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专题限时检测(二)(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专题限时检测(二)(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专题限时检测(二)(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专题限时检测(二)(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二专题限时检测(二)(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检测(二)(时间:60分钟分值:63分)一、(2018宁波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小题。(8分)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辛弃疾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注】作于绍熙元年(1190),时辛弃疾赋闲于带湖,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韵而自抒怀抱。轩冕,出自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用于比喻官位爵禄。1.辛弃疾这首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是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一些区别。同是抒发的情怀,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2分)解析:“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时所作,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越。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尾,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放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直至结尾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答案: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也可)深沉悲凉/悲壮激昂/悲壮激越2.整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请结合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6分) 解析:上阕首二句借用庄子的话,以疑问形式表达自己对宦途和功名的困惑与思考。“旧日重城”二句承上说自己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连美好的风光也不让人欣赏解闷。接下来三句连用两个典故,感叹事业无成,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药笼功名”用的是元行冲的典故,“酒垆身世”用的是司马相如的典故。这三句意思是: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满头白发,来日无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概不可能了!此处诗人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浩歌”二句词情有所振起。下阕开头的“休叹黄菊凋零”三句紧承“坐中三杰”,尤觉振奋。“醉里重揩西望眼”两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表达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因深知国势衰微,故而悲愤叹息:“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枉了冲冠发”一句用的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典故。结尾处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答案:(1)用典:借用庄子“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借用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典故,意为说明自己是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才,求取功名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埋没民间。借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典故,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愤慨。(2)比喻:“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表现爱国志士前赴后继之意。特别是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壮志不衰,自我磨砺,不忘北伐。(3)以景结情:“长庚应伴残月。”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4)直抒胸臆:“愁万里”“蒙头雪”“冲冠发”“醉里重揩西望眼”等直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展现了一个失意英雄的尴尬处境和悲愤心情。二、(2018浙江高三语文适应性测试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小题。(8分)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春梦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注】次:途中止宿的处所。漫:放纵。美人:古诗文中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既可指男人也可指女人,既可指容色美丽的人也可指品德美好的人。1.这两首诗都选择了哪一核心意象营造诗境?(2分) 解析:这两首诗都选择“梦”这一核心意象营造诗境。戎诗中“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直接写“梦”;而岑诗题目就叫“春梦”,诗中有“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答案:梦2.分析这两首诗前两句抒情方式的差异。(6分) 解析:本题应从表现手法的使用、意境的营造、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再分点作答。戎诗题目即点明思念之人为谁,全诗都在营造各种意境以表明自己心情;而岑诗则始终未言明所思之人,并且使用典故,使诗歌意蕴更加耐人寻味。答案:戎诗以景烘托怀人之情(或“借景抒情”),极写江畔寒气逼人,江水恣意流淌,声声入耳,竹影临窗、乱月穿户的景色,以环境的寒冷、纷乱烘托羁旅之人心境的纷乱,自然引出羁旅之人梦中怀人的诗情。岑诗侧重即事抒情,写季节的更换引起感情的波动。“美人”“湘江”,用典抒情,不点明所思之人为何人,所处之地为何地,使诗歌意境朦胧,情感含蓄蕴藉。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小题。(8分)上太行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4分) 解析:注意答出“动静结合”和“衬托”的手法,然后结合全诗分析特征。答案:动静结合,鸟的飞动点活了天高云淡的静态画面,使整幅画面有了生气;衬托(反衬),用鸟的渺小衬托秋空的辽远,使诗歌意境更为开阔。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 解析:“客”表明这是一个羁旅之人,“千里”说明他到处奔波,而结合诗中的“两鬓霜华”以及注释可知他年事虽高但仍在为国为民操劳。再结合前两句景物描写可总结出诗人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结合的手法。答案:(1)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忘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2)侧面烘托,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苍茫壮阔之景烘托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正面描写,从外貌的沧桑以及为官时的所作所为刻画其为国为民的形象。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小题。(8分)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到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梅花:假借笛曲名梅花落中的梅花。此诗写于1129年。1.两首诗都选用了意象,描绘出对一事的感受。(2分)解析:两首诗歌分别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两句,可以看出描绘的具体意象是梅花,主要通过“听笛”这一事物进行具体的刻画,彰显出特殊别致的意境色彩。答案:梅(花)听笛2.这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解析:先分析手法再分析情感,李诗“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两句写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而高诗“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句中“梅花”是虚写,是借梅花写士兵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含有思乡的情调,虚实交错,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高诗由战士听曲而联想到故乡的梅花飘落,思乡之情浓郁,李诗因被贬而远离长安,听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而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寒冬时的梅花。(不同点)李诗运用典故,借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高诗则运用设问,一问一答,以虚景衬实情表达了戍守边关的将士强烈的思乡情感。五、(2018浙江杭州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小题。(8分)暮春三首(其一)朱淑真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絮便相关。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注】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诗人。1.结句“闲”字含义丰富,谈谈你的理解。(4分) 解析:这里的“闲”应是一种“闲情”或“闲愁”。结合题目内容“暮春”,诗句内容“春意残”“落花飞絮”分析,表现感时伤春的情感。观察“衔泥燕子”“酿蜜蜂儿”“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等景描写,本诗还包含一种无所事事,孤寂无聊的闲愁。答案:“闲”在这里主要表现为感时伤春(叹春意残,感落花飞絮)、无所事事孤寂无聊(看燕子、蜜蜂,观窗前榆叶、城角苔藓)的闲愁。2.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赏析。(4分) 解析:诗中选取了具有暮春特点的景物来描写,抒发了诗人的“闲情”。结合颈联和尾联作赏析,“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写风雨过后,窗前榆叶繁密,墙角苔藓绿意丛生。“绿槐高柳浓阴合”借槐柳浓荫蔽日,渲染了幽静之感。“深院人眠白昼闲”写因少有人至而白昼入眠,表达出了诗人寂寞无聊的情感。答案:本诗主要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末两联的前三句借景抒情,描写了风雨过后,窗前榆叶繁密,墙角苔藓绿意丛生,槐柳浓荫蔽日,渲染了幽静之感。最后一句写出了庭院深深,少有人至,甚至白日入眠的情形。表达出了诗人身处深闺看似闲适实则寂寞无聊的情感。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6分)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支韵王沂孙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注】 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1.“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2分)解析:根据相关记忆答题。答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4分) 解析:抓住评论的话,结合全词,从手法和作用上赏析。答案:反复,以乐景衬哀情,抒发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年华已老、故国不见的忧思。与“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与“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以景结情,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一点1分,共4分)七、(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8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 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解析:C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有序”。结合地理位置分析。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2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解析:BA项,没有思乡之情;C项,“两两”写出对春天的赞美;D项,借鸟鸣知春消息。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解析:本题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八、(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 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5分) 解析:分析颔联和颈联所写的内容,圈出导致“愁”的内容,可以是国家朝代的状况,可以是个人的遭遇,可以是所见之景,也可以是所思之事。从本题中来看,主要是南宋的国运衰微、战事连连,是个人的壮志未酬、身体多病。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4分)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