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oc_第1页
db52t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oc_第2页
db52t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oc_第3页
db52t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oc_第4页
db52t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备案号:db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4762004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standard for super-high-yielding cultural techniques of hybrid rice2004-09-25 发布2004-09-26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4762004前言本标准归口单位为贵州省农业厅。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人:周维佳、刘远坤、黄宗洪、罗德强、陈文强、余常水i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对品种要求,适宜的稻田类型,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及本田的具体栽 培技术。本标准适用贵州一季杂交中稻,中、晚熟品种适宜稻区,稻田肥力中、上等,水源排灌方便,地下 水位低,以地表水为灌溉水,光热充足的稻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52/t435-2002 贵州省肥力等级划分标准db52/t430-2001贵州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超高产指每667m2稻田单产稻谷达800kg850kg的产量水平。4要求4.1种子质量应符合gb/t4404.1的规定,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分蘖能力较强,抗逆、抗病、 抗倒伏等特点。4.2品种选择 选用重穗型品种和中穗型品种。 重穗型品种:穗粒结构要求穗粒数为220粒以上,每667m2有效穗为17万18万,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g以上。 中穗型品种:穗粒结构要求穗粒数为200粒左右,每667m2有效穗为18万20万,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g以上。4.3生产环境水稻在孕穗至始穗后一个月内,日均温度2127,日平均太阳辐射较强,稻田开阔,周围无工 矿企业污染、生态保护较好。稻田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肥沃、通气、透水性良好,蓄肥、供肥、保肥能力强,符合db52/t435-2002 标准中二等稻田以上指标要求。5 育秧4采用旱育方式。壮秧标准,苗床制作,调酸、施肥、消毒、播种,苗床管理应符合db52/t430-2001 的规定。6本田栽培6.1本田耕整一般要求三犁三耙,耕深16cm20cm,做到田平、泥烂,肥匀,水浅,开好排水沟,便于随时排灌。6.2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标准的规定。6.2.1农家肥施腐熟农家肥每667m2上等肥力稻田用1000kg1200kg,中等肥力稻田用1300kg1500kg。6.2.2氮磷钾总量及比例n:14kg17kg。p2o5:9kg11kg。k2o:15kg20kg。n:p2o5:k2o按1:0.61:1.11.3。6.2.3磷肥一般用过磷酸钙,全作基肥使用6.2.4钾肥20%30%作基肥,70%80%作后期穗肥,在分蘖盛期(8叶9叶龄)施用并薅秧松土一次。6.2.5氮肥6.2.5.1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为 50%60%:40%50%。6.2.5.2基肥施用量占总肥量的35%45%。6.2.5.3分蘖肥中小苗移栽后5d7d,大苗移栽后3d5d轻施分蘖肥,占总肥量的10%15%。6.2.5.4穗肥在倒5叶和倒3叶,分别施总肥量的20%25%。6.2.6硅肥酸性稻田每667m2施50kg60kg硅肥作基肥。6.2.7锌肥每667m2施2kg锌肥。6.2.8叶面肥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或光合微肥150g200g兑水40kg50kg分别于始穗和灌浆期喷施。6.3移栽6.3.1移栽叶龄叶龄在 2.5 叶6.5 叶移栽,力求早栽。6.3.2取秧移栽前3d4d,每667m2用尿素3kg施一次“送嫁肥”。移栽前1d用水将苗床浇透,取秧时尽量不要 伤根,多带泥,边取秧边移栽,2h内移栽到本田。6.3.3栽插方式和密度海拔800m以上稻区采用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移栽,穴距和窄行为16.7cm,宽行为26.7cm40cm;上 等肥力田每667m2栽1.3万穴1.4万穴,中等肥力田按1.5万穴1.6万穴。海拔800m以下稻区采用宽行窄 株方式拉绳打点定距移栽,密度为每667m2栽1.1万穴1.4万穴,穴距为16.7cm;行距根据稻田肥力而定, 一般为26.7cm36.6cm。秧龄偏长应插两粒谷秧,增加基本苗。4叶龄插秧可单粒谷移栽,密度可降低10%。6.3.4栽插要求选择壮秧移栽本田,插秧深度在2cm内。浅水栽秧,水层2cm左右为宜。6.4水浆管理在返青期内保持水层3cm4cm,维持3d5d,到施蘖肥时,排浅保持1cm2cm;薄水分蘖。当秧苗茎 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5%90%,应及时晒田控苗。晒田程度以人踩不陷脚,田起鸡爪裂,达此标准时复 水。晒田应在倒5叶前结束。拔节、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3cm4cm浅水。灌浆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稻 田干干湿湿,开始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收获前7d10d断水落干。6.5病虫草害防治6.5.1主要病害防治6.5.1.1稻瘟病:苗期发现叶瘟发病率达 5%时,及时用药喷雾(如用三环唑、富士一号等),防治穗瘟 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如前述药剂分别喷施一次。6.5.1.2纹枯病:分蘖末期丛发病率 10%、拔节后发病率 15%进行药剂防治。如每 667m2 用 250g 井冈 霉素兑水 75kg 喷雾。6.5.1.3稻曲病:在水稻始穗前 4d7d 每 667m2 用井冈霉素 250kg 兑水 6075kg,对穗部进行喷雾。6.5.2主要虫害的防治6.5.2.1稻飞虱:当田间每百丛秧苗上虫口量达 1000 头时及时用药防治。如每 667m2 用 10%蚍虫啉15g20g 兑水 50kg 喷雾。6.5.2.2二化螟:在蚁螟孵化高峰后 3d 内,枯梢丛率达 10%时用药防治。如每 667m2 用 18%杀虫双水 剂 200g 兑水 50kg60kg 喷雾。6.5.2.3稻纵卷叶螟:三龄幼虫期前及时用药防治。如每 667m2 用 18%的杀虫双 200g 兑水 50kg60kg喷雾。6.5.3杂草防治栽秧后5d左右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