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ppt_第1页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ppt_第2页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ppt_第3页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ppt_第4页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考点自主梳理,考点77 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进户线:包括两条,即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间有 _V电压,零线和大地间_(选填“有”或 “无”)电压,它们构成家庭电路的电源。 2电能表:测量用户消耗的_,装在干路上。 3总开关:控制电路的_,装在_上;安 装时要静触点在_,动触点在_,不可倒装。 4保险丝:_在电路中;与大功率的插座串联的 保险丝要接在_上。 5用电器:所有家用电器都_在电路中;控制灯 泡的开关与灯泡_;开关应当接在_上。 6插座:用来接可移动的用电器,_在电路中。,220,无,电能,通断,干路,上,下,串联,火线,并联,串联,火线,并联,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考点78 家庭电路故障的排查,1利用试电笔排查故障,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2利用“校验灯”排查故障 取下保险丝,将额定电压为220 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 的两只接线柱上,闭合支路开关,观察“校验灯”的发光 情况:若“校验灯”不发光,则该支路断路;若“校验灯” 发光暗淡,则该支路正常;若“校验灯”发光正常,则该 支路短路。,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考点79 安全用电,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用电器_过大(即 过载)或_。 2保险丝 (1)材料:由_大、熔点_的_合金制成。 (2)作用:当电路中_过大时,自动熔断,切断电 路,起保护作用。 3试电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必须用手接触 _金属体,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4低压触电类型:_触电和_触电,都是人 体直接或间接跟_接触造成的。 5安全用电原则: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总功率,发生短路,电阻,低,铅锑,电流,笔尾,单线,双线,火线,1在家庭电路中,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 电线是( ) A火线 B零线 C地线 D以上三根线都能,A,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2某家庭电路的组成如图25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三个插座是串联的 B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零线与灯泡之间 C彩灯接入电路后都不亮,是由于其中的一个小彩灯 短路 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以确保 安全,D,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3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孔插座上 C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 4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 热,这是因为导线连接处的_较大,导致 _能转化的热能较多。,A,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电阻,电,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甲,【答案】 图略,5,如图,25,3,所示的两种使用试电笔的方法,,正确的是,_,。,图,25,3,6,请在图,25,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灯和开关正确,地接入电路。,图,25,4,互动探究与方法归纳,C,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连接家庭电路的各个元件时不能只考虑元件的相互控制作用,更要注意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2)绝对不能用铜丝、铁丝等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3)当电路被保险装置自动切断时,要先找到故障的原因,排除后再恢复供电。,【解析】 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与灯泡串联在同一条支路里,为了用电安全,开关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各个插座应当并联在电路中,对于两孔插座,应当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对于三孔插座,上面的孔应接地线。,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考题自主训练,B,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2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B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C电脑、电视机等用电器长时间待机,应切断电源 D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保 险丝等的承受能力 3下列三个现象:灯头里的两个线头相碰;插座中的 两个线头相碰;照明电路的开关里两个线头相碰。其 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A B C D,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B,A,4家中的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大多使用三孔插座, 这是因为如果不接地线( ) A会浪费电能 B这些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C会缩短这些用电器的使用寿命 D人接触这些用电器会有触电的可能,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D,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C,5,将如图,25,7,所示完好的接线板连入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指示灯发光,。,再将台灯插入接线板,上的插座,台灯与指示灯都能发光。则,(,),图,25,7,A,该接线板的连接线内只有火线和零线两根导线,B,台灯与指示灯串联,并受开关,S,控制,C,台灯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D,该接线板上有,5,个插孔会使检测的试电笔氖管发光,6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 大 B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C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 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 D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 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 很多,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D,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B,7,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组成如图,25,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5,8,A,图中三个插座是串联的,B,控制灯泡的开关,S,要接在火线上,C,带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D,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亮,一定是零线某处断路,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B,8,“,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必须注意安全,,,珍惜生命,。,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图,25,9,A,雷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B,空调插头应选用图,25,9,中的乙,C,发生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D,做卫生时不能用湿抹布擦插座面板,D,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9某同学在家中更换台灯的灯泡时,先将一只灯泡插入灯 座,灯泡正常发光;再将另一只灯泡插入该灯座的一瞬 间,灯泡接口冒出火花,同时家中停电,保险丝烧断。 其原因是( ) A灯座短路 B灯座断路 C灯丝断路 D灯泡的接头短路,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并,串,二、填空题,10,图,25,10,为家庭电路的部分组成,其中,接入,的用电器和,为,_,联,,和,为,_,联。,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1家庭电路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_线 造成的。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使用三孔插 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金属外壳与_相连。 12如图2511所示是某同学家在烧水时的电水壶的接线 示意图。电水壶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L”和“N”两根 导线之间的电压为_V;若用试电笔去接触“L” 和“N”两根导线,其中,能使试电笔内氖管发光的导线 是_(选填“L”或“N”)。,火,大地,220,L,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甲、丙,13,图,25,12,中哪些情况会发生触电事故:,_,。,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4在家庭电路中,电灯、插座、电视机的连接方式是_ (选填“串联”或“并联”)。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流 _(选填“越大”或“越小”)。为了避免导线过热 而烧坏,在电路中要_(选填“串联”或“并联”)熔 丝。实际线路中发生接触不良也是很危险的,应尽量 避免,图2513是两种硬导线与螺钉压按式接线柱接 法(箭头方向表示拧紧螺钉的方向),其中不容易造成接 触不良的是_(选填“甲”或“乙”)。,并联,越大,串联,甲,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三、简答题 15据统计: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输电线老化、绝缘性 能降低出现短路所造成的,教训十分深刻。请你用所 学物理知识分析因电线短路而产生火灾的原因。,【答案】 当电线发生短路时,电路的总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由焦耳定律可知,短时间内会产生很多热量,使电线的温度急剧上升,引燃附近易燃物品。,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答案】 图略,第25讲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7如图2515所示,图甲为一个“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 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的实物图,图乙为背面 接线示意图,“A”“B”是从开关接线柱接出的两根导线, 请你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使开关控制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