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118-1992 工业三氯甲烷》与《GB 4118-1983》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调整。首先,从标准编号的变化来看,《GB 4118-1983》升级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118-1992》,这表明新版本更加侧重于指导性和建议性质,而非强制执行。

在技术要求方面,《GB/T 4118-1992》对工业三氯甲烷的技术指标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纯度、水分含量、酸度等关键参数的限值设置,这些变化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产品质量控制要求的提高。此外,新版本还增加了对某些杂质(如特定有机物)含量的具体限制,以确保产品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对于检验规则部分,《GB/T 4118-1992》也做出了相应修改,比如明确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及其频率,并且细化了判定原则,使得整个检验流程更加规范严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4118-2008
  • 1992-04-24 颁布
  • 1993-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4118-1992 工业三氯甲烷.pdf_第1页
GB 4118-1992 工业三氯甲烷.pdf_第2页
GB 4118-1992 工业三氯甲烷.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4118-1992 工业三氯甲烷.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 D C 6 6 1 - 7 1 5 - 2 1: 6 2G 1 7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4 1 1 7- 4 1 1 8 -9 2烷烷甲甲氯氯一-三业业工工Me t h y l e n e c h l o r i d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Tr i c h l o r o me t h a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useuse1 9 9 2 一 0 4 一 2 4 发布1 9 9 3 一 0 2 一 0 1 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 布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4 们 8 一 9 2GB储工业三氯甲 烷GB 4 1 1 8一8 3Tr i c h l o r o me t h a n e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u s e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三氯甲烷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贮存、 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甲 烷氯化法、 乙醛法、 三氯乙醛碱解法、 光氯化法生产的三氯甲 烷。 该产品主要用作一氟二氯甲烷、 溶剂、 制药以及合成香料的原料。 分子式: C H C l 3 相对分子质量: 1 1 9 . 3 7 8 ( 按 1 9 8 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9 1 用标准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B 6 0 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 容量分析) 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 B 3 1 4 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的测定( H a z e n 单位 铂一 钻色号)G B 4 1 2 0 . 3 工业液体氯代甲 烷类产品中酸度的测定 滴定法G B 4 1 2 0 . 5 工业液体氯代甲 烷类产品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浊点法G B 4 1 2 0 . 6 工业液体氯代甲 烷类产品的包装、 标志、 贮存、 运输和检验规则G B 6 2 8 3 化工产品中 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 费休法( 通用方法)G B 6 6 7 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 B 6 6 8 。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3 技术要求3 . 1 外观清晰、 无悬浮物、 无机械杂质的液体。3 . 2 工业三氯甲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 1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色度( P t - C O ) , 号(1 01 52 5酸度( 以H C I 计) , %簇0 . 0 0 10 . 0 0 10 . 0 0 3水分, %(0 . 0 30 . 0 30 . 0 5纯度, %)9 9 . 59 9 . 09 8 . 0乙醛, %提0 . 0 50 . 11 , 卜 二氛乙烷, %簇0 . 0 40 . 1四氮化碳. %(0 . 0 50 . 2国家技术监份局 1 9 9 2 一 0 4 一 2 4 批准1 9 9 3 一 0 2 一 0 1 实施G B 4 1 1 8 一9 2续表 工项目优等品合格品乙醉 , %三抓乙醛, %一 0. 1S 0.10一等品 0 .1 0 . 1 53 . 3 乙醛只考核乙醛法生产的三抓甲烷; 1 . 1 一 二氯乙烷只考核甲烷氯化法生产的三纵甲 烷; 三氛乙醛只考核三抓乙醛碱解法生产的三氯甲烷; 乙醇只考核三氯乙醛碱解法生产的和加稳定剂的三氯甲 烷。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 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实验室用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 . 1 色度的测定 按G B 3 1 4 3 所规定的方法进行。4 . 2 酸度的测定 按G B 4 1 2 0 . 3 所规定的 方法进行。4 . 3 水分的测定 按G B 4 1 2 0 . 5 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如供需双方有争议时, 以G B 6 2 8 3 所规定的方法为 仲裁方法4 . 4 三抓乙醛的测定 碱解滴定法4 . 4 . 1 原理 C C I , C H O十N a O H-)C C I , H+C H O O Na N a O H +1 / 2 H , S O ; 一分1 / 2 N a 2 S O , +H , O44 . 2 试剂和溶液4 . 4 . 2 . 1 0 . o f g / m I 酚酞乙醇溶液;4 . 4 . 2 . 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 H ) =0 . 1 m o l / L ) ;4 . 4 - 2 . 3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 c ( 1 / 2 H 2 S 0 , ) 二 0 . 1 m o l / L ) ,4 . 4 . 3 仪器 2 5 0 m L 三角瓶; 1 0 m L 移液 管; 酸式碱式滴定管各一支。4 . 4 . 4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1 0 . 0 m L 试样于盛有约8 0 m 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 摇匀后滴入3 滴酚酞指示剂, 滴入微量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c ( N a O H ) 二。 . 1 m o l / L ) ( 不记读数) , 使溶液显浅红色。 然后从滴定管中准确滴人2 5 . 0 0 m L O . 1 m o l / L N a O H标准滴定溶液, 摇匀后静止2 m i n , 再加入3 滴酚酞, 最后用硫酸标准滴 定 溶 液 ( 合 H 2S O ,) 一 。 , m o l/ L 滴 定 至 浅 红 色 , 记 下 读 数 。4 . 4 . 5计算_( c , V , 一c 2 V , ) X 0 . 1 4 7 4 X 1 0 0 1 0 . 0 X 1 . 4 8 , . 。 . , . , . 。 . . (1)式中:二 卜 1 z V Vs三氯乙醛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氢氧化钠、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m o l / L ;分别为氢氧化钠、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耗用体积, m L ;0 . 1 4 7 4 与1 . 0 0 m 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 N a O H ) =1 . 0 0 0 m o l / 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三氯乙醛的质量; 1 . 4 8 三氯甲烷的密度, g / c m ,4 . 5 纯度及各组分的测定 本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醋( D B P ) 和聚乙二醇 2 o o o ( P L U - 2 0 0 0 ) 混合固定液分离甲烷氯化法、 三G B 4 1 1 8 一9 2氯乙醛碱解法、 乙醛法和光氯化法生产的三氯甲烷中各组分, 用热导检测器检测, 以归一化法计1 ? 各组分的含址e4 . 5 . 1 材料和试剂4 . 5 . 1 . 1 载气 氢气, 纯度优于9 9 . 5 %.4 . 5 . 1 . 2 载体: 6 2 0 1 载体, 粒度0 . 2 0 0 . 2 8 m m, 0 . 1 5 .0 . 2 0 m m,4 . 5 . 1 . 3 固定液 邻苯二甲酸二丁醋和聚乙二醇 2 0 0 0 ,4 . 5 - 1 . 4 溶剂: 丙酮。4 . 5 . 2 仪器车5 . 2 . 1 气相色谱仪: 配有热导检测器( 以氢气作载气, 对苯的灵敏度优于8 0 0 m V m l . / m g ) e4 . 5 - 2 . 2 进样器: 微量注射器。4 . 5 . 2 . 3 色谱柱: 柱长3 m, 内 径3 -4 m m不锈钢柱。4 . 5 . 3 分析步骤4 . 5 . 3 . 1 固定相: 称取5 . 0 g 聚乙二醇2 0 0 0 ( 1 号柱) ; 1 . 0 g 聚乙二醇2 0 0 0 ( 2 号柱) 于2 5 0 m L 烧杯中, 用丙酮作溶剂, 在水浴上加热使其 完全溶解。 再称取邻 苯二甲 酸二丁酚1 5 . 0 g ( 1 号柱) ; 1 9 . 0 g ( 2 号柱) 。 将两者混匀。 然后分别将 1 0 0 g 6 2 0 1 载体缓缓倒入, 使完全润湿, 涂渍均匀。 待溶液挥发干后, 移至红外灯一 F 烘干备用。4 . 5 . 3 . 2 色谱柱的装填及装人量: 将色谱柱的出口 端用少许玻璃棉或铜网塞上, 然后从出口 端抽吸. 在轻轻振动下把固定相装人色谱柱。 对内径3 m m的不锈钢柱其装填量约3 g / m a4 . 5 . 3 . 3 色谱柱的老化: 通入载气, 色谱柱在9 0 1 0 0 ,C 老化8 h o4 . 5 - 3 . 4 典型色谱条件, 如表2 所示: 表 2一 誉 硕 一一之匙 一1 号柱2 号柱汽化温度, C1 1 01 0 0检测温度, 901 0 0柱温度, 亡7 27 0载气硫速度, m l . / m in3 54 0桥电流, m A2 0 02 0 0载气H2H2进样蛋, y L5 - 1 05 - 1 0记录仪贫程, m V1 - 1 01 - 1 0使用者可以适当调整色谱条件, 但应得到合适的分离度。2 号柱一般适用于二抓甲烷和 1 , 1 一 二氯甲烷分离差的样品。45 . 3 . 5 测定 启动仪器, 色谱操作条件稳定后即可进样。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t R 与相对调整保留时间r及色谱图见表 3 、 表 4 、 图 1 、 图 2 所示。表 3组分t R, 5r空气2 8乙醛9 60 . 1 5反 1 , 2 一 二抓乙 烯2 2 30 . 4 2G s 4 1 1 8 一 9 2续表 3组分e R , 5乙醉2 4 30 . 4 7-抓甲烷2 6 80 . 5 21 , 1 一 二抓乙 烷3 0 20 . 6 0四抓化碳3 5 60 . 7 1顺 1 , 2 一 二抓乙烯4 5 60 . 9 3三饭甲烷4 8 91 . 0 01 , 2 一 二抓乙 烷7 5 01 . 5 7表 4组分I 倪, 3r空气3 5反 1 , 2 一 二抓乙烯1 6 22 4 1二抓甲烷1 8 40 . 4 81 , 1 一 二氯乙烷2 2 10 . 6 0四氯化碳2 6 70 . 7 5顺 1 , 2 一 二抓乙 烯3 1 30 . 8 9三抓甲烷3 4 71 . 0 0图 1 各组分在U k 1 P : P E G : 6 2 0 1 =1 5 = 5 : 1 0 0 柱上的色谱图 1 一空气沼一乙醛沼一反 1 , 2 一 二氛乙烯; 4 一乙醉浦一 二氮甲 烷落 6 -1 , 1 一 二抓乙烷; 7 一四舰化碳布 8 -顺 1 . 2 一 二氮乙烯; 9 一三氛甲烷; 1 0 -1 . 2 一 二饭乙烷G B 4 1 1 8 一 9 2图 2 各组分在D 1 3 P: P E ( ;: 6 2 0 1 二1 9: 1: 1 0 0 柱上的色谱图1 一空气; 2 一反1 , 2 一 二氛乙烯门 一二抓甲 烷八 一1 , 1 一 二抓乙 烷; 5 一四抓化碳; 6 一顺 1 , 2 一 二氮乙烯; 7 一三氮甲烷4 . 5 . 4 计算4 . 5 . 4 . 1 测定三氯甲烷中各组分的峰面积, 用归一化法按式( 2 ) 计算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x , 。X月二 ; 二 关 AI ( f A)X ( 1 0 0一 s) (2)式中: f ; 组分 浅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的 峰 面 积 ; c m 2 lr 三氯乙醛的质量百分含量( 4 . 4 ) ,4 . 5 - 4 . 2 各组分在热导检测器上的校正因子见表5 , 表 5组分关乙醛2 . 0 3 反1 , 2 一 二熟乙烯1 . 1 8 - 二氛甲烷1 . 2 4 - 1 , 1 一 二抓甲 烷1 . 1 7 一 1四氮化碳0 . 8 4 - 三氛甲烷1 . 0 0顺 1 , 2 一 二氮乙 烯1 . 1 8 -乙醉1 . 8 3 - 。1 , 2 一 二氮乙烷1 . 1 7 - G B 4 1 1 8 一9 24 . 5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