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18个.ppt_第1页
高考文言虚词18个.ppt_第2页
高考文言虚词18个.ppt_第3页
高考文言虚词18个.ppt_第4页
高考文言虚词18个.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文言虚词十八个,2,2005年高考试题回顾: 全国一卷:之、焉、所、为 全国二卷(没涉及) 全国三卷:其、之、因、以 山东卷:以、其、乃、与 江苏卷:为 上海卷:以 浙江卷:则、以、且、之 辽宁卷:为、以、之、于 江西卷:也、因、且、以 湖南卷:之 湖北卷:以、所、而、之 福建卷:为、以、而、焉 广东卷:与、且、以、而 重庆卷:以、其、与、而 天津卷:于、之、而、与 北京卷:更、之、以、相,3,根据虚词的意义的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且、为、所等。 2、同类异词: 只、止、特、但、徒、唯、仅、单、直 都、全、皆、悉、咸、举 否、未、无、勿、莫、微、毋 汝、若、乃、而、子、尔 我、余、吾、予 彼、其、之 孰、安、胡、曷、奚、焉 谨、窃、请、辱、幸、伏,4,3、兼词:诸(之于)、耳(而已)、盍(何不)、焉(于此)、尔(而已)等. 4、时间副词:已、既、既已、曾、尝 方、正、少顷、少间、须臾、未几、俄而、旋 5、句首语气词:夫、盖 6、句未虚词:者、也、乎、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7、关联虚词(1)连接上下文的关联虚词:虽、虽然、然而、然则、于是、因、则、而; (2)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5,常见的虚词连用: 者也、也欤、也已矣、焉耳矣、也乎哉 双音节虚词: 于是 无论 可以 从而 其实 虽然 所以 无以 是以 是故 另有: 然后 否则 何况 何其 一何 得无 庶几 无乃 比及 不啻 要之 然则 足以,6,考试说明要求: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附常见文言虚词: 计18个,之 其 而 则 乃 以 于 若 为 因 所 者 何 且 也 焉 乎与 相矣然或故但遂既,7,讲解: 之 其 而 则 乃 (第二册),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 1、作代词,在动词或介词后,相当于“他(们)”、 “她(们)”、“它(们)”。,2、作动词,相当于“去、往、到 去”等,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称代词 均之二策 -指示代词,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3、作助词,如作结构助词,或补充音节。,之:,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如:永之人争奔走焉。 今日之事如何?,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水也。,主语 谓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语 谓语,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最之有?,语气助词:,怅恨久之 顷之,9,其:可作代词,代人、事、物等。,如:其将归见其亲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作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又代“其中的”,如: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句中语气副词:表猜测、反问、期望或命令等。,如: 欲加之最,其患无辞乎?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10,而: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可作连词, 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如:,余知而无最也。 故其国富而兵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你),(并列、不译),(而且),(却),(于是),(如果),连词:格式为“修饰语+而+中心词”,如: 人立而啼。 吾恂恂而起。,11,则:可作名词,“准则”,如“以身作则”; 作动词,“效法”。 以作虚词为主,有下列用法:,乃、是、就是,可表判断。 连词。相当于“就、便、那么”。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假设。 表并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故木受绳则直。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于其身也,则耻师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2,乃: 作副词, 于是,这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却,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第二人称代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夷门抱关者也。,其实 这很容易记!,13,讲解:以 于 然 若 为 因,与方位名词配合使用:以上,以东。,以:,作动词,认为、以为,如:不以为然。 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作介词,如: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又表目的:楚人伐宋以救赵。敛资财以送其行。,表原因,另有复音虚词“是以、以是”,作“因此”解。 如: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介词“用”,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表凭借身份、按照。 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表示在时候,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 正月生于邯郸。,连词,相当于“而”,只表并列, 如:夫夷以近,则险以远。,14,于:,介词,译为:在、从、到、向、对于。 如:达于汉阴; 不求闻达于诸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复音虚词“于是”: 1、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吾父死于是。 2、同现代汉语的“于是”: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介词:表比较,解作“胜过、比”。 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表被动,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5,然,1.作动词:燃烧,即后来之“燃”。 2.是的、对的;认为对的:成然之。,3.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如: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4. 复音虚词“然则”:这样那么 如: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必多(赞赏)也。 然则何时而乐也?,5.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如:杂然相许。 烨然若神人,16,若,像、好象,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更若役,复若赋,则若何?,表假设,如果, 如:1、天若有情天亦老; 2、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复音虚词“若夫、至若”,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 意思为“至于说到”。 如:若夫淫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17,为,如“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统治) 又表被动,上例中的“为所”即是。,动词,这较为常见,,介词:给、向、对、替。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为击破沛公军。,也可表目的,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表语气:何辞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18,因,表凭借,依靠。如:因人之力而敝(破坏)之。,介词,依照、根据。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又 :趁着,如: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因击沛公于坐。,沿袭:蒙故业,因遗策。,介词:由于、由、通过。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副词:于是、就。 1. 相如因持璧却立。 2. 秦军解(松懈),因大破之。,19,与,先看例句: A、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 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结交),(给),(赠送),总结:此处的“与”均为动词,但应记住还有:,参加,读y:蹇叔之子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句末语气词,读y,表疑问或感叹,常通“欤”。,复音虚词:孰与、与孰,如: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吾孰与徐公美?,介词:跟、和、同,如:,与曹操共争天下。,此外,20,现在该轻松一下了,请笑一笑:,21,所+动词 “所以”连用 为+所,所:,“所”字的用法基本就这三种。,例:,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 如: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所以表原因: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表凭借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3.为+所行将为人所并。 为天下(所)笑。,另:作名词,表处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表约数,如:父去里所,复还。,讲解:所、者、何、且,22,者:,常见的是:与“也”配合表判断。另-,23,且,作连词,表递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况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作连词,表并列:,上且怒且喜。 (一边一边),作副词,表暂且、姑且:,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