参加人员: 吴永甫 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港航管理局)副书记薛 召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副教授李则华 青田县港航管理局 副局长杨维瓯 青田县港航管理局 副科长张秀雄 青田县港航管理局 副科长卢恒荣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运学院/副教授季永青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金湖庭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郑大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讲师 目 录 前言1(一)规划原则1(二)规划范围与期限2(三)规划依据2(四)主要结论3一、港航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必要性分析4(一)自然环境与条件4(二)“十二五”建设成果5(三)目前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7(四)发展需求分析9二、 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13(一)港口吞吐量预测13(二)船型发展预测19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21(一)指导思想21(二)总体目标22(三)具体目标22四、港航发展重点23(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23(1)温溪港区25(2) 港头港区26(3) 船寮港区27(4) 海口港区28(5) 腊口港区28(6) 鹤城港区公共服务布置29(7)千峡湖港区公共服务布置29(8) 瓯江旅游及公共服务布置30(二)加快航道工程建设,提升通航能力31(三) 加快运输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水平34(四)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品质37(五)重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上康庄工程”39(六) 建设智慧港航平台,提升管理水平40(七)分步实施规划43五、保障措施49(一)加强组织领导49(二)加强港口管理体制建设49(三)加强部门协调49(四)加强资金引导50(五)加快人才支撑504青田县港航发展“十三五”规划前言“十三五”是进一步提升小康社会水平,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重要时期。从交通运输发展的普遍规律看,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网络衔接、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十三五”将大力推进综合、智慧、绿色、平安“四个交通”发展,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发展。青田港是服务于丽水、尤其是青田县经济的一个重要运输节点,也是浙西南集疏运港,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战略资源。构建丽水航运体系,完善青田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提升互通互联水平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加快建设青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瓯江经济带发展是青田“十三五”港航建设的主要任务。(一)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效地促进港口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对规划期内暂不利用的岸线应予以保护,注重对港区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港航的可持续发展。(2)协调发展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尽量做到港口布局与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县域总体规划及国土、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协调衔接,相互促进,坚持航运、水利水电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协调综合发展思路。(3)创新发展原则:以促进港航服务转型升级为导向,以理念创新、科技和信息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手段,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港航“安全、环保、智慧、高效”地发展。(二)规划范围与期限本次规划范围为青田境内的瓯江、大溪、小溪、千峡湖库区沿岸及水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三)规划依据(1)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42020年); (2)青田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3)青田县工业布局规划(2011-2020);(4)丽水市交通运输局丽水港总体规划(20072020年); (5)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 (6)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瓯江航道整治工程(船寮镇黄言村温溪镇驮滩上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6月);(7)丽水市港航管理局、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丽水青田港温溪港区、腊口港区、风化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稿)(2012年7月);(8)丽水市滩坑库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2008-2020);(9)青田县工业布局规划(2011-2020);(10)青田欧洲小镇建设初步方案(2015年7月);(11)瓯江流域综合规划(2015年3月);(12)浙江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15年6月);(13)丽水市千峡湖区域发展总体规划(2012年3月);(14)青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年6月);(15)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4月)。(四)主要结论(1)坚持港航水利旅游“三位一体”发展原则,以“先东后西、加速开发,辅佐旅游、推动转型”为战略,加快建设青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努力构筑“一江一带一平台”(一江:瓯江航道建设和港口开发;一带:千峡湖、瓯江及其支流旅游经济带水上服务体系;一平台:智慧港航平台建设),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环保、智慧、高效”地运行。(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瓯江30Km航道工程,包括疏浚、船闸、锚泊服务区、调度站等;构建智慧港航平台,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实现“通航监测智能化、行业监管联动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内河物流产业化”。(3)加强货运港口建设,“十三五”期间争取完成20个货运泊位,开发利用岸线约2Km,新增约500万吨/年的港口通过能力,基本形成东、中、西三大物流中心。(4)推进旅游水域开发,创新港航延伸服务。建设千峡湖旅游区、瓯江及其支流两岸旅游区的旅游、休闲、水上体育运动等水上公共服务设施,探索港航为休闲旅游、体育运动、水利水电等服务的体制机制。一、港航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必要性分析(一)自然环境与条件青田县隶属于丽水市,有丽水东大门之称,她西临丽水莲都,东接温州永嘉,美丽的瓯江自西向东横贯青田县域,并经温州延向东海,给沿岸人民带来生机和发展水上交通的便利。通江达海的青田港位处瓯江中下游,她自古以来就是丽水的区域性重要港口和浙西南地区的重要运输节点,为浙西南及延伸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内陆河流,也是浙西南地区的母亲河,她发源于浙江龙泉与庆元交界的锅冒尖,横贯浙南山地丘陵地区,流经龙泉市、云和县、莲都区、青田县、永嘉县、乐清市、鹿城区、龙湾区,从温州市流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瓯江不仅蕴育了一番土地和人民,更是浙南地区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并辐射浙江中南部地区与闽赣部分地区。 千峡湖(原滩坑水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瓯江流域小溪支流中段,上至景宁鹤溪,下至青田滩坑水电站大坝,中间包括景宁外舍、金钟、渤海、大顺、陈村、青田北山、岭根、巨浦等乡镇。库区距小溪汇合口约26公里,距青田县城西门32公里,距温州市公路里程92公里,距丽水市公路里程107公里。湖面面积70多平方公里,干流回水总长度约为80公里,是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库区横跨青田景宁两县。湖区岛屿众多,湖面蜿蜒曲折、峰回水转,峡谷港湾众多,环湖群山森林覆盖率接近90%,旅游资源丰富,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之胜地。(二)“十二五”建设成果青田港航建设项目注重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筹措实现多元发展,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程。在各级政府和主管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青田港经长期规划与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管理水平大幅的提高。特别在“十二五”的中后期,港航建设与发展有了快速提升, 2014年完成计划项目21个,累计完成投资2300余万元,青田港货物呑吐量超过2700万吨,较2013年同期增长60%,其中海运增长50%。由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青田县港航管理局和温州市海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及时完成了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以下简称修编),使港航建设做到科学布局、主次有序、港区联动,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形成了“一江一湖七港区”的港口布局 以瓯江航道和千峡湖库区水域通航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确立了青田港的总体布局,规划建立温溪港区、港头港区、船寮港区、海口港区、腊口港区、鹤城港区、千峡湖港区等七个港区,并明确了七个港区的功能定位,使青田港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2)梯级水利枢纽建设渐近尾声 集水利、发电和航运多功能为一体化的瓯江中下游干流规划建设的五级梯级中,目前开潭、五里亭、外雄枢纽已经建成;三溪口枢纽基本建成,已于2014年初蓄水发电,船闸工程正在进行中;规划的最后一个梯级青田水利枢纽将于2018年建成。随着五级梯级的完成,瓯江中下游航道的通航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航运大发展条件已完全具备。(3)三大物流园区雏形显现以港口为依托的三大物流园区的雏形已经显现,以东部温溪港区、中部船寮港区和西部腊口港区为中心港区,构建了东西向布局、横贯青田县域的三大物流园区,为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物资流通起重大的推动作用。(4)水上安全管理系统初步建成以船舶信息采集和部分港区视频监控为主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初步建成,千峡湖库区水上搜救中心已启动建设,这将为船舶安全和水上防污染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5)行业创建和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由青田县港航管理所升格为青田县港航管理局,并于2014年4月16日正式整合接管温溪海事处,使港口行政管理职能更加明确,管理体制更加顺畅,同时更加注重行业创建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抓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廉政防范能力。(三)目前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1)港口岸线利用率及效率较低青田港现有码头三座,主要分布在温溪大桥以下,其余均为临时装卸作业点。近年来,青田县瓯江航道80公里沿线散乱分布了许多砂、石等建筑材料临时装卸码头、作业点,数量多,规模小,就鹤城以下即有21处之多,其余码头主要集中在青田县温溪镇附近,码头泊位等级100吨级为主,部分码头在100吨级以下,主要运输货种为矿建材料等。同时,散乱分布的这些装卸、作业点多为家庭式小规模作业,在滩涂上圈一块地放置一台粉碎机一个漏斗就形成作业线,加工、装卸等作业设备及安全设施落后,装卸效率低下。青田港岸线长度较长,然而受后方高速公路和国道的限制,可供利用的港口岸线资源相对比较少,这些临时装卸作业点无序占用航道岸线、河道岸线,且分布散乱,使港口岸线资源更加稀少,降低了岸线利用率。(2)库场面积不足青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顾名思义:山多,土地稀少,瓯江两岸后方陆域纵深有限,特别是青田县城及温溪镇,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开发速度加快,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土地现今更是基本开发殆尽,部分原本规划为港区用地的土地由于各种原因变更为企业用地。同时,瓯江北岸沿江现有金温高速公路,南岸沿江有330国道,两条公路南北夹击,减少了很多可供利用的岸线资源,降低了瓯江两岸陆域利用率。规划土地被征用,可供利用土地越来越少,后方高速公路和国道的限制,均使青田港的发展面临库场面积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青田港现有三座码头,除青山钢铁公司码头库场面积较大,能满足要求外,宏海燃料公司码头及温溪港码头均存在库场面积不足的问题,两码头后方即为村镇及山地,陆域面积无法拓展,货物中转存储能力较低,货物到港基本只能直接转车,出港业务无法施展,进港量常年大于出港量,码头综合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3)港口安全隐患严重据现场观察,青田港瓯江沿线许多砂石料装卸点位于金温高速公路下,或位于现有桥梁底下,均不满足规范中安全距离要求。散乱分布的这些装卸、作业点,加工、装卸等作业设备及安全设施落后,甚至无任何经检验检测的合格证书,且作业人员未经过正规的安全操作培训,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另据统计,青田县长期从事瓯江砂、石等矿建材料运输的船舶有700余艘,由于各装卸点、作业点无序竞争,船舶随意停靠装卸,既占用了有限的港口岸线资源,影响通航安全,又因部分作业点的前沿水深不足,偶有造成船舶搁浅、侧倾致损事故的发生。(4)港口功能单一,与产业相互促进作用不强青田港目前港口功能比较单一,除了具备基本的装卸、仓储、航运物流服务外,石化、冶金等大型临港工业均不发达。码头功能基本为通用泊位,件杂货和散货居多,集装箱、危险品等码头功能缺乏。港区内码头分散,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流通、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青田县现有大型工业主要有鞋革、钢材、五金电器等,目前已形成温溪工业园区及船寮工业园区,园区内工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据了解,目前大型企业原材料及成品进出口主要由陆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优势不明显,现有产业链无法对港口产生促进作用,产业与港口之间脱节严重。(5)航道等级提升有难度青田港航道位于瓯江口内,船舶若进入青田港,尚需经过瓯江下游温州航段,该航段内跨航桥梁众多,仅青田温溪大桥温州黄华码头航段共有跨航桥梁9座,分别为:瓯江五桥、梅岙大桥、瓯江大桥、绕城高速瓯江大桥、铁路瓯江大桥、瓯江三桥、七都大桥、诸永高速延伸段瓯江过江大桥以及瓯江二桥(温州大桥)。这些桥梁规模较大,多数为九十年代后修建。除去七都大桥和瓯江二桥(温州大桥)外,其余七座均不满足1000吨级海轮通航净空标准。受跨航桥梁通航净空尺度限制,大型船舶无法进入青田港,港内航道等级无法提升,制约了青田港的发展。(四)发展必要性分析根据浙江省内河航运规划、瓯江中上游航运规划报告和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20112015年),瓯江中下游规划为内河四级航道,河口段通航1000吨级海轮,为实现这一目标,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丽水市港航管理局委托,编制了瓯江中下游干流丽水段航运开发工程(丽水绕城西路白岩大桥花岩头)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得到了省发改委的批复,根据该报告,瓯江中下游航道等级将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20102015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42020年)、丽水港总体规划(20072020年)等相关规划指导以及与青田县工业、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规划相衔接,由青田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青田县港航管理局和温州市海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了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修编以大量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详尽地描述了青田港呑吐量、船型发展的预测情况,对港口性质功能、港口岸线利用、港口总体布置、配套设施、环境保护及投资与实施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中长期规划,这将对青田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港航建设与发展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但是,由于部分项目的规划或建设相对滞后和部分项目(特别是软件建设项目)基础相对薄弱,青田港总体建设与发展现状仍然不能满足快速接轨海洋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需求。随着瓯江、大溪、小溪、千峡湖库区等水域航运条件的不断改善,青田港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得到大幅的提高,辐射区域将不断扩大,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将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社会需求。 (1)快速接轨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瓯江航道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丽水绕城西路白岩大桥-青田温溪大桥为内河天然及渠化河流级航道;青田温溪大桥温州七里港区为内河级天然河流航道,其中:青田温溪大桥诸永高速延伸段瓯江特大桥段乘潮通航1000吨级海轮;该桥温州七里港区可乘潮通航1000吨级以上海轮。下游最后一个梯级将于2018年建成,大吨位船舶通海时间近在咫尺。如果能提前或加速下游段最后一个梯级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为青田和整个丽水乃至浙西南地区加快步入我省南翼海洋经济区,促进腹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往来,接轨温州都市圈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将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尽早接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海洋经济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2)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丽水市也将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青田县正进入经济发展加速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因此,今后一段时期,青田县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是扩大就业、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青田县境内拥有诸多名胜古迹,瓯江、大溪、小溪、千峡湖等沿江沿湖地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岸线和水资源为旅游业及第三产业发展服务,推动游艇、水上体育运动、休闲旅游等项目发展,是推进港航建设转型升级,拓展水运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3)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以加快水运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港航强省计划,大力推进大港口、大水运建设,强化行业管理、稳定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加强“智慧港航”建设,是浙江省于今年提出的港航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近年来浙江省以科技信息化助力水运发展、建设港航强省的主要着力点。在行业管理上,打造以船舶综合数据库为基础,融合RFID、GPS、AIS、智能视频等先进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航运服务系统,有助于实现对船舶的实时动态监管和对船舶的免停靠检查、免停靠报港,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港航管理模式的创新。 (4)实施省委“五水共治”战略决策的需要 港航是重要的涉水部门,“五水共治”与我们港航工作密切相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加快绿色内河航运建设。一方面,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复兴,积极推广生态航道建设理念,加快内河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航道养护,推进航道疏浚、绿化、清障、护岸修复等治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创新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防范体系,建立内河航运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推进内河航运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强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和运输管理,加强水污染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全力防止重大污染事故发生,实现绿色航运的发展目标。2、 港口吞吐量和船型发展预测(一)港口吞吐量预测1、预测依据(1)丽水青田港温溪港区、腊口港区、风化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丽水港总体布局规划(20072020年);(3)瓯江中下游干流丽水段航运开发工程(丽水绕城西路白岩大桥花岩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预测的方法(1)复合预测法将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交通量进行回归,建立关系式为: Q=exp(a+clnE)式中:Q 预测年货运量与代表年货运量的比值 E 预测年国内生产总值与代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a、b、c 回归系数,可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获得将预测年与代表年国内生产 总值之比代入上式即可得出规划年的交通货运量,再按一定比例计算港口吞吐量。(2)灰色预测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港口吞吐量预测也符合灰色系统理论的要求。我们采用灰色预测中比较成熟的GM(1,1)模型。为了估计未来发展的可能范围,建立了灰色平面,即以发展幅值最大的GM(1,1)作为上界,幅值最小的GM(1,1)为下界,按上下界GM(1,1)建立拓朴的邻域区间。实际操作时,按历年来实际增长率及“十二五”期间的计划增长率来确定上下界,即确定max、min,从而确定出灰色平面,进而可对预测的结果作进一步的检验。灰色平面的公式如下:X(1)max(n+k)=X(1)(n)+ kmaxX(1)min(n+k)=X(1)(n)+ kmin(3)三次指数平滑法指数平滑法系根据模型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其预测模型为:Qt+1=at+btT+ctT2式中:Qt+1 货运量 T 以T年为起点,预测年份的时间 at、bt、ct 参数3、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根据青田港港口现状以及港区相关边界条件变化时间:青田水利枢纽预计完成时间为2018年初,航运大开发工程预计与青田水利枢纽同期完成,金温高铁预计于2015年底运营,考虑一年的预留及适应时间,则2020年以后,青田港吞吐量预计会迎来新的上涨点。本次规划中对青田港的预测一方面结合丽水青田港温溪港区、腊口港区、风化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丽水港总体布局规划(20072020年)中相关吞吐量预测结果,同时结合瓯江中上游水路货运量发展的预测趋势以及腹地工业发展趋势,通过模型预测,结合专家意见得出最终预测成果:到2020年,进港量为410万吨,出港量为230万吨,合计吞吐量为640万吨。4、分货种吞吐量预测(1)矿建材料矿建材料在青田港吞吐量中占有主导地位。据调查,丽水境内可采储量为4000万吨,潜在储量达50亿吨。矿建材料主要是黄砂和石料,由于瓯江航运条件落后,而腹地经济快速发展对建筑砂石需求量增大,因此附近村民就近取材,瓯江下游青田境内一部分河道被无序开采,中游河段则储量基本保存。随着航运条件的改善,港区的逐渐发展,港口市场的治理和逐渐规范,青田矿建材料的开采将逐渐有序且日益提高,除一部分满足腹地自身发展需要外,还将供应临近温州、台州、金华、衢州等地。预计,待瓯江航道整治完成,梯级枢纽建成后,随着青田腹地土地逐渐开发利用,产业逐步发展,青田港矿建材料的吞吐量将大大增加,预测2020年青田港矿建材料吞吐量达150万吨。(2)钢材钢铁是目前青山钢铁公司码头的主要装卸货种,该公司2013年钢材吞吐量为34万吨,占公司总吞吐量的80%。在青田县产业布局规划中,不锈钢锻造、阀门、五金等在九大新兴产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重点产业发展对象。青田县工业布局规划(2011-2020)中,提出大力发展金属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配套协作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不锈钢连铸、棒线材、板带钢、型钢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丽水市主要的金属加工基地;积极发展机械电器、泵阀、建筑五金等行业。大力实施阀门产业集群区提升工程,努力打造浙江省阀门基地。金属加工业力争产值超过200亿元,装备制造业力争产值达到150亿元。因此,随着工业园区的逐步建设,不锈钢锻造业、五金、阀门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大力发展,未来钢材的吞吐量将逐渐上升,预测2020年青田港钢材吞吐量为120万吨。(3)煤炭煤炭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物资,腹地内所需煤炭基本由外省调入。港区现有码头企业中,宏海燃料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煤炭进口业务,由于现有码头后方陆域面积较小,库场面积制约了该公司码头货物存储中转能力,限制了煤炭进口量。另据调查,青山钢铁码头也有意发展煤炭进口业务。随着港区规模的扩大,新港区的不断开发,以及腹地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煤炭需求的不多扩大,港区煤炭吞吐量将与腹地煤炭需求量逐渐适应,预测2020年青田港煤炭吞吐量为100万吨。(4)非金属矿石青田的矿产资源,已发现有钼矿等33种,206处。其中非金属矿石尤为丰富,主要有叶蜡石、萤石、高岭土、石灰岩、花岗岩等。其中尤以叶腊石最多。叶蜡石是青田的特色矿种,分布广,产地多,储量1000多万吨。主要产于山口、小令、双垟、船寮、北山等地。青田叶腊石有很好的物理性能,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制造耐火材料、建筑釉面砖等,销往国内许多城市,也出口日本、德国。山口叶蜡石矿规模最大,为世界闻名的大型叶蜡石矿床,名为“青田石”,为全国六大名石之一。高岭土也称瓷土,主要分布瓯江两岸。是较好的陶瓷原料和橡胶填充料。花岗岩主要用作建筑材料,分布在海溪东北部、县城、汤蛘周围等地,出露面积107平方公里。青田花岗岩石质坚硬,色彩丰富,纹理多姿,是很好的耐酸耐碱材料、建筑饰面石材和工艺雕刻石料。由于非金属矿石开采的相对稳定及需求增长,预测2020年青田港非金属矿石吞吐量为25万吨。(5)水泥及熟料水泥是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建筑材料。虽然丽水地区有着丰富的非金属矿石资源,有着发展水泥产业的潜力。但是从目前浙江省水泥行业发展的状态来说,产能过剩是客观的事实。因此,在丽水地区大规模发展水泥生产行业的可能性不大,丽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所需水泥主要还是将依靠从外地大量运入。 根据对在当地收集的相关资料分析,未来丽水地区水泥吞吐作业主要在温溪港区完成,有部分水阁工业园区建设所需水泥将在腊口港区装卸,由此预测2020年青田港水泥及熟料吞吐量为70万吨。(6)危险品(主要为成品油)丽水市所需的成品油主要由宁波、上海调入。随着公路及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工业用油需求量增加,根据近几年丽水市成品油消耗情况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对比,预测未来丽水市成品油进口将主要通过瓯江航道运入。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的扩大,丽水地区家庭轿车的保有量持续增加,由此将带动丽水市汽柴油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根据丽水地区人口数量以及收入水平计算,结合瓯江航道的腹地范围以及运价比较,预计未来通过瓯江航道进行运输的成品油将在80万吨左右,全部都在温溪港区装卸作业。(7)木材及木制品青田的木椅制造由来已久,特别是船寮镇及海口镇,被称为木椅之乡,在青田县产业布局规划中,海口镇及船寮镇将开发工业区,海口主要产业规划为五金电器、汽配业及休闲木椅等,船寮镇除了不锈钢及阀门制作外,还包括有木加工产业。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大,产业的不断发展,木材的进口及木制品的出口业务将得到发展。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港口供求关系的影响,预测2020年青田港木材及木制品吞吐量为15万吨。(8)集装箱目前青田港吞吐量中尚不含集装箱,主要原因在于青田港没有专业的集装箱泊位。据了解,腹地内有许多大型鞋革及服装生产企业,由于现有港口功能的缺失,设施的落后,该类货品出口主要由公路运输转水运,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港口功能的完善,港区内配套设施的跟进,港区与后方腹地产业之间联系将越来越紧密,集装箱吞吐量也会有所发展。另外,目前青田正规化在油竹建设进口商品城,并在温溪大桥南岸设立保税物流园区,这些都离不开港区的服务,需要有专业的集装箱码头与之配套。由于集装箱属于未发展功能,且受港口自身条件有限等因素制约,未来尚有不小的变数,因此保守估计2020年集装箱年吞吐量为5万TEU。5、客运量预测青田县旅游的发展除去千峡湖库区外,主要围绕瓯江展开,待瓯江梯级枢纽形成后,瓯江水域旅游资源更为丰富,根据丽水瓯江旅游开发概念规划,届时将形成一条自鹤城至丽水南明湖水域的水上旅游带。另据浙江丽水千峡湖库区旅游规划,千峡湖库区除满足现有公共服务外,也将开发库区旅游。据此预测该旅游服务带发展形成后,2020年青田水路客运量为15万人次。(二)船型发展预测瓯江航运开发工程实施后,将打通温州-丽水的水运大动脉,温溪上游500吨级、下游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直接到达瓯江口门,水路集疏运可接轨温州港。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浙江省内河航运规划(浙江省港航管理局2004年)及已收集的丽水地区的船型资料,并考虑工程区域航道运距短、属相对独立的山区性河流航道、支流航道等级低且不成网络等特点,从航运的经济效益出发,拟采用机动驳通航的营运组织方案,同时根据货物、运量发展需要,考虑发展集装箱运输。温溪港区、港头港区船型发展规划见表2-1。船寮港区、海口港区及腊口港区船型发展规划见表2-2。鹤城港区、千峡湖港区及瓯江旅游和公共服务船型发展规划见表2-3。温溪港区、港头港区船型发展规划表 表2-1项目船型船舶尺度(m)备注总长型宽型深满载吃水沿海1000吨级油轮70.013.05.24.3规范船型1000吨级杂货85.012.37.04.3规范船型1000吨级江海联运58.010.23.52.9规范船型1000吨级集装箱90.015.46.84.8规范船型内河1000吨级货船85.010.82.0规范船型1000吨级集装箱62.010.62.5参考船型船寮港区、海口港区及腊口港区船型发展规划表 表2-2项目船舶船型尺度(m)编队型式备注总长型宽平均吃水内河500吨级货船45.07.31.9单船规范船型500吨级货船55.010.81.9单船规划船型300吨级货船36.77.31.9单船规范船型300吨级货船45.08.61.6单船规划船型36TEU集装箱船55.09.61.9单船规划船型24TEU集装箱船45.09.81.6单船规划船型鹤城港区、千峡湖港区及瓯江旅游和公共服务船型发展规划表 表2-3种类船型总长(m)型宽(m)型深(m)吃水(m)备 注客运船30客客渡船11.903.600.950.4550客客渡船19.153.800.950.5100客客运船24.04.51.651.0车渡船2车渡船31.207.01.601.0载客50人货运船100吨级驳船24.55.11.51.5短途货运旅游休闲船50客高速单体船25.031.30.8水上餐饮船32.428.11.51.0木质小客船11.02.00.750.35景观客渡船16.252.890.750.37水上公务船26.755.21.350.7游艇豪华游艇19.215.23.01.0539英尺游艇13.94.072.971.1管理执法船1#巡逻船163.81.20.72#巡逻船9.12.851.250.7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为主题,以港航水利旅游“三位一体”发展为主线,以先东后西、加速开发,辅佐旅游、推动转型为战略,谋划青田港航发展新思路,推进港航建设和水路运输服务的转型发展,拓展水运经济新的增长极。接轨“21世纪水上丝绸之路”,努力构筑“一江一带一平台”,加快建设青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环保、智慧、高效”地运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当好“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先行实践者”。(二)总体目标打造“一江一带一平台”、实施3225工程(即修建航道30Km,新建货运泊位20个、开发利用岸线2Km,新增货物呑吐量500万吨)。加强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并提升瓯江丽水段的通航能力,打通浙南地区水上黄金通道,基本建成适应丽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生态文明的现代水上交通运输网络,提供安全、便捷、高效、优质的运输服务;探索港航服务游艇、水上体育运动、休闲旅游的体制机制,形成港航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体系;构筑一条以丽水港为起点,以瓯江为连线,以温州港为枢纽的江海联运通道。(三)具体目标(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上运输体系。完成青田水利枢纽和航运配套设施建设,打通青田到丽水的航道,提高瓯江航道通行能力,提升青田港江海联运功能,构建完善的瓯江中下游航运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2)加强货运港口建设,构筑三大物流中心。以温溪港区、港头港区为发展重点构建东部港区,加快建设青田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联动中部船寮港区、中西部海口港区,构建中部港区;积极推进西部腊口港区的发展,使青田港成为内河多功能综合型港口,建成东、中、西三大物流中心。(3)推进旅游水域开发,创新港航延伸服务。建设千峡湖旅游区、瓯江及其支流两岸旅游区的旅游、休闲、水上体育运动等水上公共服务设施,探索港航为休闲旅游、体育运动、水利水电等服务的体制机制,推进港航建设和水路运输服务的转型发展,拓展水运经济新的增长极,为港航服务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经验。(4)构建智慧港航平台,提升港航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智慧港航平台,通过建设内河航道三维实景动态监控系统、全程全天候航道视频监控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移动执法与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示范航段船户信息智能化服务系统、船联网示范应用平台的总集成,实现“通航监测智能化、行业监管联动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内河物流产业化”的目标。四、港航发展重点(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1. 港口的功能定位青田港作为一个内河多功能综合型港口,其主要功能定位为:承担煤炭、建材、非金属矿和钢铁等件散货物资的运输;承担成品油等危险品物资的运输;承担木材、化肥、粮食用品、服装类等其他物资的运输和集装箱外贸及近洋运输;承担千峡湖港区旅游、货运、船舶检修等综合服务及瓯江旅游客运服务。具体定位与布局如下:温溪港区为青田经济开发区服务,以发展煤炭、非金属矿、建材、钢材、水泥等散杂货及危险品泊位为主,结合浙江省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江海联运功能,促进丽水与温州地区经济发展。该港区为前期重点发展港区,主要对原有码头进行改扩建,提升泊位等级,并合理有序开发其他港口岸线。港头港区为油竹工业功能区及青田县欧洲小镇建设服务,以钢材、煤炭、矿建材料等散杂货运输为主,并发展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该港区为前期重点发展港区及重点整顿港区,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发展,有序开发,规范港口岸线使用。船寮港区为船寮、高湖、东源3个县级工业功能区组成的中部工业区块服务,该区块主要产业涉及五金电器、鞋革、阀门等,其中五金电器及鞋革部分有出口业务,主要销往南美洲、欧洲等。远期规划发展不锈钢、锻造业等,因此,船寮港区以钢材、木材等散杂货运输为主,该港区为后期开发港区。海口港区主要为海口工业功能区和祯埠工业功能区服务。该工业区目前正在招商引资阶段,海口主要产业规划为五金电器、汽配业及休闲木椅等,远期会引进药品制造业。考虑到未来工业园区形成规模,企业原材料进口及成品出口达到一定数量,水运输送将产生一定优势。而且南岸工业园区后方即为铁路货运站,水铁联运优势明显。因此海口港区以钢材、木材等散杂货运输为主,作为工业园区配套港区。腊口港区作为腊口物流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腊口工业园区配套。该港区后期开发港区。以发展散杂货通用泊位为主,包括钢材、建材、煤炭、水泥等货种运输,为青田乃至丽水的地方经济服务。鹤城港区后期开发港区。该港区功能主要为旅游客运公共服务,满足青田水利枢纽建成、库区形成后人员旅游、客运出行、旅游船舶避洪以及港航搜救等服务功能,不作为工业港口物流区。以旅游客运等公共服务为主。千峡湖港区近期生态保护港区。该港区功能主要为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配套及库区公共服务,满足旅游及库区人员出行、库区船舶检修、加油等综合服务,不作为工业港口物流区。在现有码头设施的基础上,以完善港区内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功能为主。另外,随旅游度假区开发进程,新建游客码头及游艇码头,为水上体育运动、休闲旅游服务。2. 主要建设任务(1)温溪港区温溪港区下辖三个作业区,分别为马湾作业区、花岩头作业区和驮滩作业区。马湾作业区马湾作业区位于温溪镇马湾村沿江,港区后方为49省道。目前已建有一500吨级煤码头,为青田宏海燃料有限公司所有,码头为重力式结构,由于年代较久,有一定程度破损,后方装卸设施陈旧落后。现有码头后方陆域面积较小,库场面积不足,东侧有一浅滩。规划岸线适当前移,扩大后方陆域面积,对现有码头进行改造,提升码头等级。在控规的基础上,于原作业区上游新增一500吨级码头泊位区。该作业区以散杂货泊位为主,规划码头岸线长度645m,规划布置500吨级散杂货泊位1个、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5个,规划陆域面积29800平方米(合约48.7亩),陆域最大纵深约110m,可形成通过能力约100万吨/年。“十三五”期间将完成以上所有规划项目。花岩头作业区花岩头作业区位于温溪镇花岩头,马湾作业区下游。该作业区被49省道分为两部分,内侧为陆域堆场区,外侧为码头泊位区。现有温溪港码头2个500吨级泊位,一为固定式,一为浮码头型式。泊位分开布置。规划码头前沿线与现有码头前沿线基本持平,主要对现有码头进行改造,提升码头等级,陆域面积基本不变。该作业区以散杂货泊位为主,规划码头岸线长度295m,规划布置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3个,规划陆域面积1.8万平方米(合约28.3亩),可形成通过能力约60万吨/年。“十三五”期间,新建3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驮滩作业区驮滩作业区位于瓯江中的驮滩,该作业区目前尚未开发。根据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远期,驮滩作业区规划码头使用岸线长度为1748m,布置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11个、1000吨级危险品泊位5个,规划陆域面积71.4万平方米(合约1071亩),可形成通过能力约420万吨/年,规划预留岸线1982m。此次规划新建1个1000吨级危险品泊位,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预备项目。(2) 港头港区港头港区位于温溪大桥下游,下辖两个作业区:港头作业区和沙埠作业区,分别位于南北两岸。 港头作业区自温溪大桥下游180m起至小峙北侧山头处,位于330国道外侧,港区规划岸线总长度2094m。港头作业区主要分为三个泊位区:上游为集装箱泊位区,泊位长度320m,与温溪大桥之前间距180m;下游被一排水沟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为规划通用泊位区,西段作为预留泊位区,远期考虑发展30005000吨级泊位。东段现有青山钢铁公司码头,该码头为2个5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长度148m,靠船等级1000吨级,码头为高桩梁板式,建造年代较近,码头设施较新。本次规划新建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3个,主要为后方在建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货物上岸直接拉至保税区,因此不再设置陆域堆场等。 沙埠作业区沙埠作业区位于温溪大桥下游瓯江北岸、港头作业区对岸,距离温溪大桥最近距离170m。下游东侧约750m为瓯江航运大开发工程规划的远方调度站。该作业区主要用于整顿现有砂石料临江作业点,规范岸线使用,目前该段岸线被部分砂石料临时装卸作业点无序占用。此次规划新建1000吨级散货泊位2个,主要装卸货种为砂、石料、非金属矿等散货。规划陆域面积约3.013万平方米(合约45.2亩),陆域纵深40-60m,布置必要的堆场、仓库以及部分临时生产辅助建筑。为满足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相关要求,后方陆域边线距离高速公路外边线最近距离为30m,属于高速公路安全控制区(30m)外。(3) 船寮港区船寮港区位于船寮大桥上游松树林西,目前尚未开发。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规划岸线长度约354m,码头泊位长度205m,规划布置500吨级散杂货泊位3个。规划陆域面积2.72万平方米(合约40.8亩),陆域纵深约8494m,后方陆域主要布置堆场、仓库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港区可形成通过能力55万吨/年。“十三五”期间,新建500吨级通用泊位1个。另新建2个500吨级通用泊位作为预备项目。(4) 海口港区海口港区包含两个作业区:南岸作业区及高沙作业区。分别位于海口大桥下游南岸村及海口大桥上游高沙村外侧。根据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两个作业区规划码头岸线长度均为205m,其中预留码头泊位长度65m。各规划布置500吨级散杂货泊位2个,预留1个。该港区作业区均规划为后方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因此不再单独设置陆域堆场。“十三五”期间新建南岸作业区500吨级通用泊位1个。另在高沙作业区新建1个500吨级通用泊位作为预备项目。(5) 腊口港区腊口港区位于青田县腊口镇附近,金丽温高速公路桥下游,金丽温高速公路桥与八旗山之间。根据青田港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5),腊口港区规划岸线长度1471m,其中泊位长度1165m,规划布置500吨级泊位17个,可形成吞吐能力255万吨/年。大溪大桥从腊口港区岸线中部穿过,将腊口港区分为南北两个港区。 北港区 规划岸线总长751m,码头泊位占用岸线505m,预留安全距离占用岸线330m,可布置500吨级散杂货泊位7个,规划陆域面积10.56万平方米(合约158.4亩),陆域纵深160170m,形成吞吐能力105万吨/年。 南港区 规划岸线总长720m,其中码头泊位占用岸线长度660m,码头与规划大溪大桥之间安全距离110m,布置500吨级散杂货泊位10个,规划陆域面积13.54万平方米(合约203.1亩),陆域纵深50170m,形成吞吐能力150万吨/年。“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南港区500吨级通用泊位4个。另新建3个500吨级通用泊位作为预备项目。(6) 鹤城港区公共服务布置该港区主要功能为旅游、客运及公共服务。港区分为三部分客运中心港、避洪港、港航搜救中心。其中客运中心港位于塔山大桥下游平演,占用岸线150m,主要停靠船舶为客运船及游艇等;避洪港及港航搜救中心位于在建中湖大桥下游魁市沿江,占用岸线分别为150m,避洪港主要功能为旅游船及客运船的避洪之所,港航搜救中心主要作为港航管理部门应急、救助、指挥中心使用,停靠船舶为海事巡逻船、救助船等。(7)千峡湖港区公共服务布置在现有水运码头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码头配套设施和规划定期航班,方便居民侯船和出行。码头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堆货场、连接道路和候船室等,以及功能性多过美观性的绿化植被,从而根本上改变库区码头只有几个台阶和驳岸码头平台的简陋现象。现有码头中,井坪和黄岭头码头均有货运车渡功能,规划在黄岭头设置一综合服务区,服务区内包括客、货运车渡泊位、油船泊位、检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