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状况.ppt_第1页
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状况.ppt_第2页
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状况.ppt_第3页
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状况.ppt_第4页
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状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书,东欧和大洋洲人口现状,俄罗斯,概况,俄罗斯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欧洲部分人口约占全国的45。而广大东部地区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占全国的73。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第209名。),目前,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0岁。根据卫生部门预测,目前16岁以下的俄罗斯男孩中,大部分活不到60岁。此外,俄罗斯妇女平均寿命为73岁,低于许多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目前俄罗斯人均寿命66.7岁,世界排名在100位之后。 由于持续的低出生率,俄罗斯人口结构形成了突出的“倒金字塔”形,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劳动力储备日益枯竭。 经济困难仅仅是俄罗斯高死亡率的部分原因,关键因素是他们对生活的失望,对健康的极端不重视,以及对伏特加的嗜好。,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出生率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出生率开始减少,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人们出于经济原因不愿要孩子,妇女因堕胎、流产导致不育人数增加等。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俄罗斯女性每年做人工流产的次数是生产人数的2倍,是美国女性做人工流产次数的8倍,是英国和法国的10倍、荷兰的20倍。俄罗斯女性一生平均做2.1次人工流产,每年有17万女性的第一胎人工流产,有64.2%的胎儿被人流终止生命,而在西欧这一数字还不到25%。 在俄罗斯,每5个做人工流产的女性中就有1名是未成年人。不成功的人工流产导致20%的女性失去生育能力。不能生育的俄罗斯女性每年都增加20万25万人。俄罗斯平均每5年就有100万女性丧失生育能力。由流产导致的不育以及通过性关系传播的疾病使得情况雪上加霜。俄罗斯是世界上艾滋病患者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结核病在这里也有快速蔓延之势,这两种疾病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成为俄罗斯人的可怕杀手。,措施,大力宣传 为了让国民多生孩子,俄罗斯政府印制并在街头张贴了许多鼓励生育的宣传海报。在莫斯科地铁,一幅海报上画着一名妇女抱着3个婴儿,另一幅海报上则印着“爱国从家庭开始”的字样。,授予勋章 俄政府号召育龄妇女多生孩子,把每名妇女生育至少3个孩子定位为“爱国责任”。对此,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政令,向多生育的妇女授予“父母荣誉勋章”,以表彰她们为俄罗斯作出的贡献,另外宣布将2007年命名为“儿童年”。报道说,许多妇女开始响应号召,在一些富裕妇女中,怀孕甚至成为时尚。,补贴金钱 根据俄家庭生育补助法草案,生育第二胎或第三胎的产妇,如果没参加社会保险,她们在孩子满1岁半之前每月将获得3000卢布(1美元约合26.8卢布)的补贴。若产妇已参加社会保险,其生育补贴金额应为其工资的40%,但不得高于6000卢布。2007年母亲节前夕,莫斯科市政府向118户生育7胎以上的家庭每家赠送了一部崭新的8座小汽车。.提高养老待遇。优先安排社会养老资金,普京建议2007年政府将养老金提高20,提高人均寿命。,外国移民不是上策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俄罗斯一度通过外来移民弥补人口数量不足。自上个世纪90年代,大约有700万外国人移居俄罗斯,目前每年仍有40万50万外国人获得俄罗斯国籍。 但通过外国移民解决人口问题对俄罗斯来说不是优先选择。由于担心大量移民涌入将改变俄罗斯民族结构,进而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俄国内反对吸收外国移民的声浪不时高涨。西方媒体预测,俄罗斯由于本国人口太少,外来人口太多导致种族分化,最终可能因无力控制各地区而瓦解。 普京曾指出,俄希望引入高素质的外国人才,希望他们能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但实际上,近年来向俄罗斯移民的主要是来自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劳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约有2200万人,按全国面积平均计算,每平方千米只有2人。 Year Birth rate Rank Percent Change 2004 12.26 172 -2.31 % . 2005 12.26 171 0.00 % 2006 12.14 172 -0.98 % 2007 12.02 168 -0.99 % 2008 12.55 164 4.41 % 2009 12.47 163 -0.64 % 2010 12.39 161 -0.64 % 2011 12.33 159 -0.48 % (负增长),大澳大利亚计划,大澳大利亚计划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政府设想通过移民政策,快速扩大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实现“大澳大利亚”设想而拟定的初步人口计划。该计划通过将目前每年移民约1013万提高到1820万,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人口规模由目前的2.2千万人增至3.54千万人。十大主要城市人口人口增长50%以上。,欧洲,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至今的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力度普遍加大。 在欧洲,为了鼓励生育,一些国家为新生儿父母提供了各种福利政策。西班牙政府曾经向每一位新生婴儿的父母奖励2500欧元,希望藉此改变该国低生育率的情况。在瑞典,85%的新晋父亲们可以享受产假。“现在男性也能拥有一切了既能在职场上获得成功,又能做一个负责任的爸爸。”欧盟外事部部长博基特奥尔森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男子气概,而且更为健康。”,法 国 法国由于采纳马尔萨斯人口论“人口增加是几何级数,物产增加是算术级数”,生育率在19世纪后期就快速下降。 法国生育率在20世纪初就低于2.9,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更是出现跳跃性下降。这引起法国政界和学界的担忧,战后出台一系列人口发展政策,如制定多子女家庭卡制度,给生育8个或以上孩子的女性颁发“法国家庭荣誉勋章”(这一制度延续至今);立法规定不仅堕胎是非法,而且传播避孕方法也是非法。1920年生育率回升到2.69,是1916年(出生38.5万)的2倍多。法国的人口发展政策如此有效的原因:1.战争结束后,原先奔赴前线的部分育龄人口返回,经济复苏,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2.法国在“生育的经济规律”上是超前的,容易回复常态;3.法国禁止堕胎和传播避孕方法后,有效地增加了避孕难度;4.法国的生育率只是短时五年降至1.6以下,大众的生育心理还没固化,经济模式也还没畸形化,容易恢复常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法国出生人口降至52万人。战后法国政府再次出手,出生人口回升到1947年的87万。假如法国出生人口没有上世纪20年代、上世纪40年代这两次跳跃性上升,那么法国早已因为老年化而崩溃。,德 国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出现生育率的大幅下降,生育率由1913年的3.9下降到1917年的1.95。战后德国也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1920年生育率回升至3.38,出生人口增加到160万(是1916年的1.78倍)。不过,德国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都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且其后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生人口降至1933年的97万后生育率开始回升,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生育率又快速下降,1945年的时候降至1.36。二战结束后,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东、西德在1960年代中期生育率均达到2.5左右,其后生育率又快速下降。西德生育率继续缓慢下降;而东德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