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_第1页
(论文)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_第2页
(论文)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_第3页
(论文)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_第4页
(论文)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2 年1 2 月 第2 卷第4 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H e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I o g y (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 D e c 2 0 0 2 V o I 2N o 4 文章编号:1 6 7 1 1 6 5 3 ( 2 0 0 2 ) 0 4 0 0 4 4 0 4 从人性论角度 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 高建军,王艳明,孙瑞晓 (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1 8 ) 摘 要:关汉卿在他的杂剧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大批恶人形象。本文从人性论的角度对 这些艺术形象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关剧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恶人形象;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1 0 4 2文献标识码:A o nt h eV i l l a i nI m a g e so fG u a nH a n q i n g sP o e t i cD r a m a f o r mt h eA n g l eo ft h e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a t u r e G A OJ i a n _ j u n ,心GY a n m i n g ,S U NR u i x i a o ( H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a n d T h n o l o g y ,S h 的i a z h u a n g0 5 0 0 1 8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G u a nH a n q i n gf i g u r e dag a n go fv i l l a i ni m a g e si nh i sw o r k so fp o e t i cd r a m a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 s ea r ti m a g e sw i t ht h em e t h o do fh u m a nn a t u r et h e o r y ,w h i c hr e v e a l st h eu n i q u ec h a r mo fa r ta n d i m p r e S s i v n e s s 。fG u a n sp o e t i cd r a m a K e yw o r d s :G u a nH a n q i n g ;p o e t i cd r a m a ;v i l l a i ni m a g e s ;h u m a nn a t u r et h e O r y 关汉卿是关注现实的作家,在他的杂剧作品 中,既有庙堂,又有市井;既有沙场,又有乡村;既 有王公贵族,又有村夫野老;既有贵妇名媛,又有 青楼娼妓。而且,除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场景和 人物形象之外,关汉卿还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恶 人”形象。这些“恶人”身份不一、性格各异,行事 作派、言语嘴脸更是鲜明独特、各如其面。关汉卿 的这些“恶人”形象的塑造,成功地为世界文学画 廊增添了栩栩如生的“恶人”群像。本文除了从艺 术角度对这些文学形象进行分析之外,还试图从 人性论的角度分析关剧所独有的思想内涵。 一、社会各个阶层的恶人群像 在现存的关汉卿创作的十八种杂剧中,我们 将有明显的恶人形象出现的作品及其中的“恶 人”,及相关的情况作一列表( 见下表) 。 表格中所列的恶人的社会身份可谓形形色 色,几乎遍布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如果我们将整 个社会分为上、中、下三个大阶层的话,不妨将这 些恶人按他们各自的社会身份作以下归类: 属于上层社会的:鲁斋郎、葛彪、李元吉、李存 信、傅彬;属于中层社会的:桃杌、周舍、杨衙内、贾 虚、赵太公父子、康君立、小千户;属于下层社会 的:张驴儿、裴炎、杜蕊娘之母。 收稿日期:2 0 0 2 0 9 2 4 作者简介:高建军( 1 9 6 9 一) ,男,河北廊坊人,河北科技大学校报副主编,讲师。 万方数据 第4 期高建军等: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 4 5 作品恶人侵害对象行恶方式恶人结局 要挟、诬陷、 感天动地窦娥冤张驴儿、桃杌窿娥处死、杖刑 贪赃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鲁斋郎李四、张琏强抢民女处死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周舍宋引章欺骗、虐待人财两空 望江亭中秋切鲐 畅衙内 自士中夫妇诬陷杖责、削职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葛彪王老汉行凶杀人被打死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性蕊娘之母牡蕊娘逼迫 尉迟恭单鞭夺槊李元吉尉迟恭诬陷 行凶杀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裴炎、贾虚李庆安正法、罢职 人、贪赃 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李存信、康君立李存孝涟陷处死 刘夫人庆赏五侯宴赵太公父子李夫人苣待房死、处死 山神庙裴度还带唪彬薛廷干勒索、诬陷 诈妮子调风月小千户燕燕沃奸娶了燕燕 关汉卿杂剧中的恶人形象涵盖了社会的各个 阶层。上至凤子龙孙、王公贵族,下至无业游民、 社会渣滓。中间还有一个贪赃枉法、公报私仇、草 菅人命的墨吏阶层。在中国文学史上,如此大规 模地塑造描写社会各个阶层的恶人形象,关汉卿 较之同时代及之前之后的作家,差不多是最为突 出的一位。 二、立体的、鲜明的、多样的、多层次的恶人群 像 关汉卿塑造的恶人群像不仅数量多,而且艺 术质量也高。他在杂剧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 表现自己的角色,就本文提到的这些恶人而言,同 是描写恶人,关氏分别在他们身上或写实、或自 描、或夸张、或漫画化、或插科打诨,从而使这些角 色的性格特点避免了单一和模式化,而显得丰满、 鲜明、独特、立体,成功地达到了“这一个”的艺术 胜境。 关汉卿特别善于从不周层次、不同侧面、不同 角度描写人物。同是流氓地痞,同是权豪势要,同 是贪官污吏,同是衣冠败类,而经关氏生花妙笔的 点染,就变得各如其面、各不相同。 比如张驴儿和裴炎,这两人是关汉卿杂剧里 下层市井中的流氓恶棍形象。但关汉卿从不同角 度入手,分别突出了他们两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张驴儿是纯粹的泼皮无赖,其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是凶强霸道、无耻险恶却又狡猾奸诈。而裴炎除 了这些特点外,还多了一层强盗和亡命徒的色彩。 一言不合便要杀人。而在张驴儿和裴炎各自形象 的具体描写上,也很有层次感。张驴儿虽然是地 痞流氓,无耻凶恶,可并不呆,也不傻、不笨、不昏。 在公堂之上,张驴儿冷静、清醒,紧紧咬住“儿子不 可能药死老子”这一点不放,一步一步将窦娥逼入 绝境。裴炎杀人越货,不怕耍光棍儿。直到最后 被捕,他说:“罢、罢、罢,好汉识好汉,跟着你去。” 见了钱大尹又痛快承认:“大人,委的不干李庆安 事,是我杀了王员外的梅香来。饶便饶,不饶便杀 了罢。”真有点“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意思,耍光棍 儿耍到了底。这使其性格前后统一,令人信服。 关汉卿此处描写真乃见性之笔。 同为权豪势要,葛彪与鲁斋郎也各有一副嘴 脸。他们身上都有飞扬跋扈的一面,但葛彪身为 皇亲,以其尊贵的身份、地位居然亲自动手打人, 迹近街头混混儿。他身上更多的是颟顸凶暴。相 比之下,鲁斋郎要显得“有教养”和“内敛”得多。 他说话得体,举止进退不失身份。行恶时“潇洒而 从容”。特别是他在抢了李四的老婆后那一句警 告:“你的浑家,我要带往郑州去也,你不拣那大衙 门里告我去! 他这句阴狠至极的话里所透露出的 飞扬跋扈、有恃无恐,较之葛彪的赤膊上阵更有威 慑力。鲁斋郎身上的这种层次感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使鲁斋郎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像人,实际 上不是人”的恶人形象成为一种类型。与鲁斋郎 的形象描写近似的,还有望江亭里的杨衙内。 杨衙内也是一个为满足自己私欲而不惜害人杀人 的恶棍。但他毕竟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物,受过 良好的教育,所以关汉卿在描写这个人物时并没 有将之脸谱化,而是赋予他一些似乎正面的东西, 让他嘲风弄月,让他属对联诗,让他吟词作赋。但 这些并没有削弱剧作的批判力量,反而更加活画 出了杨衙内这个风雅淫贼的丑恶面目,使这一形 象丰满、立体,而不是薄薄的一片。 关汉卿的“恶人系列”中还有一种狭隘险恶, 睚眦必报的阴邪小人。这些人有李存信、康君立、 李元吉、傅彬。这四个人除了康君立都是皇亲国 戚。他们的行恶手段也一样,都是诬陷。但他们 恶的程度却有所不同,李存信和康君立最为恶毒。 他们两人与李存孝本无恩怨,只因存孝武勇才干 高于他们,他们在占尽便宜后,却仅仅因着一种 “想像中的威胁”就要起意陷害。傅彬在剧中没有 正面出场,他是勒索不成,恼羞成怒,才蓄意栽赃。 万方数据 4 6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年 李元吉看起来恶的程度在他们几个人里似乎最 轻。他是为报尉迟恭鞭打之仇,属公报私仇性质。 在恶的具体操作上,他们几个人也不尽相同,李存 信和康君立是处心积虑,设下圈套,不仅骗了他们 陷害的对象李存孝,也骗过了他们倚之行恶的李 克用,手段最为险恶阴毒。李元吉比较简单,只是 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借势杀人。而国舅傅彬则是 毫无根据地乱咬。这样,同为奸邪小人,关汉卿也 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层次与区别。 桃杌和贾虚都是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的代表形 象,他们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关汉卿用插科打诨 的手法给了他们两人几乎同样一副嘴脸。以揭示 “官员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普遍社会 现实。 周舍与小千户都是色鬼淫棍之流。但二人也 有所不同。周舍更多流氓气,性格多疑多变,奸诈 狡猾。小千户则似乎只是一个贪淫好色、喜新厌 旧、视女人为玩物的登徒子。 在关汉卿的恶人群像中,还有两个特殊的人 物,一个是刘夫人庆赏五侯宴里的赵太公,一个 是杜蕊娘智赏金线池里的杜蕊娘之母。赵太公 自私、阴险、刻毒、没有人性。他的这种恶似乎来 自天生,他对李夫人的虐待没有任何理由。这是 一个乡村恶绅的形象。杜蕊娘之母是个人性扭曲 的人物。她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而她伤害的 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女儿。这是封建社会 下层百姓中一个可怜又可憎的典型。 总之,关汉卿在他的杂剧作品中塑造了一群 各具特色的恶人形象。关汉卿以他的艺术天才,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表现这些角 色,使它们独特而不平庸,丰满而不单薄,鲜活而 不苍白,立体而不平板。匠心独运,前无古人。 三、人性之恶与制度之恶 长期以来,人们分析关汉卿及其作品都是运 用社会学,甚至是庸俗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的。认 为,关汉卿作品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都是以元代 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和蓝本的。此种分析方法固然 有其合理的方面,但熟极而俗,也使关汉卿的作品 研究陷入简单化和对号入座的粗浅模式之中。不 论关汉卿作品中出现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 象,只须将之与元朝的社会现实一套,立马就能得 出一个似乎能自圆其说,又貌似公允深刻的所谓 结论来。这样做,简便、实用、省事,但实际上却粗 陋、肤浅、偷懒,而且媚俗。更为重要的是,这 种分析方法使关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大大降 低,等于说,关剧充其量也就是形象生动地图解了 元代社会而已。而在笔者看来,关汉卿之所以伟 大,并不是( 或恰恰不是) 因为他对元代社会生活 的充分反映,相反,而是他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元 代具体的社会现实,塑造表现了人类所共有和普 遍具有的人物形象和人性本质。这些人物形象和 人性本质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典型意义。它 们鲜明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艺术长 廊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也就是说,关汉 卿创作的是一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如果单单 是元代社会的图解,那么时过境迁,关汉卿及其作 品恐怕早已被时间的长河淘洗掉了。任何伟大的 作品,都是描写人类普遍的人性的,而非某一个朝 代某一个国家的人性。关剧的伟大之处即在此。 同样,在我们分析关剧中的恶人形象时,也应 注意到这个问题。即,关汉卿所塑造的那些恶人 形象,并不全是如大多数论者所说的那样,是元代 凶残、荒淫、横暴的统治者的象征。如照此结论分 析,关剧中的许多地方根本解释不通。因为,既然 像鲁斋郎、葛彪、桃杌、贾虚、杨衙内等是元代统治 者的象征,那么与鲁斋郎等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 包拯、钱大尹、窦天章、白士中、韩廷干等是不是元 代统治者的象征呢? 况且,在窦娥冤中,窦天章 作为汉人,居然科举高中,做了大官,这是根本不 符合元代社会现实的,又作何解释呢? 所以,本文 在分析关汉卿所塑造的恶人形象时,力求不用社 会学方法,而用人性论的方法。本文认为,关汉卿 是借这些人物形象写出了存在于人性之中的普遍 之恶。而关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具有元代社会 特征的制度之恶的成分只起辅助作用。或者换句 话说,元代社会的制度之恶助长了人物形象之中 的人性之恶,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人性之恶。 以窦娥冤为例,剧中的恶人张驴儿,实际上 与蔡婆和窦娥处于同一个社会阶层中,而且社会 地位和生活境况甚至还不如蔡婆。因为蔡婆还能 放高利贷,而张驴儿却几乎近于无业游民。在张 驴儿身上,笔者看不到一点他属于元代压迫阶层 的蛛丝马迹。相反,蔡婆放高利贷逼窦天章、逼赛 卢医,倒有点压迫阶级的特征。那么,按那些“元 万方数据 第4 期高建军等: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 4 7 代社会反映论”者的观点,哪有社会地位低于蔡婆 的张驴儿去压迫欺负蔡婆的道理? 另外就是上面 提到的,作为汉人的窦天章决不会在元代社会科 举高中,做大官。 再说桃杌,像他这样的贪官污吏,其实并非元 代独有,历朝历代都会有。况且在桃杌身上也看 不出哪点具有元代特色。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窦剧剧情。笔者认为, 推动窦剧剧情发展的因素恰恰与元代的制度之 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把这些因素概括为三点, 一是高利贷。二是张驴儿之恶。三是蔡婆之昏。 高利贷也是历朝历代都有,元代的高利贷之恶非 常酷烈,有“驴打滚”之称。但有意思的是,在窦 剧中,放高利贷的不是侵害别人的张驴儿,而是被 侵害者蔡婆。有论者认为,放高利贷是元代制度 之恶,是元代的高利贷间接造成了窦娥的悲剧,不 过他们忽略了一点,窦娥实际上是与放高利贷的 蔡婆站在同一立场上的。所以,笔者只承认高利 贷推动了剧情发展,而不承认是高利贷害死了窦 娥,也就是说,窦娥不是高利贷这一元代的恶制度 害死的。另一方面,如果将放高利贷者比附为元 代的统治者的话,那么蔡婆毫无疑问应属于统治 者,那么,又怎么解释张驴儿对她的侵害呢? 推动窦剧剧情发展的第二个因素是张驴儿 之恶。张驴儿之恶也不具时代特征。他这种泼皮 无赖代不乏人,张驴儿之恶是人性之恶,而非制度 之恶。 推动窦剧剧情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蔡婆之 昏。这一点少有论者提及。其实,细观窦剧,窦 娥的悲剧在极大程度上是由蔡婆之昏所造成。但 凡她稍稍清醒刚断一些,窦娥也不致落到那步田 参考文献: 1 吴国钦校注关汉卿全集 M 广东教育出版社,1 9 8 8 2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M 东方出版社,1 9 9 6 3 】顾学颉元明杂剧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9 地。轻信赛卢医,引来张驴儿,此其一昏;顶不住 张驴儿的讹诈,带他们父子回家,此其二昏;留张 驴儿父子在家住宿,此其三昏;在所谓的“婚事”上 取与不定、首鼠两端,造成张驴儿之父之死,此其 四昏。就这样一步一步将事情引向悲剧。 而众多论者认为的元代制度之恶的代表人物 桃杌,在剧中所起的作用似乎并不关键。即使退 一步讲,桃杌是元代制度之恶的体现,也说明不了 什么问题,因为制度再恶也会有清官、贪官,因此,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桃杌这个人的人性之恶。综 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用所谓元代制度之恶来分 析窦剧是不成立的。 在其他剧目中的恶人形象身上,比如杨衙内、 傅彬、李存信、李元吉等,似乎带有制度之恶的痕 迹,但也不具有元代特征。他们所侵害的对象是 与他们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而且像杨衙内的 贪淫、李存信和李元吉的狭隘险恶,基本上都是出 于天性,与制度无关。 再比如赵太公赵脖揪父子俩的阴毒邪恶,也 没有什么制度的特征,他们的人性之恶也是非常 明显的。 杜蕊娘之母的性格扭曲是社会之恶造成的, 但她侵害的对象也是与她处于同一阶层的她的女 儿,这与元代社会的阶级压迫不沾边儿。 总之,用元代社会现实来简单比附关剧,是对 关剧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极大损害。大大降低 了关汉卿戏剧尤其是悲剧的巨大思想和艺术的震 撼力和魅力。我们分析、欣赏关剧,必须将之放在 更为广阔的历史、人文和人性的大背景中进行。 惟有如此,才能在更高高度上,更深深度上把握体 会关汉卿作品所具有的永恒的价值。 4 李占鹏关汉卿评传 M 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5 郭沫若,等关汉卿研究第一辑 M 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5 8 6 颜长珂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 M 知识出版社,1 9 9 0 7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 M 人民文学出版杜,1 9 6 0 万方数据 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从人性论角度论关汉卿杂剧作品中的恶人形象 作者:高建军, 王艳明, 孙瑞晓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刊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2(4)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7条)参考文献(7条) 1.吴国钦 关汉卿全集 1988 2.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1996 3.顾学颉 元明杂剧 1979 4.李占鹏 关汉卿评传 2000 5.郭沫若 关汉卿研究第一辑 1958 6.颜长珂 古典戏曲名作纵横谈 1990 7.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 1960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何悦玲 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 -固原师专学报2003,24(2) 作为元代曲坛上影响深远的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既呈现出时代所赋予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 .总体来讲,关汉卿杂剧较为密切地观照现实生活,充溢着浓烈的战斗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马致远杂剧注重观照自我,其剧作抒情达志多于故事 的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案头之戏.“ 2.期刊论文 丁一清.DING Yi-qing 论关汉卿杂剧中的诙谐手法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因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体制完备而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运 用诙谐的艺术手法,通过喜剧性的情节、滑稽的形象、幽默的语言,较好地发扬了“寓庄于谐“的艺术传统,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 个性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动杂剧的传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期刊论文 关四平 论关汉卿杂剧的士林人生理想 -北方论丛2008(1) 关汉卿杂剧中士林群像的人生道路轨迹可概括为:自幼读书,文章满腹,科举得中,步入仕途,志扶社稷,为民做主,个中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修齐治平 的人生理想.其人生理想的追求历程体现出三大特点:即人生目标的明确性,追求历程的悲剧性,科举高中的喜剧性.这种人生理想的建构是作者个人主观理 想与传统文化、时代文化中士林人生价值观整合的结果.从元代文化的特殊性角度观照之,还可透视关汉卿所代表的元代士林的共性文化心态,体悟关汉卿 杂剧深刻丰厚的文化意蕴. 4.期刊论文 李双芹.LI Shuang-qin 试论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1) 通过对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的考察,我们发现明代的文人并不十分喜爱关汉卿及其剧作,这既和关汉卿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滑稽佻(亻达)、 玩世不恭的个性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其杂剧作品具有过于浓郁的俗文学品性,与明代文人在戏曲创作中崇尚雅化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5.期刊论文 李昱.徐淑宏 试论缺失性体验对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影响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由蒙古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在这种环境下,关汉卿有着特殊的创作背景.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心理上的缺失性体验对关汉 卿的杂剧创作的影响:首先,汉民族中心地位的缺失性体验对关汉卿创作的影响;其次,文人精英或救世意识得不到认可的缺失性体验的影响.再次,汉民族 人民英雄与正义不存的缺失性体验的影响;最后,自我人生的缺失性体验与女性自主、平等地位的缺失性体验相契合的影响. 6.期刊论文 张俊卿 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 -陕西教育(高教)2009(1) 在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 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 ,关汉卿是上承、下启的一位突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7.学位论文 高原 关汉卿杂剧时空研究 2005 关汉卿是伟大的戏剧家,对于他和他的杂剧创作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关汉卿杂剧在时空处理以及其艺术表现和特点,还没 有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戏剧时空的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了东西方戏剧截然不同的戏剧美学风格,从关汉卿杂剧的时空处理,也可以认识到中国 戏曲时空处理的基本特征。从关汉卿的杂剧中我们看到,对时间的处理采用压缩和拓展两种方式。较长的时间跨度放在折与折之间暗场处理,而在情节 发展的高潮则可以将一个短时间内的情节时间拓展表现,舞台时间远远大于情节时间。另外,对于剧中具体时间背景,关汉卿的杂剧中也很注意根据主 题的需要来选择和设置。在空间处理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可以分为三种,即固定场、流动场和复合场。流动场和复合场的使用可以减少剧中场次的转换 ,使情节更加紧凑。另外,关剧在时空转换中结合舞台演出实际情况,独特地使用了“虚下”的手法。一方面是剧情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演 员上下场的时间。舞台场景的设置则主要有官府、妓院、婚礼,甚至当铺、茶坊、客店等市井生活场景。这些都表明,关汉卿的杂剧是“本色当行”适 合舞台演出的,而绝非文人的案头戏。关剧的时空处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