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建筑物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建筑物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建筑物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建筑物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1 房屋构造的组成 3.2 民用建筑的定位轴线布置,主要内容,第3章 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了解建筑物的分类。 2.掌握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3.掌握民用建筑定位轴线布置。 本章重点: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民用建筑定位轴线布置。 本章难点:民用建筑定位轴线布置。,建筑物: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各种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其他如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称为构筑物。,3.1.1 建筑物的分类,3.1 房屋的构造组成,建筑物,按施工方法分,按层数或总高分,按结构类型分,按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剪力墙结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砖混结构,框架结构,住宅建筑,超高层建筑,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部分现浇现砌、部分预制装配式,特种结构,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农业建筑是指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以上为按使用性质分类,砖石砌体结构房屋常见的结构体系,砖混结构,山墙,楼板,纵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基础梁,楼板,楼板,楼板,独立基础,横向框架梁,纵向联系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传力路径,垂直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传力路径,水平荷载,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两种基本形式,框架剪力墙片,框架剪力墙筒,剪力墙结构,特种结构 拱结构,拱结构的实际应用,建筑拱结构 多用于屋面结构,多为单层建筑物,并列拱或交叉拱结构。 桥梁拱结构 桥梁采用拱结构较多见,尤其是在早期是用承压材料建设桥梁,多数为拱结构。,赵州桥,隋唐,拱结构,拱结构的实际应用,桥梁拱结构 与建筑拱不同,桥梁必须形成平坦的桥面,从而可以通车。常见的桥梁拱形式有: 上承式拱 拱身在桥面以下,由于拱体较高,因此多见高山峡谷的拱桥,跨度大,高度高,直接支撑在两侧山体上。,万州长江大桥,目前世界上钢筋混凝土大桥中一跨跨度最大的桥梁。,拱结构,拱结构的实际应用,中乘式拱 一般采用双拱结构,拱体中部穿越路(桥)面,以拉杆的形式将桥梁荷载传递至拱体上。 拱体需要稳固的支撑,防止拱体倒塌或失稳。,悉尼海湾大桥,拱结构,拱结构的实际应用,下乘式拱桥 与中承式拱桥相类似,一般采用双拱结构,拱体中部穿越路(桥)面,以拉杆的形式将桥梁荷载传递至拱体上。 拱体需要稳固的支撑,防止拱体倒塌或失稳。 多用于桥面较低的桥梁。,拱结构,拱结构的实际应用,连续拱式拱桥 连续式拱桥在拱桥中也较为常见; 连续的拱互为侧向支撑,可以达到很好的受力效果; 边拱需要特殊的墩台,以保证测向推力; 为防止中间拱破坏而引起连续性破坏,中间特定桥墩要被设计成抗推力效果较好的桥墩。,高层建筑结构,筒体结构 一般由内外筒构成,侧向刚度很大; 筒体可以为剪力墙,也可以采用密柱框架;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数量不同的筒,但位置一定要均衡对称; 筒之间应有良好的连接,保证其共同工作,保证刚度 角部受力较大,不能满足简单的类似悬臂梁的计算分析,应力不保持直线形分布状态剪力滞后效应;,高层建筑结构,悬挂结构 一般由竖筒构成建筑物的承重、抗侧向力的结构; 建筑物必须在各个方向上均衡对称; 屋面劲性梁必须保证刚度与强度; 吊杆为受拉构件,楼板、梁等一端挂吊于吊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筒壁上,;也可以均悬挂于吊杆上。 该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可以通过微小的摆动耗散地震能量。,高层建筑结构,桁架悬挂结构,3.1.2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楼地层: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墙体和柱:建筑物的承重与围护构件。,基础:建筑物下部承重构件。,楼梯:楼房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施。,屋顶:建筑物顶部的围护和承重构件。,门窗:均属于非承重构件。,建筑的组成及作用(含地基基础构造),小砖: 你好,我是在框架结构的网吧里面给你写情书的,现在这个网吧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它的围护结构,墙体和屋顶都很好,又由于我是在打字而不是在朗读所以不虞隔墙有耳。 无论在隔声效果极其优良的阅览室还是在装有上釉瓷砖的阶梯教室,都能看见你优美的身体。以前你穿红色的衣服,而现在穿青色的衣服,那么你应该由氧化铁砖还原成了四氧化三铁了哦,是柔软了一些的,是不是象橡木那样柔和。 你得眼睛,防潮效果好,通风好,明亮多情,理性的双目是属于悬窗型的。 你的嘴唇薄薄的,节约材料,自身重量小,简约动人,便于工业化生产,应该是夹板门构造。,我的心您懂吗?,一个建筑工程系学生的情书,建筑的组成及作用(含地基基础构造),你的鼻梁像钢筋混凝土一样坚挺,耐火,耐潮,抗击打能力强。 体重86斤的你应该属于框架承重方案,这种方案工期短,承重能力强,简单坚固,美中不足的是造价太高。 至于你的细部构造以及排水,采光,防水,防震,隔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是好的很符合国家标准。 请接受我的爱吧!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像钢筋混凝土一样坚强的爱你! 让我们作折行多跑楼梯,交叉而有独立,很适合现代人的恋爱观。但是,千万不要作平行双跑楼梯,永不相交。 好了网费又涨了,造价太高,就写到这儿吧! 希望坚固持久! 爱你的预制板,您读懂 情书了吗?,3.2 民用建筑的定位轴线布置,定位轴线:确定建筑构配件位置及相互关系的基准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需要引入定位轴线作为确定建筑平面及相关构件之间位置关系的准绳。,下面以砖混结构为例,介绍定位轴线划分原则。,3.2.1 墙体的平面定位轴线,(1)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体厚度相同时,平面定位轴线与外墙内缘距离为120mm。,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体厚度不同时,平面定位轴线与顶层外墙内缘距离为120mm。,(2)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如果墙体是对称内收,则平面定位轴线中分底层墙身。,如果墙体是非对称内收,则平面定位轴线偏分底层墙身。,当内墙厚度370mm时,为了便于圈梁或墙内竖向孔道的通过,往往采用双轴线形式。,有时根据建筑空间的要求,也可以把平面定位轴线设在距离内墙某一外缘120mm处。,(3)非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布置比较灵活,可按承重外墙定位轴线的规定定位,还可以使墙身内缘与平面定位轴线相重合。,墙体如果是外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距顶层墙身内缘120mm。,如果是非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与顶层墙身内缘重合。,(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通常设置双轴线,变形缝外墙与墙垛交界处定位轴线,如两侧墙体均为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应距顶层墙体内缘120mm。,变形缝处两侧均为墙体的定位轴线,如两侧墙体均为非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应分别与顶层墙体内缘重合。,墙体如果是外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距顶层墙身内缘120mm。,如果是非承重墙,平面定位轴线与顶层墙身内缘重合。,(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 当变形缝处两侧墙体带联系尺寸时,其平面定位轴线的划分与上述原则相同。,按承重外墙处理,按非承重外墙处理,(5)带壁柱外墙的墙体平面定位轴线 : 应与墙体内缘相重合或距墙体内缘120mm 。,定位轴线与墙身内缘重合,定位轴线与距墙体内缘120mm,当高低层分界处不设变形缝时,应按高层部分承重外墙定位轴线处理,平面定位轴线应距墙体内缘120 mm处,并于底层定位轴线重合。,(6)高低层分界处的墙体定位轴线:,当高低层分界处设变形缝时,应按变形缝处墙体平面定位处理。,(7)框架结构定位轴线:建筑底层为框架结构时,框架结构的定位轴线应与上部砖混结构平面定位轴线一致。,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1)砖墙楼(地)面定位轴线:,3.2.2 墙体的竖向定位轴线,(2)屋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为屋面结构层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本章回顾,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墙和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并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民用建筑定位轴线的布置,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定位轴线,4.1 基础 4.2 地下室,主要内容,第4章 基础与地下室,学习目标:1.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了解基础的分类和各种常用基础形式的构造及适用范围。 3.了解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组成。 4.了解地下室防潮防水的构造做法。 本章重点:基础的分类及各种常用基础的构造,地下室的构造组成及防潮防水构造做法。 本章难点:各种常用基础的构造,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做法。,4.1.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4.1 基础,基础: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地基:它是承受由基础所传下来的荷载的土层。,持力层: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土层。,下卧层:持力层下面的土层,基础埋深:从室外地坪至基础底的高度。,基础宽度:基础底面宽度。,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而地基则不是。,基础和地基的作用,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要大于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如果土质达不到,则要采用人工处理。,地基施工,基础和地基的作用,2.1.2 基础埋深,1.概念:基础的埋 置深度,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 (0.5米 ),分类(根据埋深不同) a.浅基础 (埋深 5米) b.深基础 (埋深5米),基础埋深,2.1.2 基础埋深,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型式、荷载等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最高水位以上 200mm) 冻胀层深度(基础应埋置在冰冻层以下并不小200mm) 相邻建筑物的埋深(新基础埋深不宜大于相邻原基础埋深) 为保护基础,顶面低于设计地面不少于0.1m,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均匀程度(不均匀 沉降、墙体开裂)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坚固) 经济要求 (1040),基础,按构造形式分,按受力特点分,刚性基础,独立基础,柔性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式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筏式基础,4.1.2 基础的类型,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特点:抗压能力强,抗拉能力差。,刚性基础受力、传力特点,刚性角,常见的刚性基础: 砖基础、灰土基础、毛石基础、三合土基础等。,砖基础:剖面为阶梯型,称为大放脚。,“二皮一收”砌法,“二一间隔收”砌法,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以钢筋来承受拉力。 特点:能承受较大弯矩,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限制。,混凝土基础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比较,常见的柔性基础: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式基础、筏式基础等。,钢筋混凝土基础配筋情况,条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 基础沿墙身设置,多做成长条形,这种基 础称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特点:常作为砖石墙的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 及门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 形的单独基础,称为独立基础或柱式基础。 特点:常作为柱下基础。,现浇基础,杯形基础,井格式基础: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做成 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又称十字带型基础。 特点:当地基条件较差时,可提高建筑物的整体 性,以免各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筏式基础: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 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板式基础称筏式基础。 特点: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力又较弱时适用。 分类:梁板式、平板式,梁板式,平板式,桩基础:当建筑物的上部荷载较大时,需要将其荷载传至 深层较为坚硬的地基中去,会使用桩基础。 特点:多用于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箱型基础: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 成,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 上部结构的荷载。 特点:适用于高层建筑或在软弱地基上建造上部荷载较 大的建筑物。当中空部分较大时可用作地下室。,4.2.1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4.2 地下室,1、地下室的类型,地下室,按埋入深度分,按结构材料分,按功能分,普通地下室,砖墙地下室,混凝土墙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全地下室,半地下室,半地下室(1/31/2h)和全地下室(1/2h);,2、地下室的组成,地下室一般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几部分组成。,砖墙厚度一般不小于490mm。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小于200mm。,主要承受地下室地坪的垂直荷载,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还要承受地下水的浮力,所以底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渗能力。,主要承受首层地面荷载,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窗口下沿距散水面的高度应大于250mm。当窗台低于室外地面应设采光井。,采光井构造,4.2.2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1、地下室的防潮构造,当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mm500mm时,一般只做防潮处理。,水平防潮层两道 一道于底层地坪附近;另一道于散水以上150200mm处。,垂直防潮层 外墙外测先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再刷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至散水底),冷底子油,刷冷底子油,沥青卷材,铺沥青卷材,双面自粘胶防水沥青卷材,油毡,地下室的防潮构造,水平防潮层构造(三种方法),地下室的防潮构造,a)油毡防潮,地下室的防潮构造,b)水泥砂浆防潮,地下室的防潮构造,c)细石混凝土防潮,2、地下室的防水构造,当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要做防水处理。 构造做法有三种:卷材外防水、卷材内防水、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材料防水,1.在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混凝土垫层四周用石灰 砂浆 砌筑临时保护墙 2.作水平防潮层:在混凝土垫层上做20mm厚1:2.5找平 层,刷冷底子油,铺贴平面油毡, 3.施工墙体:油毡从底版下包上来沿墙身由下而上连续 密封粘贴,在设计水位以上5001000mm处收头。然后 砌筑120mm保护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