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选择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正确的是()图727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D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3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图728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C长江三角洲地区 D东南丘陵4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图7295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投入不足土壤条件较差A BC D6南充中考图为“长江三角洲某地单位GDP能耗变化图”,有关变化趋势和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图7210从2019年2019年GDP总能耗减少从2019年2019年单位GDP能耗减少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投入增大矿物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A BC D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79题。图72117图中的湖泊是()A太湖 B洞庭湖C鄱阳湖 D洪泽湖8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A BC D9读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A沿黄浦江分布B沿河流、湖泊和交通线路分布C主要分布在沿海D城市分布稀疏,主要在铁路沿线10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B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工业城市C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 D是我国南北航运的终点11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图7212“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部分城市和交通,读图完成1213题。图721312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是()A苏州 B杭州 C南京 D上海13“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河湖运输 B航空运输C高速铁路和公路 D海洋运输二、综合题14如图7214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图7215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战略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7214图7215(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填图中字母);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_。(2)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符合发展农业要“_”的原则。城郊地区积极发展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一处水乡景点。(4)请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和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图7216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图7216(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气候_、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有“_”的美誉。(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_、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构成立体交通网络,2019年建成通车的铁路L_高速铁路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综合性工业区域,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_。1B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2B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南方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3C 4B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份气温大于0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5C解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主要是由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较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提高粮食生产商品率。6B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从2019年2019年单位GDP能耗减少。这是因为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技术投入增大,对能源的消耗量减少。从图中不能看出能源消耗的总量。7A8.D9B解析 沿河湖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为城市聚落形成的优越条件。为了便于城市间的联系,修建了铁路线。长江三角洲的自然条件优越,这里城市分布密集。10B解析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和南北航运的中枢。11D解析 颐和园在北京,位于北方地区。12D13.C解析 第12题,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高速铁路和公路。14(1)A京沪线(2)因地制宜市场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3)苏州古典园林(或杭州西湖)、周庄(或同里、乌镇、西塘等)。(4)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任写两条即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知识。第(1)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上海市,为京沪线。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适合发展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被称为“鱼米之乡”。城郊地区积极发展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靠近城市,菜、肉、蛋、奶市场需求量大。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水运发达;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15(1)江苏(温暖)湿润鱼米之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水运京沪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