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ppt_第1页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ppt_第2页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ppt_第3页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ppt_第4页
夹板固定技术(教学系列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夹板固定技术,一、固定的材料 夹板(长度、宽度) 压垫(材料要求)柔软具有韧性,能吸 ,透气,取材方便,易于制作,在皮肤上长期置放无不良反应。 扎带 内衬、外套,二、固定的要求与原则 既起固定作用,又对伤肢软组织无损伤,保持正常血运,不影响骨折正常愈合; 防止伤肢再移位,能避免不利于伤肢愈合的有害应力; 对伤肢各关节约束少,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 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通过压垫和小夹板固定,肌肉舒缩,可有矫正作用。,三、骨折整复后发生再移位的潜在因素: 骨折虽经整复,然而促使骨折断端发生移位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骨折的影响,早期经常检查和调整。在施行骨折固定和护理时,应尽量注意。 伤肢重量的影响; 肌肉牵拉的影响; 暴力作用的方向及性质的影响易循原有移位路径而移位。 原因(1)骨折端形成移位时损伤了在移位径路上的软组织 (2)骨折端不平的齿状突起,在骨折移位的径路上形成“顺齿” 搬运及治疗方法的影响,四、小夹板固定的作用力 扎带、夹板、固定垫 的外部作用力 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 伤肢关节处于恰当的位置,是维持骨折稳定的条件之一,骨折23周内尤为重要,五、适应症 四肢闭合骨折 四肢开放骨折,创口小或经处理伤口已愈合 陈旧骨折适于闭合复位者 四肢关节内骨折或近关节骨折经手法复位成功者,六、小夹板包扎方法及固定垫放置方法 (1)续增包扎法: 用绷带由伤肢远端向近端包扎12层(内衬绷带),近关节处3层,保护皮肤不受夹板摩擦,及使各夹板间隙处承受均匀的压力。 将固定垫用胶布条粘贴在小夹板或伤肢适当的部位上。 安放主夹,用绷带在中段包扎两圈。 安放辅夹,用绷带包扎,使小夹板全部覆盖。 扎带,(2)排列包扎法: 先包扎内衬绷带12层。 夹板一次排列在骨折四周相应部位。 扎带,(3)扎带松紧度测定 (4)固定垫的作用及放置方法 加强夹板的固定力,能将外部扎带的小夹板的挤压作用力集中到移位的骨折端上去,防止整复的骨折移位。 仅有轻度矫正残余移位的作用。 两点加压及三点加压法,七、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 抬高患肢 严密观察肢端血运,若出现肢体剧痛麻木,应警惕肢体血运障碍,及时作出诊断及处理 在夹板两端或骨突处,放固定垫处出现疼痛点时,应拆开夹板检查有无压疮。 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定期作X线检查骨折对位情况,3周内 及时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将注意事项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交代,下列情况不宜用夹板固定 严重开放骨折 伤口感染、广泛水泡,大面积皮肤溃烂 难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躯干骨折 固定不牢部位的骨折 伤肢血运不良或血管损伤,八、几种常用的夹板,牵 引 技 术,一、皮肤牵引,适应症:小儿股骨骨折的牵引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牵引或肱骨骨折在外展架上的牵引治疗,及成人下肢骨骼牵引的辅助牵引等。 禁忌症:皮肤有损伤或有炎症时,或对胶布过敏者。,方法:,皮肤牵引注意事项: (1)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皮肤必须完好。 (2)重量不得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或起水泡。 (3)牵引时间为2-3周,时间过长,因皮肤上皮脱落影响胶布粘着,如需继续牵引,应更换新胶布维持牵引。 (4)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牵引的胶布粘贴情况,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过度牵引。牵引2-4周,骨折端有纤维性连接,不再发生移位时可换为石膏固定,以免卧床时间太久,不利于功能锻炼。 (5)粘贴胶布的部位及长度要适当,胶布肆平整无皱,不能贴于踝上,包缠绷带不能压迫腓骨颈部,不能扭转,以免压迫引起腓总神经麻痹。,二、骨骼牵引,适应症: (1)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如斜行、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因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如股骨、胫骨、骨盆、颈椎)。 (2)骨折部的皮肤损伤、擦伤、烧伤,部分软组织缺损或有伤口时。 (3)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 (4)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他固定者。 (5)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如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暂不宜其它固定者。,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牵引针(或钉)处有无不适,如皮肤绷得过紧,可适当切开少许减张;穿针处如有感染,应设法使之引流通畅,保持皮肤干燥;感染严重时应拔出钢针改换位置牵引。 (2)每天测量伤肢的长度及观察伤肢血循环情况,注意牵引重量切勿过重,防止牵引过度。肢体肿胀消退后,应酌情减轻牵引重量。 (3)牵引开始数日,应透视矫正骨折端对位情况,及时调整体位或加小夹板或纸垫矫正。 (4)牵引时间不超过8周,如需继续牵引治疗,则应更换牵引针(或钉)的部位,或改用皮肤牵引。 (5)牵引过程中应鼓励伤员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伤肢及未牵引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一)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症:肱骨颈、干、肱骨髁上与髁间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将进行手法复位者。 操作步骤:在肱骨干内缘的延长线(即沿尺骨鹰嘴顶点下3cm),画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的垂直线;在尺骨背侧缘的两侧各2cm处,画一条与尺骨背侧缘平行的直线,相交两点即为牵引针的进口与出口点。注意从内向外进针勿损伤尺神经,不能钻入关节腔,造成不良后果或影响牵引治疗。,(二)股骨髁上牵引,适应症:有移位的股骨骨折、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髋关节后脱位等;胫骨结节牵引过久,牵引钉松动或钉孔感染,必须换钉继续牵引时。 操作方法:,(三)胫骨结节牵引,适应症:股骨髁上牵引技术均适用有移位股骨及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