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_第1页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_第2页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_第3页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_第4页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荷花淀学案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教案【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的特殊含义3、学习反语讽刺的批判艺术【能力目标】1、迅速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与思想情感。2、能结合写作背景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情感目标】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2、难点:领会反语讽刺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是难点。【教学方法】概括法、探究法、引导法【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积累词语寥落:稀少、冷落。踌躇(chbu chfi):犹豫;平素:平时、平常。桀骜:性情刚强不屈。桀:不顺从。噩耗:指自己亲近的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噩:凶恶惊人的;耗:消息。惨淡:暗淡五色,这里是悲惨凄凉意。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引退:指辞去官职。这里是告退的意思。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了愤怒的程度。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同党的帮凶。羽翼:本为鸟的翅膀,此指帮凶。惩创:惩治伤害。淋漓:湿淋淋往下滴二、解题导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接着又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 L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o内喊和彷徨。另外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坟、热风两本杂文集和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10月以后,鲁迅走上了他人生道路上最光辉的历程,这是他率领“左联”文艺大军同国民党反动派英勇奋战的时期。主要著作是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杂文集和历史神话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殚精竭虑,积劳成疾,1936年10月19日不幸去世。在葬礼仪式上,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上海各界敬献的绣着“民族魂”的旗帜。2、文体知识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采用文艺的笔法所写的议论文。杂文般短小精悍,活泼锋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论、随笔、短评、札记、读后感等部属于杂文的一类。杂文分讽刺性杂文和疏导性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一般属于讽刺性杂文,邓拓的杂文一般属于疏导性杂文。杂文的特点是:内容具有针对性,说理具有形象性,语言具有丰富多彩性。杂文写作往往用物象说理,以小见大,由实人手,从实到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速读,整体把握思路及内容悼念刘和珍君 爱 写作缘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1、2) 痛斥走狗文人 恨 唤醒麻木庸人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遇害 详写遇难经过 教训意义 劝诫徒手请愿 否定 逻辑顺序 (6、7) 激励奋然前进 肯定四、作业1、完成课后二、三土、一题思考2、完成导学知识巩固部分第二课时一、探究思考1、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是愤怒到极点!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 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 “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4、“庸人”、“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 “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二、概括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标题一纪念刘和珍君,即中心。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革命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这样一位热血青年,为了“援助外交”,“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却遭到执政府卫队的杀害!因此,在纪念的同时,有怒不可遏的揭露,义愤填膺的鞭挞,揭露了反动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暴行,揭露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在悼念烈士的同时,严肃地从历史的高度,总结“三一八“事件的教训、意义,激励继续战斗者“更奋然而前行”。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作者为什么不按照一般纪念的方法来写呢?他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刘和珍等该惨案中牺牲的优秀进步青年的纪念,评述“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沉痛的总结。三、迁移拓展,说说你对文中反语讽刺艺术语言的体会,如今运用反语洋能够注意什么。四、作业1、背诵重点章节2、预习故都的秋高一语文荷花淀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孙犁。2分析人物形象特点;3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学习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对话、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回顾预习1介绍荷花淀荷花淀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2介绍孙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