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J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 s J / T 1 0 1 1 2 一9 1 S D O 0 5 A型高频接收机 1 9 9 1 一 0 4 一 0 2 发布 1 9 9 1 一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发布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 S 7 / e 1 0 1 1 2 -9 1 S D O O 5 A型高频接收机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S DO 0 5 A型高频接收机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 输 、 贮存等 。 本标准适用于S DO 0 5 A型高频接收机。该产品为微机控制的接收机。 2引用标准 GB 1 9 1 GB 2 4 2 3 GB 2 4 2 3 . 1 GB 2 4 2 3 . 2 GB 2 4 2 3 . 3 GB 2 4 2 3 . 6 GB 2 4 2 3 . 1 0 GB 2 8 2 9 GB 3 8 7 3 GB 6 1 0 7 G日 6 9 3 4 S J 2 2 6 7 S J 2 3 2 4 S J 2 7 6 6 S J 2 7 6 7 S J 2 7 6 8 S J 2 7 6 9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电工 电子产 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A: 低温试验方法 试验 B : 高温试验方法 试验 C a :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试验 E b : 碰撞试验方法 试验 F c : 振动( 正弦) 试验方法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祥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 口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电性能测量方法 军用电子设备电气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短波单边带接收机外部接口 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可靠性试验的一般要求 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检验规则 3 产 品组成、 外形尺寸和质i I1产品的组成 产品 由下列部分组成 频率合成器; 接收机信道 ; 乞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1 9 9 1 - 0 4 - 0 2 批准 1 9 9 1 - 0 7 - 0 1实施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5 7 / T 1 0 1 1 2 -9 1 c . 连接电缆。 3 . 2 外形尺寸和质f 外形尺寸为 5 1 4 m m X 4 7 5 mm X 4 9 6 mm。总质量: 6 3 k g a 技 术要求 1 环境 条件 在以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验后, 机器应能正常工作, 性能指标应符合4 . 2 条 4 . 3 条规定。 1 . 1 环境气候条件 1 . 1 . , 贮存温度: 一2 o -6 0 0C。 1 . 1 . 2 工作温度: 。 一4 5 0C。 1 . 1 . 3 恒定湿热: 温度为 4 0 士2 C。相对湿度为9 0 % 9 5 %. 1 . 2 碰撞和振动 1 . 2 . 1 碰撞试验: 碰撞脉冲持续时间为 l 6 ms , 加速度为 4 9 m / s 2 , 每分钟碰撞 4 0 -8 0 次, 总 4今和4.本4.4.本本 碰撞次数为 1 0 0 0次。 4 . 1 . 2 . 2 振动( 正弦) 试验 频率为 2 0 - - 5 0 H z , 振幅为。l m m, 振动总时间为 1 h , 4 . 2使用性能 4 - 2 . 1 频率范围: l O k Hz -3 0 MH z . 4 - 2 . 2 频率分辨率: 射频频率 1 H z ; B F O( 拍频振荡) 频偏 I O H . . 4 . 2 . 3 接收信号种类: 独立边带、 等幅报、 调幅话、 调频话。 4 . 2 . 4 天线输入: 5 0 n不对称式。 4 . 2 . 5 天线输入保护: 能承受 1 o o v高频电动势。 4 . 2 . 6 音频输出分以下二种: a . 线路端输出: 上下边带各一路, 阻抗为6 0 0 0 , 额定输出功率为O d B m, +3 d B m可调。 h . 监听输出: 可任选边带监听, 监听可用机内扬声器或外接 6 0 o d l 阻抗的耳机, 额定输 出功率为+2 0 d B m。面板可调-4 0 d B . 4 . 2 . 7 中频输出: 当线路音频为额定输出时, 中频输出大于 5 o mV, 4 . 2 . 8 夭线/ 线路音频电平显示: a . 天线电平: 0 -9 9 d B , V, 准确度 l O d B U V. b . 线路音频电平: 一5 -+5 d B m, 准确度 1 d B m. 4 . 2 , 9 本地控制: 见 4 . 2 - 9 . 1条一4 . 2 . 9 . 1 8条。 4 . 2 . 9 . 1 工作种类控制有上边带、 下边带、 等幅报、 调幅话、 调频话五种。 4 . 2 - 9 . 2 中频通带控制有 l k H z , 3 k H z , 6 k Hz , l O k H z 四种。 4 . 2 . 9 . 3 增益控制方式有AG C ( 自动增益) 、 MG C ( 人工增益) , D G C( 数字增益) 三种。 AG C时间常数有 F A S T( O . l s ) , ME D ( 0 . S s ) , S L OW( S s ) . 4 . 2 . 9 . 4 天线衰减器控制有 。 , 1 0 , 2 0 , 3 0 ( d B ) 四档。 4 . 2 . 9 . 5 门限电平置定范围为 。 -9 9 d B t N 4 . 2 . 9 . 6 可以实现数字增益控制。 4 . 2 . 9 . 7 射频频率选择方式有: a . 数字键盘; 一2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 / T 1 0 1 1 2 -9 1 b . 调i w 轮可以 1 Hz , l O H z , l 0 0 1 1 : 及 1 k H z 位插入; c . 按位直接加或减; d . 调用存储频道或频段。 4 . 2 - 9 . 8 B F O频偏选择方式: a数字键盘; b . 调谐轮从 I O H z , l 0 0 Hz 位插入。 4 . 2 . 9 . 9 频道控制: s . 存储: 有1 0 。 组工作参数, 工作参数为: 射频频率、 工作种类、 中频带宽、 增益控制方式 ( 含时间常数) 、 天线衰减量, B F O频偏、 门限电平/ D GC数字量、 停留时间; b调用: 有人工调用和 自动调用两大类。 4 . 2 . 9 . 1 0 频段控制 : a . 存储: 可存储 3 0组频段, 频段参数为: 八位下限射频频率、 上限频率、 工作种类、 中颇 带宽、 增益控制方式( 含时间常数) 、 天线衰减量, B F O颇偏、 门限电平/ D G C数字量; b . 自动搜索 有千赫位每秒钟变化三次和按二分之一工作带宽为步长的自动搜索两种, 并有顺向和逆向搜索功能. 4 . 2 . 9 . 1 1 门限电平控制: 在频道自动调用和频段自动搜索时。 如果增益控制方式是 A G C, 则 当天线电平大于或等于门限电平时, 就停止自动调用和自动搜索( S C A N方式) 或停止 l O s之 后, 自动启动再搜索( A S C AN方式) 。 4 . 2 . 9 . 1 2 锁定控制: 可把接收机当前的工作参数锁定, 锁定后, 查看和修改内存中的任何工 作参数而不影响当前的工作, 撤消锁定控制时, 接收机恢复原工作参数。 4 . 2 - 9 - 1 3 自动故障检查, 包括下列内容 a . 检查全部数字显示管的发光段; b . 检查全部键指示灯; c . 检查全部天线衰减器指示灯; d . 检查接收机在各种工作种类、 中频带宽、 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灵敏度. 自动故障检查结 束, 接收机恢复到检查前的工作状态。 4 . 2 - 9 - 1 4 最佳组合参数记忆和调用: 微处理机将与每一工作种类相关的最佳参数( 中频带宽、 增益控制方式、 天线衰减量、 B F O 频偏值) 全部记忆下来, 以便在下次选用工作种类时, 这些最佳参数就同时调出, 使接收机处于 最佳工作状态. 4 . 2 . 9 . 1 5 关机和开机 a . 关机: 关机后可保存关机前正用着的全部工作参数, 1 0 0个颇道、 3 0个颇段及其它暂 存内容, 保存期长于 1 年; b开机: 开机后, 自动恢复上次关机前的全部工作参数作为当前的工作参数。 4 . 2 . 9 . 1 6 数字显示器控制: a . 颇道/ 颇段显示器 : 当接收机用频道方式工作时, 显示器显示频道地址号; 用频段方式 工作时, 显示频段地址号; b . 上限频率/ 停留时间显示器: 当接收机用频段方式工作时, 显示器显示频段的上限频 率( 对应于下限频率的高三位) ; 用频道方式工作时. 显示该频道在自动调用时的停留时间; c . 门限电平/ D G C显示器, 当接收机的增益控制方式为 D G C时, 显示器显示数字增益 一3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9 1 控制的数字t, 其它增益控制方式被采用时, 显示门限电平值; d . 电平显示器: 显示内容见表 i s 表 1 工作种类增益控制方式显示电平 上边带 AGC 上边带天线电平 下边带 AGC 下边带天线电平 等幅报或调幅话 AGC 天线电平 调颇 M GC 线路音颇电平 上边带M G C 或 D GC上边带线路音绷电平 下边带MG C或D GC下边带线路音颇电平 等幅报或调颇话MG C或DG C线路音倾电平 e射频频率显示器: 当接收机用频道方式工作时, 显示器显示八位射顺频率; 用频段方 式工作时, 显示射频的八位下限频率; G . B F O频偏显示器: 当接收机的工作种类为等幅报时. 显示器可显示一3 . 9 9 一十 3 . 9 9 k H : 的频偏值; 工作种类为上边带、 下边带时, 仅显示。 . O O k H z ; 当工作种类为调幅话、 调 频话时, 无显示。 9 . 地址显示器; 显示受遥控的从机地址号。 4 . 2 . 9 . 1 7 本/ 遥选择开关: a . 本地: 仅用于本地控制, 拒绝遥控; b . 遥控: 仅用于遥远控制。 拒绝本地控制; c . 混合: 既可用于本地控制, 又能接受遥控命令。 4 . 2 . 9 . 1 8 键盘控制: 每一个按键的操作, 均可由数字显示管或键指示灯标明。 4 . 2 . 1 0 遥控须满足 4 . 2 - 1 0 . 1 条4 . 2 . 1 0 . 6 条。 4 . 2 - 1 0 , 1 遥控接口符合 G B 6 1 0 7 , 4 . 2 - 1 0 . 2 传送方式为异步申行。 4 . 2 . 1 0 . 3 传送代码为 A S C I I 码。 4 . 2 . 1 0 . 4 通讯波特率有下列八种可选: 1 1 0 , 2 0 0 , 3 0 0 , 6 0 0 , 1 2 0 0 , 2 4 0 0 , 4 8 0 0 , 9 6 0 0 , 4 . 2 . 1 0 . 5 每部接收机均有主/ 从选择。 4 . 2 . 1 0 . 6 控制内容有下述 1 7 种 a . 全工作参数控制; b . 部分工作参数控制; c . 随动控制; d . 全 工作参数调看; e . 从机内存频道复制; f . 从机内存频道调看; 9 . 从机内存频段复制; h , 从机内存频段调看; 一4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I / T 1 0 1 1 2 -9 1 1 命令从机自 检; j , 从机 自检结果调看; k . 命令从机连续频段搜索; 1 . 命令从机按工作带宽搜索; m. 命令从机按S C A N方式连续频道搜索; a . 命令从机按 A S C A N方式连续频道搜索; 。命令从机按 S C A N方式跳跃频道搜索; P . 命令从机按 A S C A N方式跳跃频道搜索; q . 命令从机停止搜索。 4 . 3 供电和电源消耗 供电电 漂: 交流5 0 士 2 H z , 4 . 4 电性能指标 电性能指标见表 2 所示。 电 压 2 2 0 士 竺 % V , 电 源 消 耗 不 大 于 6 5 W . 表 2 序号项目 1 基准灵 敏度 上边带或下边带( 通带2 . 7 k H z ) 等幅报( 通带 AH z ) 调幅话( 通带 AHz )4 p V 调颇话( 通带 l O k H. )3 p v 2 大信号 何 噪 比 上边带或下边带 45 d B 调 柑 话 40 d B 3 频率祖定f建1 X1 0 - / 日和 3 X 1 0 - 0 / 月 4 中频选 择性 通借1 k H z6 d B带宽士0 . 4 k Hz , 6 0 d B带宽(4 k Hz 通带3 k H z6 d B带宽)士1 . 5 k Hz , 6 0 d B带宽(9 k H z 通带6 k H z 6 d B带宽)士AH z , 6 0 d B带宽镇1 3 k Hz 通带l O k Hz6 d B带宽)士4 . S k Hz , 6 0 d B带宽5 0 k H z 通带不均匀性 ( 4 d B 5 音颇响应( 3 0 0 -3 0 0 0 14 . )通带内不均匀性G4 d B 6 边带线性申扰 一 5 0 d B 7边带非线性申扰 一 5 0 d B 8中频抑制比 8 0 d B 9 镜颇抑制比 8 O dB 1 0谐波失真系数 5 % 1 1寄生响应抑制( 士2 0 k H :以外) 6 0 dB 1 2倒易棍频9 6 d 御 1 3阻塞1 0 6 d 即 一5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9 1 序号 1 4 1 5 1 6 续表 2 项目 带外互调 相对音频互调 人工增益控制 音t控制 数字增益控制 自 动 增 独 立 边 带 或 等 中 , 报 益 控 制一 调 传导寄生分t( 天线输入端) 相 位 抖 动 要求 8 6 d 即 一 4 0 dB 8 0 d B 4 0 d B 8 0 d B 输入 1 6 d 即 一1 O 6 d B p 输入 2 6 d B p -9 6 d B k 5 0LV 5 0 / 1 O ms 17一18 输出变化 4 dB 3 m s 于噪声电平的 l o d B( 3 倍) 延-音 群一组 即-扎-22一23 线路输出端 交流声卜一 监 听 输 出端 6 - V 1 5 - V 2 5 解调器载频泄漏 一 4 0 d B 拍 频 频偏调整范围 分辨率 士 3 9 0 0 H z 1 O H. 换 颇 时 间 外部接口( 包括擂座、 电缆型号) 一一一-一份份一户一一一. l o o m s 按 S J 2 3 2 4 规定 27-28 4 . 5 机械电气装配要求 符合 S J 2 2 6 7 要求。 4 . 6 安全性要求 按S J 2 7 6 6 的 6 . 1 . 9 条规定。 4 . 6 . 1 标志 各控制旋钮、 按键、 外接插座处应有明确、 清晰、 不易擦掉的文字标志。 4 . 6 . 2 绝缘电阻 在未连接可触及导电件的电路与机壳之间, 施加 5 0 0 V直流电压。稳定 5 5后, 测量绝缘电 阻, 其值应大于5 M f b , 4 . 6 . 3 抗电强度 电源插座任一极( 除接地极之外) 与机壳之间( 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且电源滤波器断 开, 但不接入供电网络) 施加 1 5 0 0 V试验电压不应出现飞弧或击穿。 4 . 6 . 4 泄漏电流 电 源插座与机壳或未连接可触及导电件之间的泄漏电流应小于0 . 7 m A ( 峰值) 。 47 可旅性要求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 B F ( 0 1 ) 不小于8 8 0 h , 一6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 9 1 4 . 8 外观要求 设备外表应无锈蚀、 霉斑、 镀涂层剥落、 划痕、 毛刺、 起泡、 开裂等现象。 文字、 符号标志应清 晰, 结构件与控制元件应完整, 无机械损伤。 5试验方法 5 . 1 环境试验方法 5 . 1 . 1低温试验 5 . 1 - 1 . ,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2 4 2 3 . 1中第4 章规定。 5 . 1 . 1 . 2 试验的温度一 时间变化曲线, 初始检测、 条件试验与中间检测, 试验样品的恢复与最 后检测, 试验的判决均按S J 2 7 6 7的 3 . 1 条规定, 并补充规定: a . 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时间T o ; 2 h ; b . 试验样品贮存持续时间T , ; 6 h ; c . 试验样品工作时间T; ; S h ; d . 低温恢复时间为 2 4 h , 为了防止积水, 允许对试验样品进行吹风; e低温贮存温度一2 0 C; f . 低温工作温度 。 一3 C ; 9 . 检测项目为外观检查和灵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等三个电性能指标侧量的频率 点推荐 2 . 0 5 MHz . 5 . 1 - 。高温试验 5 . 1 . 2 . 1 试验设备应符合 G B 2 4 2 3 . 2中第4 章的规定。 5 . 1 . 2 . 2 试验的温度一 时间变化曲线、 初始检测、 条件试验与中间检测、 试验样品的恢复与最 后检测, 试验的判决均按 S 2 7 6 7的3 . 2 条规定, 并补充规定 a . 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时间To , 2 h ; b试验样品贮存持续时间 T z : 6 h ; c试验样品工作时间T z : 1 2 h ; d . 高温恢复时间: 2 4 h ; e . 高温贮存温度: 6 0 C; f . 高温工作温度: 4 5 C; 8 . 检测项目 为外观检查和灵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等三个电 性能指标, 测量的频率 点推荐 2 . O S MHz o 5 . 1 . 3 恒定湿热试验 5 . 1 . 31 试验设备应符合 G B 2 4 2 3 . 3 中第 2 章的规定。 5 . 1 . 3 . 2 初始检测、 试验条件、 最后检测、 试验的判决均按 S J 2 7 6 7 的第 3 . 9 条规定进行。 5 . 1 . 33 检测项目为外观检查和灵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等三个电性能指标, 测量的工作 频率点推荐2 . 0 5 MHz , 5 . 1 . 4 碰撞试验 5 . 1 . 4 . 1 试验设备应符合GB 2 4 2 3 . 6 中第 3 章规定。 5 . 1 . 4 . 2 初始检测, 试验的判决按S J 2 7 6 7的 3 . 5 条规定, 试验样品分为频率合成器、 接收机 信道两部分, 分别按 S J 2 7 6 7的 3 . 5 . 2 条进行安装。 5 . 1 . 4 . 3 按正常工作的状态固定在试验设备上, 并按本标准 4 . 1 . 2 . 1 条规定的条件进行试 一7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 9 1 验 。 5 . 14 . 4 将试验样品从试验台上分别拆下, 并用电缆将频率合成器, 接收机信道连接起来, 进 行最后检测, 检测项目为外观检查和灵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三个电性能指标, 测量的频率 点推荐2 . 0 5 MH z e 5 . 1 . E 振动( 正弦) 试验 5 . . 5 . 1 试验设备应符合 G B 2 4 2 3 . 1 。中第 3 章的规定。 5 . 1 . 5 . 2 初始检测, 试验判决按 S J 2 7 6 7 的 3 . 4 条规定, 试验样品分为频率合成器、 接收机信 道两部分, 分别按 S J 2 7 6 7 的 3 . 7 . 2 条进行安装。 5 . 1 . 5 . 3 试验样品按正常工作的状态固定在试验设备后, 按本标准 4 . 1 . 2 . 2 条规定的条件进 行试验。 51 . 5 . 4 将试验样品4别从振动台上拆下, 并用电缆将频率合成器、 接收机信道连接起来, 进 行最后检测, 检测项目为外观检查和灵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三个电性能指标, 测量的工作 频率点推荐2 . 0 5 4 H z , 5 . 2 使用性能的检验 使用性能的检验按产品技术说明书的操作说明进行检查 5 . 3 电性能指标的测蚤 除本标准规定的项目外, 所有项目的测量方法按GB 6 9 3 4的规定, 各项目的测量环境条 件按G B 6 .9 3 4 的规定 5 . 3 . 1 基准灵敏度 5 . 3 . 1 . 1 独立边带工作时的基准灵敏度按 G B 6 9 3 4 的 3 . 1 条进行。 5 . 3 . 1 . 2 工作种类为调幅话、 等幅报、 调频话时的基准灵敏度的测量按下述方法进行 : a . 根据表 3 , 调整标准输入信号和接收机通带; 表 3 设备工作种类和状态标准输入信号 调幅话 调制频率为 1 k H , 调制度为 的 调 幅 信 号 3 0 0/一 _ 一竺 鱼 湮 巫二二 3 k H z 等幅报 B N O频偏 l k H ( 或i k H. 无调制的单颇信号 频偏为 3 k Hz , 调制频率为1 k Hz 的 调 颇 信 号 3 kHz 调颇话 l O k H z 在任一工作种类时, 设备均调谐于标准输入信号的频率点上; 在完成标准输入信号、 设备的工作状态和通带的调整后, 可分别按G B 6 9 3 4的3 . 1 条 卜已 所述的步骤 b , c d , e , 测量调幅话、 等幅报、 调频话的基准灵敏度。 5 . 3 . 2 大信号信噪比 5 . 12 . 1 定义 接收机输入一标准输入信号时的音频输出信噪比, 接收机接通自动增益控制. 5 . 12 . 2 测量方法如下: a . 按G B 6 9 3 4 的3 . 1 条规定连接试验设备; b . 将一标准输入信号加至接收机输入端, 调幅话的标准输入信号和设备工作状态见表 3 ; 一8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1 / T 1 0 1 1 2 -9 1 接通增益控制, 控制时间常数选择“ S L O W“ , 接收机音频输出电平为 0 士3 d B m ; 在信号频率偏离( 在上边带或下边带工作时) 或除调制( 在 A M 工作时) 的瞬间, 8 ! ! f 乙d. 噪声电平;、 e . 步骤 。 所获得的音频输出电平与步骤d所获得的噪声电平比值, 即为大信号信噪比, 用分贝数表示。 5 . 3 . 3 频率稳定度 按 G B 6 9 3 4 的 3 . 2 0条。 5 . 3 . 4 中频选择性 5 . 3 . 4 . 1 定义: 接收机选择有用信号和抑制邻近频率干扰的能力, 称为接收机选择性, 这种选 择性主要决定于中频滤波器的特性。 5 . 3 - 4 . 2 测量方法如下, a . 按图 1 连接设备; a 图 1 测量中频选择性的连接图 1 射频信号发生器; 2 -匹配网络, 按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内阻设t; 3 -待测接收机, 图示为接收机中频输出端; 4 -高频电压表. b . 设备置于等幅报工作, 颇率为 2 . 0 5 MH z , 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 使其产生一电平为 1 0 4 B p , 频率等于接收机工作频率的单频信号; c调节接收机射频增益, 使其中频输出电压为 5 0 m V ; d . 在加大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 如 2 倍、 1 0 0 0倍) 后, 分别左右偏离射频信号发生 器频率, 使接收机中频输出电压不变, 即可获得相应的带宽( 如6 d B , 6 0 d B 带宽) 5 . 3 . 5 音频响应 按 G B 6 9 3 4 的 3 . 3条。 5 . 3 . 6 边带线性申扰 按G B 6 9 3 4 的3 . 1 2 条。 5 . 3了 边带非线性申扰 按G B 6 9 3 4 的 3 . 1 3 条。 5 . 3 . 8中频抑制 比 5 . 18 . 1 定义: 接收机抑制中频干扰的能力。 5 . 3 . 8 . 2 测量方法如下: a . 按G B 6 9 3 4 的3 . 1 条测量基准灵敏度; b . 将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改为接收机中频频率, 增加其输出幅度, 使接收机音频输出 为 基准输出电平; c步骤 b所获得的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与基准灵敏度之比, 即为中频抑制比, 用分 贝数表示 。 5 . 3 . 9 镜频抑制比 5 - 3 - 9 . , 定义: 接收机抑制镜频干扰的能力。 一9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1 / T 1 0 1 1 2 -9 1 5 . 3 - 9 . 2 测量方法参照: . 3 , . 2条进行, 只是将其步骤b的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改为接收机 镜频频 率。 5 - 3 - 1 0 谐波失真系数 按 G B 6 9 3 4 的 3 . 5 条。 5 . 3 . 1 1 寄生响应抑制 5 . 3 - 1 1 . , 定义: 接收机抑制寄生频率干扰的能力 5 . 3 - 1 1 - 2 测盈方法如下: s . 按G B 6 9 3 4 的3 . 1 条测量基准灵敏度; b . 偏调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 仔细观察接收机输出, 当出现干扰输出时, 继续增大射颇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直至接收机音频输出为基准输出电平; c . 步获b所得到的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与基准灵敏度之比, 即为某一寄生颇率的 抑制比, 用分贝表示, d . 继续搜索射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重复 b , c 步骤, 测出各个寄生频率的抑制比, 然后 找出最小值。 5 . 3 - 1 2 倒易混频 按G B 6 9 3 4 的 3 . 1 0 条. 5 . 3 . 1 3 阻塞 按G B 6 9 3 4的3 . 9条. 5 . 3 - 1 4 带外互调 按GB 6 9 3 4的 3 . 1 1 条。 5 . 3 - 1 5 相对音频互调 按GB 6 9 3 4的3 . 6条。 5 . 3 . 1 6 人工增益控制 按G B 6 9 3 4的 3 . 1 7 条。 5 . 3 - 1 7 音量控制 按G B 6 9 3 4 的 3 . 1 8 条。 5 . 3 - 1 3 数字增益控制 5 . 3 . 招 1 定义: 采用数字预置, 通过数模转换, 产生一个类似于 A G C的控制电压来控制接 收机的射频增益, 这种方法叫做数字增益控制。 5 . 3 - 1 8 . 2 测量方法如下: 按GB 6 9 3 4的 3 . 1 条测量基准灵敏度; 将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提高到 8 0 d B u V, 接收机置“ D G C ” 增益控制方式, 并增大 压阮 数字增益控制量, 应使接收机音频输出为。 . 7 8 V , 5 . 3 - 1 9 自动增益控制 按 G B 6 9 3 4的 3 . 1 6 条。 5 . 3 - 2 0 传导寄生分量( 天线输入端) 按 G B 6 9 3 4的 3 . 1 4条。 5 . 3 . 2 1 相位抖动 按 G B 6 9 3 4 的 3 . 2 1 条。 5 . 3 - 2 2 群时延 一1 0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9 1 按G B 6 9 3 4 的 3 . 4条。 5 . 3 - 2 3 组合音 按G B 6 9 3 4 的 3 . 1 5 条。 5 . 3 . 2 4 文流声 5 . 3 - 2 4 . 1 定义: 交流电探对接收机的 干扰, 称为交流声. 5 - 3 - 2 4 - 2 侧1 t 方法如下: a . 按G B 6 9 3 4 的3 . 1 条规定连接设备; b . 里接收机的增益控制方式为“ MG C “ , 将其射频增益关至最小; c . 工作种类里于某一规定位置( 如“ 上边带” ) , 分别在线路输出端和监听耳机输出端, 测 t音频输出电压, 即为该工作种类的线路输出端或监听耳机输出端的交流声。 5 . 3 - 2 5 解调器载频泄翻 解调器载频泄翻的侧t方法如下: 二按图 1 连接设备; b . 接收机置于上边带( 或下边带) , 工作频率为2 . 0 5 M H z , 增益置“ M G C “ , 调节射频信 号发生器, 使其翰出电平为基准灵敏度的单频有用信号; c . 用高频电压表在中频 l O O k Hz 输出播座上测量电压应大于 5 0 m v; d . 将射频信号发生器关闭, 并把接收机射频增益调至最小位置, 高颇电压表的读数应小 于 5 0 0 p v, 5 . 3 - 2 6 拍颇的频偏调整范围和分辨率 拍顺的频偏调整范围和分辨率的测童方法如下: a . 按G B 6 9 3 4 的3 . 1 条 规定连接设备, 将计数式频率计接人接收机输出端, b . 接收机工作种类置等幅报, 增益为“ AGC F A S T” , 通带为 3 k Hz , 接 收 机 工 作 频 率 为 2 . 0 5 MHz ; c . 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 使其工作频率为2 . 0 5 M H z , 输出电 平为4 6 d B j 的单频信号; d . 任意调整接收机拍频颇偏值, 其绝对值应与计数式频率计的读数相等( 精确度为 1 O Hz ) , 5 . 3 . 2 7 换频时间 测量 方法如下 : a . 按图2连接设备; 图 2 测量换频时间连接图 1 射频信号发生器G ,2 射频信号发生器G, ; 4 -待测接收机;5 音领负载; 3 混合匹配网络刁 6 - 一 示波器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9 1 b . 分别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 G, 和 G , , 使它们分别输出频率为 I 和 I , 输出电平都为 5 2 d B t 的单频信号; 。 调节接收机, 置工作种类为“ 上边带” , 翼增益控制方式为“ MG C “ , 停留 时间为。 . 5 s , 门限电平为 9 9 , 天线衰减为O d B, 并将低于频率 I 1 k H z 的频率和低于频率 ,1 k H z 的频率 分别存入接收机的两个频道 ; d调节接收机, 使接收机工作在某一频道( I 或 I ) , 调节其射频增益, 使示波器 Y轴幅 度为 2 0 mm高; e . 启动接收机在步骤 c 所获得的两个频道上自动循环搜索. 观察示波器波形裂痕, 并测 量其裂痕所占的时间, 不能超过 l o o ms , 5 . 3 - 2 8 外部接口 对产品按S J 2 3 2 4 规定进行检查。 5 . 4 电源消耗检查 用交流功率计测量电源输人功率( 电源消耗) 。 5 . 5 机械和电气装配要求的检交 对产品按S J 2 2 6 7 进行机械、 电气装配、 焊接的检查。 5 . 6 安全性试验方法 5 . 6 . 1 标志 用目测法检查, 应符合 4 . 6 . 1 条规定。 5 . 6 . 2 绝缘电阻 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测量, 应符合 4 . 6 . 2 条规定。 563 抗电强度 用高压试验仪按 4 . 6 . 3 条要求测量。 5 . 6 . 4泄漏 电流 图 3 泄漏电流测量配置 1 可触及导电件; 2 电网电源; 3 转换开关。 将待测接收机置于绝缘台面上, 按图3 依次测量供电电源的每个极与连在一起的所有可 触及导电件( 包括接地端子) 之间的泄漏电流应符合4 . 5 . 4 条要求, 即小于。 . 7 m A( 峰值) 。 5 . 7 外观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 4 . 8 条要求。 5 . 8 可命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试验方法, 适用于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一1 2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 9 1 5 . 8 . 1 in u m , 试验方案采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 按 S J 2 7 6 8 中表 3 的 4 . , 方柔 a =2 0 %; ( 3 =2 0 %; D m =3 t T二4 . 3 0 , ; o =2 , 试验过程中发生失效时, 产品可以替换。 5 . 8 . 2 试验样品数量 n 按 S J 2 7 6 8 的第 7 章规定. 5 . 8 - 3 试验周期及试验应力程序 5 . 8 . 3 . 1 总试验时间r 为 ,1 T-n - 例如 : 试验样品为 2 0台, t 为 1 9 0 h , 5 . 8 - 3 - 2 试验周期为 3 个。 5 . 8 . 3 . 3 每个周期推荐应力程序见表 4 , 可根据实际情况, 对应力程序进行适当修改. 表 4 序号试 验 项 目实验应力要求 试验时间工作种类备注 1 试前检查常温电源电压 2 2 0 V 1 h加电 2 热过渡常温降至一2 0 C 2 1 飞不 加 电仅第一周期做 3 热 过 渡 一 2 0 至 0 C 2 1 , 不加电仅第一周期做 4 热稳定 0 1 h 不 加 电 5 低温工作。 电源电压 1 9 8 V 9 1 , 加电 6 热过渡。 升至常温 1 以, 不 加 电 7 常温工作常温. 2 2 0 V 2 0 1 , 加电 8 热 过 渡常温升至4 5 C 3 h 不加电 9 热稳定 4 5 C 1 1 , 不加电 1 0 高 温 工 作 4 5 C. 2 4 2 V 1 0 1 , 加电 1 1 热过渡 4 5 C - 6 0 C 1 h 不加电仅第一周期做 1 2 热 过 渡高温降至常溢 4 h 不加电 1 3 常温工作常温 2 2 0 V 1 0 1 , 加电第二周期开始 1 4热 过 渡 常温降至 0 C 3 1 l 不加电 1 5 热稳定 or1 1 ,不加电 i s 低温工作 o C. 1 9 8 V9 1 ,加电 1 7 热过渡。 升至常温 1 0 1,不 加 电 1 8 热稳定常温 1 1,不加电 i s 常温工作常温 2 2 0 V 1 0 1,加电 2 0 热过渡 常温升至4 5 C 3 1 ,不加电 2 1热 稳 定 4 5 C1 1 ,不 加 电 2 2高温工作 4 5 C. 2 4 2 V1 0 1 ,加电 下接序号 1 2 1 3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 9 1 5 . 8 . 4 试验判据 5 . 8 - 4 . 1 失效判据 a . 接收机丧失规定的功能, 属于关键失效; b . 接收机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其电性能指标达不到表 3 的规定( 高温条件下, 基准灵 敏度、 带外互调、 倒易混频允许下降6 d B ) , 属于重要失效或次要失效; c . 频率稳定度下降, 频率偏差超过 5 X1 0 - , 属于重要失效; d在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内, 接收机出现自激, 属于关键失效; e . 熔断丝连续熔断三次, 属于关键失效。 5 . 8 . 4 . 2 失效分类及处理 失效按5 . 8 . 4 . 1 条的失效判据, 分为关键失效、 重要失效和次要失效。 关键失效加权系数取 1 , 重要失效的加权系数取 。 . 5 , 次要失效的加权系数取 0 . 2 . 总的关联失效数r等于关键失效数, 重要失效数与其加权系数乘积, 次要失效数与其加权 系数乘积的三者之和。 5 - 8 - 4 . 3 试验结果判定 a . 当试验中关联失效数 r 小于或等于 r 。 时, 则受试设备通过 0 , 值的考核; b . 当试验中关联失效数r 大于r 。 时, 则受试设备没有通过 B , 值的考核。 5 . 8 . 4 . 4 受试接收机 MT B F验证值( 必的区间估计。 受试接收机MT B F观察值( 句的计算: 夕 _里 . . . . . . . . . . . . . . . ( 2 ) 式中: T 关联累计试验时间; ,一 关 联 失 效数 。 b 值计算后, 根据关联失效数和置信度( 6 0 %) 查表5 得出对应的上限因子和下限因子, 并 分别 乘以8 值, 得出M T B F 验证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表 5 关联失效数 置信区间 置信度6 0 肠 S o 环 下 限 8 0 上限 10 . 3 3 4 4 . 4 81 20 . 4 6 72 . 4 26 30 . 5 4 41 . 9 5 4 40 . 5 9 51 .7 42 5 0 .6 3 21 .6 1 8 85 试验报告 按S J 2 7 6 8 的第 1 2章。 8 . 6 受试设备的复原 一I 4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J / T 1 0 1 1 2 -9 1 按S J 2 7 6 8的第 1 3 章。 6 检验规 则 6 门产品检验分类和项目 由供货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产品检验, 在特殊情况下, 订货方可派代表进行检验或者参加 供货方质量检验部门的检验, 但应在订货合同中规定。 产品检验分为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其检验或试验内容按表 6 规定。 表 6 序号检验或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试 验 方 法交收检验例行检验 1低温4 . 1 . 1 . 1 5 . 1 . 1甲 2高 温4 . 1 . 1 . 2 5 . 1 . 2了 3值定湿热4 . 1 . 1 . 3 5 1 . 3侧 4碰 撞 4 . 1 . 2 . 15 . 1 . 4 侧 5振动( 正弦) 4 . 1 . 2 . 25 . 1 . 5 了 6 电 源 消 耗 4 . 35 . 4侧 7机械和电气装配 4 . 55 . 5侧 8安全性 4 . 65. 6 9 外 观 4 . 95 . 7丫 1 0 使用性能 4 . 25. 2了 11 基准灵敏度 表 2序 号 15. 3 . 1 丫 1 2 大信号信噪比 表 2 序号 2 5. 3. 2侧 1 3 频率稳定度 表 2 序 号 3 5. 3 . 3了 1 4 中频选择性 表 2 序 号 4 5 . 3 . 4丫 1 5 音颇响应 表 2 序 号 5 5 . 3 . 5丫 1 6边带线性申扰表 2 序 号 6 5 . 3 . 6丫 1 7 边带非线性申扰 表 2 序 号 7 5 . 3 . 7丫 1 8 中频抑制比 表 2 序号 8 5 . 3 . 8侧 1 9 镜频抑制比 表 2 序号 9 5 . 3 . 9寸 2 0谐波失真系数 表 2 序号 1 0 5 . 3 . 1 0侧 21 寄生响应抑制表 2 序号 1 1 5 . 3 . 1 1丫 2 2倒 易 混 频表 2 序号 1 2 5 . 3 . 1 2了 2 3阻塞 表 2序号1 3 5 . 3 . 1 3侧 2 4 带外互调表 2序号 1 4 5 . 3 . 1 4侧 25 相对音频互调表 2序号1 5 5 . 3 . 1 5了 26 人工增益控制表 2序号1 6 5 . 3 . 1 6丫 15 一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s 7 / T 1 0 1 1 2 -9 1 序号 1检验或试验项目 音t控制 数字增益控制 自动增益控制 传导寄生分量 相位抖动 群时延 组合音 交流声 解调器载频泄漏 拍 频 换 领 8 寸 间 外 部 接 la 续表 6 技术要求 表2序号 1 7 表 2 序号 1 8 表 2 序号 1 9 表 2 序号 2 0 表 2 序号 2 1 表 2 序号 2 2 表 2 序号 2 3 表 2 序号 2 4 表 2 序号 2 5 表 2 序号 2 6 表 2序号2 7 表 2 序号2 8 试 验 方 法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 了-认-创一训-训-侧一侧一甲 5 . 3 . 1 7 5 . 3 . 1 8 5. 3. 195. 3. 20 5 . 3 . 2 1 5 . 3 . 2 . 2 5 . 3 . 2 3 5 . 3 . 2 4 5 3 2 5 一 3738 一 一丁 丁 不 一 了 了 丫 丫 27-28一29-30-31-韶-33一34一肠一弱 注 . fir 表示应做的试验项目; “ ,” 属于交收检验项目, 但按例行检验的抽样方案检查. 6 . 2 缺陷和不合格品的分类 6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培训中的适应性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实践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能源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科技如何为地方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 中职数学椭圆课件
-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与科技的结合-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骨伤防治知识普及
- 人工智能在儿童教育中的边界界定及其实践
- 基础护士综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培养情绪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医疗培训中VR技术的投资回报率分析与预测
- 活动游戏亲子活动方案
- 2025年延长石油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1600个必背词汇 话题记忆+默写本
- 云南保山永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变电站改扩建安全培训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小升初】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学期新七年级分班真题数学试题(含答案)
- 《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UPS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76张)课件
- 了凡四训-(课堂PPT)课件(PPT 33页)
- GB∕T 25684.3-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3部分:装载机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