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ppt
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艾滋病与权益”长期对话平台,背景,国际社会共识的主要策略只有维护艾滋病人和感染者合法权益,减少歧视才能有效落实艾滋病防控措施 国家重视,有政策法规保障,卫生部国艾办倡导支持 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维权活动活跃,需要搭建与决策有关方面沟通的平台,论坛简介,成立于2010年7月 指导和支持国艾办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论坛秘书处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办公地点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论坛工作(一),成立论坛临时指导委员会作为论坛最高决策机构,负责 -选择和确定论坛会议主题 -组织召开论坛会议 -筹措论坛活动经费 -指导论坛秘书处开展工作 。委员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法律界,学术界以及感染者,妇女等有关群体,论坛临时指导委员会成员,主席王陇德先生 副主席齐小秋先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 王克荣女士,李超林先生,吴尊友先生,吴学华女士,吴革先生,邱仁宗先生,沈萱女士,何田田女士,郝阳先生,童戈先生,蔡涛先生,蔡定剑先生,论坛工作(二),制定论坛工作规则 -多方参与 -形成对话 -交流意见 -探索共识 -建言献策,论坛工作(三),明确工作内容 -每年一次论坛大会 -酌情专题研讨会 -建立论坛网站 -分享交换意见 -自行筹措论坛活动经费,论坛工作(四),形成决策程序 -上次论坛产出上网发布,呈送各相关方并形成提案 -拟定下次论坛主题,提交论坛临指委确定后由秘书处负责落实,首届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时间2010年7月5日 地点北京 主题“艾滋病防治与权益” 参会人员160人(1/3来自社区组织) 主要特点与产出 议题广泛,旨在启动与宣传,高层人员参加,就医歧视反应强烈,第二届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时间2010年12月15日 地点北京 主题“艾滋病与医防关爱可及” 参会人员209人 (2/3来自社区组织) 主要特点与产出 -政府官员解读政策 -医患直接对话 -涉及敏感问题,论坛2011年研讨会,时间2011年7月4日 地点北京 主题“关于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问题解决建议方案” 参会人员90人(1/2来自社区组织) 主要特点与产出 引起强烈关注,诉求充分表达,产生相对共识,论坛的特色,建立和建设以“艾滋病与权益”为主题的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有关各方参与的关于“艾滋病与权益”议题的对话和交流平台,是中国红丝带北京论坛有别于以往论坛的不同之处 论坛发挥了政府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积极作用,力争得到持续发展,论坛的特色,论坛为受艾滋病影响人群营造出能够依法安全表达诉求,进行良好对话沟通的环境和形成一个公平、有序交流的机制,挑战,调动相关各方积极参与论坛活动 平衡各方不同诉求,找好结合点 发挥论坛产出推动防治工作的作用,希望,关心参加论坛活动 交流信息与经验 建言献策,有序有效,联系我们,论坛网站www.bjrrforum.org 秘书处 通讯地点北京南纬路27号 办公地点北京南纬路4号419室 电话6303 1831 邮箱lthsd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