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37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标准TBT2947-1999.pdf_第1页
60737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标准TBT2947-1999.pdf_第2页
60737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标准TBT2947-1999.pdf_第3页
60737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标准TBT2947-1999.pdf_第4页
60737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标准TBT2947-1999.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汇 编 机车车辆 机 车 车 辆 综 标准汇编 合 部 分 弋 : 3 08 : 一 , 。 : 、t b / t 2 9 1 9 -1 9 9 8 -t b / t 明 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工作 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和进行贸易的技术准则 , 是科 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可以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产品 质量、 工 程质量及服务质量,促进贸易与技术交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铁路的改革与发展, 铁路标准化作为铁路运输、 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在促进铁路行业的 技术进步、 提高 技术装备和服务质量水 平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编辑出版的铁道行业标准汇编是根据 铁道部标准化工作项目 安排 在铁道部2 0 0 1 年组织对1 9 9 0 年以前铁道行业标准复审结论和2 0 0 3 年组织的对1 9 9 1 一1 9 9 7 年铁道行业标 准复审结论废止了不符合铁路改革和发展要求的9 6 8 项行业标准基础上. 将全部现行铁道行 业1 6 8 8 项标准 按专业分为 机车车辆标准汇编 、 工务标准汇编 、 通信信号标准汇编 、 电气化铁道标准汇编 、 铁路运输标准汇编及 综合基础标准汇编六部分编辑出版。 机车车辆标准汇编包括 机车车辆综合部分三册、 机车部分四册、 车辆部分 四册及有关机车车辆专业的现行 铁道国家标准部分一册. 共收集了截止于本汇编出版时 已发布实施的 现行有 效铁道行业标准和铁道国 家标准共9 4 7 项。 以 供铁路相关管理人员、 科 技 人 员 以 及 各 级 领 导 全 面系 统 地 学 习 和 了 解 现 行 有 效 的 铁 遣 行 业 标 准、 铁 道国 家 标 准 及 计 量 检定规程 更好地贯 彻实施标准 为铁路的科技发展提供技 术支持。 本 汇 编 根 据现 行 标 准 单 行 本 编 印, 在 编印 过 程 中 亦 可 能出 现 错 误 之 处, 请 予 以 指出 并函 告我所。- 所 有 标准 在 实 施 期 间 可 能 会 发 布 修 改 单、 被修 灯 愈 被 康 止 若有 变 更 应以 标 准 的 最 新 版 燕探黔戮撰 一;1一:)一: 冬1一; 一:是星一季粤;叠:一奢 淄 翼套 辈翁 纂粼 蒸薰: 羹蒸骥馨 鬓 掣黔 tb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铁 道行 业书 f 准 t b/ t 2 9 4 7 - 1 9 9 9 阅v ui c 5 5 2 ; 1 9 9 0 列 车 干 线 供 电 技 术 条 件 1 9 9 9 - 0 2 - 1 3 发布 1 9 9 9 - 0 9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日理2 9 4 7 -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铁路联盟规程u i c 5 5 2 -1 9 9 0 列车电缆供电的列车电源 。同时为 适应我国国情, 参照铁路合作组织标准o c a ( ao十 p 5 5 6 -1 9 8 2 ( 包括电气采暖的列车供电 , 额定电压除ui c 5 5 2中规定的四种电压外, 增加了3 0 0 0 v, 5 0 h z 交流供电电压。 本标准的附录a , b , c , d , e , f , g , h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颜纯。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 9 9 9年 2月。 1 1 4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tb汀 2 9 4 7 - 1 9 9 9 e q v ui c 5 5 2 : 1 9 9 0 列车干线供电技术条件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机车将接触网的电能直接或经降压后, 经列车供电干线( 列车电缆、 车端 连接器) 向客车供电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新造国际联运客车。 运用于国内的采用相同供电方式的客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 可能性。 ui c 5 3 3 -1 9 8 1 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 ui c 5 5 0 -1 9 9 4 客车供电电源装置 ui c 6 0 0 -1 9 8 1 架空接触网式电力牵引 o ck a o十 p 5 5 6 -1 9 8 2 包括电气采暖的列车供电 3 供电电压与控制袭t 3. 1 3. 1 列车干线额定电压 1 国际联运客车的列车供电干线应能在下述四种额定电压的任一种电压下正常工作: 直流3 0 0 0 v ; 直流 1 5 0 0 v ; , 一 , 刁。 。 。 , , ,2 , , 单相交流1 o o o v, 1 6 专 1 i z 一 , 只 v .“甘 甘 v甲 ,3 “ 单相交流1 5 0 0 v, 5 0 3 . 1 . 2 单相交流3 0 0 0 v, 50 h z 额定电压主要用于某些铁组成员路之间的国际联运客车。 3 . 2 电源电压、 频率和交流电压波形 3 . 2 . 1 列车干线供电电压变化范围应符合 u i c 6 0 0 的规定。在交流供电时, 应考虑接触网 额定电压与列车干线额定电压之间的变压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 9 9 9 - 0 2 - 1 3 批准1999一 09一 01 实施 1 1 4 6 tb汀 2 9 4 7 - 1 9 9 9 1 0 0 0 v交流供电时, 允许电压瞬时降到7 0 0 v o 3 0 0 0 v交流供电时, 列车干线电压变化范围为2 1 0 0 v- - 3 6 0 0 v o 3 . 2 . 2 交流电压波形 交流电压波形允许为正弦波和方波之间的波形。但其直流分量不得大于士1 %, 相邻两半 波的不对称度不得大于 5 %。 3 . 2 . 3 交流供电频率 在额定电压为 1 0 0 0 v时, 允许颇率在 1 5 -5 1 h z 之间变化。 在额定电压为1 5 0 0 v时, 允许频率在3 8 -5 1 h z 间与电压成正比地变化。 3 . 2 . 3 . 1 当额定电压为1 5 0 0 v时, 建议客车在频率 1 5 - 5 1 h z 之间变化时能正常工作, 以 适应客车运行于非电气化线路、 电源发电机装在内燃机车上时的工况。 3 . 3 为保证连接到列车干线上的客车用电设备可以在 3 . 1 . 1 规定的四种额定电压中的每一 种电压下正常工作, 每辆客车必须装设转换开关, 使用电设备能适用于各种列车干线电压。 这些转换开关必须按ui c 5 5 0 规定自动地工作。 3 . 4 每辆客车必须装有一个能将所有由列车干线供电的设备同时断开的高压总开关。 高压总开关的标记见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 3 . 5 区域运用的列车供电干线可以设计为仅由3 . 1 条规定的一种、 二种或三种电源电压供电 工作, 客车电气设备仅需和这些电压相适应。 3 . 6 装有独立供电电源和独立采暖装置的客车如需在由列车干线供电的列车编组中使用时, 仍应安装列车供电干线。 3 . 7 在电压转换开关后面安装一个监视指示灯, 以显示采暖电路的连接是否符合列车现有的 干线电压。指示灯为白色, 装在客车配电盘上。 另外, 可用装在客车侧墙上的辅助指示灯作辅助指示。 4 列车千线供电能力 4 . 1 列车干线由每辆客车的列车电缆及车端连接器( 包括带软电缆的连接器接头、 连接器擂 座和收容器放置未连接的插头的空擂座) 等组成, 相邻两客车连接器插头插座插接后, 与 列车电缆构成全列车的供电干线。 4 . 2 持续工作的列车千线应能承受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曲线所示的电流值。 4 . 3 客车电缆的导电性能应与截面不小于1 8 5 m m 2 铜导线的导电性能相当。 5 列车电缆和连接器的设计安装 5 . 1 列车干线必须用金属外壳或管保护, 以防机械损伤或电气干扰。 5 . 1 . 1 由交流供电的列车干线的保护外壳或管必须用非磁性材料制造, 以避免涡流损失。这 些部件包括插头、 手柄、 擂座盒、 分线盒以及电缆的护管和护套( 刚性的和柔性的) 。 5 . 2 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必须符合附录c ( 标准的附录) 规定的图形尺寸。 5 . 3 连接器必须装设只有用专用钥匙才能将连接器连接和分解的锁闭机构。 5 . 3 . 1 连接器锁闭机构和钥匙 5 . 3 . 1 . 1 连接器插座的锁闭机构上有一个锁门, 锁闭位时, 它插人相应的凹棺内; 解锁位时, 它开通擂头的通道。此锁门用钥匙锁紧。 锁闭机构见附录d ( 标准的附录) 。 1 1 4 7 tb汀 2 9 4 7 - 1 9 9 9 5 . 3 . 1 . 2 用于使锁门解锁或锁闭的专用钥匙必须符合附录e ( 标准的附录) 所示的尺寸, 钥匙 只有在锁闭位置才能插人或退出。 5 . 3 . 1 . 3 在边境站须使用形状相同但锁齿可以缩人的钥匙用来打开锁闭装置。 5 . 3 . 2 建议对强制性规定的擂座以外的部件( 收容器、 熔断器盒和直接接列车干线的设备箱) 也采用附录 e所示专用钥匙的锁闭机构。 5 . 4 连接器在客车上安装时, 插座盒必须装在左侧缓冲器的下方( 从车外看) ; 擂头电缆引出 支承架装在右侧缓冲器下方, 而且它们的中心线应尽量与缓冲器中心线重合。 在任何情况下, 这些中心线和车辆中心线水平距离应为8 5 0 - - 9 0 0 m m, 对于动车, 此距离 上限为1 1 0 0 n u n . 插座盒、 支承架的其他位置尺寸和插头电缆的长度规定见附录f ( 标准的附录) 。 5 . 4 . 1 如现有车辆的结构不能保证这些规定尺寸时, 连接器的位置可以修正, 但要求能与其 他任何符合规定的客车互相连接, 且连接器插头电缆不得超出规定的限界。 6 额定电压不小于 1 创 洲 ) v的熔断器 6 . 1 熔断器( 或起相同作用的装置) 的设计必须保证出现突发故障时, 不管列车干线工作在哪 一种电压下, 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在完全短路、 串有电阻短路时, 都应起保护作用。 6 . 2 熔断器或起相同作用的装置工作时, 应无噪声, 不产生烟和火花。 6 . 3 建议使用带熔断指示的熔断器。 6 . 4 即使熔断器出现故障, 熔断器盒也必须能保证安全。 , 商压设备的防护保护与接地 7 . 1 其电气零部件与列车千线相连接的电气设备中, 人易接近的不带电金属零部件必须可靠 接地 。 接地用铜导线的最小截面为 4 m m 2 0 7 . 2 工作电 压不 小于1 0 0 0 v的 电气 设备的 保护 接地线 必须使 用两根 截面 积不小于1 0 mm 的软铜线, 以最短的距离和车体柔性连接, 铜线可以是裸线或绝缘线。 7 . 3 工作电压不小于 1 0 0 0 v 、 通过工作电流的固定电缆必须用接地的金属管或其金属护套 保护。 7 . 4 连接插头的金属手柄的保护接地导线的导电性能应相当于2 5 mm铜导线的导电性能。 7 . 5 除必须按第 5 . 3 条规定的结构进行锁闭的插座和收容器外, 所有不允许未经授权的人接 触的电器装置都应进行防护或用钥匙锁闭。 7 . 6 车体转向架接地 7 . 6 . 1 客车轴箱应进行绝缘, 以防电流通过轴承造成损害。 7 . 6 . 2 针对轴箱绝缘情况, 转向架的电流分路如下: 在一个轴箱上设置可通过工作电流的接地; 在其他不装设接地装置的轴箱上, 安装一个阻值为4 0 -1 0 0 m d的保护电阻, 构成轴 箱绝缘电阻的分流电阻。 7 . 6 . 3 车体 、 转向架的接地系统应符合 ui c 5 3 3的规定 , 其系统图见附录 g( 标准的附录) 。 1 1 4 8 t 分汀 2 9 4 7 - 1 卯 , 8 试验电压 8 . 1 投人运用前, 进行耐压试验的电压值由用户和生产厂商协商决定。但高压装置, 包括列 车干线, 必须能承受有效值不低于2 u+1 0 0 0 v的交流电压, u为3 . 1 中规定的额定电压值。 8 . 2 试验期间电子元器件( 功率器件、 控制器件) 必须通过改变接线或断开的方法进行保护, 以避免损坏电子元器件。 8 . 3 重复进行耐压试验时, 列车电缆、 连接器以及总开关应按8 . 1 执行, 所有其他电路及阻性 用电设备的试验电压应为0 . 7 ( 2 u十 1 0 0 0 ) v o 8 . 4 电子设备和感性用电设备一旦装人整机装置和系统后, 就不能进行附加的耐压试验, 必 须进行时, 这些设备的各部分可按专门规定单独进行试验, 也可在最大供电电压下进行负荷试 验。 8 . 5 试验时间如下: 1 2 0 一设计工作电压为交流 1 0 0 0 v o 6 0一设计工作电压为交流和直流1 5 0 0 v o 3 0一设计工作电压为直流3 0 0 0 v o 8 . 6 与铁组成员路联运的额定电压为交流3 0 0 0 v的车辆应执行铁组 o c ) 刃o十p 5 5 6附件 2的规定, 耐压试验电压为: ( 2 . 5 u+ 2 0 0 0 ) “ 拒 v 重复耐压试验的电压为: 0 . 8 5 ( 2 . 5 u+ 2 0 0 0 ) 在 v , 标记 9 . 1 由列车干线供电的车辆应标有附录 h ( 标准的附录) 规定的标记。 9 . 2 插座和收容器必须涂有危险标记颜色鲜艳的闪电箭头。 9 . 3 工作电压不小于 1 0 0 0 v的设备的防护外壳也必须标有危险标记。 1 1 4 9 t b 汀 2 9 4 7 -1 9 9 9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高压总开关标记 m 一0j . o 表示在断开位; “ 1 ” 表示在接通位。 图al 1 1 5 0 tb汀 2 9 4 7 - 1 9 卯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列车千线允许负荷i = 月0 . ) b 1 列车干线允许负荷应符合圈b 1 、 、_ 、 划 _ 侧 、 、. 汀 参数 : 插头手柄: 十 6 0 ( 最高) 电 缆 线: + 9 0( 最高) 6 . 环境沮度 - - - - - 一 小时负荷 一 连续 负 荷 图b1 注 :对 直 , 和 16 号 * 和 , 、 的 交 。 。 样 适 用 。 1 1 5 1 7 习汀 2 9 4 7 - 1 9 9 9 附录c ( 标准的附录) 列车干线连接拐 c 1 连接翻擂座应符合圈c i , 裹c i 的规定 表c 1 连接器插座尺寸 图 c 1 连接器插座 基本尺寸公差 a,2 5 mm( 1 ) c,6 6 c n m 片 f, 3 0 0士1 . g1 4 0 c u mm m 以 h,7 1 mmn un 儿8 2 mm士0 . 7 ni1 4 4 mm n, n p, 6 0 n u n幻rtul c 2 连接器插头应符合图c 2 , 裹c 2 的规定 o / 图 c 2连接器插头 表 c 2 连接器插头尺寸 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公差 a 2 5 n u n +0伙 5 _0. 04 0 一 8 0 mm 士 子 b7 2 i n m 士 。 2 - - 一 d 1 8 mmms x 1 1 5 2 tb汀 2 9 4 7 - 1 9 9 9 续上表 基本尺寸 公 差 基本尺寸公差 e4 1 n u n o 1 8 mm士 1 f3 0 q 3 . s n . 1 ,n朋n g4 2. 5 n u n n n q , 7 . smm士 1 h7 0 . 3 mm m e x ( 2 )一 r7 7 mmn刀n j 8 7 mm 士 2】 t5 5 mmn 叨 皿 k1 2 n u n * .o- o s v 4 5 -士 1 . l1 4 n u n “ 0.o- o sy 7 6 mmn刀 n m1 1 4 n u n 士25z2 4坟 口1 土 1 n1 3 0 mr n土2 注: 锁门应书近ql 。 为尽t减小接通电时的接触电阻, 擂座和擂头之间的接触应是一擂座内有一个有弹性的夹爪机构 用 弹黄 夹住, 这 样它可 使擂 孔张 开尺寸 为2 5 n u n t 0 . 0 5 二 , 闭 合尺寸 为2 5 滚u 二 。 图中外径尺寸包括涂层厚度。 如已在运用的连接器并不完全符合本附录图表的规定, 但确能浦足连接要求, 联运中仍可使用。 种jjq 1 1 5 3 t b厅2 9 4 7 - 1 9 9 9 附录d ( 标准的附录) 列车电缆连接公-锁闭机构 d 1 锁闭机构如圈d 1 所示 图d 1 1 1 5 4 tb汀 2 9 4 7 - 1 9 9 9 附录e ( 标准的附录) 列车电线连接翻锁钥匙 e 1 列车电级连接公锁钥匙见圈e l .1 5 . 910 . 5 一” 一“ 门 卞 “ 一 一一 _, _引 7 )-13 .5 “ 刀 m. 、 籽幼- 一一 斗- 护一 十一-一 一 i 图e l 注: 钥匙上的齿在钡开启位一直包在锁益的里面. 不能将钥脸 抽 出 来 。 1 1 5 5 tb/ t 2 4 4 7 - 1 9 9 9 附录f ( 标准的附录) 列车电缆连接翻的安装位t fl列车电缆连接器的安装位,见圈fl 左 侧 且冲 . 右侧 吸 冲 县 必要时可放到 吸冲吞另一侧 ( 如盛 妞 ) !r什尸| 月卜 种 种- e月c 1 一目图日一 一 - 份 a 图f 1 l = s+ 2 一e + 8 3 0 mm 1 0 0 mm-e -1 5 0 n u n mm s+z一e 1 6 7 5 mm 月1月f c 注: l -c点( 插座出口中心) , b点( 电缆支承架出口中心) 间电缆长度。 1 1 5 6 tb/*p 2 9 4 7 - 1 9 9 9 5 级冲器从级冲粱伸出的长度。 2一一牵 引钩行程。 一由b点到级冲梁的距离。 e l 由c点到级冲梁的距离。 尺寸口是强侧性尺寸。 尺寸( ) 是最大允许尺寸。 尺寸) ( 是最小允许尺寸。 ( 1 ) 在牵引动车上, 公差从8 5 0 至1 0 0 0 n u n . ( 2 ) 在牵引动车上, 公差最大达4 1 0 m i n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