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_第1页
(论文)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_第2页
(论文)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_第3页
(论文)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_第4页
(论文)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8 4 2 0 0 1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 王娟 摘要: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不甘沉沦,与 士人拥有真挚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本文着眼于她们与其它朝代文学作品中 青楼女子形象的同中有异,寻求社会历史和文人心态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元杂剧青楼女子文人心态关汉卿 中图分类号:1 2 3 7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 2 9 1 3 2 0 0 1 ) 0 4 0 0 4 8 0 6 元代城市商业经济繁荣,流动人口激增,促使以 卖淫为业的娼妓的滋长,元代妓女数量之大,空前惊 人。据马可波罗的记载,仅大都就有官妓2 5 ,0 0 0 人, 此外尚有“家居而卖奸”的“私科子”,杭州妓女“其数 之多,未敢言也”。反映在文学领域,就元杂剧而言,可 以说是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 风貌。多为落拓文人的杂剧作家怀着极大的同情表现 这些屈居社会底层的不幸女性的痛苦、追求、觉醒、抗 争,以她们为主角,把妓女写得十分可爱,很有人性, 甚至非常高贵F 中国戏曲的奠基人关汉卿,在仅存的 1 8 个杂剧中,以妓女为主角的就占了3 个,元杂剧中 青楼女子形象因而具有了丰满的审美内容。 一、色艺双全的天生尤物 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多是色艺出众、才貌双全的。美 丽是作为一个青楼女子的先天资本。马可波罗游记 中就说:“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而职业本身 又要求她们具备相当的艺术素质,才艺是否出众,不仅 关系到她们的声名地位,经济收入,甚至会影响她们终 身归宿。她们后天大多受到过特别教育,加上本身的聪 明伶俐,因而多才多艺,“歌舞弹唱、拆白道字,顶真续 麻”,无所不会,无所不晓。而且因为接触文人较多而有 广博的见闻,较高层次的细腻感情,甚至出现了一些才 华出众的高级妓女。相较于一般没有机会受教育、见世 面的封建妇女,她们显得尤为出众。雍熙乐府中一位 元人用“淡扫峨眉,粉容香腻娇无力,绿鬓云垂、痛旋腰 肢细”和“性资聪慧,对着这风花雪月有新题”生动贴切 地勾画了这批青楼女子形象。 且看元杂剧中青楼女子令人折倒的才貌:玉壶 春中李素兰“见一朵娇兰种,似风前睡海棠,睡浓时 素体鲜红玉,觉来也慧魄散幽香,眼漾潆如西子春娇 团,汗溶溶似太真浴罢妆。”且“年方十八,诗词歌赋、 针指女工,无不通晓,生得十分大有颜色”。红梨花 中的谢玉莲更是一个色艺出众的“上厅行首”,她“口 吐樱挑,眼转秋波,鬓挽乌云”,且能对枝梨花出口成 诗:“本分自然白雪香,谁知今日却浓妆,秋千院落溶 溶月,羞睹红脂睡海棠”。灰栏记中海棠“姿色尽有, 聪明智慧,学得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无不通晓”,其多 才多艺,聪明伶俐可见一斑。谢天香中的谢天香更 是才华横溢,她唱柳永的词时,为了避钱可的讳,机灵 地把“芳心事事可可”巧妙地改为“芳心事事己己,”钱 可让她依着齐微韵唱下去,不许改韵,这样一来,整个 一首词都得改动,而且词意还不能更改,而才思敏捷 的谢天香却可以即兴唱来,真是令人佩服。 勿庸置疑,元杂剧中青楼女子是美貌的,然而对 于女性的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认识,差异性十分明 显,这里就存在一个“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的问 题。我国古代文献中状绘美人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桃 羞杏让”、“闭花羞月”、“沉鱼落雁”、“燕妒莺惭”、“倾 国倾城”等。但这都是文人们的主观感受,客观上并没 有办法验证,到底什么样的女子才算美,由于时代不 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手如柔夷,肤如凝脂, 领如蜡跻,齿如银犀,蝶首峨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到先秦“粉白黛黑”、“丰肉微骨”到三国“肩若削成,腰 若束素”、“仪静休闲,柔情绰态”,再到唐“肌理细腻骨 肉匀”、喜好丰满,随着时代的推移,美有其不断改变 的形式和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有这么一段精辟的 万方数据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4 9 论述:“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该是为那一代而存 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美的要求,当美 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下一代就会有它自己的 美,新的美。”可见美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汉魏两晋 时期,经过多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大多瘦骨清 相,而唐经过贞观之治之后,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生活 安定,因而以“秭丽丰肥”为美,而元代是蒙古少数民 族统治,崇尚质朴雄豪风气,且元代妓女多集中在北 方各大城市,受北国雄伟山川的影响,在女性美中渗 人了几许阳刚之气和山野气息,而商业经济的发达和 市阶层的崛起又为青楼女子的美涂上了一层市井泼 辣味儿。可以说,元杂剧中青楼女子的美除了晚唐五 代的“皓腕凝霜雪”、“满楼红袖招”、“鬓云欲度香腮 雪”“懒起画娥眉”的艳丽娇慵,宋“细柳腰枝袅”、“寸 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纤弱娇柔,更多地具有健康泼辣 的世俗气息,为市井文人所欣赏。 同样,元杂剧中青楼女子的才艺出众也具有不同 以往的时代特色。在中国古代,青楼原本就是重要的音 乐创作和表演的场所,元代更兼表演杂剧。杂剧在元 代,犹如诗在唐代,词在宋代,成为士人与妓女交际的 特殊语言,这就要求妓女们掌握高难的语言文学知识 和技巧,如果说唐代多题诗寄怀,宋代以擅词著名,在 与文士的浅斟低唱中迎来词的黄金时代,那么到了元 代,青楼女子们则以轻歌曼舞与作家的妙笔生花相配 合,造就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元代妓女多出 身贫寒,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她们吹拉弹唱的技艺 多由民间艺人师徒相授而成,因而多民间文学气息。这 一切都使得元杂剧中青楼女子的才艺多侧重予元曲一 类的俗文学创作表演技艺。或许她们没有南宋严蕊那 样精通琴棋书画,兼擅诗词文墨,比不上唐薛涛在诗画 方面的成就,但她们应和了时代潮流,更贴近市民阶层 的审美情趣,那种非阳春白雪而更切近于下里巴人的 才艺使她们更具市井女子的风貌。如谢天香就用一曲 油葫芦】道出她心中的烦恼:“你道是金笼内鹦哥能念 诗,这便是咱家的好比拟,原来越聪明越得不出笼时”, 其接近口洁的通俗直白,非薛涛严蕊能及。 元身的才能之外,往往还需要倚仗客观环境和外 部势力的帮助,所以“人生大半不如意”就成了大多数 文人的普遍命运,因此,他们不得不转而寻求红颜知 己的抚慰,沉迷于洞房花烛的美梦。元代文人生不逢 时,抱负无法实现,转而寻求能寄托情怀的异性伴 侣。孟子告子上有一句名言:“食色,性也。”喜睹 美色,心仪美女的确是古今中外每个人共有的天性, 更何况是落拓的古代文人,这里的“色”不仅指容貌, 其实还兼括了才艺和风情。元文人深知能使自己身心 俱适的女性萃集于青楼,从而把性爱的幻想寄托在青 楼女子身上,将她们写得既漂亮又有文化,表现出他 们深愿也深信自己这样的才士应该有一位绝色女子 相伴的共通心态。 二、不甘堕落笃志从良 妓女是制度的牺牲品,著名作家聂绀弩在论娟 妓一文中就愤愤地说:“娼妓是恶之上,生长于恶的 土壤之上,吸收阳光、水份、空气、无一而非恶,人类的 恶,制度使人变成恶的花呀! 只有她自身至少不是恶, 如果不可说是善。”陷于所谓“舞榭歌楼”、“柳陌花巷” 中的妓女,大都是被人口贩子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或家无生计的少女中骗取掠夺或辗转倒卖来的,她们 都有自己的苦难经历和悲惨遭遇。娼妓制度是暴露男 权社会非人道罪恶的最显著的铁证,娼妓是不合理的 社会制度下出卖性爱的特种职业,作为一群失去一切 谋生手段的可怜女人,她们只得出卖肉体求生,任人 玩乐,以色事人,受尽人身的和人格的凌辱,在风尘中 饱受侮辱和损害,她们作为“人”的地位,权利、尊严被 男权社会剥夺殆尽,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一种商 品流通于男性世界,任凭男人买卖、支配和玩弄。在男 人的巨大阴影下,她们或被押玩赠让,摧残虐杀,或被 迫送旧迎新,备受凌辱,或强颜欢笑、永堕不复。她们 出卖色相,但绝没有倚门卖买的职业贱相,在钗光粉 影,怀抱琵琶,强颜欢笑的背后,是流进肚里的泪水和 酸楚破碎的心。明代梅鼎祚篡辑的青泥莲花记中将 她们比作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聂钳弩也曾这样饱含 深情地写道:“娼妓是不被允许有节操的圣洁者,没有 谁像娼妓一样憎恨性行为,以它为羞辱、为痛苦、为灾 难,而无法摆脱。” 的确,一个妓女,无可奈何地出卖过肉体和人格, 烙在她身上的人世的创伤太深重了。她渴望跳出娼 门,向往从良,向往也能够过上琴瑟相谐的爱情生 活。妓女也是人,她们虽然误落风尘。可是也向往自 由,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做一个人,渴望真正的舍身的 爱情。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不甘屈辱的烟花女子都 渴望尽快结束卖笑生涯,在人老珠黄前觅得一个可靠 的归宿,相当数量的元杂剧表现了身陷风尘的妓女想 跳出火炕的急切心理和愿望。 救风尘中宋引章,盼望“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 家妻,立个妇名”。曲江池中李亚仙,刚爱上郑元和 就表示:“争奈我心坚石穿,准备着从良弃贱。”谢天 万方数据 5 0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 香中的谢天香,毕身渴望“怎生勾除籍不做娼,弃贱 得良”。风光好中的秦弱兰虽奉太守之命去施行美 人计,但她却幻想弄假成真“改换我这家门”,“则向那 烟花薄上勾抹了我的名儿胜如赏”。青衫泪中的裴 兴奴,渴望“几时将缠头红锦、换一对插鬓荆钗”。灰 阑记中的张海棠,一心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有几贯 钱,没有品职的“土财主”马均卿取她为妾,她不加思 索地答应了,仅仅是从良做妾,却已兴奋激动万分。其 实,身为次妻的海棠,依然是个没有地位、没有任何权 利的人,甚至连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不属于她自 己。身在财主之家,周济一下自己的哥哥都要得到大 妻的批准,受丈夫的查问,这些她都不介意,因为她的 要求原本很低,过正常平静生活的朴素愿望得到满 足,一切都很满意,这般强烈的热情,饱含着青楼女子 多少凄婉辛酸! 元杂剧中青楼女子不甘堕落、笃志从良在某种程 度上反映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不同于唐宋小说中 女性命运往往为男性左右,缺乏自信,性格软弱,一味 自怨自艾。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对自我与社会有着比较 清醒的认识,看清了青楼的罪恶本质:“不义门”、“火 坑”,唯一有可能的出路就是从良,因而执着地追求自 己的人生幸福,显然比前代青楼女子多了几分自我意 识和自觉追求光明前途的进步思想。另一方面,元代文 人对被压迫的青楼女子寄予了无限同情,他们虽有“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世思想,却无用武之地,然而 这种思想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无杂剧中都不由自主 地流露出来,探索着青楼女子的出路。尽管作者还不可 能从根本上寻求一条完满解决问题的道路,但己清醒 地认识到妓女应该弃贱从良跳出人间的苦海,过真正 的人的生活。可以说,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和元杂剧作家 都认定从良是妓女最好的归宿。殊不知社会、家庭、伦 理以及男子见异思迁的天性都排斥妓女进入人伦的系 统,一朝沦落,终身蒙尘,这才是妓女最深刻的不幸,张 海棠、宋引章的不幸遭遇就是典型的例子。就这一点而 言,体现出下层文人思想的局限性j 然而这种局限性是 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无可避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 的对倍受凌辱的妓女渴望跳出火炕,获得自由的深切 同情以及表现出的那种通情达理,更实际,更富有人情 味的伦理观才是富有进步思想的主要方面。 三、“一心只爱卖书郎“ 元杂剧中,妓女所爱的对象总是失意潦倒的读书 人。妓女和士人的组合在元杂剧中十分多见,如青衫 泪中歌妓裴兴奴与自居易,白花亭中歌妓贺怜怜 与风流才子王焕,曲江池中李亚仙与书生郑元和, 云窗梦中乐妓郑月莲与书生张均卿,数不胜数。 青楼之客中,能使她们真心相许而不是虚意应酬 的,是那些才华横溢的士人。妓女们总是宁愿接纳风 流倜傥的寒士,也不愿招揽腰缠万贯的商入。青楼自 唐代以来便是专为士大夫阶级提供服务的,至元代, 商人手工业者势力虽大大增强,但却不足以改变长期 积淀而成的青楼文化格局。元杂剧中所见的大多数商 人形象都是贪鄙、荒淫、猥琐、粗俗不堪的。青楼女子 与官宦人家不能门当户对,和劳动人民没有机会接 触,商人又如此不堪,因此只能把情感寄托在地位低 下却富有才华的秀才身上。 元杂剧中青楼女子虽以卖笑为生,但并不一定无 品味,唯利是图,其中相当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理想和 情操,她们具备相当的艺术素质,且日夕接触文章俊 彦,风流士子,“分别品流,衡尺人物”,饮博倜傥,奉和 酬答,广博的见闻开阔了她们的胸襟,促使她们省视 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浪漫的爱情,不同 于宋代妓女看重伦际、名份,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出于 情的成分居多。妓女和士人,每每因才色的互相慕悦 而产生感情的共鸣。而她们之间的两性关系常常是要 以文才为媒介的,妓女往往把才华作为爱情的标准。 云窗梦中郑月莲就公开声言:“你爱的是贩江淮茶 数百船,我爱的是撼乾坤诗百联:你爱的是茶引三千 道,我爱的是文章数百篇。”就这一点而言,元杂剧中 青楼女子形象与前代颇有共通之处。如霍小玉对李益 的倾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者写得一手好诗,否则未 必有此良缘。唐代文人,如元稹、白居易、王建、刘禹 锡、杜枚等,都强调以“文”与妓女作精神上的沟通,借 其文才与妓女们互通情意,这就使得男女情爱显得更 加脱俗,也更有诗意。 但比较而言,元代青楼己远不如唐代那样诗意盎 然了,社会生活的商品化和世俗化业已使妓女们的诗 情衰退。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也逐步市井化,她们更多 地要求感情的享受和精神上的甜蜜,如赵盼儿就看重 “百纵千随”夫妻和随,更加符合人性的基本要求,也 反映了在窒息人性的封建礼教下对性情解放的追 求。对玉梳中顾天香沉浸在柔情的甜蜜中:“觑了这 惜玉怜香心上人,教自家情越亲,那劳承那敬爱那温 存。”都有着青楼女子对未来生活世俗化的理想追求, 体现出封建社会后期商品交易熏染下都市下层女性 的实际的爱情婚姻追求。 另一方面,由于元代一度废止科举,阻断了读书 万方数据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5 1 人晋身之阶,元代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汉族知识分 子仕进无门,且受尽歧视,社会地位也降到了从所未 有的可悲境地,即所谓“八娼、九儒、十丐”,纵情于声 妓成了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心理失去平衡而采取 的自我调节,自我渲泄的手段。他们从最受尊崇的社 会品级跌落到被奴役被驱使的底层。强烈的失重感代 替了以往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小夫贱隶,亦以儒为嗤 低”;多数儒生出于生计,不得不沉抑下僚或辍学经 商,在扰攘红尘中觅食,从而破除了读书人与妓女的 情感隔膜;元代读书人丧失了任何特权,没有了唐宋 文人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当他们沦落到社会底 层,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都与娼妓不相上下的时 候,才可能对娼妓的苦难悲哀感同身受,能够与沦落 风尘的妓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同于唐代青楼文学 因为热衷表现士大夫的情趣,往往只关注青楼旖旅蕴 藉的一面,元杂剧中更多体现了对妓女不幸命运的同 情,其中不乏同命相怜之感,也不同于宋代文人那种 居高临下的调侃戏谑姿态。宋文人除少数不多的与妓 女平等相处的人物,如柳永,更多的是那些虽哿睛于 青楼却道貌岸然的达官贵人式颐指气使的文人,相较 而言,元杂剧中的文人更多地显示了与妓女相处的平 等观念,从而为他们的爱情奠定了基础。 而妓女作为当时妇女爱情的进步精神、主动精神 的体现者,成为文人爱情追求的最佳对象,她们风流 隽爽的举止,博洽犀利的谈锋,穿云裂帛的歌喉,轻柔 曼妙的舞姿,还有时俗动人的妆束,顾盼多情的眼波 都迸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士人浪漫理想中的 异性伴侣标准暗合,从而在士人心目中具有其他女性 永远无法替代的位置。失意文人的个体生命价值受到 社会的贬抑和冷落,却得到了女性的赞赏和肯定,从 而为书生未来的地位、前途和价值辩护,实质上这是 文人的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失意文人在社会中沉沦, 却在爱情中得到补偿,从而使他们达到心理平衡,在 这儿,文人个体生命价值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便转而 在理想中张扬的普遍的心态可见一斑,其中包含着遭 到不公待遇的士人几多自自怜许和自尊自卑。 在自我中心的元代文人心目中,妓女理想化地成 了不爱银子专爱穷酸才子的世外仙子式的女郎,并把 商人漫画化为与文人争夺妓女的可憎可恶的“情敌”, 表现其不尽如人意的粗俗一面。这一点到了“三言”、 “二拍”中有了巨大转变。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莘瑶琴 委身于善良可靠的卖油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 十娘看中俊秀谨厚的公子李甲,却因爱情被出卖而沉 痛地殉身,书生和商人形象及其妓女在二者中的选择 发生了大的逆转,究其原因,除了商品经济的影响外, 也与元杂剧是文士的主观的文学有关。 四、对爱情的真挚专一 记得鲁迅先生是很不赞同“和婊子谈爱情的”,和 妓女谈爱情被认为是一个笑柄,其意和与虎谋皮相 近。其实并非如此,妓女作为人,也有人的尊严、爱的 权利,也有动人心魄的对爱情的执着精神,她们虽然 处在卑贱地位,但她们与士人的爱情是真挚专一的。 谈妓女的爱情,绝非亵渎了“爱情”这个字眼,或许,只 有在风尘中受侮辱受损害得够惨的女人,才更懂得爱 情的价值。也或许正由于双方都不承担道德、伦理、家 族的责任,较少门第、宗法、贞节观念的束缚,妓女和 士人的关系较之封建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侍妾的契 约,往往更纯洁更真挚,其中不乏笃于情爱死生不负 者,如乔吉两世姻缘中的韦皋和韩玉策。 元杂剧中妓女对待爱情无疑是真挚的,她们一旦 情有所钟,便以终身相许,追求的是男女之间的情意 和谐而非物质金钱,将男女双方的情感和个人意愿放 在首位。曲江池中,京城妓女李亚仙和穷秀才郑元 和一见钟情,不但对郑元和沦为乞丐而不弃,“我也怎 怕的旁人笑,劣母嗔,你爹狠”,而且救之于死地,“就 着这车辙里雨水天生近,用手去满满的掬,口儿中款 款喻,面皮上轻轻口翼”,她坚定地说:“我和他埋时一 处埋,生时一处生”,并助其读书成名。相比之下,这个 “下贱”的妓女比那个自恃门第高贵,将儿子打死弃之 的郑府尹不知高尚多少,而这其实是真挚爱情的力 量。李亚仙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被作为一种高尚品德写 得光彩夺目,极为动人。 元杂剧中妓女对待爱情也是专一执着的,她们不 怕威胁、不受利诱,云窗梦中乐妓郑月莲与书生张 均卿相亲相爱、誓结生死,江西茶客李多以钱财诱月 莲归顺,郑母又严辞相逼,月莲执意不从,她斩钉截铁 地说:“你使尽那不疼钱,也买不转我意马心猿”,“便 有那天子呼来不上船”,除了自己的恋人,再也不肯接 客。青衫泪中妓女斐兴奴寄情于白乐天,誓托终身, 与乐天别后拒不接客,日夜思念:“我这两日上西楼盼 望之十遍,”“昕得行雁来也我立尽吹策院”、“闻得声 马嘶也目断垂杨线”、“从今后越思量越想的冤魂儿 现”活脱脱是一个为情所困的痴情女子形象。同时,元 杂剧中也出现少量对爱情不真挚专一的青楼女子形 象。如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写妓女秦弱兰甘当 统治者的政治工具,为了暗算外国使臣而卖弄自己的 万方数据 5 2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 感情。谢天香是一个随风逐浪、水性扬花的青楼女子, 她与柳曹卿相恋数载,情味深长,柳因赴京赶考别去, 谢被纳为开封府小妾,窃喜高攀,将曹卿置于脑后。这 种青楼女子形象对爱情真挚专一的两重性颇有深 意。一方面体现出妓女生活的情性对人美好品质的影 响,商业经济和市并风习对妓女的潜移默化,这是客 观的社会历史原因,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文人 双重身份所造成的他们思想意识的两重性。从录鬼 簿上看,有不少杂剧作家以吏为业,兼做杂剧作家, 或先做吏,后改作杂剧,或先作杂剧,后改业吏,这样 的情况在元代著名杂剧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关汉 卿、白朴、马致远等都有着复杂的双重身份,他们既属 于上层社会的正统儒生,又属于下层社会的书会才 人,有“混迹勾栏”的生涯和“面傅粉墨”的体验,既有 正统文化的根底,又有沉人下层社会的经验,既受过 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润,又受到下层社会现实的影响, 这种双重身份,使其产生了既互相冲突又互相渗透的 思想二重性,即对封建观念的信守和一定程度的突 破。一方面对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生活观念和道德 准则有所超越,另一方面,又保持着儒家传统的立场 和视界,对“贞”等观念加以肯定;一方面不能摆脱统 治者的伦理观的控制和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现实的 社会关系和生活实际,对这种观念产生了遵循、信守、 突破、背离等错综复杂的现象。社会地位的升降并不 能彻底改变人们的阶级属性,元代读书人尽管朝夕与 市井小民为伍,但他们在深隐意识中仍然珍藏着精神 贵族的优越感。他们虽然同情妓女的不幸遭遇,真诚 地安慰她们,也从她们身上寻求慰藉,甚至愿意在作 品中表现她们的痛苦和追求,但他们终究难以完全抛 弃士阶层的尊严和对女性的成见,未能表里如一地看 待妇女。关汉卿在访f 天香中淋漓尽致吧展现了她甘 心屈辱而不得所谓“有名无实”的苦衷,对女主人 公的性格作了随心所欲的歪曲,认为“送旧迎新”、“沾泥 飞絮”是妓女的本性,也表现了关汉卿的社会偏见。 在蒙古人统治中原之后,原有的思想意识体制受 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礼教、伦常观念的宝塔开始动摇, 但元朝毕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传统观念的巩固时期, 仍要求女子贞节专一,元杂剧作家也受这种思想影 响,着力表现青楼女子对爱情的真挚专一,至于极少 的负面描写只是其陈腐偏见的不经意流露。而随后的 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则并不强调专一贞节与对爱情 绝对当一的观点,与封建道德观念恰恰相悖,属于市 民阶层的爱情意识,是一种更符合F 层人民思想逻辑 的通达的伦理观。在这一点上,体现出元杂剧作家作 为传统正统古旧的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人的 婚姻观:真心至诚,终生专一,平等敬重,柔情蜜意。 五、反抗的勇气和智慧 青楼女子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 严,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但绝不任人摆布,为捍卫人 的尊严愤怒的控诉,大声呼喊,她们绝不是妄于命运 摆布的可怜虫,而是敢于进行反抗斗争的勇士。她们 自觉、主动、积极、执着地向往和追求幸福爱情和美满 婚姻,为了摆脱非人的动物生活和被侮辱的命运,从 玩物地位恢复到人的地位,她们进行了惨烈、尖锐的 反抗,在个性自由和封建礼教的尖锐冲突中表现出鲜 明的叛逆性。 元杂剧中青楼女子的命运是十分悲惨的,她们列 名乐籍,由教坊管理,人身不得自由,受到鸨母、商人 等多种势力压迫,在从良上更是遭到鸨母的重重威 逼,阴谋阻挠和商人的问阻,他们或以铜臭相诱,或以 谣言离间,甚至动用凶器威胁,可以说,在她们追求幸 福生活和美满爱情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她 们在被压迫过程中,聚积了对压迫者的深仇大恨,所 以一旦起而斗争,其来势便十分勇猛,同时,在被迫害 过程中,又熟悉了压迫者的伎俩,所以斗争起来必然 显示出非凡的智慧。 元杂剧中青楼女子行动上大胆、泼辣,她们主动 把握命运,敢于追求爱情,把凌厉的锋芒直指向她们 命运的嘲弄者,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为了和世人的爱 情,她们不情顶撞鸨母,拒斥富商。杜十娘、李亚仙、裴 兴奴、郑月莲、顾天香等人对凶狠的鸨母和商人进行 了坚决的斗争,或拒不接客觅钱或拒绝承应官身、或 断绝母女情分、或暗中出走私奔,表现出可贵的叛逆 精神。金线池中杜蕊娘倔强的唱出:“今旷漾人头厮 摔,含热血厮喷,定夺俺心上人。”为了真正的爱情,不 惜抛头颅、洒热血。青衫泪中裴兴奴则勇敢地逃离 富商,随自居易而去;曲江池中李亚仙不再屈服于 鸨母的淫威,而是奋起反抗:“娘慈悲,女孝顺,你不 仁,我生忿。”不胜枚举。 然而,在封建社会进行为爱情的抗争光凭靠勇气 是不够的,更需要智慧,这方面,青楼女子出色地发挥 了她们的聪明才智:百花亭中赞除怜在种经略处告 发高常彬强夺人家妻女,高被处斩,而得以与王焕团 圆,靠的就是智慧。李亚仙则以“寻个自尽,刎个自剑” 要胁鸨母,逼使鸨母就范,不愧为一个久经风尘的泼辣 女子。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在斗争中才智最出众的应该 万方数据 论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 5 3 数赵盼儿了,她以大智大勇斗跨周舍,救出了被打骂虐 待的风尘姐妹,她针对周舍好色、贪婪的特点,打扮得 漂漂亮亮,带着两箱子“衣服行李”,一见周舍就提出要 嫁给他,说得合情合理,骗得周舍把宋引章休掉。她料 到周舍知道上当后定会赶来抢夺休书,便换了一张 假的,足见其聪明智慧、干练勇敢。赵盼儿积极乐观、具 有无限的智慧和力量,敢于斗争、无所畏瞑,可谓元杂 剧中青楼女子进行智勇双全反抗的代表。 在对待婚姻问题上,元杂剧中青楼女子极少“我 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问”的悲 叹,更多的是“如今颠倒颠,落得女娘每倒接了绿鞭”, “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得意”的自信。她们 性格刚毅倔强,行为果敢坚定,且泼辣大胆,快人快 语,野性十足,她们有一种鲜明的执着于“现世”的人 生态度,没有天堂地狱,没有轮回报应,也没有羽化登 仙。隐逸循世的希冀,并不企望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求 安慰,得到“净化”,总是靠自己有限的能力,顽强地追 求可能获得的合理结局和最好出路,进行非通常意义 上的自我拯救,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了在实际 生活中获得的韧性和乐观的态度,因而闪射出一种强 烈的执着于现实生活的光彩。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宋元以来,交通发达,运输 便利,社会经济迅速民展,商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必 然带来市民观念的加强。女性形象因而大胆泼辣,具 有典型的女性特征。豪迈奔放的草原文化精神,游牧 民族的那种无拘无束以及北方民族特有的豪辣,彪悍 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元代妓女也不例外。而妓女 久历风尘,在种种恶势力中生存也促使她们练就了泼 辣劲,养成为命运而抗争的强烈精神。这一点上,元杂 剧中青楼女子颇有个性魅力,莺莺传中张生始乱终 弃,莺莺只能赋诗言志,以表怨恨之心的软弱是她们 所不屑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奋起反抗的过程中,元杂 剧中青楼女子巾幅不让须眉,往往比同时代的男性来 得激烈、勇敢、奋不顾身,在大部分妓女与士人的爱情 中,表现得主动执着的往往是女性,这固然与她们迫 切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求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也表 现了对文人苟且、懦弱的否定。元杂剧中的读书人,常 以畏缩、自卑的形象出现,早已没有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自豪和自信,常是“晦气”和“一万年不 能发迹”的穷秀才,带有自卑色彩的“偎妻靠父”的卑 琐形象取代了以往诸如唐传奇中踌躇满志的书生,前 途暗淡,使他们自惭形秽,失去了应有的信心和气概, 只剩下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世沧桑的感觉,体现出中国 知识分子性格中的致命软弱,从而更反衬出青楼女子 的光辉,使人不得不对青楼女子刚毅勇敢的精神品质 深表佩服。可以说,对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反抗勇气和 智慧的描写,取诸多深明大义妓女之举,融诸多侠肝 义胆名妓奇女之精神,体现出对社会底层妇女可贵的 尊重。可以说无杂剧塑造了一群内心燃烧着不息的生 命烈火,酷爱自由和敢于冲破一切桎梏做困兽犹斗的 青楼女子形象,她们的光辉令同时代的男子不敢逼 视。正如青泥莲花记中所说,她们“大都是聪明可爱 的,善良美丽的,有操守,明大义,感情丰富而真挚,或 殉情死节令人感动,或才华横溢令人叹服,当她们与 恶势力发生冲突时,有时以悲剧使人落泪,有时以喜 剧博得读者会心的微笑,总之,她们是出淤泥而不染 的莲花,是值得同情和赞美的。”在元杂剧中,以妓女 和士人的爱情婚姻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比例,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元代下层文人( 不 同于元散曲主要是骚人隐士抒情自娱的诗之变体,元 杂剧多为下层知识分子和倡优乐人共同创造的全新 综合艺术) ,借爱情婚姻,可以最直接、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