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_第1页
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_第2页
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_第3页
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_第4页
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制1203_3122020401_马岩_大雅详细报告.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雅相似度分析大雅相似度分析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 机制12 0 3 检测日期: 检测日期: 2 0 16 年0 6 月0 1日 作者: 作者: 3122020401 学号: 学号: 马岩 正文字符数: 正文字符数: 9081 正文字数: 正文字数: 8162 图片数量: 图片数量: 0 占全文篇幅: 占全文篇幅: 0.01% 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 大雅全文库 一、总体结论一、总体结论 过滤参考文献后的相似度:2 9. 45% 过滤参考文献后的重复字符数:2 6 7 4 二、相似片段分布二、相似片段分布 三、典型相似文献三、典型相似文献 相似图书相似图书 文献相似度文献相似度 29.45% 重复字符数重复字符数 2674 最密集相似最密集相似 处处 密集相似密集相似 处处 非密集相似非密集相似 处处 前部相似前部相似 度度 中部相似中部相似 度度 尾部相似尾部相似 度度 463643 作者作者题名题名出处出处相似度相似度 钱泉森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4. 10 6.2% 骆志高 陈嘉真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0 8 5.18% 钱泉森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2 0 0 7 . 0 1 4.71% 王翠芳 万曼华塑料模具设计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2 0 0 9. 0 1 3.45% 沈言锦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2 0 0 7 . 12 3.29% 齐贵亮塑料模具新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11. 0 4 2.2%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 6 . 0 7 2.17% 王德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0 9 2.05% 谢昱北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 0 0 5. 0 8 1.9% 陈世煌 陈可娟 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塑料注 射成型模具设计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2 0 0 7 . 0 9 1.85%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 1. 0 8 1.83% 莫亚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2 0 11. 11 1.8% 恒盛杰资讯U G NX 5 中文版塑料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2 0 0 9. 0 1 1.69% 1 章飞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3. 0 8 1.68% 张莉洁 吕保和数控模具加工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6 . 0 3 1.68% 贾慈力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4. 0 7 1.68% 章飞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2 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8 . 0 6 1.68% 廖月莹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与资料汇编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7 . 0 8 1.66% 何冰强 高汉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与资料汇编 第2 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9. 0 7 1.66% 贾慈力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11. 0 5 1.65% 许树勤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14. 0 5 1.65% 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模具工业 协会 中国模具工业年鉴 2 0 0 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4. 0 9 1.65% 齐卫东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 4 1.53% 崔岸汽车车身CA D CA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12 . 0 7 1.49% 张甲敏注射成型实用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8 . 0 1 1.42% 张国强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5. 0 3 1.42% 刘庚武塑料件成型工艺拟定与模具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13. 0 7 1.37% 李振平模具制造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7 . 0 1 1.33% 曲学军 邓忠林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11. 0 8 1.17% 刘俊 徐四红 冯新红毕业设计指导与案例分析 机械类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9. 0 8 1.13% 于保敏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 0 0 9. 0 4 1.05% 王华山塑料注塑技术与实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 0 0 6 . 0 1 0.98% 齐卫东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 8 . 12 0.9% 胡东升 杨俊秋 夏碧波塑料模具设计基础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2 0 0 9. 0 1 0.9% 王浩钢 田喜荣模具数控编程与加工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11. 0 1 0.83% 杨安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7 . 0 8 0.73% 李德群 唐志玉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模具设 计大典编委会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第2 卷 轻工模具设计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3. 0 1 0.71% 叶久新塑料模设计指导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0 9. 0 8 0.69% 伍先明 张蓉 杨军 周志冰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2 0 10 . 0 4 0.69% 吕创新模具制造技能训练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 2 0 0 3. 0 8 0.6% 2 相似报纸相似报纸 相似期刊相似期刊 其他网络文档其他网络文档 四、典型相似内容对比四、典型相似内容对比 邱言龙模具钳工实用技术手册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2 0 10 . 0 1 0.55% 夏巨谌 李志刚 李德群 唐志玉中国模具工程大典 第3卷 塑料与橡胶模具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 0 0 7 . 0 3 0.51% 付伟 陈碧龙注塑模具设计原则、要点及实例解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10 . 0 9 0.5% 郭庆梁模具设计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 0 10 . 0 1 0.49% 徐政坤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2 0 0 8 . 0 2 0.37% 苗德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 0 14. 12 0.34% 邱丹力塑料成型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 0 0 8 . 0 1 0.34%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修订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0 7 . 0 8 0.34% 查康 杨成能PR O ENG INEER WILD FIR E完全自学手册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0.29%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0 14. 0 8 0.27% 作者作者题名题名出处出处相似度相似度 金陵; 杨 峤 未来塑料模具将向大、精、长寿命发展中国化工报 , 2 0 0 3. 0 2 . 0 9 6.06% 程永塑料模具市场前景广阔今日信息报 , 2 0 0 3. 0 1. 0 8 2.35% 作者作者题名题名出处出处相似度相似度 周永泰我国塑料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塑料 , 2 0 0 0 , 第6 期 1.68% 目前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机电国际市场 , 2 0 0 0 , 第9期 1.33% 王佞; 苏慧; 王锐模具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装备制造技术 , 2 0 0 8 , 第4期 1.17% 林建化; 方宇; 朱亚辉; 任建平M o l d f l O W有限元软件在肥皂盒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装备制造技术 , 2 0 13 , 第10 期 0.9% 卢超T 91钢管焊接工艺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 2 0 0 7 , 第16 期 0.5% 朱鹏程; 姜丽军先进的热流道塑料模具技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 2 0 0 7 , 第16 期 0.5% 荆瑞红; 石世宏镗床精密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仿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 2 0 0 7 , 第16 期 0.5% 朱军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发展趋势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 2 0 0 7 , 第16 期 0.5% 杨志立塑料注射模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抽拔力的计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 0 0 4 , 第4期 0.41% 作者作者题名题名相似度相似度 刘小林基于A u t o CA D 的注塑模架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5.18% 兰明基于CA D CA M 的节水灌溉器材稳流三通管件的研究与开发 3.29% 杨化林基于知识的注塑模具设计若干技术研究 3.29% 刘小元基于Pr o E的齿轮注塑模设计系统的研究 2.15% 1 3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4.17%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95.18% 模具的全面要求: 能生产出满足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 操作简便; 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制品的质量深受模具的影响。第一,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分 型面、便面光洁度、进行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都对制件的尺寸精度还有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 性能、内应力大小、各项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的影响都十分重要。第二在加工的过程 中, 模具的结构对操作难易的程度影响非常大。在大批量地生产塑料制品时, 要尽量减少开模、合模过程以及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 动, 所以我们经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 在全自动生产时也要保证模具中的制品自主脱落。 2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12.5%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100.00% 在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 D / CA M / CA E技术。CA D / CA M 技术现已发展成一项较成熟的共性技术了, 最近模具 CA D / CA M 技术的软件与硬件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创造了进一步普及的良好条件; 基于网络的 CA D / CA M / CA E一体化系统结构的初见端倪, 解决了传统混合型CA D / CA M 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分工协作要求的缺点 ; CA D / CA M 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也将日渐提高; 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 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 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 分析将发挥出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和气辅注射以及高压注射成型技术。利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之间的质量和生产率, 而且能在 很大程度上节省塑料制件原材料和节约能源, 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 3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16.67%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65.42% 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就是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 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两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气体辅助注 射成型可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目前正逐步推广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相比较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而言具有更 多的工艺参数去确定和控制, 模具设计以及控制的难度都比较大, 所以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另外而言 为了确保塑料件的精度, 继续研究和开发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也十分重要。为了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而开发出新的成 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我国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相比较国外而言仍然较 低, 其中的差距非常大, 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模具工业发展,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的广泛推广才能使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4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20.83%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35.63% 为此, 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是首要前提, 并严格按标准生产; 然后要逐渐形成规模生产, 提高标准件质量、提高商品化程度、降低成本; 而 且还要更进一步增加标准件的规格品种。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而言十分必要的前提就是应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和优质的材料 。研究和应用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塑料模CA D / CA M 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利用三坐标测量仪或者三坐标扫描仪去实现逆向工 程。实现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是研究和应用多样、廉价的检测设备。1. 3 设计在学习模具制造中的作用期间对模具专业的学习, 让我 掌握了各种成型工艺模具中各种材料的工艺要求, 各种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 已达到能独立做出一般模具设计的要求。掌握 了模具制造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 金属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 了解模具结构的特点,选择模具处理的新技术根据不同情况。 5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25%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70.59% 毕业设计可以灵活使用上述需求的各个方面, 全面检查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第二章塑件的工艺分析2 . 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 及工艺特征PA 10 10 塑料化学名称:尼龙比重: 1. 38 克/ 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 0 . 6 -1. 5%产品需要预热到7 0 90 度, 预热时间为: 4 6 小时成型温 度2 30 330 成型时间为40 130 秒成型特征: 无定型料, 吸湿性小, 但为了提高流动性, 防止发生气泡则宜先干燥。流动性差, 容易分解, 特 别是在高下与钢或铜更容易分解, 分解温度为2 0 0 。腐蚀和刺激性气体分解部门。分解时有腐蚀及刺激性气体。成型温度范围小, 必 须严格控制料温。用螺杆式注射机及直通喷嘴, 孔径易大, 以防死角滞料, 滞料必须及时处理清除。 6 4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29.17%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31.43% 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浇口截面宜大, 不能有死角滞料, 模具应冷却, 其表面应镀铬PA 10 10 主要技术指标: 表1-1热物理性能表1-2 力学性能 表1-3电气性能2 . 2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该塑件尺寸中等,整体结构简单, 其大多数都为曲面特征。除了配合尺寸要求精度较高外, 其 他尺寸精度要求较低, 但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 再结合其他材料性能, 所以选一般精度等级:M T 7 级。2 . 3 工艺性分析为提高成型效率与 满足制品表面光滑的要求采用点浇口。浇口的分流道在模具的分型面处,模具的型腔处是浇口的纵向开设,从塑料件顶面开始进料, 所 以塑件外表面不会受到损伤,不会使塑件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由浇口痕迹而收到影响。塑件的工艺参数:成型收缩率: 0 . 4-0 . 7 %干燥条 件: 8 0 -90 2 小时模具温度: 2 5-7 0 ( 塑件光洁度将受模具温度而影响, 温度较低会致使光洁度偏低) 熔化温度: 2 10 -2 8 0 ( 建议把温度控制 在2 45左右) 成型温度: 2 0 0 -2 40 注射速度: 中高速度注射压力: 50 0 -10 0 0 b a r 2 . 3 确定型腔数目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 塑料产品在模具中的 扣置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将此塑料制品的中心线与模具中主流道衬套的轴线平行; 另一种是将塑料制品的回转轴线与模具中主流道衬 套的轴线垂直。 7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33.33%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60.67% 这里采用第二种方式,1模2 件的结构第三章注射机的选择3. 1 塑件体积的计算塑件: 零件塑件的体积: V= 7 . 5c m 3浇注系统的体积 : V2 = 2 . 8 c m 3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体积为V= 7 . 5+ 2 . 8 = 10 . 3c m 33. 2 计算塑件质量查手册取密度= 1. 0 5g / c m 3塑件的体积: V= 7 . 5c m 3塑件的 质量: 根据相关手册查得: = 1. 0 5g / c m 3因此塑件重量为: M = V= 7 . 5c m 31. 0 5= 7 . 9g 3. 3按注射机额定注射量来确定型腔数目根据 n ( 4-1) 得m ( 4-2 ) k -注射机额定注射量利用系数, 一般取0 . 8 ; m -注射机额定注射量, c m 或g m -浇注系统的凝料量, c m 或g ; m -单个塑件的 体积或质量, c m 或g ; 根据尺寸精度和塑件结构的要求,塑件在注射的时候采用1模2 构3. 4计算浇注系统体积初步设定的方案如下所示: 利 用三维软件根据三维模型就可直接查到浇注系统的体积V= 2 . 8 c m 3. 5注塑机选择1956 年世界上第一台往复螺杆式注塑机面世了, 这是注 塑成型工艺技术历史上一项伟大的突破, 目前全球注塑机加工的塑料量占塑料总产量的30 %; 注塑机产量占塑料机械总产量的一半, 成 为了在塑料成型设备制造中产量最多而且增长最快的机种之一。 8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41.67%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39.83% 所以该塑件对于外形表面质量和外壳要求比较高。在选择分型面的时候, 根据其选择原则, 考虑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有利于排除 模具型腔内的气体、便于清除毛刺及飞边、分摸后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及便于取出塑件等因素的情况下, 对分型面的选择要在塑件外形 轮廓最大的地方。如图所示。3. 7 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由分流道、主流道、冷料井和浇口组成。在设计浇注系统之前一定要先确 定塑件的成型位置, 可以利用1模2 腔, 设计浇注系统是整个注塑模具设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它对注塑成型周期和塑件的质量都 有直接影响, 设计师必须全面考虑周到,由于塑件的外观要求比较高, 以及一模八腔的布置、PC对剪切速率较为敏感等因素, 浇口采用分 便加工修整、凝料去除容易且不会在塑件外壁留下痕迹的侧浇口, 模具采用单分型面结构两板模, 模具制造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合理 的范围内。 9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50%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47.49% 根据选用CJ8 0 NC3型号的注射机相关尺寸可得喷嘴的前端孔径:d = 4. 0 m m ; 喷嘴前端的球面半径: R = 10 m m ; 根据模具喷嘴与主流道的关 系R = R + ( 1 2 ) m m d = d + ( 0 . 5 1) m m 取主流道的球面半径: R = 11m m ; 取主流道的小端直径: d = 4. 5m m 为了方便于把凝料从主流道中拿出, 让主 流道设计为圆锥形,器械度是2 6 , 本次选用2 ,经过换算可得主流道的大端直径为7 . 8 m m 。图5. 1 主流道的示意图3. 9分流道设计浇口与主 流道之间的通道叫做分流道, 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 有着转向和分流的作用, 模具型腔的浇口布置和总体位置决定了分流道的长度, 分流 道的设计要尽量的短一些, 来减少热量损失, 压力损失和流道凝料。 10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62.5%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100.00% 3. 11冷料穴设计浇注系统的重要结构组成之一就是冷料穴, 它是容纳浇注系统的流道中料流的先锋冷料。避免这些冷料会进入型腔, 更 便于设置主流道拉料杆的功能。注射结束模具分型的时候, 主流道凝料会在拉料杆的作用下从定模浇口套中被拉出, 最后推出机构并 开始工作, 把浇注系统凝料和塑件一起推出模外。冷料穴的作用是收集熔体前锋的冷料, 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去影响制品质量。冷 料穴是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冷料穴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除储存冷料外也有将流道凝料拉出来的作用, 另一种专门用来收集 和储存冷料, 此处应用第一种。在分流道的末尾端, 冷料穴的长度一般是流道直径的1. 5 2 倍, 而相机面壳模具属于中小型的模具, 所以冷 料穴的长度取流道的直径的1. 6 倍-8 . 0 m m 。 11 5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83.33%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本段( 页) 重复比例: 28.67% 本次采用设计推管, 全都固定在顶杆固定板。在脱模阻力最大的地方要选为推管的位置, 塑件各地方的脱模阻力相同的时候需要均匀 布置, 来保证塑件推出的时候受力会比较均匀, 让塑件推出平稳且不变形。依据推管本身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推管装入模具后, 起端面还 要和型腔的底面平齐或者高出型腔0 . 0 5-0 . 1c m 即可。6 . 3. 1推件力的计算对于大部分塑件和通孔壳形塑件, 按以下计算, 然后确定脱模力 ( Q ) : Q = Lh p ( f c o s -s i n ) ( 8 -1) 式中L-凸模或型芯被包紧的部分断面周长( c m ) ; p -有塑件收缩率产生的单位面积上的正压力, 一般取 7 . 8 11. 8 M Pa ; h -被包紧的部分深度f -摩擦系数,取0 . 1 0 . 2 ; -脱模的斜度 ( n ) ; L= 436 . 97 M M H = 6 . 0 3M M Q = 436 . 97 M M *6 . 0 3M M *10 M Pa ( 0 . 1*c o s 0 . 5-s i n 0 . 5) = 2 6 3. 5( N) 6 . 3. 2 推管的设计( 1) 推管强度的计算查塑料模设 计手册之二并由式5-97 可得( 8 -2 ) d -圆形的推管直径( c m ) ; -推管的长度系数0 . 7 ; l -推管的长度( c m ) ; n -推管的数量E-推管材料弹性 模量N/ c m 2 ( 钢的弹性模量E= 2 . 110 7 N/ c m 2 ) Q -总脱模力取D = 5M M ( 2 ) 推管的压力校核查塑料膜设计手册由式5-98 可得( 8 -3) 取 32 0 N/ m m 其推管应力合格, 硬度为H R C50 6 5第七章冷却系统的设计注塑模具的成型效率和制品的质量受型腔壁的温度高低及其均匀 性影响非常大, 注入模具的塑料熔体温度一般为2 0 0 30 0 , 而塑件固化之后在模具中取出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