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论文)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论文)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论文)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论文)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2013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目录摘要引言2一、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分析2(一)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2(二)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21、我国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32、我国小型企业亦拥有比较优势3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34、中国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渠道3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中的问题3(一) 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41、 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低下42、 跨国企业经营信息不灵43、 缺乏对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成为许多企业跨国投资的“软肋”4(二)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4(三)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偏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困难不少4(四) 人才储备不足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5三、 中国企业如何真正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建议与对策5(一) 建立建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管理5(二)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进一步拓展投资市场6结论7致谢语7参考文献8浅析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以及中国已成为WTO成员国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在总结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成效,在投资规模加快增长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认为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规模小,人才储备不足等阻碍了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并提出了充分发挥国家宏观作用,做好经营战略的选择,大力培养跨国人才等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发展政策 投资 引 言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规避国外贸易壁垒, 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诚然,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及注意的问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以下将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分析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近二十多年来,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01、2002年投资额还很小,处于刚刚起步时期。到2003年,短短两年时间,我国境外实际投资额较以前翻了近二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据商务部统计, 截止 2003 年底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7470家, 投资金额 114 亿美元,目的地多达 167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占全球总流量0.9%。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13.05亿美元。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154亿美元,全球排名由2005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金融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24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为主,兼顾境外兼并收购。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33.3亿美元。在2006年度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有5家公司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的和记黄埔名列第17位。在发展中国家最大的25家跨国公司中,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公司已经占据了10个。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分析 企业应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技术、资金、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收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这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1、我国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 , 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 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 , 在国际竞争中明显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 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石化、海尔集团和首都钢铁总公司等 , 在境外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研究专家约翰/邓宁教授 ,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就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邓宁教授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我国小型企业亦拥有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欢迎外国资本的流入,但其能提供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市场范围小,从客观上限制了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小型企业尚处于小规模阶段,可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另外,中国跨国公司派出人员的费用和出口零部件相对便宜,使中国境外加工的产品能以低价占领国外市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竞争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这个“相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拥有更加适合当地市场条件的生产技术,因此,在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相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当地企业,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又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因而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正是具备了这种相对优势。 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我国长期自主开发形成了某些传统专有技术和高精尖技术,如中药、气功、园林、烹调、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等,较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一显身手。 4、中国的特殊产品和特有渠道 中国特殊产品,如中式菜肴和中医等具有鲜明的特色,为特定消费者所钟爱。华人虽然居住他乡,但有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互相之间容易沟通。依靠这种特有的华人渠道,在侨民集中的地区直接进行投资设厂,生产特殊产品,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有优势。福建省是著名的侨乡,绝大多数福建海外企业是通过华侨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中的问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同样不能忽视。一些企业的收购活动使它们面临着较大的运营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保护主义的苗头,尤其是有关跨国并购的讨论非常激烈,像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就是典型的例子。就连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对中国投资格外“歧视”。亚洲时报2006年6月18日的报道说,印度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新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方案,将把中国资本贴上需要特殊审批的标签,这意味着将来中国企业在印投资将受到更多的限制。 (一)缺乏高效统一的宏观管理与协调机构 1、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低下。在产业布局上,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协调,导致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对外投资一哄而上,中资企业过于集中,自相竞争,影响了对外投资宏观经济效益的发挥。一些企业对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盲目;“走出去的区位比较集中。 2、跨国企业经营信息不灵。由于海外经营环境差异很大,企业又缺乏管理海外分支机构的经验,加之生产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某些海外企业经营不善,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3、缺乏对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的了解成为许多企业跨国投资的“软肋。 目前立法、管理、信息服务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企业成功开拓国外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 (二)中国境外企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首先,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我国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港、澳、台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占了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三,而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我国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差,制造业薄弱。在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上,我国对外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和运输、建筑、石油、钢铁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资,相对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忽视生产资料投资;结果导致对外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的断档和分割,致使对外投资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此外,对于金融、电信等服务性行业而言, 一方面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准入壁垒高, 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 中国企业虽然在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本但还是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三)对外投资规模偏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困难不少 首先,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法宝还是依靠核心竞争力。 “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 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有立足之地。从企业自身条件看,研发水平低, 缺乏技术优势仍然是中国企业的一个“软肋”。中国大企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企业资产规模过小, 效益规模不够。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 12%, 而“全球 500 强”美方上榜企业是 52% 。现在, 我国约有 2/3 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广大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其直接结果就是,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多数为加工贸易型,产品也大多只是进入低端市场。 其次,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总体规模仍相对较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对外直接投资高居首位的依然是美国,达1500多亿美元,远远超出第二位的法国约一倍多,而中国仅55亿美元,是美国的1/27,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0.9%。中国对外投资的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比例一般是11.2到11.4之间;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是在10.2到10.43之间。中国连这一水平都未达到,因此还远不是一个对外投资大国。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分析,截至2004年美国的存量是20690亿美元,英国11286亿美元,德国为6225亿美元,日本、加拿大3000多亿美元,中国448亿美元。据统计,目前我国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为133万美元,而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50万美元。另一方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规模也与国民经济总量规模极不相称,200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估计为6530亿美元,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额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75%,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则显得微不足道。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当年投资额或存量上都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反映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还远不够强大,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任重道远。 第三,尽管民营企业比国企更具备跨国投资的优势,但民营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却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审批、投资额度审批、外汇管理等关键环节都处于劣势,在自营进出口权方面也受到有关部门的管制。民营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很难获得进出口银行贷款,一国海外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该国国家进出口银行,而我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则主要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的海外投资项目给予扶持。资金问题仍然是“走出去的瓶颈; 此外,我国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难以形成集中优势,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稍有差错就可能被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击败。 (四)人才储备不足影响“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及其才能的发挥程度。而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漠,对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出现纠纷往往束手无策,应对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十分被动。企业缺乏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的人力资本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如TCL收购的德国的施耐德公司,就是由于没有能够经营管理的人才而出现经营问题,从而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三、中国企业真正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建议与对策 (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管理 1、明确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 目前从我国国情分析,对外投资并不需要遍地开花,齐头并进,而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到外国发展,对我国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获得紧缺资源,二是获得关键技术,三是进入有各种贸易壁垒的外国市场。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推动和支持全国各类企业结合国际市场现状和我国的实际,研究制定中国到国外投资办厂的重点国别战略,确立向海外重点转移的产业领域和目标市场,认真组织有意向性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市场调研和项目洽谈,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产品和市场。全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 2、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的研究、统计工作和信息服务,要建立更多的中介服务机构 实施技术情报支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对重点投资目标的政治前景、市场潜力、制度、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时分析,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布局;完善社会中介服务,来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充分的论证与风险评估,减少境外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成功率,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多自行进行论证,但由于对外投资可作为政绩,相应弱化了论证的客观性,且论证成本高,为此要建立更多的投资公司和投资评估公司以降低成本,且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性投资。建议设立“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整合各个大学的学术部门以及外贸发局、外资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成立“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能及时获得有关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 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和服务系统,实行网上申报和批准证书网上发放。成立一个集外贸、外资、外汇、计划、管理统一于一身的类似于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机构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组建专门的对外投资管理机构,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 (二)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进一步拓展投资市场 1、在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上,政府应通过制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确定投资重点和投资方向,并辅以适当的产业倾斜政策等,引导和约束企业的个体行为,改变对外投资分散、盲目的现状,确保企业的个体效益目标同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源开发型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投资,使其成为投资亮点产业,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2、在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上,要增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同时鼓励技术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欠发达地区。除已进行投资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以外,从近期来看,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家,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群体,经济增长较快,并且中国许多产业相对于其国内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许多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理想的目标国。另外,周边国家如东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接近,又有“10+1”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湄公河次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