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齐桓晋文之事_第1页
7齐桓晋文之事_第2页
7齐桓晋文之事_第3页
7齐桓晋文之事_第4页
7齐桓晋文之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7齐桓晋文之事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9全国大联考高三12月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速度,可能中国人身在其中,不感觉特别;但在国外,却着实让人对中国企业侧目而视。一些媒体和网民对网络低俗语的使用和传播不以为意。他们质疑:“网络粗话真的非治理不可吗?”继而指出:“这些低俗化的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使用并不能真正说明一个人的品位和格调。”到15日上午,赣北出现入汛来最强降水过程。一阵振聋发聩的雷声,紧接着倾泻大雨。整个强降雨带集中在赣北的乐安河、昌江等流域。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郑树森说,晚上工作到再晚,他也会等妻子一起回家。他说:“或许只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他满怀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肩负为国找矿的崇高使命,以满腔赤诚和无悔青春谱写了一页页求索攻坚、处心积虑、为国找矿的动人篇章。A.B.C.D.解析:B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不合语境。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振聋发聩: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不合语境。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也形容文艺作品等简短而精炼。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费尽心思。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对。2.(2019山东济南第一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社会各界庆祝活动不断,央视新闻也开启了以“我中意的香港”为主题的互动平台。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奠定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C.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D.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解析:AB项,搭配不当,“奠定根据”搭配不当,应该为“提供根据和奠定基础”;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成分残缺,应在“从温饱到环保”后加上“的转变”。3.(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见到仍然戴着白花的朋友,他同情地说:“听闻家慈前些日子过世,希望你节哀顺变!”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C.真是非常抱歉!我刚刚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恕我失陪,请大家见谅。D.同学们,在高考语文之路上,请相信、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解析:CA项,“家慈”,指自己的母亲,为谦辞,此处表达不得体。B项,“匹夫”是普通人,“匹夫之力”用于自谦。C项,“失陪”,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见谅”,请对方原谅自己。表达得体。D项,“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自己用“全力相助”。4.(2019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茶叶,与中华符号“茶马古道”息息相关。随着文成公主和亲,唐蕃古道开通,茶文化传入了吐蕃,饮茶迅速在吐蕃地区传播开来。但是酷寒的高原气候,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在以马匹作为主要动力的年代,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产生了,。这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来的艰辛之路。解析:处与“但是”前面内容应构成转折关系,根据后面“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内容应填“茶叶在西藏无法种植”的相关内容。另外,根据前面“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及后面“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判定,处内容应为“西藏盛产良马”。处内容可以直接根据前后语境进行判定。答案:茶叶在西藏无法种植西藏却盛产良马茶马古道也因此产生5.(2019全国大联考高三十二月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可穿戴计算机的诞生为我们传统的人机交互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将来要选择在这一领域发展。我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掌握可穿戴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我要激发创新意识,而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可穿戴计算机产品,将来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是只要认真学习,就一定能掌握可穿戴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解析:“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同样“一定”也过于肯定。答案:不是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可穿戴计算机产品不是有了可穿戴计算机领域创新意识,将来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6.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派开南宋志复中原诗继少陵烟尘誓扫还金阙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上联: 下联: 解析: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答案:上联: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下联: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7.(2019贵州遵义航天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正在你所在的地方向大众征求推荐传统美食,请你推荐一种美食(如羊肉粉、豆花面等),并仿照示例写一段50字以内的推荐词。 示例: 我推荐:恋爱豆腐推荐词:恋爱豆腐嫩滑爽口,淋上一勺拌着折耳根的辣椒水。吃的不仅是豆腐的嫩滑,吃的更是贵州人山野里自由生长的爽辣。我推荐: 推荐词: 解析:首先应确立模仿的对象,仿写的句式“,吃的不仅是,吃的更是” 。内容上能从美食的配料、色、味和口感等不同角度写出美食的两个特色。答案:遵义羊肉粉嚼劲十足且又鲜而不腥。吃的不仅是米粉的嚼劲和羊肉的鲜味,吃的更是遵义人的坚韧和鲜活。 二、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解析:D根据句子开头没有画线的文字,得知当时有祥瑞从全国各地即“四方”送到了皇帝那里,“帝”才有了一些谦让的行为和动作。但是,“李时”作为位高权重而又备受皇帝器重的大臣,就坚持请皇帝接受,所以“时必再请”,断句应当是: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因此,排除A、B两项。俾密封言事,“事”做“言”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再看下面的动作,“帝”更加信任“李时”,要对他进行赏赐,物品即“银章”,这跟句尾也可以照应,所以断句为: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这里要克服“逢曰必断”的思维定式,可见此处有一定难度,这样可以排除C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的说法。解析:AA项,“世宗”为帝王庙号,并非帝王年号。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次升迁官职。B.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C.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受到皇帝的礼遇。D.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得大臣们的尊敬。解析:DD项,“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并不是指“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只说了一种情况: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译文: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译文: 答案:(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关键点:不合,意见不一;率,都;句意)(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贤人。(关键点:匡救,补救;恒,总是;贤,贤人)参考译文: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李时考中弘治十五年的进士,改选庶吉士,授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郎。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世宗确定尊崇父母的“大礼”以后,意气慷慨,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完成本朝制礼作乐的事业。张孚敬、夏言掌权时,都喜欢改这改那。世宗一朝所制定的各种典礼,都是别人开的头,而由李时牵强附会地完成的。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所以世宗喜欢他为人的恭敬、和顺。各地送上什么吉祥之物来,李时都上书请求进行祝贺。世宗如果谦让,李时一定会再一次请求,所以世宗更认为李时忠心,赐给他的银章上刻“忠敏安慎”四个字,让他密封上书谈论军国大事。时间长了,他把银章搞丢了,赶忙上书求罪,世宗又赐给他一枚。十年七月,京城四郊的祭坛建成,李时被加官太子太保。雷电震坏了午门,彗星出现在东边的井宿,李时上书请敕令大臣们修身反省,并传令谏官上书陈述政治上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措施。世宗认为提这些建议应该是给事中、御史的专门职责,搁置他的建议未予实施。这年秋天,桂萼死了,世宗任命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要大事。当时张孚敬已被免除职务,翟銮一个人为辅臣。李时在他后面进来,因为宫保官位尊贵一些,位置反而在他上边。好在两个人都不自大,在一起倒也没矛盾。世宗到无逸殿,召李时进来坐着讲解无逸篇,翟銮讲解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都进来奉陪。讲完之后,世宗退回到豳风亭赐他们一桌酒宴。从此以后,几次召他,向他询问政事。十二年,孚敬又一次返回到内阁里来,翟銮回家守丧去了,献夫退休了。李时跟随在孚敬后边,只能是拱手说“好好”就是了,因此孚敬还容得下他。张孚敬退休后,费宏又一次入阁,不久就死了,李时于是独自一个做辅臣。他平时对人就宽厚、和易,到现在越发以清静主持大局。世宗也经常传他到便殿里谈话,亲切地向他咨询政事。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贤人。李时前后被加官为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当时夏言入阁,李时不与他对抗,事事都推让给夏言做主,夏言也能容得下他。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这是张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李时还在官位时去世,赠予太傅的称谓,谥号文康。皇家与孔家张明扬传统中国,孔子之教既是政教的指导原则,也是社会的凝聚力。绝大多数帝王不断拔高孔子地位,尊崇孔子后人,将孔庙祭祀逐渐升格为国家大典,足见皇权与孔子的亲密关系。即使是素有“焚书坑儒”之恶名的秦始皇,对孔家也不薄。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鲋因为“博通六艺”,被秦始皇拜为少傅,据说这是孔子后裔享有爵封之始。不过,历史上并未有秦始皇祭祀孔子的记录。汉高祖刘邦对儒家显然没有那么友好,不仅打心底轻慢儒生,还曾有“尿溺儒冠”的黑历史。但正是刘邦,开了帝王祭孔的先河,更别说,他还亲自到了曲阜孔家。无论他如何看不上儒生的高谈阔论,但他无法否认孔子与儒家在现实政治中的影响力。据说刘邦离开后,官场上行下效,“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在整个西汉时代,孔子所受的政治待遇总体上并未超出刘邦定下的基调,这固然有汉初行黄老之学的缘故,但即使是“独尊儒家”的汉武帝,在尊孔祭孔上也没有重大理论突破,孔子地位只能说是“尊而不贵”。武帝末年,诸侯鲁恭王竟然还制造了为扩建王宫而拆迁孔子旧宅的丑闻,所幸由于在墙壁中惊现秦始皇焚书时代所藏的儒家经书(古文经书),才将丑闻变为了奇闻。无论王莽在历史上名声如何不堪,但正是他突破了刘邦留下的尊孔范式,将尊孔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王莽还未称帝时,他就操控东汉朝廷封孔子后裔为“褒成侯”,专奉孔子之祭,孔子后裔的封爵自此开始“世袭化”,也为后世受封的“衍圣公”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同期,王莽也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也开启了孔子本人被追封爵位的常态,此后爵位与日俱增。唐代是孔子地位全面上升的一个重要时期,孔庙祭祀逐渐进入朝廷礼制,被列为四大国家祭典之一。先是唐太宗,贞观四年下诏将孔庙祭祀从曲阜孔府推行于全国州县,这在祭孔史上是划时代的一件大事,自此孔庙文庙遍布天下,至今仍“香火”不断;而后是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一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自始走上了逾千年的封王之路。在宋代,孔子的文宣王“王号”被进一步加码,宋真宗加谥为“至圣文宣王”。尊孔渐渐演化成了一场王朝与皇帝间的文化竞争,宋真宗加谥孔子,儿子宋仁宗则加封孔子后嗣,正是从仁宗时代起,孔家嫡嗣有了“衍圣公”这个过于著名的封号,这个封号一直传袭到民国,至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为止孔德成由于时代变迁,主动要求放弃“衍圣公”,1935年被注重道统的民国政府改封为“奉祀官”。进入素有轻贱儒生恶名的元代,孔子的地位竟也如秦始皇和汉高祖时一般,被明显更相信藏传佛教的元朝统治者们所尊崇。元武宗登基仅两个月,就下诏在孔子封号“至圣文宣王”前加“大成”二字,是为孔子后世最有名的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书写得如儒家死忠一样:“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在诏书中还说了一句挺重要的话:“尚资神化,祚我皇元。”还是如前代汉家帝王一样,无论自己对孔子是否有真实感情,总还是特别相信尊孔可以增强本政权的合法性。但到了大明朝,事情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先是朱元璋,尽管他没有在明面上放弃尊孔的立场(虽然他因为孟子说过“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就狭隘地将孟子逐出孔庙),但对尊孔始终有种挖墙脚般的暧昧。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到南京晋见,谁料遭到了孔克坚的称病婉拒,朱元璋当即就回了一封很不客气的笔谕,“尔若无疾称病,以慢吾国不可也”。洪武二年,朱元璋更是下诏废除了自唐太宗时代便通行的孔子“天下通祀”,“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朱元璋这一震惊天下的举动简直是将自己主动置于了全体读书人的对立面上,因此即使硬挺也只坚持了十几年,到了洪武十五年,又下诏天下通祀孔子。朱元璋对孔子的打压态度自然不是因为他与孔家的“私怨”,用黄进兴先生在优入圣域一书中的说法就是,“志在打击孔庙在文化象征上的普遍意义”,令其无法与政治威权抗衡。而这一立场也被他的子孙所继承。嘉靖九年,嘉靖帝“悍然”启动了对孔庙与祭孔的改制。除了“毁塑像,用木主”“祭器减杀”“从祀者一律削爵称”等降格措施之外,对文官集团最有杀伤力的一条是,“孔子不称王”,改称“至圣先师”。也就是说,自唐玄宗时代的“文宣王”开始,到宋仁宗和元武宗的不断“加持”才形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不能再叫了。嘉靖推举太祖朱元璋远高于孔子,他甚至说“王者之名不宜伪称,王者之德不宜伪为”。对于朱明王朝的打压,无论是文官儒生集团,还是孔家本身,虽不敢与皇权正面对抗,但在私底下却非常不以为然。张岱在明亡之前曾拜谒孔庙,他在陶庵梦忆中写到,“庙中凡明朝封号,俱置不用”,暗示孔门对于明朝“废王”的做法深感屈辱。嘉靖朝对孔子孔庙的贬抑,有明一代始终未获“平反”。反倒是到了大清朝手中,孔子才一举恢复了往日荣耀。对于清朝此类非汉族王朝,借由尊孔而增强易代及统治合法性的动力本就远较明朝这种汉族王朝要强。清帝希望通过服膺儒家文化突破族群藩篱,以强化“文化意义上的正统”来超越“种族层面上的正统”。但与同样强调尊孔而文化层次一般的元朝帝王不同的是,清帝不仅本身就熟读儒家经典,而且可能是真的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孔子的信徒。也就是说,清帝的尊孔固然是“利用”的因素居多,但也部分地有“信徒”的真诚。最典型的是康熙。康熙也曾亲自去曲阜孔庙拜谒,这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前代帝王也有过不少次,但请注意,康熙是第一个以“三跪九拜”之礼晋谒孔庙的帝王,还留下了“万世师表”的御笔。对此,作为陪侍官的孔子后人孔尚任觉得是孔家莫大的光荣,拜谒的礼节实为历代帝王所不曾有。在孔家看来,康熙的亲临更算是彻底洗刷了在嘉靖时代所受的政治屈辱。雍正除了将孔诞日定为“致斋一日”之外,在尊孔上还多有建树。他在即位的第一年,就下诏追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