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6132-1995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该标准于1995年发布,旨在规定一种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来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的统一方法,以确保对这些有害污染物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卫生监测与控制。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环境空气中三氯甲烷(CHCl₃)和四氯化碳(CCl₄)浓度的测定。这两种化合物均为挥发性有机物,可能来源于某些工业活动、农药使用或生活过程,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需定期监测以评估环境质量及居民健康风险。

测试原理

利用气相色谱仪,通过样品采集、预处理后注入色谱柱中,根据不同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实现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基于这些化合物在色谱柱内分离的特性和检测器对其的响应灵敏度。

采样与样品处理

标准详细说明了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采样频率以及采样设备的要求。采样后的气体需要经过特定的预处理步骤,如脱水、浓缩等,以便于后续的色谱分析。

分析步骤

  1. 仪器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校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样品分析:将处理后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根据其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浓度。
  3. 质量控制: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测试等,以验证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结果判定与报告

标准中还包含了如何判定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以及如何记录和报告测试数据的具体格式,确保检验结果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注意事项

尽管未直接要求总结,但需注意的是,在执行该标准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分析过程中个人防护到位,并且对实验条件、仪器状态进行细致监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颁布
  • 1996-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6132-1995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pdf_第1页
GB-T16132-1995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6132-1995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国 家标 准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卫 生 检 验 标 准 方 法 气相色谱法S t a n d a r d me t h o d f o r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c h l o r o f o r m,G s / T 1 6 1 3 2 一 1 9 9 5t r a c h l o r o me t b - i n a i r o f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s-G a s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的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2 原理 三抓甲 烷、 四氯化碳在色谱柱中与共存物质完全分离后, 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 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定量。3 试剂和材料11 三氯甲烷: 色谱纯。 四氯化碳: 色谱纯。 1 . 1 一 二氯乙烷, 三氯乙烯, 四氯乙 烯, 二氯甲 烷: 均为分析纯。3 . 2 固定相: 5 %S E - 3 0 C h r o m o s o r b WA W- D MS C MH S H 6 0 -8 0 .4 仪器和设备4 门气相色谱仪: 配电子捕获检测器。4 . 2 色谱柱: 长 2 m, 内径 3 m m的玻璃柱, 内装S E - 3 0 固定相。4 . 3 采气袋: 塑料铝箔复合膜采气袋, 容积4 0 0 m L o4 . 4 注射器: 1 0 0 m L , 5 0 m L , 1 m L , 1 p L , 1 0 p L , 1 0 0 p L o4 . 5 烘箱: 0 -2 0 0 C 。 上述器材预先清洗, 注入气相色谱仪应无卤 代烃峰出现。5 采样 用注射器将现场空气打入采气袋内密封进样口。写上标签, 注明时间, 地点, 使之涨满, 然后放掉。如此反复三次, 最后打满后, 用硅橡胶垫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 一 1 2 一 , 5 批准1 9 9 6 一 0 7 一 0 1 实施c s / T 1 6 1 3 2 一 1 9 9 56 分析步骤6 . 1 色谱分析条件常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分析三抓甲 烷、 四抓化碳的最佳色谱条件( 见附录A ) ,6 .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测定校正因子621 配制标准气体 a 取0 . 3 4 y L ( d 2 0 C / 4 C 1 . 4 7 ) 三抓甲 烷注入充有氮气内 装一小铝箔片的1 0 0 m L 注射器中, 放入烘箱内( 7 0 -8 0 C ) , 混匀平衡1 0 m i n , 放置室温稳定后, 其标准气浓度为5 ju g / m l 。 b . 取。3 1 u L ( d 2 0 0C / 4 0C 1 . 6 2 ) 四抓化碳用同样方法注人1 0 0 m L注射器中, 其标准气浓度为5 F + g / m L .6 . 2 .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4 个充有氮气的1 0 0 m L注射器, 分别加入三抓甲 烷标准气体。 , 4 0 , 8 0 , 1 2 0 u L ( 浓度为0 , 2 , 4 ,6 u B / L ) 和四抓化碳标准气体。 , 1 0 , 3 0 , 5 0 p L ( 浓度为。 , 0 . 5 , 1 . 5 , 2 . 5 u g / L ) 。 将上述各浓度标准气重复测定三次, 取1 0 u L 进人气相色谱测定, 记录保留时间定性, 用平均峰高或峰面积与三抓甲 烷、 四抓化碳浓度绘制标准曲线。6 . 2 . 3 测定校正因子 在样品分析的同时, 取与样品中含量相接近的三抓甲烷、 四抓化碳标准气体, 按6 . 2 . 2 操作测得保留时间和平均高峰, 按式(c 1 ) 计算校正因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式中: 了校正因子; c 。 标准气体浓度, u g / m ; h a 平均峰高, m m,63 样品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进样品气1 0 u L , 按6 . 2 . 2 项操作, 以保留时间定性。同时取没有卤代烃峰的空气作空白。 量出峰高, 以样品峰高减去空白峰高的差值,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三抓甲烷、 四抓化碳的含量。7 . 1结果计算 将采样体积按式( 2 )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 一 v . x ?井 、 、 T + t、 P2 、万一 Pa . . . . . . . . . 。 . . . . . . ( 2 )式中: 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L ;v , 采样体积, 由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 L ; 标准状态下的 绝对温度, 2 7 3 K ;采样时采样点的气温, ; P o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 1 0 1 . 3 k P a ; P 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 k P a .7 . 2 空气中 三抓甲 烷、 四抓化碳浓度的 计算:7 . 2 . 1 用标准曲线则按式( 3 ) 计算:. . . . . . ( 3 )alV 一- 式中: 空气中 三氛甲 烷、 四抓化碳质量浓度, m g / m ;a 样品中 三氮甲 烷、 四抓化碳浓度含量+ K g ;v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L ,c 8 / r 1 6 1 3 2 一 1 9 9 57 . 2 . 2 用校正因子可按式( 4 ) 计算r _( h - h o ) f V ,. , 二 ( 4 )式中: f 由6 . 2 . 2 项测得的校正因子, p g / m m 其他符号同上。8 方法特性8 . 1 检出限 当 进样量为1 0 p L时, 检出限三氯甲 烷为。1 5 m g / m ; 四氯化碳为。 . 0 3 p g / m o8 . 2 精密度 当三氯甲烷浓度为4 m g / m - 3 0 m g / m 时, 四个试验室 8 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6 . 0 % 2 . 0 %, 当四氯化碳浓度为。 . 5 m g / m - 2 . 0 m g / m 时, 四个试验室8 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 . 8 %1 . 2 %。B - 3 准确度 当三氯甲 烷浓度为4 m g / m - 3 0 m g / m 时, 平均回收率为9 2 . 8 %-1 0 0 . 1 %. 当四氯化碳浓度为。 . 5 m g / m -2 . 0 m g / m , 时, 平均回收率为9 9 . 4 %-9 9 . 8 %08 . 4 测定范围 当进样量 1 0 p L时, 三氯甲烷检测范围为 。 . 1 5 m g / m -3 0 m g / m , 四氯化碳检测范围为0 . 0 3 m g / m 一4 m g / m ,8 . 5 干扰与排除 由于采用了气相色谱分离技术, 使三氯甲 烷、 四氯化碳与共存物三氯乙 烯、 二氯甲 烷、 1 . 1 一 二氯乙烷、 四氯乙烯等完全分离, 不干扰测定。c s / T 1 6 1 3 2 一 1 9 9 5 附录A色谱分析条件实例和色谱图 ( 参考件)A 1 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温度: 5 0 C; 检测室温度: 3 0 0 C ; 气化室温度: 3 0 0 C ; 载气( N d 流速: 3 0 m L / m in ,A 2 色谱图S TART- 1 : 1 . 2 8 34 5 二 二二 2 生9 7 84 : . 7 、0 : 0 . 6 1 2一5 : 3 . 4 8 2) 6 : 8 . 0 3 5S TOP0 一空气d 一二抓甲 烷; 2 一三抓甲 烷; 3 一二抓乙 烷, 4 一四氮化碳; 5 一三氮乙 烯; 6 一四氮乙 烯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