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_第1页
(论文)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_第2页
(论文)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9 年8 月 A U G 2 0 0 9 文海艺苑 U T E R A R YG A L L E R Y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 李培培 (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 7 1 0 0 0 ) 摘要:晚唐诗人李商隐最为人传咏的,是他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他的无题诗反映的主要是其人生和爱 情悲剧。于朦胧蕴藉之中包蕴爱情政治的双重内涵,具有蕴藉深沉、悲凉哀婉的美感,是晚唐感伤情调所 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诗歌表现形态和审美标准。 关键词:李商隐悲凉朦胧蕴藉 中图分类号:1 2 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5 5 3 1 2 1 2 0 0 9 ) 2 4 - 0 0 3 0 0 1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名的诗人,他博采众家之长融汇在其 所擅长的扑朔迷离、朦胧含蓄的氛围中,以一种一唱三叹、回 环往复的章法来表现心灵深处难以言说的感受,遂形成了他 极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以致后人觉得他不仅是“晚唐第一诗 人”(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甚至七律七绝简直是 “唐人无出其右者”,“为唐人之冠”( 清田雯左欢堂杂著卷 二) 所谓“无题诗”是指李商隐诗作中以“无题”为题的组诗以 及以句首二字为题的诗。如锦瑟、 一片等;另外,还有一种 “准无题诗”,指的是诗歌意境、意象、语言风格与无题诗相类 似,却又被作者冠以确定的名称的诗,如春雨等。这些诗歌 为数不多,却是李商隐诗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本文主要就结 合具体作品来分析义山无题诗中所展示的爱情受阻的悲剧, 其朦胧多义、蕴藉深沉的内涵所具有的别样的美感。 一、悲凉之美 晚唐前期宦官专权,藩镇跋扈,党争激烈,世风薄劣,文人 经世治国理想沉落,这一社会氛围促使知识分子由咏赞外在 盛世转到追求内心意绪的表述,文人笔下多写自己悲凉的心 音。李商隐生当末世,早年孤独贫困,入仕陷于牛李党争,又中 年丧妻,一生之中多次为情爱而痛苦。这样的生平遭际,形成 了他忧郁伤感的性格,同时他又天赋才情,灵心善感,感情丰 富细腻,对命运坎坷有深刻的认识,贯注在诗篇中即呈现出一 种深挚的孤孑、迷茫与悲哀。其传世名篇锦瑟以象喻式呈 现,语言含蓄、迷惘、悲凉,传递出失落与伤感的意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 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 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声凄凉悠远,引发怀思。诗人将飘零身世、爱情遭际, 用四副似有实无,虽实无却又分明可见的图景予以拟化,从迷 惘变幻,哀怨凄苦,清廖寂寞,虚渺飘忽诸境隐约呈现。庄生梦 蝶,杜鹃啼血等既是诗人个体人生的悲凉体验,又是超越了诗 人个体经历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整体体验,既涵盖了一切情 事,又超越了一切情事,其意境悲凉恍惚。悲情深邃。 二、朦胧蕴藉 朦胧的诗所创造的意境如同雾里看花,是朦胧的。同时又 是深邃的,优美的,动人的,李商隐在它的无题诗中便为我们 创造了这样一个境界。诗人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惆怅莫名 的情绪,善于把心中的朦胧图象,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如锦 3 0 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所呈现的,是一些似 有而实无,虽实无却又分明可见的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 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是一种错 综复杂纠结于心中惆怅、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 漫这种情思的心象。喻体本身具有朦胧的性质,诗的主旨即本 题又未出现。诗自然就构成多层次的境界,难以理解。 “蕴藉”采自中国古典史学。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一 节中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在他看来,只有这样的文章 才能“使酝藉者深蓄隐而意愉”,而李商隐的无题诗,便是这样 意义深刻、文采繁盛“蕴藉”颇深的诗篇。这些诗篇通常是通 过诗人所熟悉的爱情方式来形象地展示古代社会的生活画 面,借以抒发诗人那难言之意和隐忍之情。这种情,既可以是 诗人平生情感经历,也可以是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注之情,因 而便有了无限的意义生成上的可能性,尤为蕴藉。如无题二 首( 其一)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 益,未妨惆怅是清狂。”仅从诗意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幽居女子 在爱情风波中的痛苦与追求的诗,但深入分析,却可以发现这 与诗人的身世也有相通之处。诗中借美满爱情的破灭暗喻政 治理想的备受打击,具有爱情诗和政治诗的双重主题。 心境的悲凉和境界的朦胧蕴藉,使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 了悲凉蕴藉之美。这种悲凉蕴藉之美又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例如无题二首( 其一) 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一联,既可以看作是恋人之间执着相思无怨无悔的爱情体 验,又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九死未悔执着追 求的态度,具有无限解释的可能性,不同的读者既可以体味其 中的悲蕴之美,又可以生发出不同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罗宗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 【2 瞳庆炳文学理论教程j 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2 年版 【3 涨庆福李商隐的爱情诗与朦胧美名作欣赏2 0 0 0 ( 3 ) 【4 】陆红颖心灵的幽息、视野的烟霏名作欣赏2 0 0 1 ( 6 ) 【5 l 陶文鹏论李商隐诗的幻象与幻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 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 9 9 4 ( 1 ) 【6 】盖围梁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美学观点文学评论1 9 9 8 ( 3 ) 7 1 1 陈建任言情的艺术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及抒情方式 中山大学学报1 9 9 7 ( 1 ) 【8 】蓝柯也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河池师专学报1 9 9 9 ( 3 ) 9 1 1 h 卜葱奇疏注李商隐诗集疏注j E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年航 万方数据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悲蕴美 作者:李培培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刊名: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英文刊名:LITERARY GALLERY 年,卷(期):2009,(8)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9条)参考文献(9条) 1.袁行霈、罗宗.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张庆福.李商隐的爱情诗与朦胧美.名作欣赏.2000(3). 4.陆红颖.心灵的幽息、视野的烟霏.名作欣赏.2001(6). 5.陶文鹏.论李商隐诗的幻象与幻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4(1). 6.盖国梁.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美学观点.文学评论.1998(3). 7.陈建任.言情的艺术-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及抒情方式.中山大学学报.1997(1). 8.蓝柯.也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河池师专学报.1999(3). 9.叶葱奇疏注.李商隐诗集疏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慧全.王艳玲 得意失意的仕情之花李商隐诗歌中的牡丹意象 -山东文学(下半月)2007(7) 李商隐对花意象的凝铸,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表现出鲜明的独创性.在继承与创新中,他凭着驱遣意象、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将诗中反复出现的某些 花凝塑成具有生命隐喻意义的意象.牡丹在李商隐诗中只出现5次,次数虽少,却极具个性.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登第后仕途前景的春风得意的美好想象和仕 途多舛、漂泊沦落的悲凉心境. 2.期刊论文 耿亮.GENG Liang 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现代派意韵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22(5)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李商隐的无题诗无疑是最具异彩的一部分.就其表达感受的随意跳跃,寄托象征的朦胧泛化,以及那份难以忍受而又无可依托的孤 独落寞和对空茫悲凉情爱的刻意唯美追求,这些若从今天的文学理论而言,可以说是带有了明显的现代派意韵.文学艺术由古代走向现代,从形式到内容都 在不断深化对人类心灵的各种雕刻描绘,就此而言,现代派文学应该是一种独到的发展和进步.而在所创无题诗中就表现出鲜明现代派意韵的中国古典诗人 李商隐,理应具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地位. 3.期刊论文 罗燕萍.LUO Yan-ping 一情独往万象开-李商隐悲剧心态浅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24(1) 文章通过对李商隐所处时世、身世及家世的分析,得出这三个方面促成了他悲凉、内向的性格和心态.并通过分析他的政治诗、咏史诗、爱情诗,进一 步展现了李商隐的悲剧心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诗歌所呈现出的朦胧、蕴籍的独特美学风格. 4.期刊论文 葛稳罡.GE Wen-gang 寂灭世界中的凄壮与柔婉-浅论李商隐诗歌意象的美学特质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6,17(1) 李商隐诗歌意象的美学特质表现为:寂灭的底色、凄壮的格调、柔婉的风姿.他的诗歌常将凄壮、柔婉的生动画面融嵌于寂灭悲凉的底色中,在悲剧大 背景下展现生命的壮烈和柔情,在悲痛的氛围中体悟世界、社会、人生和爱情的凄壮、柔婉之美. 5.学位论文 张文英 凄苦化为凄美李商隐诗作的审美品味 2009 内容摘要:李商隐一生的坎坷、痛苦众所周知,令人惋惜。然而,正是凄苦一生酿成了他的复杂性格和深沉悲凉的情感气质,为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奠定了基础。飘泊无依使他每每以残败景象为背景来咀嚼自己的百味人生,进而形成惊艳凄美的废墟意象;在成功营造废墟意象的过程中,他善于运用 语言的晕化和点化及其他独特手法,造成其诗作朦胧多义、空白辽远的特点,这又使得读者为此苦苦求索。诗人的悲凉体验和感伤情怀,天长日久盘积 心头,蓄积酝酿,通过审美回忆和审美品味成为他诗作的鲜明特质,其凄美魅力构成丰富的审美张力,引千百年读者上下求解。 关键词:凄苦;凄美;审美品味;废墟意象;晕化;点化 6.期刊论文 牛育珍.NIU Yu-zhen 李商隐咏怀诗中的幽怨意蕴 -安阳大学学报2004(1) 李商隐是唐朝晚期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诗歌使本已高峰迭起、璀璨夺目的唐诗在后期有了新的发展,开拓出新的意境.他自叹身世的咏怀诗,以独特 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因朋党小人猜忌,怀才不遇,抱负难酬的情绪.这是他仕途失意,身世悲凉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处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悲惨命运.李 的咏怀诗言少意厚,含蓄蕴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层幽怨意蕴. 7.期刊论文 蔡燕 李商隐诗歌的悲剧意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2) 身处末世,遭际坎(壈)固然是李商隐诗歌悲剧性形成的原因,但其真正底蕴却是诗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的形成依赖于主 体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根源于诗人宗教解脱的失效,使其无法回避地直面现实苦难而产生生存的虚无、悲凉感,所以其诗作的悲情抒写具有纵深性和广延性 . 8.学位论文 符佳 温庭筠其人其诗研究 2005 作为与杜牧、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温庭筠在晚唐诗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比较起杜牧、李商隐来,对他的研究似稍薄弱,而且误解甚多。本文 在通读温氏诗集与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作出回顾与审视,并试对温庭筠其人其诗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文主要分两大部分,析为上、下两篇 。 上篇论析温庭筠其人,由三个小节构成。(一)关于温庭筠的被误解。虽诸多文献资料对温庭筠生平事迹的记录时有矛盾之处,但大多数事件的描述 和评价倾向较为一致。主要表现为对飞卿才情的激赏和对其为人的不屑。其中,飞卿的才思敏丽、善于对句和多才多艺最受人称道。而年少狎游、行为 放荡,口无遮拦、得罪贵要,以文为货、科场舞弊,又是飞卿最受诟病的。前人对飞卿人格的评价始终在褒贬的两端游走,未能对飞卿给出较为中肯妥 帖的评价。 (二)论析温庭筠悲剧命运成因。笔者以为其原因大致是飞卿尚侠重情个性与晚唐昏暗无情社会现状的矛盾,强烈仕进期望与晚唐腐朽政治现状的矛 盾,以及个人布衣身份与晚唐社会规则要求之矛盾。三大矛盾决定飞卿的悲剧命运。 (三)针对温庭筠人格的复杂现象,本文试想提出对其评判应持的三点基本原则,并由此提出如下看法:飞卿身上既有封建时代文人非常可贵的人格 ,即面对权贵恶俗毫无谄媚之态,常自觉保持独立人格和尊严;对国家命运前途抱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其个性也存在不可忽略的缺陷,如其处事 率性而给人“无信”之感,有时过于尖刻不够宽容,而某些行为稍欠约束等。 下篇论析温庭筠诗歌的艺术风格。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亦形成三个小节。 (一)绮艳称丽:着重分析温诗刻画秀媚柔艳的女性世界、重现奢华富贵的历史画面、制造新奇瑰丽的神仙幻境等特色。 (二)清拔高峻:着重论析温诗中驰骋边塞所具有的一派苍凉悲苦的情怀,写景状物别有疏朗自然的神韵,怀古咏史流露慷慨悲凉的气质和写羁旅飘 泊生涯所表达细腻曲折的意绪。 (三)从“清”与“丽”的统一综论温诗意象。本节结合中西文论,从意象特色上切入温诗,指出其诗歌创作的意象群主要由纤细弱质的事物构成 ,善用纤细、幽约、孱弱的词汇状写细美事物的微弱动态,其间流动着凄清、孤独、落寞、幽怨的情绪。此外,独特的色彩运用也是飞卿诗歌意象的重 要特征。 9.期刊论文 刘一锜 梦负雄才,酒化相思-一论李商隐的孤独及其排遣方式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 李商隐出身孤寒却渴望仕进,然而一举不慎,偶涉党争便沉沦终身.怀才不遇、政治上孤立无援的悲愤:曲高和寡、是无知己的悲衷;以及别妻远游、天 涯孤旅的悲凉是其一生的情感体验.其苦闷、孤独无处排解,只好寄情梦与酒.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