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7 年9 月 第1 5 卷第5 期 河南社会科学 H E N A N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S e p ,2 0 0 7 V 0 1 1 5N o 5 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 杨有山 (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 6 4 0 0 0 ) 摘要:杜甫诗和关汉卿杂剧都塑造出众多的平民形象。他们塑造的平民形象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的 差异。杜甫在其塑造的平民形象中渗透了寒士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期的鲜明特征。关汉卿在其塑 造的平民形象中渗透了市民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蜕变期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杜甫;诗;关汉卿;杂剧;平民形象;异同 中图分类号:1 2 0 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7 9 0 5 X ( 2 0 0 7 ) 0 5 0 1 4 9 0 3 一、杜诗和关剧刻画的平民形象的相同点 杜诗和关剧都体现出深切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平民命运 的创作精神,都把描写视角对准平民,他们描写的平民形象有 不少相同之处。 ( 一) 杜诗和关剧描写的平民大都是不合理社会制度和 邪恶势力的受害者,是生活中的不幸者 杜诗描写的平民形象大致有三类。一是不堪承受繁重赋 税剥削的众多平民。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描写的 被掠夺的“寒女”贫夫【1 1 ,到被赋税压榨得“贫到骨”的老年妇 女,再到卖儿鬻女“还租庸”【q 的农民,真是“乱世诛求急,黎 民糠 f 乞窄”四。二是受到不合理兵役制度、横暴官吏迫害的平 民形象。前出塞细致人微地描写了一位被强征戍边的士卒 从与家人诀别和沿途的痛苦,到他在军营中经受的折磨、欺侮 的全过程及怨愤心情。著名的“三吏”“三别”,通过“暮婚晨 告别”的“新郎”、“子孙阵亡尽”的老翁、未成年的“中男” 和“二男新战死”的老妇这几种人被强征、强抓去打仗的悲惨 画面,深刻揭露出战乱和兵役的极度残酷使男女老幼陷入到 无法幸存的苦难深渊。三是描写战乱中的难民形象。有被叛军 残杀的大批无辜民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 腥,流血川原丹”m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几人全性 命,尽室岂相偶”I l l ;有被战乱搞得家破人亡、担惊受怕过日子 的难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 兵”I l l 。更加深刻的是,杜甫还揭露出“官军”杀戮抢劫难民的 惨烈一幕:“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 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 子! 叫1 1 唐朝禁军、四川军阀与吐蕃兵一样,杀人越货,弱肉强 食,人民成了被这些虎豹豺狼吞噬残害的羔羊。 关剧中描写的平民也大都是不合理社会制度、邪恶势力 的受害者。一是民族歧视制度下挣扎的苦难民众。元朝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元朝 始终奉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 四个等级,蒙古人最尊,南人最贱。元朝法律还规定:“诸蒙古 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知有违犯 之人,严行断罪。”四这种极度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把以汉族为 主体的各族人民推向了苦难的深渊。鲁斋郎中的银匠李 四,只因妻子姿色出众,就被鲁斋郎强抢而去,妻离子散而含 冤难诉。二是受封建官府、社会邪恶势力残害的平民形象。 窦娥冤中的年轻寡妇窦娥,被流氓恶棍张驴儿欺凌、陷 害,贪婪残暴的官府又强加以“毒杀公公”之罪,一直把一个 善良无辜的年轻寡妇推向了断头台。三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私 奴形象。元蒙贵族把掳掠来的人口变为奴隶,他们被称为“驱 口”,成为被主人奴役、压榨、凌辱的“活”工具。五侯宴中 的王屠之妻李氏,因夫亡家贫,被迫典身葬夫,后被大地主赵 太公典身三年,乳养己子。赵太公竞把典身文书改为卖身契 约,迫使李氏终身为奴。他为了让李氏只乳养自己的儿子,竞 要摔死李氏亲子,逼得李氏只好忍痛弃子于荒郊。她的遭遇 比现代作家柔石为奴隶底母亲中描写的典身妇女的命运 更为悲惨。 杜甫和关汉卿不是把平民苦难生活作为偶然现象来写, 而是把它作为当时各种不合理社会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来 写,通过平民形象这个窗口,透视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非人道 状况,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收稿日期:2 0 0 7 0 6 2 0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韵文文体研究”( 2 0 0 2 F Z W 0 0 6 ) 作者简介:杨有山( 1 9 5 8 一 ) ,男,河南南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1 4 9 万方数据 ( 二) 杜诗和关剧描写的平民形象都具有多样性和广泛 性的特点 杜甫和关汉卿都不是偶尔写一时一地某一类型的平民 形象,而是长期把描写视角对准苦难深重的平民,描写出不 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平民形象,展示出一幅幅丰 富多样的平民形象画卷。如杜甫从唐天宝十载( 7 5 1 ) 写兵 车行中“被驱不异犬与鸡”的壮丁开始,到他死的7 7 0 年 写白马中被箭射死的骑兵形象,诗人在长达2 0 年的时 间里始终关注着平民恶劣的生存处境和喜怒哀乐。杜甫的 笔下出现了他所目睹的大半个中国的众多平民形象:从咸 阳桥头“牵衣顿足拦道哭”的壮丁及其亲属,到河南、陕西 一带被强行抓走的中男、老妇、新郎、老卒;从四J l I 夔州被赋 税搜刮“贫到骨”的老妇,到湖南“处处鬻男女”“还租庸” 的苦难民众;从甘肃秦州“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的役 夫f I J ,到京城道路上冻死的尸骨,到处是兵荒马乱,杀戮抢 掠,敲骨取髓,徭役剥削,真是“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路 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l 】。杜诗描写的平民形象更是丰富 多彩,从年幼被卖的d , J L 女,到年老仍服兵役的老翁老妇; 从战死沙场的青壮年士兵,到被抢掠受辱的妇女;从汉族的 苦难民众,到奠徭的饥民,男女老幼汉蛮胡夷,无一幸免。 关剧中描写的平民形象也是五行八作,应有尽有:既有被 权豪势要无辜打死的农夫王老汉,又有被鲁斋郎抢走妻子的 银匠李四;既有被泼皮无赖、残暴官府推向断头台的年轻寡妇 窦娥,又有机智老练、犯险救人的侠妓赵盼儿;既有没有人身 自由、受尽凌辱磨难的私奴李氏、燕燕,更有丈夫被权豪势要 打死又不得不献出亲子的王婆婆,婚姻家庭受到恶势力威胁 的谭记儿,以及挣扎在罪恶的妓女制度、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宋 引章、杜蕊娘、王瑞兰、王闰香等众多女性,展示出一幅幅令人 惨不忍睹的元代平民悲惨生活的画卷。 ( 三) 杜甫和关汉卿都是以深切同情的态度来表现平 民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愿望,体现出为民请命的人道主义精 神 杜甫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I l l ,为陷入生活绝境的 民众发出惨痛怨愤的呼声:“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o 】并 渴望面君谏诤,救济苍生:“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 ”i 1 1 为民 请命的古道热肠令人钦敬。关汉卿更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感 同身受地反映平民的恶劣生存处境和对生活权利的追求,为 这些“非人”的生灵鸣不平,寻找救济苦难民众的现实道路。 他“深情地注视更为实际的社会层面,思考老百姓如何掌握 自己的命运。他的救风尘、望江亭,写的就是下层民众 不堪凌辱、奋起自救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4 1 。 二、杜诗和关剧描写的平民形象的差异 ( 一) 二者描写的平民身份不同 杜诗描写的平民以农民为主体,而关剧描写的平民则以 城镇下层市民为主体。杜甫早期写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 百字,其中受剥削的寒女贫夫,就是典型的农民。“安史之 乱”最惨烈时期写的“三吏”、“三别”,其中描写的中男、老 妪、老卒、新郎、新娘及无家征人都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杜甫 晚年写的“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的老年贫妇,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的贫穷夫妻1 1 1 ,都是受剥削、受压 1 5 0 迫的典型农民。 关汉卿鲁斋郎中描写的平民李四是做银匠生意的, 五侯宴中描写的私奴李氏的丈夫王屠是做屠宰生意的, 窦娥冤中的窦娥、蔡婆是城市下层市民,救风尘、金 线池、谢天香中的赵盼儿、宋引章、杜蕊娘、谢天香等风 尘女子都属于下层市民的行列。 ( 二) 二者描写的平民人生追求不同 杜诗中描写的平民大都是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农民,他 们的人生追求主要是获得生命安全和衣食温饱。他们的理想 社会是天下太平,君明臣贤,轻徭薄赋,安居乐业。就如杜甫 忆昔) - - 首中所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 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 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无灾变,叔孙礼乐肖何律。”【1 地们 对政治平等、人格尊严、精神自由的追求不是那么强烈,而偏 重于对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关剧中描写 的平民更偏重于对政治平等、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的追求。 调风月中身为奴婢的燕燕被小千户欺骗后说:“你那浪心 肠看得我忒容易,欺负我是个半良半贱身躯。半良身,情深如 你那指腹为亲妇;半贱体,意重似拖麻拽布妻! ”瞰也充分肯定 自己也是个人,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因为身为奴婢而比别 人低贱,反而由于情深意重而更可珍贵。蝴蝶梦中的王婆 婆要求人们在政治法律上的平等:“使不着国戚皇亲、玉叶金 枝,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杀人要吃官司。”四年轻寡妇窦娥临刑 前对天发出三桩誓愿,如果我被冤杀,将会出现血溅白练、六 月飞雪、亢旱三年的人间奇迹,至死不屈地追求社会公正。关 剧中的平民表现出对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的主动、自觉、执著 的向往和追求。 ( 三) 二者描写的平民思想性格不同 杜诗描写的平民尽管生存环境、人生遭遇千差万别,但他 们的思想性格有其一致之处,那就是对不合理社会制度及邪 恶势力强加给他们的苦难逆来顺受,内心痛苦哀怨,但缺乏抗 争和自救意识,大都是不幸的顺民,符合“怨而不怒”的“诗 教”精神。关剧描写的平民尽管人生命运、个性气质有异,但 他们大都具有不畏强暴、追求生活权利的斗争精神。他们不再 是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而是勇于掌握自己命运的生活的强 者。杜甫兵车行中描写的被强抓的壮丁及其家属,极不情 愿为皇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卖命,内心极度痛苦,但也只能 “牵衣顿足拦道哭”,向“长者”诉苦而已。石壕吏中的老 妪,面对极度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官吏怒呵的凌辱,只是“妇 啼一何苦”地诉苦,最后也只能“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 得备晨炊”。即使赋税徭役使他们陷入生活绝境,也要“差科 死则已,誓不举家走”i l l 。这些平民对不合理社会制度强加给 他们的苦难和凌辱有时流露出哀怨和不满( 如前出塞“送 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翻) ,但怨而 不怒,仅仅发发牢骚而已。他们有时把摆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 明君贤臣身上:“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 ”“安得务农息战 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竹【,而对自身的力量估计不足,因而缺乏 明确的自救意识和抗争精神。他们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礼 教统治下不自觉的“不幸的顺民”的代表。 万方数据 关剧中的平民大都4 a 4 台- 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自救意识。 他们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依靠自我的力量改变个人命运和生 活地位,维护自己的生活权利和人格尊严。当谭记儿听说杨衙 内带着势剑金牌来“杀人夺妻”时,便胸有成竹地说:“呀,着 那厮得便宜翻做了落便宜,着那厮满船空载月明归。”啮过 机智勇敢的抗争,保护了自己的幸福婚姻。王婆婆通过顽强抗 争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最终使全家摆脱了危难。弱女子窦娥面 对封建贪暴官府和邪恶势力对她的迫害,奋起抗争。她痛骂天 地鬼神、官府衙门的善恶颠倒、残害无辜,并且发下三桩奇异 的誓愿,她声明:“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 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瞰也要苍 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 的警示,做最后能获救的抗争。同时也希望唤醒世人的良知, 激发世人对不平世道的愤慨,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 会而抗争。正是低贱卑微的社会地位和同受邪恶势力迫害的 悲惨现实,使市民阶层产生了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患难相扶 的强烈要求,主张互助和仗义救人,以壮大自己的社会声势, 对抗外在的强权和暴力的压迫。窦娥为救婆婆免受酷刑甘愿 承担“毒杀公公”的罪名,王婆婆为救丈夫前妻之子甘愿牺牲 亲子等都属此类。 三、从杜诗、关剧描写的平民形象的异同看中国古代文学 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 陈伯海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之鸟瞰一文中曾将中国 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 ) 中国古代文学的 形成期先秦两汉。( 2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 晋六朝隋唐。( 3 ) 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这 三个文学周期分别由贵族阶层、寒士阶层和市民阶层起主 导作用1 6 1 。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论断。杜诗描写的平民形象 渗透着浓烈的寒士意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期的鲜 明特征。杜甫作为寒士阶层的典型代表,从社会地位看,属 于下层士大夫。他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对以 朝廷为代表的统治集团有着向心倾向,所谓“葵藿倾太阳, 本性固莫夺”【1 l ,想为封建社会“补天”,而非“拆台”。另一 方面,他受到贵族集团的排斥和挤压,仕途坎坷,穷愁潦倒。 再加上身遭战乱,更把他抛入了生活的底层。他耳闻目睹并 亲身经历了平民的苦难,从而走近了平民,用诗歌广泛而深 刻地反映平民的苦难命运和生活愿望。从思想意识看,杜甫 崇奉儒家“仁政”思想,他在进雕赋表中就自称“奉儒 守官,未坠素业”。他认为儒家提倡的“仁政”是最合理的 社会政治模式。正是从儒家“仁政”思想出发,杜甫对朝廷 及各级官吏对人民横征暴敛的暴政表示愤慨,对暴政下无 法生存的苦难平民表达深切同情,并进而真实地反映他们 非人的生存状态和要求生活权利的内心愿望。同样是从儒 家“仁政”思想出发,当维护君国存在与民众的苦难、牺牲 发生尖锐矛盾时,杜甫还是要求民众继续为唐王朝作出牺 牲,如“三吏”、“三别”中的中男、老妪、老卒和新娘,更反 对为了生存而揭竿造反的“乱民”( 如喜雨结尾:“安得 鞭雷公,滂沱洗吴越。”诗下小注说:“时闻浙右多盗。”杜 甫要惊雷暴雨冲刷的吴越之“盗”,就是被赋敛、兵役、战乱 “逼上梁山”的袁晁起义) 。反对平民抗争这也是儒家“温 柔敦厚”、“怨而不怒”诗教的基本要求。从杜甫开始。“不 幸的顺民”就成了寒士文学中平民形象的基本特征。“不幸 的顺民”固然揭示出封建社会以农民为主体的平民的某些 真实性格,他们长期被压榨、剥削和奴役,精神被奴化,变得 愚昧麻木,成为“不幸”和“不争”的“顺民”,而更多的还 是体现了寒士阶层对平民的要求,有意识地磨掉平民反抗 的棱角。总之,杜甫把平民形象大量引进诗歌创作,打破了 士大夫文人自我形象占据诗坛中心的传统格局,把文学关 注的焦点转向生活底层的广大民众,这不仅加强了文学反 映生活的深广度,体现出同情弱小、为民请命的人道主义精 神,也昭示出时代的典型人物、历史主题和审美趣味由上层 向民间“下移”的倾向,达到了以士大夫文人为代表的传统 文学的高峰。 关汉卿作为“书会才人”,是市民化文人的典型代表。他 继承了杜甫关注平民苦难处境、为平民鸣不平的创作精神, 更受到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兴起的市民意识的熏陶。他既看到 平民的苦难处境和不幸命运,更看到平民阶层蕴藏的力量和 自救、救人的斗争精神。所以他既写平民的“不幸”,更写平 民的抗争;既写平民对生存权利、物质利益的追求,更挖掘他 们百折不挠地追求平等、自由和人格尊严的斗争精神。关剧 中塑造的平民人物,成为文学中的主要人物、正面人物,他们 不再是“不幸的顺民”,而是勇于追求生活权利、具有独立人 格、反抗上层邪恶势力的“斗士”。“关汉卿正是在这些平民 身上寄托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崇高的审美情感和对社会黑 暗的抗争精神。”1 7 1 关剧中平民形象身上渗透的市民意识,体 现出中国古代文学蜕变期的鲜明特征。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 礼教禁钢,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尊严的市民意识成为元明清 文学的主旋律,它与士大夫文学的“载道”精神与“补天”意 识分道扬镳,而向近、现代文学过渡。正如章培恒、骆玉明先 生所说,关剧“融会和发展了传统的文人文学和市民文学中 最富有生气的成分,展开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面目”嗍。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 上)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2 d 4 东大学中文系杜甫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4 【3 】元吏刑法志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3 卷)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4 【5 】张月中,王钢全元曲( 上)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9 6 【6 】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乌瞰忉文学遗产1 9 8 6 ,( 5 ) :l 一1 2 【7 】杨有山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J 】信阳 师范学院学报1 9 9 6 ,( 4 ) :6 2 _ 6 6 【8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下) 【M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 9 9 6 责任编辑宋淑芳 ( E - m a i l :z w s f - 0 0 2 1 6 3 t o m ) 1 5 l 万方数据 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杜甫诗与关汉卿杂剧塑造的平民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杨有山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刊名: 河南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15(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参考文献(8条) 1.全唐诗 1989 2.山东大学中文系 杜甫诗选 1984 3.元史刑法志 1988 4.袁行霈.罗宗强 中国文学史 2004 5.张月中.王钢 全元曲 1996 6.陈伯海 中国文学史之鸟瞰 1986(5) 7.杨有山 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4) 8.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1996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刘咏涛 杜甫两川时期的酒诗-兼谈李白与杜甫中的有关论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5) 本文章就杜甫在两川时期所作的酒诗加以分类、简析,将其放在历代爱酒、写酒的诗人和诗歌的大背景下关照和比较,说明其正常与合情合理;对郭沫 若文革中出版的,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2.期刊论文 李良品 从杜甫“赠严诗“看杜甫与严武的关系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7) 杜甫与严武的关系历来众说纷纭,难下定论.今从杜甫的“赠严诗“中得知:杜、严二人关系密切,友情深笃.其交往历程分为发展期、蜜月期、转折期和 怀念期四个时期.他们的关系、情感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同属“房党“,文学上是诗友,生活上严武对杜甫关照有加.探讨杜甫与严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 研究诗人晚年的思想、创作、生活与行踪,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杜甫. 3.期刊论文 张大模.张翼楠.ZHANG Da-mo.ZHANG Yi-nan 杜甫与“杜甫诗宴“的研究设计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9(3) 本文从杜诗“诗酒“与“诗筵“角度入手进行研读与赏析,发现杜诗里不但有一股浓烈的酒香,还有许多美食的描述和记录.为此,笔者在研读杜诗的基础 上,以唐时御席、华筵以及民间清宴、家宴等席谱为线索,并根据西蜀饮食文化特色和古今宴席特点,与川中有名川菜烹饪大师合作,再现杜诗中当年的美 味佳肴,最终探索与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杜甫诗宴“. 4.期刊论文 申东城.SHEN Dong-cheng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谈杜甫的“遣“字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5(5) 杜甫“遣“字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含义深邃.不少“遣“字诗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多重思想.杜甫的“遭“字诗艺术形式和手法多样灵活,特色鲜明.其抒情方式 特殊,喜欢从眼前景、身边事谈起,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把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戏“体、俳谐体、连章体的“遣“字诗更是诗人所独创,极大地丰富了“遣 “字诗内涵,为后代的诗体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学位论文 赵天一 杜甫交往诗研究 2009 本文以杜甫交往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涉及对杜甫当世影响力的分析。本文共四部分,引言、三章正文和结语。 引言部分,以杜甫诗歌的传播为参照,将杜甫诗歌分为交往诗和独自诗。交往诗指主要用来交流的诗作。并综合归纳了杜甫交往诗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根据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和杜诗的实际情况,得知杜甫交往人共计402人,涉及诗作736首。杜甫生前收到18人27首赠诗。杜甫交往诗 数量巨大;涉及人物众多且身份不一,但以与非文人交往为主;在具体的交往中有送别、宴游、干谒、乞食等各种不同的交往情况;杜甫一生,其交往 人数与创作数量的趋势基本一致。这些都是杜甫交往诗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根据杜甫交往诗的具体内容,将杜甫的交往诗分为送别诗、干谒诗、伤悼诗、寄赠酬答诗、题壁题书画诗和宴游诗等六类。杜甫的送别诗 将“送”与“别”严格区分开,“送”远远超过“别”,在创作上也呈现出着重描写送别的具体场景及情感的新特点。杜甫寄赠酬答诗数量虽大,但其 中赠与非文人的诗歌远远超过了赠与文人的诗歌,这影响了杜诗的有效传播。题壁诗是唐代诗歌有效的传播方式,但是杜甫的题壁诗数量不多,这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杜诗的传播。干谒是杜甫屡遭人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分析了杜甫的干谒诗,以及箧中集不选杜诗的原因。另外,对杜甫没有 专门写诗伤悼李白之事予以辨析。 第三章,分析了杜甫交往的两个个案,一是李白与杜甫的交往,一是严武与杜甫的交往。李杜交往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李杜二人交往诗的比较,说 明李杜互评不能证明李白看轻杜甫及其诗;从李白交往诗的角度,说明李白对杜甫及其诗的看重。最后通过李白、杜甫、贾至三人的交往情况,说明杜 甫当世影响力不及李白。严武、杜甫、王维、高适之间的交往,说明严武与杜甫关系的密切程度比严武与王维、高适的密切程度高。 结语,在前面章节对杜甫交往诗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杜甫当世影响力有限的原因。在杜甫的交往诗中最利于传播的是题壁诗和寄赠酬答诗。题 壁诗数量不大,寄赠酬答诗虽数量大,但其交往对象大多不是文人,这也限制了杜诗的传播效果。 6.期刊论文 王德亚 论杜甫望南岳诗更胜望东岳诗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1) 在杜甫的同题诗中,同是五古的望南岳衡山诗比望东岳泰山诗,气势更加雄阔,笔法更加奇崛,结构更为复杂,内容更为丰富.它在礼赞南岳的同 时,突出了高昂不屈的人格精神,融入了国仇家恨之思,展现了杜甫精神世界里信奉道教的一面. 7.期刊论文 周克勤.ZHOU Ke-qin 杜甫因何而喜-杜甫“言喜诗“论析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18(3) 杜甫的形象不只是忧愤深广,也有喜悦的一面.杜诗言喜者,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为国而喜;为民而喜;因家人而喜;因友人而喜;因生活而喜.杜甫的 “言喜诗“常常是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8.期刊论文 张超.ZHANG Chao 再论杜甫时政诗的创作必须由杨义“悟后解诗“法说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6,7(4) 杨义先生的以“悟后解诗“法分析杜甫时政诗之一,认为它在政治层面“并无所指“,并对传统的解杜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杜诗所谓的 意在言外其实是“过分牵系儒家经义“.然而从 创作的时代背景如时间、地点等方面入手,同时对诗歌本身进行感情层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丽水高一学考数学试卷
- 2025福建福州左海置地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江西赣州市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赣县区第三人民医院(赣县区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人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招聘编制内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Excel表格教学课件大纲
- 2025安徽安庆市宜秀区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人民医院第二批聘用制人员招聘(2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学影像机器讲解课件
- 2025云南省澄江市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招聘(1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眼科青光眼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汇报课件
- 健康饮食 科学防癌
- 中音萨克斯名曲经典十首
- 职业病危害告知书
- 陕西延长石油靖边煤业有限公司海测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数控折弯机简易数控系统SNC说明书操作手册
- 2023年3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解析版)
- 塔式起重机群塔安全作业施工方案完整
- WB/T 1057-2015商用车背车装载技术要求
- GB/T 4857.2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碰撞试验方法
- GB/T 15822.1-2005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