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安全用电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安全用电教案【教学目标】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3、知道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4、知道雷电的产生和预防【教学重点】1、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2、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教学难点】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常识。【新课讲授】(一)、新课导入现在已经进入了电气社会,电能在各个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随之用电时产生的危险也大大增强,所以了解和学习有关安全用电及急救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一次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二)、进行新课1、安全电流和电压刚刚提到如果用电不慎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参看教材P12页安全电流和电压,并思考5个问题。(1)问: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能说说触电是怎么回事吗?(2)问:是不是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一定会造成触电事故?(3)问:通过看图表你能得出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规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还会跟哪些因素有关系?(4)问:既然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触电事故的后果,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受什么决定?教师小结: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提到人体电阻,你们知道人体电阻大约有多大吗?(5)问:能不能粗略算一算,电压值是多少才安全?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不高于36伏的电压就一定安全吗?当空气特别潮湿,或身体不适,安全电压还要小24伏甚至12伏。本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所见过的事实,让学生展开讨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知道了什么是触电,也知道了安全电压,触电都有哪些形式?2、触电事故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以家庭电路为例说说怎样做就会触电?为什么在家庭电路中触到火线就会触电?再引导学生观察图1-1-1,图1-1-2,并让学生先相互讨论和发言,再来归纳得出结论:家庭电路中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除了上述两种低压触电的形式,还有没有其他的触电方式?这一方面同学们还不很了解,看下面的画面。出示课件画面,讲解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看到高压勿近的标志时,千万不要靠近。知道了什么是触电和触电的四种形式后,你都懂得了哪些安全用电的常识3、安全用电的常识对安全用电常识中几个图片反映的情景加以分析。能不能说一说安全用电的具体做法?归纳小结:注意检查绝缘部分有无老化、龟裂、破损。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请同学们回到家里检查哪些用电器有金属外壳,把没有接地的,想办法接地。用幻灯打出课本上的图,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让学生记住这个标志,使学生知道高压危险。最后教师指出: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问: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学生答: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三)、课堂讨论 反馈训练前一段时间报道四川某学校被雷击而导致多名学生触电身亡的消息。组织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讨论推测造成这一不幸事故的各种因素:云层较低,空气特别潮湿,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无避雷装置等。根据这一事件的提醒:同学们在避雨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不要在树下避雨,在空旷地带,撑金属柄伞也易遭雷击,正确的方式是雷击时应蹲在地上,不要打伞。2019年6月26日下午浙江临海30名农民遭雷击, 有15人死亡,就是因为雷雨天在大树下面避雨造成的结果。【课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有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方面的知识,其中重点是电流的种类、大小以及通电时间、通电路径,还有人体的健康状况对人体受到的电击伤害的不同影响,难点是对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的理解,在不同性别人类身上大小的不同。【作业布置】【板书设计】1、安全电压值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的四种形式3、安全用电的常识4、触电急救的方式【教学反思】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