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8 年4 月 第2 7 卷第4 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o fA n q i n gT e a r O o mC o l l e g e ( S o c i a lS c i e n c 丑E d i t i o n ) A p t 2 0 0 8 V o I 2 7N o 4 终南山阐释现象与传统诗教观念的影响 袁晓薇 ( 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安徽合肥2 3 0 0 6 1 ) 摘要:在王维五律名作 。使无所为,则 成呓语,其源自左徒天问 、平子 作,非有所为,岂可不以此咏终南也? 宋人不知比赋,句句为之牵合,乃章悖一派舞文,陷人机 智。谢客“池塘生春草”是何等语,亦坐以讥刺,瞎尽古今人 眼孔,除真有眼人,迎眸不乱耳。如此作自是野望绝佳写景 诗,只咏得现量分明,则以之怡神,以之寄怨,无所不可,方 是摄兴观群怨于一炉锤,为风雅之合调。俗目不知,见其有 叶落、日沉、独鹤、昏鸦之语,辄妄臆其有国君危、贤人隐、奸 邪盛之意。审尔则何处更有杜陵邪! 5 i 0 1 9 王夫之明确区分了“有影射而作”和“无为而 作”的两种不同情况,他的精当辨析深中解诗一味 穿凿附会之弊。清代大多数论者都是坚定的“审 美派”,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教化派”对终南山 的政治解读,纷纷口诛笔伐。何文焕在历代诗话 考索中说: 尤公记王右丞终南山 诗,云或谓维讥时,此等附会大 可恨。【6 】 对穿凿附会的解诗方法深恶痛绝。笺注王维 诗集的赵殿成和其好友王琦也是力诋索隐附会解 诗方式的代表人物。赵殿成在笺注王维终南山 时,指出宋人“讥刺时宰”之论“甚凿”,介绍友人王 琦“平日论诗必因其自然之势,而不好为钩深索隐 之言以求苟异于人,多与予见吻合者,故集中诸家 曲说刊削殆尽,洗伐之功,实多得其益焉。”因此, 他引用了王琦的话对“教化派”的曲说进行了批 驳: 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 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 而必曲为之说,日:“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 试 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 而或者云云若是。彼飞 燕兴谗于太白,蛰龙腾谤于眉山,又何怪焉? 黄山谷谓杜子 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 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 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斯言也。岂仅读杜者当 奉为金科哉! 【7 】 王琦的意见和王夫之大体接近,强调应该对 不同的诗歌创作方式加以明确区分,主张读者在 阅读时应该力图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准确理解 作品的意旨。如果不顾作品的客观内容,只凭主 观臆断,恣意曲解,必然造成对诗歌的误读。 和“教化派”力图在终南山中寻找政治讽喻 的“微言大义”不同,“审美派”完全按照诗歌的审 美特征去深人体会终南山的艺术匠心和优美意 境。在这一审美阐释之下,终南山主要是作为 写景如画的山水佳构和五律诗艺的典范代表而存 在的。明清论者主要从虚实映衬、渲染烘托等技 法的运用等方面来细致入微地阐发该诗的艺术表 现手法,明代唐汝询唐诗解卷三十六云: 近天状其高,到海言其迥,白云青霭,若合若无。远近 之观异也。山形既广,非一星之分野所能该,今指中峰为 限,而各属一星,则变其分野矣,不唯星文有别。即壑问之 阴晴,亦自有殊,云气之升异耳。于是登陟既遥,投宿所无, 就樵者而问之,见山远而人居寡也。 8 不仅体会到终南山变幻莫测、清虚空廓的 气象和意蕴,而且揭示出该诗移步换形,以虚写 实、互为映衬的笔法特征。明末钟惺在唐诗归 中只评以一“画”【9 J 字,道出了该诗深得画理的重 要艺术特色。清代对终南山的艺术评赏则更多 精辟之见。由于终南山对景物的描写符合了王 夫之“即景会心”的要求,因此王夫之对该诗十分 欣赏,屡次评及。唐诗评选卷三云: 工苦,安排备尽矣。人力参天,与天为一矣。“连山到 海隅”非徒为穷大语,读禹贡 自知之。结语亦以形其阔 大,妙在脱卸,勿但作诗中画观也,此正是“画中有诗”。 5 J 粥 感受到王维在写法结构上的精心安排,指出 该诗写景既能形容出景物的状貌特征,又得其物 理情态。“妙在脱卸”,是典型的“以小景传大景之 神” 1 0 1 5 0 的匠心妙笔。姜斋诗话中进一步评 道: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 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 也。 i o J i “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 则禅家所谓“现量9 也。 i o 1 4 7 强调该联出于作者亲身体验,而非得自刻意 冥想。总之,王夫之对终南山融情于景的写法 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对结旬尤为激赏,将终南山 作为阐发其“现量”说的典范诗例之一。 终南山精湛的五律诗法也引起了“审美派” 论者的充分重视,常被作为王维的五律代表作和 第4 期袁晓薇:终南山 阐释现象与传统诗教观念的影响 9 7 杜甫的五律艺术相比较,如清人吴齐贤论杜中 说: 唐人惟摩诘律诗可以颉颃老杜,然 一首:“太 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四句,诚 与老杜无间。接云“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已觉六句俱 景。至落旬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未免粘带而响, 亦稍落,承载上六句不起。老杜必推开一步有雄浑句以振 之矣。 1 l 】 吴齐贤认为王维终南山前四句在雄伟磅礴 的气势上堪与杜甫比肩,然后四句难以为继,尤其 末联为弱,未能振起全篇。沈德潜则认为终南 山的结句自有其妙,其唐诗别裁集评道: 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或谓末句似与 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 比。 1 扪 王夫之也以终南山为例,对王维和杜甫五 律创作之区别作了极为精到的阐发,唐诗评选 卷三评日: 工部之工,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右丞之妙在广摄 四旁,圜中自显。如终南之阔大,则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 樵夫”显之所谓离钓三寸鲅鲅金鳞,少陵未尝问津及 此也。然五言之变,至此已极。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 虚作实,则心自旁灵,形自当位。 5 1 1 0 0 2 指出杜甫长于形容刻画,能够将极细微的物 态情感描摹殆尽;王维则善于烘托渲染,笔触更为 空灵生动,这种运虚入实的手法是杜甫较少涉笔 的。以上诸家在对王维和杜甫五律的比较中虽然 结论不一,但都一致认为王维终南山是其五律 诗的代表作。 综上所述,在对终南山的阐释中,纯乎艺术 审美层面的阐释与“教化派”的政治解读得出了完 全不同的结论,“审美派”最终明显占据上风,今人 对终南山艺术特色的体认,主要是对明清以来 终南山审美阐释的沿用和发展。 对终南山作政治解读显然是一种对原作的 曲解或误读,但这一现象在古代诗歌阐释中较为 普遍。除了终南山之外,王维其他诗歌也有被 误读的现象,如明代杨慎在王维的温泉寓目赠韦 五郎中读出了寓含“讽谏”的微言大义: 予尝爱王维温泉寓目赠韦五郎,诗云:“汉主离宫接 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 来。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 悬知独有子云才。”唐至天宝宫室盛矣,秦川八百里而夕阳 一半开,则四百里之内皆离宫矣。此言可谓肆而隐,奢丽若 此而犹以汉文惜露台之费比之可谓反而讽。末句欲韦郎 效子云之赋,则其讽谏司知。言之无罪,闻之可戒,得扬雄 之旨者,其王维乎;【1 3 】 把一首写景佳作解成了讽谏奢靡的“美刺”之 篇,顿时兴味索然,因此胡应麟批驳道: 右丞自纪景物,露台引韵耳。杨解甚迂,知诗者不待 辩。自世人酷好附会,遂使池塘春草,宫殿微风,气韵 风神,尽入乌有。至以落霞为飞蛾者,斯文之厄至是,余敢 嘿嘿哉! 【1 4 】 韦应物的名作滁州西涧也被作如下解读: 幽草、黄鹂比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 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寞 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m 】 也是极尽穿凿附会,清人徐盒 L 嘲讽道:“令韦 郎有知,岂不叫屈! ”【1 6 J 然而也有人赞同,如清人 黄生就评道: 垒首比兴。首喻君子在野,次喻小人在位;三四盖宦 途利于奔竞。而己如虚舟不动而已。【1 7 】 结合前述终南山阐释中的审美和教化之争 可见关于经典名作的不同阐释实际上是诗歌解读 方法和原则问题的论争。对诗歌作政教性阐释和 审美性阐释是中国诗学中一直存在的两种原则, 王维的终南山只是引发两种观念交锋的一个重 要因由。 这些名作误读的一个共同点是认为诗歌必有 其隐含的深意,从诗歌的意象中能够考索出其隐 幽的讽喻之义。虽然这些误读无一例外地受到了 众多论者的辩驳和责难,然而在中国诗史上,却屡 见不鲜,并且支持者中不乏深有艺术素养的评家, 如周瑶是明代著名诗评家,谢枋得是南宋诗文名 家,权德舆更是中唐发展意境理论的重要人物,杨 慎、黄生等皆是识见不俗的名家。要说他们毫不 懂诗,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他们笃信此种附会 索隐的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对诗歌的政教 性阐释是深受儒家诗教影响的一种阐释原则,其 源头可上溯到汉儒解诗。 汉代毛诗学者继承了孔子说诗的基本精 神,并且进一步强化了其政治教化功能。出于深 重的政治关怀和忧患意识,他们在“兴”、“观”、 “群”、“怨”中主要突出了“诗可以怨”的功能,由此 观点生发,将诗之比兴视为美刺讽喻的别称,如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见今之 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1 8 这就赋予比 兴以政教讽喻的内涵,使所有的比兴明确地指向 劝诫君王、针砭时弊、纲纪人伦。因此,他们将 诗中男女情爱之比兴,大多转换为君臣后妃之 美刺,在训释比兴时,多纳入“刺时闵乱”模式以及 9 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8 笠 归之于“礼”字。总之,对所有的比兴都作教化讽 喻的联想,所谓“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 足以戒。”【1 9 J 于是,诗三百就成为一部谏书。这已 经构成了对诗经原典意义的改造或曲解,但无 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学的基本走向。概而论 之,汉儒的“比兴”说突出地体现为“引类连譬”的 思维模式和“主文而谲谏”的阐释原则1 2 0 J 。“引类 连譬”是将自然界的各种物象和人类社会既有的 种种观念意识进行联系,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固定 的对应关系,某一类物象就喻示某一种特定的观 念意识。“主文而谲谏”则是要求作者把自己所要 表达的政治讽谏隐藏于含蓄的文辞中,读者则需 要发挥“引类连譬”的联想,将这些文辞的真实本 义破译出来。这就将孑L f - J 诗教观进一步引向实用 性和功利化,为中国诗学的创作论和阐释论两方 面都定下了基调。从这一意义上讲,对终南山 作政治解读出现在宋代那样一个儒家伦理教化观 念向诗学高度渗透的时代,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当然,这种比兴本身也能够造成“寄托遥深”的艺 术至境,但更可能导致穿凿附会的阐释误区,因为 容易将诗歌意象具有的丰富意蕴和联想功能过分 简单化、狭隘化,成为各类“误读”的主要根源。持 政教解诗立场的读者,往往千篇一律地以政教讽 喻的代码来肢解文学作品,将意象和寓意之间作 简单的比附,这样一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 鱼虫、山水风月、雨雪风霜等等皆成为简单的代码 和符号,以至于出现了五代诗僧虚中流类手鉴 这类沦为庸俗化的荒唐比附 2 1 。而一味从政治 讽喻方面探究作品的本义,在貌似深幽的索隐中 必然造成对诗歌审美意蕴和艺术价值的遮蔽和否 定,历史上层出不穷的“诗祸”就是由此而来的突 出的社会问题。 李泌诗中曾有“青青东门柳,岁宴复憔悴”之 句,杨国忠向唐玄宗诉说这是在讥讽自己,玄宗调 侃道:“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 ” 2 2 李白 清平调日:“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 妆。”高力士向杨贵妃进谗,说李白用赵飞燕来比 她,是“贱之甚矣”,李白因此为杨贵妃所忌 Z 3 。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有云:“根到九 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向神宗说苏轼 有“不臣意”,因为“陛下龙飞在天,轼以为不知己, 而求知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神宗不以为然, 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 事! ”J 由此可见,这些对诗歌的曲解附会都与文 网深织、奸佞构陷有关。王夫之更是明确指出其 政治根源:“宋人不知比赋,句句为之牵合,乃章 悖一派舞文,陷人机智。”( 见前引唐诗评选语) 政治上的文字狱与对诗歌进行穿凿附会的解读方 式虽然性质不同,但源于同样的“比兴一美刺”思 维定势。清代文字狱盛行,乾隆时期更是大兴文 字狱,文人学者动辄以诗文得罪,往往招致杀身之 祸。赵殿成、王琦、何文焕处于雍正、乾隆时期,论 及文祸不免心有余悸。他们深刻意识到,在诗歌 中寻求政治讽喻的解诗方法如果与政治斗争联系 起来,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索隐曲懈诗 歌痛加诋伐。 要之,在历代众多著名诗作的曲解中,王维的 终南山所引发的争论最多,虽然“教化派”在阐 释中未能成为主流,主要是作为“逆流”被抵制批 驳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即便是有“唯美”倾向的 王维诗歌也不免受到政治解读的牵扯,反映出中 国诗学中的政教性阐释原则的强大制约性。因 此,终南山阐释现象突出地体现了传统重功利 的诗教说对诗歌阐释原则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颀古今诗话 M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 局。1 9 8 0 :1 5 8 2 徐伯龄臻精隽:卷十三 M 伎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 籍出版社,1 9 8 9 3 周挺等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 M 中华大典南 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 0 0 2 :2 7 0 4 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M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 籍出版社,1 9 8 3 5 5 6 5 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 M 长沙:岳麓书社,1 9 8 8 6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 M 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1 9 8 1 :8 1 0 7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七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9 8 :1 2 5 8 唐汝询唐诗解 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 0 0 0 :9 4 6 9 钟惺唐诗归:卷九 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 9 8 5 : 1 7 6 I O :V 夫之姜斋诗话:卷二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6 1 1 1 吴齐贤论杜 M 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 1 9 7 9 :2 3 4 9 1 2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 2 1 6 1 3 杨慎升庵集:卷五十三 M 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 籍出版社。1 9 8 9 1 4 胡应麟艺林学山 M 昊文治明诗话全编南京:江 苏古籍出版社,1 9 9 7 :5 7 8 2 第4 期袁晓薇: 终南山) 阐释现象与传统诗教观念的影响 9 9 1 5 高榛唐诗品j :卷四十九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 2 0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第一章 M 南昌:扛西人民 4 5 3 出版社。1 9 9 0 1 6 主百里,词苑丛谈校笺:卷三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2 1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M 北京:中华书局, 社。1 9 8 8 :1 6 4 2 0 0 3 :2 8 1 2 8 2 【1 7 黄生唐诗评:卷四 M 】何庆善唐诗评三种合肥:黄 2 2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七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山书社,1 9 9 5 :3 3 4 1 9 8 7 :4 1 1 4 1 2 1 8 郑玄周礼注疏:( 卷二十三) M 十三经注疏北京: 2 3 乐史杨太真外传 M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 中华书局,1 9 8 0 :7 9 6 海:上海古籍出版杜,1 9 8 5 :1 3 6 1 3 7 1 9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一 M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 2 4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M 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 书局1 9 踟:2 7 0 中华书局,1 9 8 1 :4 1 0 责任编校:孙永玉 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l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o e t i cC o n c e p t si nl h e P o e m Z h o n g n a n s h a n Y U A NX i a o - w e i ( s c u do fH t a n a n i t y ,H e f e iT e a c h e r sC o l l e g e ,H e f e i2 3 0 0 6 1 ,A n h u i ,C h i n a ) A l m r n e t :T h e r ea r et w od i f f e 嘲ta e s t h e t i c a n d c o r r e c t i o n a lm e f n so f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i nt h eh i s t o r yo f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W N G W e i sf a m o u sw o r k ;刀a n n g n a n s h a n P o l i t i c a 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z 刀u m g n a n s h a n 吣a b s u r d ,h o w e v e r ,t h e r ea r e m a n y s u c hp e o - p i ei nt h eh i s t o r y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Ot h i s t h e r e8 r ef l O t T l e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m i s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a t t r l ef a m o u s w o r k s 鹅w e l l t h e a t t e n d a n tp o l i t i c a lp o e t r yd i s a s t e ri nt h eh i s t o r y T K ss h o w st h a ts u c h m i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c l a s s i c a l w o r k si sal o n g - s t a n d i n gt r a d i t i o n 田砣u n i q u ee x p l a n a t i o np h e n o m e n o no f , 刁m n g n a n s h a n r e f l e c t s t h a t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c o n c e p t so f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0 f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d e e pp e n e t m t i o na n d s t r o n g c o n s t r a i n t sf o r 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t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延迟安装系统设计-洞察及研究
- 沉积物元素来源解析-洞察及研究
- 跨市场行为关联性-洞察及研究
- 攻克考研英语阅读与翻译题
- 船舶物资管理制度
- Ga-N共掺实现p型ZnMgO薄膜的特性与制备工艺研究
- 环境应激对白猫行为影响-洞察及研究
-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压延加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洞察及研究
- 高速铁路建设借款合同保证人安全责任条款
- 2025年秋期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核心素养教案)
- 郑和下西洋课件
- 小学生宿舍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爱牙日课件教学课件
- 电网调度规程培训
- 公司各类补贴管理办法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完整版)含答案
- 2025年铜化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桌面云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干眼基础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