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46-2002是一项关于原产地域产品的国家标准,具体针对的是沾化冬枣。这项标准旨在规范和保护沾化冬枣这一具有特定地理来源及品质特性的农产品,确保其独特性及产品质量。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要点: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标明为“沾化冬枣”的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环节,规定了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域、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2. 原产地域界定:定义了沾化冬枣的原产地范围,通常限于中国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定的地理区域,这里的自然条件(如土壤、气候)被认为对沾化冬枣的独特品质形成至关重要。

  3. 质量要求:详细列出了沾化冬枣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如颜色、形状、大小)、内在品质(如糖分含量、酸度、口感)及卫生指标等,确保产品符合安全食用标准并保持其特色风味。

  4. 试验方法:规定了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方法,确保检验过程的标准化与科学性,便于质量监控和评估。

  5. 检验规则:说明了产品在出厂、销售前应遵循的检验程序,包括抽样方法、检验批次、合格判定准则等,以保障每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范了沾化冬枣产品的标签信息、包装材料与方式、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条件要求,以维护产品品质,防止损坏或变质,同时便于消费者识别真伪。

  7. 实施与监督:指出标准的执行主体、监督机构及其职责,强调对违反标准行为的处理办法,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8846-2008
  • 2002-09-24 颁布
  • 2003-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846-2002 原产地域产品 沾化冬枣.pdf_第1页
GB 18846-2002 原产地域产品 沾化冬枣.pdf_第2页
GB 18846-2002 原产地域产品 沾化冬枣.pdf_第3页
GB 18846-2002 原产地域产品 沾化冬枣.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8846-2002 原产地域产品 沾化冬枣.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跳66 7 . 0 8 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8 8 4 6 -2 0 0 2原产地域产品沾化冬枣P r o d u c t o f d e s i g n a t i o n s -Z h a n h u a b r u ma l j u j u b e o f o r i g i n o r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2 0 0 2 一 0 9 一 2 4 发布2 0 0 3 一 0 1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21 9G B 1 8 8 4 6 2 0 0 2前台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本标准根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及G B 1 7 9 2 4 -1 9 9 9 ( 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制定。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日。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沾化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郭艳灵、 李爱民、 樊玉东、 刘云富、 邢利民、 郭增禄、 曲发斌。G B 1 8 8 4 6 一2 0 0 2原产地域产品沾化冬枣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术语和定义、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标签、包装 、 运输和贮存 。木标准适用于原产地域产品管理部门根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沾化冬枣。2 规范 性 引用文件 卜 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1 9 4 水果、 蔬菜可溶性糖测定法 G B / T 6 1 9 5 水果、 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 2 , 6 一二氛靛酚滴定法) G B 7 7 1 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 B 门, 1 0 4 6 9 水果、 蔬菜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 B / T 1 0 6 5 1 鲜苹果 G B / T 1 2 2 9 5 水果、 蔬菜制品 可溶性固 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G B / T 1 2 4 5 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G B 1 7 9 2 4 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G B 1 8 4 0 6 . 2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3 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主管部门根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公告的保护范围为准, 见附录 Ao4 术语和定义 下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 1 沾化冬枣 Z h a n h u a b r u m a l j u j u b e 在本标准第3 章规定的范围内栽植沽化冬枣苗木, 以本标准栽培技术进行管理, 果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冬枣。4 . 2 普色面积 t i n c t o r i a l a r e a 枣表面着红色的面积。4 . 3 可食率e a t a b l e p a r t 取出枣核以外的果肉部分C B 1 8 8 4 6一 2 0 0 24 . 4桨头s e r o u s p a r t枣的两头或局部出现桨包 , 色洋发暗, 进一步发展即成霉烂果 。4 . 5果实硬度 f i r m n e s s o f f r u i t果实I7部单位面积去皮后所承受的试验压力, 检测时应用果实硬度计测试, 以N/ c m“ 计。4 . 6可溶性固形物 s o l u b l e s o l i d s果实汁液中所含能溶于水的糖类、 有机酸、 维生素、 可溶性蛋白、 色素和矿物质等5 要求5 . 1 自然环境 本区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 北濒渤海湾, 南靠黄河( 北纬3 7 0 3 4 -3 8 0 1 1 , 东经1 1 7 0 4 犷一1 1 8 0 2 1 ) ,气候四季分明, 冬枣生长季节日照充足, 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多偏北风, 夏季多偏南风, 春秋风向多变, 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气候。5 . 1 . 1 日照 年平均H照时数 2 6 2 7 . 3 h ;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6 1 %; 年均太阳辐射总量 5 . 2 9 X 1 0 J / c m , 平均生理辐射总最2 . 6 5 X 1 0 P v m =5 门. 2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 2 . 5 C, 平均无霜期 2 0 3 大。5 门. 3 降水 降水主要靠夏季风带来的水气, 雨季的起止和冬、 夏季风交汇形成的锋面进退一致, 年平均降水5 4 1 . 3 mm( 季平均降水量为第一季度 2 1 . 6 mm, 第二季度 1 2 9 . 9 m m, 第三季度 3 4 1 . 3 m m, 第四季度5 1 . 5 m m) . 生长期降水量 4 8 8 . 2 rum.5 门. 4 土壤 土壤系黄河冲积平原, 土体厚 养分含量高, 其中有机质含量7 . 5 5 g / k g - 1 2 . 7 5 g / k g , 平均含量飞 0 . 2 5 g / k g ; 全氮含量0 . 4 6 1 g / k g -0 . 8 1 5 g / k g , 平均含量0 . 6 6 8 g / k g ; 全磷1 . 1 2 3 g / k g - 1 . 4 4 9 g / k g ,平均 含量 1 . 2 9 8 g / k g ; 碱解氮 2 9 . 0 4 m g / k g - 5 3 . 8 9 m g / k g , 平均含量 3 8 . 7 4 m g / k g ; 速效磷4 . 6 4 m g / k g -1 4 . 5 6 m g / k g , 平均含量8 . 4 6 m g / k g ; 速效钾1 3 7 . 1 8 m g / k g -2 6 3 . 7 1 m g / k g , 平均含量1 8 5 . 2 2 m g / k g ; 土壤p H值7 . 2 -7 . 8 , 呈中 性至微碱性。5 . 2 特性5 . 2 . 1 果实特性 梁实近圆形或扁圆形, 果顶较平, 平均单果重 1 4 . 6 g , 最大单果重6 0 . 8 g , 果面平整, 果皮薄, 褚红色, 富光泽, 果肉乳自色, 质脆且肉质细嫩多汁, 吱食无渣, 含糖量高, 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5 . 2 . 2 果树特性 a ) 树体: 乔木型. 树势及发枝力很强, 分枝多, 干性强。 b ) 枝条: 多年生枝条. 座果率高. 负载量大, 枝条较脆易劈裂。 嫩梢前期为浅绿色, 后期为紫红色 c ) 枣吊: 枣吊1 2 c m- - 3 0 c m, 1 3 节左右, 旺树吊长达 4 1 c m以上 d ) 叶: 叶长圆形, 两侧略向叶面褶起。 门花 花冠直径。 . 6 c m左右, 雄蕊高出雌蕊, 柱头分泌粘液多 f ) 物候期: 四月初开始萌动, 五月下旬始花, 六月中旬盛花, 卜 月上中旬果实成熟, 一月 f 几 旬落叶, 逐渐进人休眠 照 ) 勺 t 逆性 耐 f 旱、 耐涝、 耐盐碱、 耐瘩薄、 丰产稳产、 抗病虫能力较强。G B 1 8 8 4 6 -2 0 0 25 . 3 苗木繁育5 . 3 门组培苗培育外植体接种出圃栽植初代培养- 一 继代培养- 一 生根培养- 一一过渡驯化温室盆栽露天苗圃5 . 3 . 2 砧木苗培养 a ) 酸枣砧木苗的培养: 选优良的酸枣种仁, 3 月中旬至5 月下旬播种, 行距 4 0 c m-1 0 0 c 。宽窄行, 苗高1 0 c m时定苗, 株距1 5 c -2 0 c m。 适时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8 月中旬摘心 b ) 普通枣砧木苗的培养: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 将田间散生的根孽苗收集人圃, 每亩栽植6 。 ()()株一8 0 0 0 株 适时进行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 . 3 . 3 嫁接苗培育 。 ) 砧木选择生长健壮的根茎 不小于。 . 8 c m的普通枣苗或酸枣苗, 选择沾化冬枣接穗直径大于0 . 6 c m 的充 实健壮的发育枝或二次枝, 在4 月至5 月进行劈接和插皮接。 卜 ) 抹芽: 把嫁接穗以下的枣芽全部抹去。 。 ) 适时进行中耕除草、 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 . 3 . 4 苗木出圃要求 嫁接苗木出圃规格见表 1 表 1 苗木规格级别苗高/ 阳 “根茎( 嫁接口以上 s c m) Cnl根系成熟度侧根数量/ 条根幅/ c m一 级1 0 0- 1 2 0李 I . 253 0根茎至苗高三分之二处为灰白或褐红色_ 级8 ( ) 一 9 9) 飞 . 0 q要 2 5二级6 0- -7 9李0 . 83)2 55 . 4 栽培技术5 . 4 门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5 . 4 . 1 门栽值 选择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壤土, 土壤含盐量小于 3 0 0 , 其中氯化钠含量小于1 . , % 、 , 小冠密植, 春栽为宜, 秋栽亦可。5 . 4 门 2 修剪 修剪时以通风透光为原则。 a ) 幼龄树修剪: 培养骨干枝、 培养结果枝组、 利用辅养枝。 b ) 结果树修剪: 清除徒长枝、 处理竞争枝、 回缩伸长枝、 疏截过密枝和细弱枝、 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 c ) 老树更新复壮: 疏截结果枝组、 回缩骨干枝、 停甲养树。 d ) 整形修剪: 运用抹芽、 摘心、 拉枝、 开甲、 疏枝、 短截等技术, 培养成小冠疏层形、 自由纺捶形、 多主枝自然圆头形。5 . 4 . 1 . 3 土肥水管理 。 ) 松土除草 春秋两季进行土壤翻耕, 枣树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 b ) 施肥: 秋施基肥在冬枣采收后至落叶前, 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采用多穴散施法; 迫肥每年: 一 次, 分别在萌芽前(c 4 月上旬) 、 花前( 5 月中旬) 、 幼果期( 7 月上旬果实膨大期) 追肥, 施肥量及种类依树龄、 树势、 结果情况、 土壤肥力确定 c ) 灌水与排水: 冬枣发芽期、 花前期、 幼果期、 封冻前应视土壤情况及时补水, 雨季注意排水防涝C H 1 8 8 4 6 - 2 0 0 25 . 4 . 1 . 4 保花保果 1 ) 环割 : 3 年至 5 年生幼树在盛花期环割, 每 7天 1 次, 连续 3 次 b ) 开甲: 5 年生以上枣树可在盛花期进行开甲, 甲I.1 宽度为树干直径的 , 五分之一至i 一 分之一,最宽不大于I c m, 。 ) 摘心: 利用枣头摘心和二次枝摘心, 提高座果率, 摘心时间为5 月下旬至6 月 卜 旬。 d ) 花期喷水: 盛花期每隔 2 天一3 天傍晚叶面喷清水,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7 5 %-8 5 %之间。 。 ) 喷肥和植物生长素: 盛花期喷 1 0 m g / k g -1 5 m g / k g的赤霉素或 。 . 3 0 0 0 . 5 %尿素溶液或。 . 3 的硼砂稀释液, 可交替使用。 f ) 花期放蜂: 初花期将蜂箱放入园内, 每1 0 亩放 1 箱蜂, 放蜂期枣园内禁止喷药。5 . 42 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为原则。主要防治龟蜡蚜. 枣缨蚊、 红蜘蛛、 枣锈病、 轮纹病等病虫害, 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宜使用物理与生物防治。5 . 5 采收5 . 5 门采收时问: 1 0 月上中旬, 冬枣脆熟期。5 . 5 . 2 采收要求: 成熟一批, 采收一批。5 . 5 . 3 采收方法: 一手抓好枣吊, 一手拿好枣果, 拇指掐住枣柄, 向上用力, 保证每枣带柄, 并轻拿轻放不准用杆震落后拾检。5 . 6 质t等级 质hi等级见表2 , 表 2 质f等级要求项目要求特级一级二级单果重2 0 g1 6 g - - 2 0 g1 0 g -1 6 g果形近圆形或扁圆形, 果形整齐近圆形或扁圆形, 果形整齐近圆形或扁圆形机械伤病虫害无无病虫果、 无浆头、 裂口果不超过 3 %无病虫果、 无浆头、 裂口果不超过 5 %色泽口感果皮褚红光亮, 着色 3 0 %以上果皮摘红光亮, 着色3 0 %以 上果皮褚红光亮, 着色 3 0 %以上皮薄肉脆 细嫩多汁, 浓甜微酸爽1 1 。吠食无渣皮薄肉脆, 细嫩多汁, 浓甜徽酸爽口。峡食无渣皮薄肉脆. 浓甜微酸爽口多汁吱食无渣5 . 了 感官指标 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 果顶较平, 果粒均匀, 果实阳面赌红色, 富光泽, 皮薄肉脆, 细嫩多汁, 浓甜微酸爽日, 吱食无渣。5 . 8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可食率( 以质量计)/%9 0 . 0硬度/ ( N / 阴 扩 )3 5 . 0可溶性固形物/ %2 s . 0总械( 以蔗糖计)/%z 4 . 0总酸( 以苹 果酸i t ) / ( m g / 1 0 0 g )0. 3 1 .0GB 1 8 8 4 6 -2 0 0 2表 3 ( 续 )项目指标维生素( i ( n , g / 1 0 0 g )膳食纤维厂 冷妻2 5 0 . 0毛 5 . 0总黄酮/(, F 门0 0 )异0 . 25 . 9 卫生指标 按G B 1 0 6 5 1 规定执行6 试验方法6 门感官指标 将样品放于洁净的瓷盘中, 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样枣的形状、 颜色、 光泽和果粒的均匀程度, 并品尝。6 . 2 质f等级 对样枣进行单果称重, 用肉眼观察样枣的形状和着色面积, 有无病虫果、 浆头及裂果, 计算其占总数的比例, 归等分级6 . 3 理化指标6 . 3 门可食率的测定 称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枣2 0 0 8 - - 3 0 0 g , 逐个切开将枣肉与核分离, 分别称重按式( 1 ) 计算:m Z一 m 1 阴 2X 1 0 0 0/ n(1) 式中: 1 一 可食率, %; 。 ,果核质量. 单位为9 ; 。 : 一 全果质量, 单位为96 . 3 . 2 硬度的测定6 . 3 - 2 . 1 仪器: 硬度压力计。6 . 3 . 2 . 2 测定方法: 将样果在果实胭部中央阴阳两面的预测部位削去薄薄的一层果皮, 尽量少损及果肉, 梢部略大于压力计测头的面积, 将压力计测头垂直地对准果实的测试部位, 徐徐施加压力, 使测头压人果肉至规定标线为止, 从指示器所示处直接读数, 即为果实硬度。每批试验不得少于 1 0 个样果, 求其平均值, 计算止小数点后一位。6 . 13 总糖的测定 按G B 门 6 1 9 4 规定执行。6 . 34 总酸的测定 按( ; B / T 1 2 4 5 6 规定执行6 . 15 维生素C的测定 按G B / T 6 1 9 5 规定执行。6 . I6 膳食纤维的测定 按G B / T 1 0 4 6 9 规定执行6 . I了 总黄酮的测定6 . 17 . 1 试剂。6 . 37 . 1 . 1 聚酞胺粉 。6 . 3 - 7 . 1 . 2 芦丁标准溶液: 称取5 . 0 m g 芦丁,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 0 0 m l - , 即得5 0 M g / m l -G B 1 8 8 4 6 - 2 0 0 26 . 37 . 1 . 3 乙醇: 分析醇6 . 17 门. 4 甲醇 : 分析醇。6 . 17 1 5 苯: 分析醇。6 . 17 . 2 分析步骤6 . 17 . 2 . 1 样品处理: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 加乙醇定容至2 5 mL 。 摇匀后超声提取 2 0 mi n放置, 吸取上清液1 . 0 ml于蒸发皿中, 加1 g 聚酞胺粉吸附. 于水浴上挥发去乙醇, 然后转人层析柱。 先用2 0 m 工苯, 苯液弃去, 然后用甲醇洗脱黄酮, 定容至 2 5 m工 _ , 此液于波长 3 6 0 n m测定吸收值, 同时以芦丁为标, 测定标准曲线, 求回归方程, 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洗准6 . 17 . 2 . 2醇至刻度.6 . 17 . 2 . 3芦丁标准曲线: 吸取芦丁标准溶液 。 , 1 . 0 , 2 . 0 , 3 . 0 , 4 . 0 , 5 . 0 ml , 于 1 0 mL比色管中, 加甲摇匀, 于波长 3 6 0 n m 比色, 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计算和结果表示:A x V,V, X m X 1 0 0 0(2) 式中: x一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 单位为微克每百克如g / 1 0 0 g ) ; A山标准曲线算得被测液中总黄酮的量, 单位为微克( P g ) ; 1 1 , 一 样品质量, 单位为克( 9 ) ; 1 测定用样品体积, 单位为毫升( m工 ) ; v样品定容总体积, 单位为毫升( m L ) ,6 . 4 卫生指标 按G B 1 0 6 5 1 规定执行。了 检验规则7 . 1 检验分类7 . 1 . 1 出厂检验 产品包装前应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等级检验, 按等级要求分别包装, 并将合格证附于包装箱内。了 门. 2 型式检验7 . 1 . 2 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 ) 4 4 年采摘初期; b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7 门. 2 . 2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要求。了 门. 3 交货验收 供需双方在交货现场按交售量随机抽取不少于1 k g的样品,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等级进行分级。了 . 2 组批 同一等级、 同样包装、 同一贮存条件下存放的枣品为一批。了 . 3 抽样方法 抽取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应在同 批货物中 按表4 规定的数量抽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