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55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程 标准 JT T 606.1-2004.pdf_第1页
55955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程 标准 JT T 606.1-2004.pdf_第2页
55955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程 标准 JT T 606.1-2004.pdf_第3页
55955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程 标准 JT T 606.1-2004.pdf_第4页
55955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1部分通用规程 标准 JT T 606.1-2004.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9 3 . 0 8 0. 3 0 p 备案号 苏 中 华 lk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卫标 准 j t / t 6 0 6 . 1 -2 0 0 4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 1 部分: 通用规程 o f s u r v e il l a n c e 2 0 0 4 - 1 1 - 0 2发布2 0 0 5 - 0 2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部发布 j t / t 6 0 6 . 1 -2 0 0 4 目次 前言 7 4 1 范围 7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7 5 3 术语和定义 7 5 4 通信规程使用原则 , 7 6 5 通信规程 , 7 6 j 丁 / 丁 6 0 6 . 1 - 2 0 0 4 月 u青 j t / t 6 0 6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预计分为七个部分: 第1 部分: 通用规程; 第2 部分: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 第3 部分: l e d可变信息标志; 第4 部分: l e d 及光纤可变限速标志; 一 潇 5 部分: 地图板; 第6部分: 气象检测器; 第7部分: 道路环境检测器。 本部分为 t / t 6 0 6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 全国交通工程设施( 公路)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2 3 ) 提出并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庄晓实、 刘文智、 贾冬冬、 彭辉、 颜静仪。 j t / 下 6 0 6. 1 - 2 0 0 4 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规程 第 1 部分通 用 规 程 1 范围 j t / t 6 0 6 的本部分规定了高速公路监控设施的通用通信规程。 本部 分适用于高速公路监控系 统中的上位机与监控设施之间的数据通信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月 t 6 0 6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 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 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部 分。 g b / t 1 9 8 8 信息处理交换用的 七位编 码字符集 g b / t 3 4 5 3 -1 9 9 4 数据通信基本型控制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j t / t 6 0 6的本部分。 3 . 1 上位机 d o mi n a t e ma c h i n e 安装在与监控设施直接通信的监控场所, 用以向监控设施正向发送信息, 并接收监控设施反向发送 信息的设备。 3 . 2 异步传输a s y n c h ro n o u s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在同 一个组( 码组或字符) 内 任意两个有效的时刻之间, 单位间隔的数目 总是一整数; 而在不同的 组 中, 两 个有效的间隔之间, 单位间隔的 数目 却不总是一整数的传输过程(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2 ) o 3 . 3 串行传输 s e r i a l t r a n s mi s s i o n 组成同 一个电报或数据信号的 信号码元按相继的间隔传输。这些有顺序的码元的 传输, 可以 有间 断也可以 没有间断, 但它们不能同时传输(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3 8 ) o 3 . 4 起止式传输s t a r t / s t o p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一种异步传输方式。在这种传输中, 对应于一个字 符的一组码元由一个起始信号引导, 这个起始信 号 使接收 装置( 机械装置) 作好接收和 记录一个字符的准备, 而且在这组码元的后边有一个停止信号, 该 停止信号使接收装置( 机械装置) 停止, 并准备接收下一个字符(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4 1 ) a 3 . 5 差错 er r 任何接收到的不符合于发送的 字符或字符序列(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1 6 ) a 3. 6 差错控制或差错防护c o n t ro l o r e r ro r p ro t e c t io n 用于检测和减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 产生的差 错的一种规程(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1 7 ) a 7 5 j t / t 6 0 6. 1 - 2 仪科 3. 7 信息码组 i n f o r m a t i o n b lo c k 为满足传输的 需要, 而 把一个信息文电细分成定长或可变长的字符序列(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2 2 ) o 3. 8 信息文电i n f o r m a t io n m e s s a g e 传送正文的字符序列, 也可以 传送组成标题的辅助信息(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2 3 ) o 3. 9 标题 h e a d i n g 文电正文前面的字符序列, 它使接收站能处理这个正文(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2 0 ) o 3. 1 0 正文 t e x t 组成传输的部分字符序列, 它作为一个实体被发送到最终目的地去, 而且是由要发送的 信息组成 (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 d d 5 0 ) o 3. 1 1 传输控制字符 t c c ) t r a n s mi s s i o n c o n t r o l c h a r a c t e r s 用来定义数据字符序列包含的信息的性质, 或者用于传送监控指令的那些字符, 但不能将它们作为 正 文或 标题的一部分传送( g b / t 3 4 5 3 -1 9 9 4 , 附录d d 4 9 ) o 3. 1 2 编码独立i n d e p e n d e n t c o d e 所传输的信息不受编码限制 , 通常指二进制数据。 4 通信规程使用原则 4 . 1 本部分的技术规定 a ) 上位机与监控设施之间采用集中 控制方式, 上位机作为主站, 监控设施作为从站; b ) 上位机与监控设施之间以轮询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使用专用线路, 无交换方式; c ) 上位机与监控设施均一直处于在线状态, 不需为数据传输建立数据链路; d ) 上位 机与监控设施之间采用异 步起止式串行方式进行通信。 4 . 2 本部分对下列技术不作规定 a ) 规程的实现方法( 硬件或软件) ; b ) 信息的 传输速率; c ) 采用全双工或半双工; d ) 采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拓扑结构。 5通信规 程 5 . 1 字符结构 5 . 1 . 1 字符结构 每个字符由1 0 位构成 , 包括一个起始位、 八个信息位、 一个停止位, 见图 l a 5 . 1 . 2 起始位 起始位为 a状态, 状态 a ( 空号) 对应二进制数据信号“ 0 1 % 5 . 1 . 3 停止位 停止位为 z 状态 , 状态 z ( 传号) 对应二进制数据信号, 1 o 5 . 1 . 4 空闲 信号极性 7 6 j t / t 6 0 6. 1 - 2 0 0 4 信 息位 ! 起 始 位 位 !止 停 图1 字符结构 一个字符停止位的末尾, 到下一个字符起始位的开头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任意长, 在该段时间间隔 内, 信号的极性要和停止位的信号极性相同。 5 . 1 . 5 发送顺序 通信时首先发送起始位b 9 , 然后由 低位到高位顺序地发送字符的信息位b ; 一 b 8 , 最后发送停止位 b o 0 5 . 2 传输控制字符 5 . 2 . 1 传输控制字符采用原则 采用g b / t 3 4 5 3 -1 9 9 4 规定的 传输控制字符完成传输控制功能, 监控设施根据需要采用和定义传 输控制字符。 5 . 2 . 2 基本传输控制字符 采用s o h , s t x , e t x , a c k , d l e , n a k , e t b 共七个传输控制字符作为 基本传输控制字符, 定义 如下: a ) s o h 标题开始, 十六进制数0 1 h , 用作信息文电标题的第一个字符, 表示标题开始的 传输控 制字符; b ) s t x一 正文开 始, 十六进制数0 2 h , 用作引出 正文并且结束标题的 传输控制字符; c ) e t x 一 一正文结 束, 十六进制数0 3 h , 用作结束一个正文的传输控制字 符; d ) a c k - - 确 认, 十六进制数0 6 h , 监控设施发给上位机作为肯定应答的 传输控制字符; e ) d l e 数据链转义, 十六进制数1 0 h , 改变 有限个后随字符含义的 传输控制字符; o n a k - . 否认, 十六进制数 1 5 h , 监控设施发给上位机作为否定应答的 传输控制字符; g ) e t b 码组传输结束, 十六进制数 1 7 h , 表示信息码组结束的 传输控制字符。当传送的信息 文电分成若干码组时, 用e t b 表示信息码组传输结束。 5 . 2 . 3 扩展传输控制字符 监控设施可从g b / t 3 4 5 3 -1 9 9 4 规定的传输控制字符中采 用基本传输控制字符之外的其他传输控 制字符, 以完成信息文电传输的 特殊需要。 5 . 2 . 4 编码独立的信息文电的 传输控制字符 5 . 2 . 4 . 1 传输控制字符替换 若监控设施采用编码独立的信息文电, 则需采用数据链转义控制字符d l e 作为扩展控制字符, 使 用 d l e s o h代替 s o h作为标题开始控制字符, 使用 d l e s t x代替 s t x作为正文开始控制字符, 使用 d l e e t x代替e t x 作为正文结束控制字符, 使用d l e e t b 代替e t b 作为码组结束控制字符, 定义如下: a ) d l e s 0 1 在编码独立的信息文电中, 用作标题开始的传输 控制字符序列; b ) d l e s t x 在编码独立的 信息文电中, 用作标题 结束和正文开始的传输控制字符序列; c ) d l e e t x 在编码独立的信 息文电中, 用作正文结束的传输控制字符序列; d ) d l e e t b 在编码独立的 信息文电中, 用作信息码组结束的 传输控制字符序列。 5 . 2 . 4 . 2 与控制字符重复的字符的处理 若监控设施采用编码独立的 信息文电, 信息文电中出现传输控制字符d l e , 遵循如下原则处理: a ) 信息文电中如出现 d l e字符, 发送时要在和它相邻的位置再插人一个 d l e ; b ) 对接收的数据应进行检查 , 以便发现 d l e序列 , 并将 d l e s o h作为编码独立的标题开始; 将 d l e s t x作为编码独立的 正文开始及标题结束; 7 7 d 下 厂 下 日褚 . 1 - 2 0 0 4 c ) 当发现双重的 d i e时, 要删掉一个 d l e , 而把另一个 d l e看作数据, 并且要继续检查后面数据 以便发现新的d l e 序列; d ) 在紧 靠d l e e t b 或d l e e t x之前没有奇数个d l e 字 符时, 则应将此序列看成是编码独立的信 息文电的传输结束字符序列。 5 . 3 文电格式 文电分为信息文电和监控序列, 信息文电分为正向 信息文电和 反向信息文电; 监控序列分为正向监 控序列和反向监控序列, 本部分仅使用反向监控序列。 5 . 3 . 1 信息文电 信息文电由标题和正文组成。 正文是要传送的 信息。 标题是与正文传送和处理有关的一些辅助信息, 如目 的站地址、 正文长度等。 每个信息文电后跟一个码组检验序列( b c s ) o b c s 不属于信息文电内容。 本部分中信息文电或信息码组采用四种基本格式, 见图2 0 、ij bc1 厂j|、 etx he a di ng 标题 )(t e x t( je )z ) 、oh he ad i n g ( 标题 )(t e x t( 1 3 c ) bcs 厂.十 etb 只tx soh h e ad i n g ( 标题 ) d sl t t e x t( 1 z ) q户oh dle h e adi ng ( 标题 ) d sl t (t e x to e j c ) : : : : 乃01 dle 图2 信息文电格式 a ) , b ) 格式均为非编码独立的信息文电, 其中, a ) 适用于单码组传输或多码组传输的最后一帧信息 文电, b ) 适用于多码组传输中 最后一帧 之前的信息文电。 c ) , d ) 格式均为编码独 立的信息文电, 其中, c ) 适用于单码组传输或多码组传输的最后一帧信息文 电, d ) 适用于多 码组传输中最后一帧之前的信息文电。 本部分中 标题数据块的 定义见表i a 表 1 标题数据块的定义 序号名称 长 度 ( 字 节 ) 说明 i 码组序号 i 单码组传输时为0 , 多码组传输时为本码组序号 2 设备分类1 广播方式时用十六进制 f f h代表所有设备 3设备地址i 用于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定位。注意在正向信息文电中 该地址为目的地址, 在反向信息文电中该地址为源地址。广 播地址为十六进制 f f h 4正文长度2 信息文电正文的长度, 先传高位, 后传低位 j t / t 6 0 6 . 1 - 2 0 0 4 5 . 3 . 2 监控 序列 本部分使用两种反向监控序列, 分别作为对信息文电的肯定应答和否定应答, 见图 3 。其中, 设备 分类长度为一字节, 地址长度为一字节。 ( 设备分类) ( 地址) a ) 肯定应答 图 3 ( 设 备 分 类 ) (地 址 ) ak b ) 否定应答 监 控 序 列 格 式 5. 4数据通信流程 5 . 4 . , 数据通信流程分类 数据通信流程分为广播方式、 选择方式和探询方式三种。 5 . 4 . 2 广播方式 广播方式下的数 据通信流程见图4 0 上位机 信息文电( 广播地址) 监控 设 施 图4 广播方式通信流程 5 . 4 . 3 选择方式 选择方式下的数 据通信流程分为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 见图5 0 异常流程条件下, 采用三次重执的 恢复规程, 三次均为无效应答或 无应答, 通信结果为失败。 对于 无效应答或无应答, 用计时器进行判断, 本部分不对计时数值进行要求。 上位机监神设施 选择信息文电( 特定地址) 肯定应答( 监控序列) a ) 正常流程 上 位 机 监控 设 施 选择信息文电 特定地址) 否定应答( 临 控序列u 无效应答/ 无应答 选择信息文电 ( 特定地址) 否定应答( 临控序列)/无效应答/ 无应答 选择信息文电 ( 特定地址) 否 定应答( 临 控序列)/ 无效应答1 无应答 b ) 异常流程 图5 选择方式通信流程 5 . 4 . 4 探询方式 探询方式下的数据通信流程分为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 见图6 0 j t / 下 6 0 6 . 1 一 z x岭 异常流程条件下, 采用三次恢复尝试的恢复规程, 三次均为无反向信息文电或错误信息文电, 通信 结果为失败。对于无反向信息文电, 采用计时器进行判断。本部分不对计时数值进行要求。 卜 付机监控设施 探询信息文电 特定 地址) 反向信息文电 a ) 正常流程 上 位 机 监控设施 探询信息文电 特 定地址) 错误反向信息文电1 无反向信息文电 探询信息文电 特定地址 ) 错误反向信息文电1 无反向信息文电 探 询 信 锹 电 啼定 地 址)一 错误反向信息文电/ 无反向信息文电 b ) 异常流程 图 探询方式通信流程 5 . 5 差错控制 5 . 5 . 1 差错控制方法 差错控制采用循环冗余检验( c r c ) . c r c 检验是在发送的信息文电 后面附加一 个按照预定规则生成的码组检验序列 b c s 。接收端根据 相同的 规则, 对接收到的 信息文电进行检验以便发现差错。 5 . 5 . 2 使用规则 循环冗余检验遵循如下使用规则: a ) 码组检验序列b c s 由两 个字节( 1 6 位) 构成; b ) 码组检验序列 b c s 必须紧跟在e t x ( 或d l e e t x ) 或e t b ( 或d l e e t b ) 之后发送, e t x ( 或d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