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1 第3章地球上的水-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模拟预练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且被蒸发(腾),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蓝水”和“绿水”的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的数量与“绿水”的数量完全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2.“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上内循环产生显著影响C.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下面左图为某地水系略图,右图为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B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中国南方 非洲好望角附近 意大利南部 英国南部A. B. C. D.4.有关左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7月沙洲的面积最大C.7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 D.7月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6.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7.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多出现沙尘暴天气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8-10题。8.图中洋流为( )A.暖流 B.寒流 C.西风漂流 D.赤道逆流9.此时甲地干燥少雨,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沿岸暖流的减湿作用C.背风坡增温效应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10.如果该季节在甲地附近海域进行渔业捕捞,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捕获量大 B.风浪较小 C.大气能见度高 D.气温日较差大下图为某区域海陆分布图,图中甲为纽芬兰岛,a、b是两支洋流。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a、b两支洋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a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洋流为寒流B.a洋流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洋流为暖流C.a洋流为寒流 b洋流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D.a洋流为暖流 b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12.图中甲岛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A.牧场 B.浴场 C.渔场 D.盐场直通高考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1-2题。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5-6题。5.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 B. C. D.6.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7-9题。7.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8.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9.该地河流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附近 B.附近C.附近 D.附近11.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13题。12.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地 B.地 C.地 D.地13.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4-15题。14.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15.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参考答案模拟预练1.A解析:“蓝水”和“绿水”均来自于降水。“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而“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故“蓝水”的数量“绿水”的数量并不完全相同。“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不包括地表径流,而且土壤水和地下径流也存在显著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大部分属于“蓝水”。2.C解析:“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海上内循环与陆地各水体关系不大。“绿水”进入大气后,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受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影响,“绿水”数量也发生变化。3.A解析:经过湖泊调蓄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会变小,由此可判断曲线A表示经湖泊调蓄后的流量变化曲线,曲线B表示未经湖泊调蓄的流量变化曲线,河流由B流向A;7月前后A、B两水文站的流量最大,说明7月前后两水文站获得的补给量最大。中国南方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7月前后为北半球夏季,正值雨季,河流获得的补给量大;非洲好望角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而7月前后为南半球冬季,正值雨季,河流获得的补给量大;意大利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但7月前后为北半球夏季,高温少雨,河流获得的补给量小;英国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小。综上可知,A项正确。4.D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河流由B流向A,即由东南流向西北,A项错误;7月河流水位高,沙洲被淹没的面积大,沙洲面积小,B项错误;7月河流径流量大,输沙量大,c项错误;7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M处河流自东向西流,D项正确。5.C解析:读图可知,该地7、8月份的地下潜水位较6月和9月低,而潜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可知该地7、8月份的降水较6月和9月少;长江中下游平原(或江淮地区)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较少,地下潜水获得的补给少,水位较低,故选C项。6.B解析:由上题可知,B项正确。7.C解析:读图可知,6月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6月为北半球夏季,在西南季风的作用下,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A项错误;6月为南半球冬季,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B项错误;6月是我国江淮地区梅子成熟的季节,6月前后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形成的连续性降雨被称为“梅雨”,C项正确;我国北方地区夏季较少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多出现在冬春季节,D项错误。8.B解析:从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流经索马里半岛沿岸的洋流为寒流。9.D解析:从洋流流向可知,北印度洋洋流此时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其影响,甲地降水较少。10.A解析:该季节盛行离岸风,上升流较强,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饵料充足,吸引大量鱼群,捕获量较大;受西南风影响,该季节海水风浪较大;沿海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易形成海雾,大气能见度较低,气温日较差小。11.B解析: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b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故B项正确。12.C解析: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东部海域交汇,引起海水扰动,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众多,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直通高考1.D解析:蒸发是地表水以气态的形式进入大气,与海陆间矿物质迁移无关;水汽输送是指大气中水分的移动,降水是大气水变成陆地水或海洋水,也不能实现海陆间矿物质的迁移;而径流则由陆地流向海洋,径流中会挟带一些矿物质,故它能实现海陆间矿物质的迁移。2.B解析:由于人海径流不断地把矿物质带人海洋,而海水蒸发不可能将矿物质蒸发掉,因此海洋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3.C解析: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在7、8月份,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故C正确。4.D解析:两水库所在流域相邻,气候类型相同,植被条件相同,且汇水面积大体相等,但2009年雨季入库水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甲水库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5.D解析:根据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有位于南半球且向南流的暖流,与所示洋流相符。6.C解析:甲处为暖流,它对沿岸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只有顺着洋流航行,才会加快航速;渔场一般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的海域。7.C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0,属于亚热带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个选项中,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恒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尼罗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亚马孙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故C项正确。8.B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该河流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其主要的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故B项正确。9.A解析:读图可知,河流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故A项正确。10.C解析:由图可知,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有可能出现冰山,故C项正确。11.B解析: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故B项正确。12.D解析:读图b可知,甲、乙两个水文站都观测到了河流流量明显增大,说明此次暴雨对甲、乙两个水文站都有影响,若暴雨出现在三地的话,暴雨只会影响到乙水文站的流量,故选D项。13.C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暴雨可能出现在地,产生的洪峰首先到达甲水文站;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的湖泊与河流干流存在互补关系,当洪峰到达湖泊与河流干流的连通处时,由于洪峰的水位高于湖泊的水位,因此干流中的一部分水会流入湖泊,从而导致乙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减小,故选C项。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4.C解析: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的含盐量未必减小;湖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